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对比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地热系统之间相似的大地构造背景、蚀变矿物学、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组分及地球化学共生关系,尤其是许多浅成低温矿床分布区经常发现一些地热活动的证据(如古硅华、硅胶岩石、水热角砾岩和呈方解石假象的板状石英),证明许多浅成低温矿床实质上是古地热系统。初步确定热海、四平山、康家湾、团结沟、治岭头、八宝山和紫金山,以及与酸性淋滤带岩石共生的一些非金属矿床属于与地热活动有关的矿床,并推断东南沿海的丽水-龙岩断裂带和镇海-漳州断裂带是两个古地热带。  相似文献   

2.
福州地热田的水热蚀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热蚀变是地热活动留下来的重要痕迹,是研究地热活动的重要依据。福州地热田的水热蚀变包括水热溶蚀、永热围岩蚀变、水热沉淀和水热胶结四个方面。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这四个方面的特点,以实际资料论述了渗透性、温度、岩性特征、矿化度和pH值等物理化学因素对水热蚀变的影响。还介绍了水热蚀变矿物共生组合、生成顺序、蚀变类型及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在获得实际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热田从早期到晚期其水热活动的演化过程。文内附较多的显微镜下照片和简单扼要的图表。  相似文献   

3.
关于地热带分类及地热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地热活动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高温地热活动仅分布在相对比较狭窄的地壳活动地带,目前已公认为是地壳岩石圈板块的边界;而低温地热活动则广泛分布于板块内部。分布在板块边界的高温地热活动及分布在板块内部的低温地热活动,其热源性质、地表地热显示、区域地温场及热流以及水热系统的温度和水化学特征等,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是由它们  相似文献   

4.
张涛 《山东地质》2011,(12):11-16
对胶东半岛出露的14处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胶东半岛温泉水的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海水补给,年龄以现代水为主。胶东半岛温泉水与围岩矿物未达到完全平衡,不适宜用Na,K,Mg地热温标,玉髓的地热温标显示胶东半岛温泉热储温度在81.26~108.93℃之间。对下一步胶东半岛的温泉地热勘查、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硅藻蛋白石是一种由硅藻生物的遗骸(壳体)经沉积、堆积而形成的天然矿物。其主要成分为无定形二氧化硅,在矿物学上属A型蛋白石(Opal-A)。硅藻蛋白石具有以大孔(50 nm)为主的天然大孔/介孔型结构和优异的物化性能,因此已被广泛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然而,硅藻蛋白石的比表面积较低,用作吸附剂时其吸附容量有限;另一方面,其表面富含硅羟基,亲水性较强,故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较弱。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制备硅藻蛋白石/MFI型沸石复合材料、硅藻蛋白石基多孔陶瓷/纳米沸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洛阳盆地地热资源成因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志涛  王伟峰 《地下水》2006,28(1):36-39,43
本文从洛阳盆地成生发育的水热活动与地质条件关系、地热地质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地热边界条件、地熟系统类型、特征及其埋藏条件、热储富水性等几方面阐述了洛阳盆地地热资源成因类型,并对进一步开发洛阳盆地地热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玛瑙是一种隐晶质硅质岩石,主要由玉髓以及少量蛋白石、斜硅石和微晶石英等组成.其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质地坚硬细腻、色彩鲜艳多样、纹理交错、造型千姿百态,是一种平凡而美丽的宝石.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玛瑙矿物的结构、水含量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综合评述.玛瑙以纹带构造为特征,其内部纹带花纹和化学组成呈韵律性变化,并在不同观察尺度表征出来.因此,玛瑙也被定义为条带状玉髓.然而,多数玛瑙实际上是由纤维状玉髓、同心环带状玉髓、水平条带状玉髓、微晶石英和自形石英晶体等组成,它们的相对含量与玛瑙的产地和形成过程密切相关.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测量数据揭示,玛瑙中的硅质矿物多发生定向生长,其中微晶石英a轴倾向于垂直韵律环带,c轴则近似平行韵律环带.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量表明,玛瑙含有少量分子水和羟基水,并且总水含量随着硅质矿物结晶度提高而降低.至今实验室仍然无法合成玛瑙,还不清楚玛瑙纹带构造的形成机制和过程.一种代表性假设认为,玛瑙中的纹带源于硅质热液沉淀作用或者硅胶原位结晶作用.但是,最近研究发现玛瑙纹带中共生矿物的结晶度、晶体取向和含水量具有系统差异,揭示其形成过程可能与成岩序列密切相关.将实验岩石学与定量显微结构观察以及多种矿物微区分析测试手段有机结合,深入研究玛瑙环带内部微量元素、水含量和晶体取向数据,获得其系统性变化特征及其内部联系,可以为玛瑙成因机制和形成过程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关键性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8.
广东海南岛石碌铁矿石英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显微镜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扫描电镜、光谱分析、X射线分析、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铁矿中石英进行矿物标型特征的研究。论证了这种石英的绝大多数有蛋白石→玉髓→石英的形成过程。同时,成矿时也很可能有一些火山成因石英斑晶或晶屑掺杂其中,而陆源碎屑石英少见。还发现了铁矿中玉髓的似生物结构。因而为石碌铁矿海相火山(胶体)沉积变质成因说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热蚀变与泉华作为地热流体水-岩反应和化学沉积的产物,其相关研究可为水热活动发展史、恢复地热流体古温度及水岩反应过程等方面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古堆地热田位于错那—沃卡裂谷中部,是继羊八井地热田之后我国大陆最具发电潜力的非火山岩型高温地热田之一,极具开发潜力。为了解古堆地热田泉华和水热蚀变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判断有利的勘探方向,本文在野外地热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镜下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工作,识别出绿泥石化、硅化、高岭石化和碳酸盐化等水热蚀变类型。研究发现,古堆地热田水热蚀变呈现出从蚀变中心向外由酸性蚀变过渡为弱酸性-中性蚀变的分带模式,蚀变中心常由强烈蚀变的硅化带或高岭石带组成;水热蚀变分布受断裂构造的控制,蚀变在断裂交汇处最为强烈,蚀变中心常沿着断裂延伸;根据水热蚀变的分布及蚀变强度,初步判断布雄朗古和杀嘎朗嘎的渗透性相对较好且热储温度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在泉华沉积方面,古堆地热田西区主要为钙华区,东区为钙华和硅华叠加区;结合青藏高原动力学背景,认为古堆地热田水热发展史与陆陆碰撞的隆升过程及错那—沃卡裂谷活动密切相关且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藏东位于东径90度以东的拉萨市、山南、那曲、昌都行署所辖区;被唐古拉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尾部所环抱。该区形成历史短浅,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非常频繁,具有特殊的地热地质环境。热水泉点的分布、水热活动的强弱、地热显示类型、热水化学组分的种类均严格受构造条件和岩浆活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巢湖市内汤池、半汤、香泉、昭关等四大温泉,水温42—63℃,日出水量达1万m~3,储量丰富,水质优良。近年来,不断提升巢湖市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温泉度假旅游已成为巢湖旅游业的拳头产品。2009年12月,经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矿业联合会专家评审,巢湖市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  相似文献   

12.
核技术找水在九龙潭地段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核技术找水方法,在深圳九龙潭别墅区寻找矿水的一次实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该地找常温矿泉是成功的,热温矿水需做了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卡辉地区出露4处温泉群,泉点达30余处。本文从该地温泉的分布、水化学特征、热源、地热地质构造和补排条件方面,分析温泉形成模式,为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地质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川甘边陲热泉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川甘边陲热泉发育的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认为它们是放射性衰变热和居里面隆起热以及构造热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热泉软泥中的金含量与有机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相关性。并测定泉水及软泥中含金量和软泥中有机碳含量,以及对抽提物中的饱和烃和芳烃族组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有机质的沉积环境为还原—强还原,有机质属于腐泥-腐殖型,接近和达到了成熟阶段。软泥中金含量与有机质的性质无明显相关关系,与有机碳含量也无明显相关关系,而与其成熟度相关密切。样品分析证实软泥中含硫化合物与金含量呈正相关性。对比分析了水及软泥中金含量,认为两者之间也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温泉地球化学与断裂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下文简称实验场区)主要温泉的水热活动特征、水化学成分特征、溶解气体的化学成分特征、及溶解气中CO2气体的碳同位素比值特征,并讨论了它们与构造活动的关系,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绵竹三箭水S1井温泉补给源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绵竹三箭水S1井相关地质区域内各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放射性同位素氚浓度,结合该区的地质背景,利用同位素示踪手段,基本确定该井温泉地下水的成因为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主体含水层补给源在西北部1700m左右的“彭灌杂岩”高山区一带、补给量相对稳定,水温不会有大波动,有远期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掌握福州市地面沉降状况及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温泉;影响某点地面沉降年变化情况的主要因素有城市降雨量、温泉开采量等。  相似文献   

19.
谢洪忠 《地质与资源》2009,18(4):314-316,291
温泉旅游资源属于典型的地质资源,具有地下水及地热资源的属性特征.在温泉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科学认识温泉的成因、类型、分布、医学成分和疗效等内容.应避免违背科学规律的行为,合理开采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防治水污染,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实行旅游温泉品质认证制度,利用人工回灌等方法防止资源浪费和破坏,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范温泉旅游资源开发,遵循科学性、环保性的利用原则,体现温泉旅游特色,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刚  张伯友  王新明 《矿物岩石》2004,24(2):117-120
利用RAD7便携式测氡仪和NR-67A型连续测氡仪测量了广东省一些温泉宾馆室内外氡浓度。从无人入住的宾馆房间内氡浓度的变化来看,土壤氡的渗入是底层房间氡的主要来源。当在浴室内使用温泉水洗浴时,客房内平均氡浓度水平比没有用温泉水时高出10.9%~813%,浴室内氡浓度比没有用温泉水洗浴时高出13.8%~489%。宾馆室内使用温泉水有较高的氡转换系数。某些宾馆室内氡浓度超标。可能对宾馆工作人员造成潜在健康危害,应采取一些管理措施或技术手段降低其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