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蓝颖春 《地球》2014,(7):61-63
为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6月19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4年5月22日以国土资源部第61号令发布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该规定于2014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土地日的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为认真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全社会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营造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以表彰先进为源起、以节约集约为主题、以深入推进为目的,在浙江省绍兴市组织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  相似文献   

3.
正"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和城市建设项目用地整治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住条件,提高土地利用集约节约水平等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严金明6月24日在京召开的"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与节约集约用地"研讨会上说。在中国,土地整治作为兼容土地面积外延扩展与内涵挖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5,(7)
合肥是安徽省会。2008年10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合肥市为国家唯一的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六年多来,合肥市以"改革"和"创新"为前提,以"保护"和"保障"为目标,以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技术、措施为抓手,"开源"和"节流"并举,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土地管理和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契合了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职责定位,既为国家宏观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和成果,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据安徽省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高国忠介绍,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合肥市一是建立了土地管理委员会制度,建立了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考核制度,把量减下来,把强度搞上去;二是利用法律和制度两把杠杆把量减下来,把质搞上去;三是建立了"阳光地产"的开发项目用地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英格兰的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增加建设用地,尽管增加的规模、结构和来源等方面与工业化时期相比会有所不同。为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英格兰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管理政策。英格兰政府实施"为社会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5,(7)
<正>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根本之策,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是破解资源难题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的内在要求。去年以来,国土资源部致力于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取得可喜成果,突出体现在:节约集约制度体系不断改善,全面完成节约集约用地调查清理和专项督察,有效推进城市和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  相似文献   

7.
何宝庭 《地球》2013,(8):58-61
正日前,由中国土地学会主办、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全国土地日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主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节约集约用地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落实节约集约,制度建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2,(6):42-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已经2012年5月22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部长徐绍史二O一二年六月一日(1999年4月26日国土资源部第6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2012年5月22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处置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规范土地市场行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9.
声音     
《地球》2011,(1):20-20
徐绍史:中国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大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近期提出,“十一五”以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200万亩以上,每年土地利用计划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0万亩左右,缺口50%以上。“十二五”时期,中国建设用地供求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0.
正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正逐步成为社会的共同行动,涌现出一大批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好典型。6月25日,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表彰会在绍兴市举行。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表彰了101个模范县(市)、10个模范地级市、5个创建活动的优秀组织单位。为帮助各地了解、学习模范县(市)  相似文献   

11.
<正>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城市诞生的缘由之一。自新一届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以来,各界人士纷纷从不同角度解读。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恰是"新型城镇化"题中应有之义。在以往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的新城、新区快速扩张,但呈现低密度、分散化的特征,土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较模糊的问题,以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为依据,结合评估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合理确定评估项目的重要性和科学划分危险性分区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央     
《地球》2013,(11):6-6
姜大明主持召开部长办公会 原则通过今年增减挂钩指标分解方案 10月23日下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上地总督察姜大明主持召开第15次部长办公会,审议并原则通过2013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分解下达方案。2013年国土资源部共批准29个省份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全国共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90万亩。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6,(7)
正"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3亿人口,高峰时14.5亿人口的吃饭,始终是国家重中之重考虑的问题。因此,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因此,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二十多年关于"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宣传,已经给广大人民留下了一个概念,节约集约用地就是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5,(7)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约束的矛盾越来越凸显,2005年至今的11个土地日中有8个土地日主题紧紧围绕"节约集约"用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视与关注。上海作为全国社会经济发展领头羊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现象更为突出,为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矛盾、支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上海较早地树立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思想理念。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岑福康介绍,为了深入推动节约集约用地,上海市提出了"五量调控"的用地管理策略:一是总量锁定。上海市正在编制204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建设用地设置了3260万平方公里的"天花板";二是增量递减。将区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现状低效建设用地盘活和减量化等工作相关联,"减一亩才可以拿到一亩";三是存量优化。开展中心城市更新,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开发和利用,是上海今后若干年的工作重点;四是流量增效。除了国家战略性项目之外,上海一般产业用地使用权出让不超过20年;五是质量提高。鼓励复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数字监管广东: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2011年,广东省通过实施"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畅通工程"、"国土资源监测监管、调控决策与应急指挥保障工程"和"国土资源知识管理与创新应用工程"等三大工程,积极推动"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广东省国土资源管理效能和决策水平。2011年以来,广东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在全省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金土工程建设的推动下,部、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的国土资源视频会商系统基本建成,连通率达到90%以上有些地方网络节点覆盖面已扩大到乡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3,(6):39
正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3.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4.保障科学发展坚守耕地红线维护农民权益5.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整治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耕地保护、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土地整治现状如何,以往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主任吴海洋。  相似文献   

19.
岳尚华 《地球》2013,(6):35-38
正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活动是推动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河北省以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为契机,积极探索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模式、新机制,取得显著成效。河北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如何将这种机制确立为一种常态化的发展模式?带着这些问  相似文献   

20.
会议     
《地球》2011,(3):14-15
国土资源部将严查“逼农上楼” 国土资源部2月16日召开视频工作会议,宣布正式启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处理因此政策造成农民“被上楼”的问题,将重点对增减挂钩试点、增减挂钩试点外开展的建设用地置换以及农村土地整治进行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