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地球的道理     
崔硕 《地球》2009,(1):100-101
地球是一颗幸运之星,经历了46亿年的沧,桑变化。一方面,太阳慷慨地将其44亿分之一的热能赐给地球表面;另一方面,在距今300万年的时候,地球惬意地做了人类的母亲。地球无私地为人类创造了一个适宜生活和繁衍的环境,同时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这里包括氧气、水、动植物、矿物资源等。但是我们作为个体的人,究竟了解地球有几分?你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它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正地球花了46亿年时间为我们孕育的矿产资源,我们只用了几百年就差不多开采殆尽。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矿产资源也是地球上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和盲目超强度的开采消耗,矿产资源将会逐渐耗竭。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3.
郭盖  温博 《地球》2013,(1):106-111
正如果把人类的出现视为必然,如果人类注定要成为地球的主宰,那么,地球46亿年的生命历程,就是为迎接人类的出现,所做的积累和准备的过程。死一般寂静。始于5亿7000万年前的寒武纪(5.7亿~4.9亿年前),气候温暖而湿润。蔚蓝的天空,凝脂一般浓重的白云垂浮涌动。一望无际的大海碧波荡漾。在古生代灿烂阳光的照射之  相似文献   

4.
段雯娟 《地球》2013,(1):54-57
正地球,这个名字来源于对大地形状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从球体哲学上"完美性"和数学上的"均衡性"提出"地球"这个名称和概念。西方人常称地球为盖亚,也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距今46亿~35亿年,地球炽火喷涌、岩浆翻腾、波涛汹涌、天地分合,经过10亿年的巨变,地球迎来了春风化雨、润生千秋、昊阔展姿、生生不息的生命进化时代,展现出一幅幅"生克相依、万物一体"  相似文献   

5.
最近,对地球上最古老岩石的研究大大改变了我们对地球最早的8亿年历史的认识.过去认为,地球38亿年以前的地壳都被陨石撞击所摧毁了,没有岩石存留.Bowring等(1989.1990)发现了组成为花岗岩至英云闪长岩的各种年龄为39.6亿年的老岩石.通过对岩石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这些岩石有一部分来源于早期地壳的部分熔融,因此,还应有更老的地壳岩石存在.Collerson(1991)等人也发现了38亿年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11)
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不断认识、探索、改造地球。地质科普,先从认识地球开始。本文以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地球。文章从地球的诞生说起,介绍了地球多灾多难而又顽强成长的童年,地球的形状,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等。地球同世界上任何有生命的物体一样,也有生老病死,有始有终。46亿岁的地球虽然还处于青壮年期,但保护地球是人类永恒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刘秉翔 《地球》2020,(2):66-71
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漂泊了46亿年,而人类的祖先—智人在距今25万年前出现在地球上,短短的25万年间,人类就见证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比如,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了海洋动物的化石。人们不禁思考:难道我们脚下所处的大地曾经是一片海洋?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地球发生这些巨变的呢?1910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1880—1930)因感冒在病床上百无聊奈的时候,眼光不经意间落在挂在床头的一幅世界地图上面,他惊讶地发现大西洋两岸--南北美洲的东海岸线和欧洲以及非洲的西海岸线的轮廓几乎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却有70多亿人口等着被养育。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她像母亲一样,给予了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不断利用和消耗各种资源,使得地球的负载越来越沉重。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  相似文献   

9.
球生     
《地球》2011,(4):1-1
以人类对地球目前的了解,尚无法得出“地球也是有生命的”这样的论断,但越来越多的人宁可去相信这个结论,尽管毫无证据。就像2500多年前,毕达哥拉斯靠着信念告诉人们,地球是圆的。而最终为人类所确认,地球确实是圆的。  相似文献   

10.
正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2/3;为地球制造50%的氧气;为30多亿人提供食物;吸收了30%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然而,人类活动却威胁着这一独特的生态环境,我们也并不熟悉海洋中的许多奇妙且神秘的物种。我们对海洋世界进行着无止境的剥削,使得海洋生态每况愈下。今年3月3日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首次聚焦海洋物种,主题是"水下的生命:为了人类和地球",旨在让人们了  相似文献   

11.
隐生宙     
《地球》2012,(8):85-85
在前古生代时期,也就是从地球诞生到6亿年前的这段时间,被叫做地球历史上的隐生宙。尽管早在30多亿年前生物就已经出现,但其进化却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主要是些低等的菌藻类植物,它们留下的化石说明的情况不多,而且保存这些化石的岩层又大多经过不同程度的变质,更使得地球的早期历史不易被了解。这段时间延续了40多亿年,一般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当地球上的古生物从以低等植物为主,演变为以有  相似文献   

12.
正你了解人类的摇篮"地球"吗?从太空上看,她是银河系里一颗明亮的蓝宝石,是太阳系中的生命之舟;她养育了10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10多万种微生物;还有70亿的人类,是她养育着的子民。我们生活在神奇的蓝色星球——"地球"上,她的身世,你知道有多少?  相似文献   

13.
刘树江 《地球》2013,(3):30-32
正地球从形成至今已有46亿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发生过无数次小天体撞击地球的事件。据专家统计,近一亿年来,地球遭到小天体撞击造成直径大于一公里的陨石坑就有一万处之多。由于地球大气层的保护,体积和质量小的小天体往往在坠落地面之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21,(3)
正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为保护地球这一人类共同家园而设立的节日。"世界地球日"活动最早始于美国,至今已经持续超过50年,中国也于1990年正式参与到这项保护地球的活动当中。目前,以倡导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为使命的世界地球日活动已经在全球普及,围绕这项活动的文创产品也层出不穷,许多国家还发行了主题纪念邮票。通过这些邮票,我们可以梳理和窥探地球日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5.
曾江宁 《地球》2023,(5):1-4
<正>从40多亿年前原始海洋的形成起,大海就在地球运转和生命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板块运移,沧海桑田,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格局。天体间的引力和地球自转赋予了海洋潮汐和洋流的节律,海洋每时每刻运动不息。这片覆盖了地表71%的蓝色区域也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蕴藏着富饶的矿产,还有很多刚刚开发和待开发的新型能源。人类在认识、亲近、开发海洋的漫长历史中也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海洋文化。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  相似文献   

16.
举头论明月     
蓝颖春 《地球》2012,(10):80-83
月球由于离地球较近,而且肉眼可见,因此它满载了人类的梦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探讨的对象与谈论的话题。中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以及大量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关于月球的幻想和神话自从人类有历史起就一直延绵不绝。但一直到现代,月球的成因仍然是个谜。有人认为它是与地球在同一块星际物质中形成的,而有的人认为它是地球在遭到另一不明大天体撞击后,产生的碎  相似文献   

17.
高峰 《地球》2011,(8):96-99
在人类所了解的宇宙范围内,地球是唯一具有美丽的蓝色外表的星球。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地球裹着厚厚的大气层。众所周知,人类和动植物都需要空气,没有空气就只有死亡。地球大气是生命的源泉,然而大气在养育生命的同时,也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这种危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8.
十八、进一步拓宽地震地下流体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演化历史,它包括地球固、液、气、生四象分别的和整体的生成和演化史。几十年来人们对固体地球的地热释放(包括火山喷发、海底岩浆涌出、大陆热能释放)、放气作用(包括深层和浅层,...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所处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陨石来袭本也是常有之事,然而这一次发生在俄罗斯的陨石事件,陨石来势突然,毫无防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受伤和巨额财产损失,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俄罗斯媒体早在16日就报道,俄罗斯的陨石坠落事件已造成10亿卢布  相似文献   

20.
罗璐 《地球》2020,(4):36-41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生存发展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然而地球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又何以成为人类独一无二的家园?始终是人类面临的终极科学问题之一,也是人类关于自身发展与地球命运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