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段雯娟 《地球》2013,(5):44-46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规模。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出现在人们眼前。今年3月末,李克强总理到江苏调研,重点调查江苏  相似文献   

2.
蓝颖春 《地球》2015,(3):80-83
<正>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就"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相关问题发言。余欣荣表示,2014年我国的农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下,战胜了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实现了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民增收的"十一连快"。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形势好,为整个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整个农事活动正在从南到北全面展开。今年我  相似文献   

3.
韩长赋 《地球》2015,(1):40-43
<正>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迫切。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4.
蓝颖春 《地球》2013,(3):46-48
正走进河北吴桥县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秀美的新农村田园画卷:一块块方田整齐平坦、地力肥沃;一条条道路崭新笔直、四通八达;路旁的树木随风摇曳、郁郁葱葱。说起基本农田保护示范项目,吴桥县沟店铺乡范屯村王福林打开了话匣子:"过去这里都是盐碱地,土岗子上白花花的,都是碱末子。别说庄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4,(2):6-6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萧山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实施可持续战略,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是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对萧山土地资源的分析与评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为目标的技术措施,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3,(5):7
正徽州区在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中,坚持"治土"与"治村"并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整"出了一片新天地。近年来,徽州区将加快农村土地整治作为一项"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的重要民生工程来实施,大力推进城乡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4,(3)
正前言以人为本,解决好城镇化的远虑近忧,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那么,新型城镇化道路如何在"新"字上突破呢?首先要有新核心,也就是说城镇化应该以人为核心,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发展只见物不见人的弊端,重点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次是有新理念,注重包容性发展,打破城乡二元、城市内部二元,努力做到机会、权利平等,使广大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成果。再次是要有新路径,要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并举,增强产业支撑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最重要的是要有新方式,融入生态文明,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9.
土壤,农业与全球气候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土壤,农业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包括土壤圈,农业生产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引起CO2浓度上升、气温增高和水文条件改变等对世界农业和中国农业的正、负面效应进行预测,评估。  相似文献   

10.
<正>春意盎然的四月,我们迎来了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为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也为了动员全民积极行动起来,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今年地球日的主题定为"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这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当今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形势也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11.
金星宇 《地球》2014,(6):36-39
土地是农业文明的根本,而农业文明正是中国绚烂文化的摇篮,自古以来帝国的兴衰、朝代的更迭、文明的进步都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这块特定的"土壤"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这不仅体现在农业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本身也反过来加强了农业文明在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地球》2014,(1)
正中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5,(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壤和产地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近日在"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高层论坛上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发生着深刻变化,尤其在实现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后,正在进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新阶段,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竞争挑战,土壤和产地环境管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人类与环境联系最为紧密、互动最为频繁的领域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为基础的经济部门.研究特定区域的居民如何选择其作物组合,对于探索早期社会经济基础和人类、环境与生物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都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位于我国自然地理南北过渡带的河南漯河郝家台遗址,从出土植物大遗存分析入手,揭示了当地在龙山文化至新砦期一直保持着以粟为主,黍为次,兼有少量稻和大豆利用的作物结构,并指出这与当地古环境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差.结合对当地农业传统和龙山时期开始的社会发展态势与区域间互动的分析,提出当地仰韶时期以来的农业传统、饮食偏好等文化因素在农业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成了旱作农业传统在当地的长期延续.  相似文献   

15.
正韩国《农地法》明确规定,耕地是保障粮食供给和国土环境保护的基础,是左右农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有限资源,应对耕地进行严格保护和适于公共福利的管理。所有利用耕地应向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方向进行,耕地绝对不能成为投机的对象。为减少因土地私有而导致的耕地利用问题,韩国于1962年制定了农业振兴法,于1992年12月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7,(10)
<正>被很多人誉为"史上第一美剧"的《权力的游戏》,第七季前不久收官,像前六季一样火遍全球。国内的腾讯视频也引进了版权,收视率爆棚。自2011年首播以来,这部拥有奇幻剧情、宏大场面、深刻内涵的剧集好评如潮、圈粉无数,并以38座奖杯的辉煌成绩成为历史上获得艾美奖最多的剧集。恢弘壮观又神奇多姿的充满欧洲中世纪风格的美景是该剧一大特点,大量的田园、古镇和城堡景致倾倒了无数观众。剧中的"七大王国"美到令人窒息,而该剧  相似文献   

17.
太湖地区农业源污染核算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太湖地区水体污染严重,控制太湖污染、改善太湖水质,对发挥太湖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全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充分把握和核算太湖地区农业源污染排放量、入河量及其时空分布是落实太湖地区污染物科学减排从而进一步改善太湖水质的基础.本研究总结和概述了太湖地区农业源污染现有的核算方法、产排污参数、控制途径等,结合太湖地区农业源污染构成、排放与布局的复杂情况,提出综合运用各种核算研究方法,充分考虑各污染来源,确定农业源污染的产污量、排污量和入河量,并通过建立分期、分区、细分类型的农业源污染排放、入河参数,为科学确定农业源污染减排指标以及制定减排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树江 《地球》2013,(2):45-48
正2012年英国当地时间7月27日,万众瞩目的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大幕在伦敦徐徐拉开,当晚9点,在"伦敦碗"上演了持续三个小时的开幕式。其中在开幕式的第二章《混乱时代》上,随着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之前小桥流水人家一片田园生活的宁静,大地"崩裂",草地被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囱在场地中央拔地而起,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出现在人们眼前。开幕式场地中央展示的是当时的"世界工厂"忙碌而混乱的景象:钢水流淌、火花飞溅,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火红色的  相似文献   

19.
王睿 《地球》2013,(9):100-101
生态农业复垦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土地复垦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对因采矿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和利用。文章利用能值分析理论构建复垦区评价指标体系,对复垦区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状况以及土地利用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生态农业复垦是潘家窑井工矿土地复垦的发展方向。农业生态复垦不仅能整治因采矿活动损毁的土地,恢复、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增加矿区耕地面积,而且有利于促进矿区农业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陈锡文 《地球》2015,(2):68-70
<正>近日,《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已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针对的一些重要问题,我介绍一下文件出台背景,以便能够比较顺畅的理解一号文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