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及展览建筑合二为一的特殊性是本建筑的设计重点,既要诠释体育精神,又要富于现代时尚的气息与底蕴。单体规划要注重与区域城市环境的和谐,功能布局要注重多样性、开放性,并考虑经济效益。文章着重从总体布局、造型立意、功能、技术等几个方面,阐述上述理念在朝阳市体育场及展览中心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2007,28(5):1020-1020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发展战略室副主任:当前,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城市容量的扩张需求与土地等稀缺资源的供给不足。解决这个矛盾除了适当提高建筑密度,提高建筑容量,集约使用土地资源以外,还可以参照国际经验,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进行立体化开发,扩大城市容量,有效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会展信息     
《中国勘察设计》2004,(11):62-62
中东五大行业展展会地点:阿联酋迪拜世界贸易中心展会时间:2004年11月20日—24日联系电话:010-67628822-2206、67676224、67600945联系人:顾 梅第三届中国上海建筑钢结构及其技术展览会展会地点:上海世贸展览中心展会时间:2004年11月25日—27日联系电话:021-62915867、62905274联 系 人:高 汇136818780942004无锡建筑电气及城市照明技术设备展览会展会地点:无锡展览馆展会时间:2004年11月25日—27日联系电话:0510-2713523联 系 人:顾小姐第三届中国建筑电气展览会展会地点: 上海世界贸易展览中心展会时间: 2004年11月25日—27日联系电话:021…  相似文献   

4.
《中国勘察设计》2006,(2):61-62
国内第十一届国际木工机械及家具生产设备展览会地点:中国国际贸易展览中心时间:2006年3月7—10日主办及承办单位:雅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联系人:张羽联系电话:0755─88265630北京第11届国际建筑、建材及城市建设展览会地点:北京展览馆时间:2006年3月21—24日主办及承办单位:中华  相似文献   

5.
建筑设计应经历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的双向过程,表现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使个体建筑的理想形式和实际的都市纹理达到互动与契合,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建筑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把握大的构思,使它成为城市整体的有机组成,与街道、广场、地标和周围建筑发生关联,进行新的组景或对景,使其加入到城市的大构架中,建立良好的外部的空间秩序,为后人提供激动人心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6.
充分考虑用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及周边环境件因素,以及住区建筑与周边建筑及城市空间相协调,使之成为城市空间的延伸与发展。创造一个从城市公共空间—〉住区公共空间—〉内庭院半私密空间—〉住户私密空间的设计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原建筑物稠密区大量兴建,加之过量超采城市地下水,带来的地基与基坑变形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防治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灾害,必须建立操作性较强的变形监测系统,及时作好预警、预报工作,使变形监测的方法、技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南昌市2010年规划中心城区建筑密度遥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南昌市建筑密度调查的技术方法,阐明了城市建筑密度的现状分布和分区,分析了建筑密度对 城市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就中国当代建筑实践而言,现在和将来都将是一个吸收和发展的时期,目前作为建筑师还必须容忍空间形态杂乱、建筑景观质量低下的建造现象在城市的许多角落蔓延。通过鸿业豪庭的创作体会来表明:在今天的建筑实践中,建筑师更多要做的就是如何在各种限制中去折中,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去表达其应有的秩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07,(5):I0002-I0002
张建新:男,52岁,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兰州城市建设设计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主持全院工作。兼任甘肃省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省抗震防害协会常务理事,省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市政分会理事等职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景观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分析了号观、城市景观的概念与特点,回顾了国外城市景观的研究发展和16世纪以来景观建设的历程,认为国外城市景观建设的特点在于以建筑控制法规为中心,注重景观评价的制度化和立法。从规划设计实践、理论研究和专业建设、法规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对我国城市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景观建设发展的三个构想:确立景观权益的法律地位和推进景观评价的制度化;进一步丰富规划控制手段;整顿行业、建立规范。  相似文献   

12.
环境设计已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作品创作时,不要拘泥于单幢建筑的设计,而要将其融汇于城市空间、城市道路、城市广场与城市居民之中,从宏观的城市环境着手与建筑有机的结合。建筑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因此从广义上说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勘察设计》2007,(4):42-43
孟建民大师简介 孟建民,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山东章丘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1985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11月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80年10—11月赴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研究中心进行联合研究。历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助理,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专家,深圳市城市规范委员会建筑与环境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内地与香港建筑师资格互认考官,《建筑学报》、《建筑师》、《风景园林》、《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荣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称号,2001年获选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勘察设计》2006,(7):82-84
武汉建筑设计院创建于1952年10月1日,原名武汉设计公司,先后曾名为国家城市建设部武汉城市建筑设计院、武汉市工业民用建筑设计院,1979年改现名,为大型综合性建筑设计院。1992年进入“中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2002年加入中国中信集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勘察设计》2001,(12):37-38
通过对黄石市广播电视教育中心方案设计过程的总结,提出了广播电视中心的设计既是建筑单体的设计,同时也是城市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建筑师应着眼于全局,在展开单体设计之前,应对城市总体规划予以关注,在受到总全规划约束和限定的前提下,应能够将建筑单体恰如其分地 嵌入到城市总体环境当中去。  相似文献   

16.
尹祺  严琦 《贵州地质》2020,37(4):532-538, 545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城市的同质化问题凸显,这将削弱城市竞争力,滞缓城市发展。从现象学出发,以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精神为核心,探讨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重庆、贵阳的几个网红节点空间为例,从历史文化传承,环境利用,空间、建筑、景观设计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内在原因和特征。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与建筑环境的共同作用是网红节点的形成基础。规划设计中:应更多关注人的体验,回归城市设计的根本,使节点空间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将人的意识作用于城市空间,城市空间反作用于人的行为;同时,在节点空间营造上应注重场所感,突出城市文脉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上海属软土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和周围建筑、道路、地下管线等环境的影响,作为地下工程基坑开挖的临时性围护结构的设计研究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必须确保基坑自身的安全和对周边建筑、道路、地下管网保护,同时也必须做到经济合理、施工方便。作者通过具体工程设计实践浅谈基坑工程围护结构设计的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18.
城市,海洋及海岸带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城市,海洋及海岸带建设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内容涉及及建筑场地岩土体工程地质问题,人工地基与深基基础工程地质问题,城市地质环境及工程地质问题,海洋及海岸带工程地质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大国,北京是一个很大的城市。它是中国最后一个皇朝所在地,它有非常丰富的景观,正如紫禁城一样风格独特。这个城市拥有很庞大的建筑结构,而很多的建筑那是四散在城市当中。目前,投资者受到市场的驱动,在各个城市的街道上进行激烈的争夺。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的景观设计。我想引用一位著名的设计师1996年所讲的一种全新的景观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依法治国、提升治国理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城市建筑文化科技工作者,笔者认为,研究城市建设新理念、探讨城市治理新模式、具有国家视野的文化能力与城市建筑的发展治理息息相关。习近平主席倡导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落实到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发展主题上,就是要在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并思考在农耕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