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15,(4):527-529
岔河口铁矿位于木吉-阿克赛钦Cu、Au(Fe)成矿带。通过对该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球物理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等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加强综合找矿,可望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27-529
岔河口铁矿位于木吉-阿克赛钦Cu、Au(Fe)成矿带。通过对该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球物理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等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加强综合找矿,可望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凤凰山铜金矿床赋存于安撮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内,是凤凰山矿田中铜、金规模最大、铜品位最高的矿床。通过对凤凰山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较系统地讨论了矿床的控制因素,指出研究区内先铜后金、众星捧月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巽他群岛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结合的部位,板块间长期的相互作用引发多期次构造-岩浆事件,在这一地区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根据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矿产种类、矿床类型、矿床规模、矿床组合等,将巽他群岛划分为苏门达腊-爪哇成矿带、苏拉威西成矿带、东加里曼丹成矿带、南西加里曼丹成矿带、古晋成矿带、帝汶岛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的矿产概况、地质背景及某些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在六大成矿带中,苏门达腊-爪哇成矿带和苏拉威西成矿带研究程度最高、发现矿床最多、最具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数字     
《湖南地质》2011,(3):11-11
46处2010年,湖南地勘局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完成大型地质找矿项目155项,在南岭、钦杭、湘西成矿带上,新发现金、铅锌、锰铁等矿点46处,在花垣、凤凰、郴州铜山岭、黄沙坪等地区,发现了一批新的钨锡铋钼、铅锌、铁等金属矿产地。同时,湖南地勘局广泛开展区域地质、物化探、  相似文献   

6.
郭彬  刘帅  陈自辉 《矿产与地质》2010,24(5):395-398
三山岛—仓上成矿带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境内,其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条件良好,是我国著名的金矿成矿带。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成矿带的地质特征与构造岩相特征,总结和分析了该矿带内矿床的矿物组合、结构构造、成矿阶段等;并对该成矿带的构造岩相带分布、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稳定同位素、蚀变带形成时代等进行了研究;在宏观上指出了有利成矿的区段和部位,确定了构造变形岩相带的成矿远景区,对该成矿带深部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并明确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王艳忠 《地质与勘探》2010,46(Z1):1215-1221
[摘要]吉黑东部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金属矿产地之一,区内地层岩性组合较复杂,地质 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 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根据吉黑东部地区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其在空间上的 分布特征,结合该地区近几年的地质勘查成果,将吉黑东部地区划分为五个成矿区带,即太平岭成矿带、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吉中-延边成矿带、佳木斯-兴凯成矿带、完达山成矿带,并对每个成矿区带 的地质特征,成矿特点进行了阐述,对五个成矿带的找矿潜力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化系列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安徽沿江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主要地段之一,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本文在系统划分该区矿床类型和矿化系列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化系列的演化及其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豫西黄沟金矿为熊耳山银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在该成矿带上相继发现了以上宫、祁雨沟、青岗坪等为代表的大中型金矿床。文章阐述了黄沟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指出了在本区找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钦杭成矿带(东段)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随着地质大调查的开展,新的找矿进展和预测成果不断涌现,需要对其开展系统的成矿区划和部署研究工作。本文以新的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为基础,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综合研究,在区内划分了3个Ⅲ级成矿带及8个Ⅳ级成矿带,并论述了8个Ⅳ级成矿单元的成矿地质特征。钦杭成矿带(东段)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成矿的时间分布特征,主要有晋宁、加里东、海西、燕山等4个成矿期,其中燕山期最为重要。区内矿床类型以斑岩-矽卡岩型、海底火山-热水喷流沉积型铜金多金属矿、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火山热液型铅锌金银多金属矿最为重要,还产出有韧性剪切带型(金山金矿)、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海相沉积型铁锰矿等众多矿床类型。结合区域找矿进展和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认为Cu、Au、Ag、W、Mo、Pb、Zn等矿种资源量潜力优势显著。为下一步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同时在本区划分了9个远景区,对研究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与矿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25,他引:20  
周涛发  范裕  袁峰  钟国雄 《岩石学报》2012,28(10):3051-306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成矿带之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在该地区开展了广泛深入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发表了大量科学研究论文和50余部专著.据统计,1959年~2012年间在公开发行的中文地质学期刊中,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学术论文共888篇;1990年~2012年间公开发表的SCI检索论文中该区有185篇.这些论文中涉及矿床学方面的研究最多,约占论文总数的一半.成矿带内,铜陵矿集区研究程度最高,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也最多.有关成矿带的论文发表数量总体趋势逐年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初和2010~2012年出现两个研究高峰,反映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近年来仍然是我国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地质与矿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中生代构造转换与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2)岩浆作用与深部过程;(3)成矿系统及其演化;(4)成矿潜力.本专辑收录的26篇论文基本反映了当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的最新研究进展,所报道的大量地质学新观察、矿床学和岩石学研究、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同位素年代学特别是高精度锆石U-Pb年龄等对深入进一步探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推动成矿带基础理论研究和指导找矿勘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皖南新岭脚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新岭脚金矿区位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隶属于我国重要成矿带——钦杭成矿带,受皖浙赣深大断裂带控制。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矿石等特征,讨论了它们与金成矿的关系,基本理清了本区金矿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剖析,总结了有效的找矿标志,认为本区具有较好的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历史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安徽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以及1980年安徽省土壤第二次普查数据对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1980年,本区近20年间碳储量增加了7060228吨。从碳汇、碳源面积衡量,区内碳汇面积较碳源面积多7700km2。区内总体为碳汇区。江淮流域表层土壤中碳储量碳源区主要沿长江带分布,碳汇区主要沿江淮分水岭及沿淮、淮北地区分布。  相似文献   

14.
论长江中下游成矿动力学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东中部著名的中生代金属成矿带,更是长江工业走廊的矿物供应基地,素称工业摇篮.从地质演化和成矿动力学角度,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在我国、甚至世界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过程经历了由板缘到板内的环境,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向伸展的转换过程;其次,成岩成矿受基底构造和深部作用控制、与特有的基底有关;最...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长期以来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但大都集中于研究Cu、Au、S、Fe等矿产,而铅锌矿的相关报道或科研工作相对较少。铜陵张家冲铅锌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繁昌盆地内,属次火山口控制的铅锌矿,是繁昌火山岩盆地内发现的第一个有色金属矿床,同时也是通过对盆地内硅化带的系统解剖发现的矿床,有着较高的科研和生产价值。笔者近年来组织了对该区的施工,提交(332+333)铅锌矿石资源量675.87×104t,Pb+Zn金属量11.90×104t。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区铅锌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等进行总结,进一步丰富该地区成矿模式和理论,为本区乃至整个繁昌盆地下步找矿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郑洪伟  李廷栋  贺日政 《地球科学》2020,45(11):4187-4197
远震层析成像结果所揭示的华北板块东南向俯冲到扬子板块之下对于重新认识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来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包括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省级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结构进行了远震P波层析成像反演.综合研究结果显示,三叠纪华北与扬子板块俯冲碰撞,华北板块越过郯庐断裂带,向东南俯冲到扬子板块之下.推断板块碰撞的深部缝合线在郯庐断裂带以西位于大别造山带以南,在郯庐断裂带以东位于长江一线.经历后期的中生代构造转换过程,该带发生活化,成为中生代含矿岩浆和流体上升的通道,并形成著名的大型成矿带.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陆相火山岩型铁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建国  马晓红 《安徽地质》2011,21(2):131-137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宁芜与庐枞火山盆地成矿对比等研究基础上,提出该区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及外围地区铁矿具有"双层结构控矿"的认识,上部为玢岩铁矿、下部类似于"大冶式"铁矿;同时,总结了区域铁矿成矿规律,提出了区内铁矿勘查的下步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皖南罗冲-宋冲锑矿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冲- 宋冲锑矿位于皖南南陵县及青阳县境内。本文论述了该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物质来源,进而分析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格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区域重力和航磁数据进行了边缘检测,结合大地电磁剖面和地质资料,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构造格架.根据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结果,重新厘定了断裂系统的展布位置,确定了宁芜、庐枞等火山岩盆地的准确边界,划分了板块、火山岩盆地等横向结构的边界.认为长江深断裂沿安庆-铜陵北-芜湖-马鞍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