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报告指出,一个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0个城市的"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有望带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报告建议政府修改长三角的规划,以可持续的方式提升城市群竞争力。据悉广受关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也将于近期出台。城市群建设升温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城市群规划、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以来,特大城市群如伦敦、东京、纽约、旧金山、粤港澳大湾区等迅速发展.特大城市群的孕育与增长得益于空间融合、人口迁移、经济合作和科技创新的共同作用,也奠定了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网络空间协同发展的基础.但城市群演进与发展中也出现了资源错配、同质竞争、发展不均、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的分析工具和治理范式面临挑战,呼唤更有效的空间模型和决策方法.新的技术方法如何促进特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在2020年国际中国规划年会的特别论坛上,5位专家围绕城市群协同主题,解读特大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解析形成机理与协同治理需求,展望融合大数据、地理信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慧湾区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华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形态"和"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等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大花园"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提升金华市和义乌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金华市于2017年率先启动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6年启动森林城市群建设工作,提出到2020年建成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天水等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并在广东珠三角开展了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提示京津冀一体化已成为当前热门话题,其实早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历经10年迟迟未出台,2014年有望成为破题之年。首都因其特殊的地位,具有很强的人口吸纳魅力,很多国家也曾有过首都城市病和周边城市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分散首都功能方面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其中韩国的首尔首都圈规划在政府主导型国家的首都圈规划中较为典型,对我国编制京津冀首都圈规划,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一体化成为当前热门话题,其实早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历经十年迟迟未出台,2014年有望成为破题之年。首都因其特殊的地位,具有很强的人口吸纳魅力,很多国家也曾有过因首都城市病和周边城市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分散首都功能方面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其中韩国的首尔首都圈规划在政府主导型国家的首都圈规划中较为典型,对我国编制京津冀首都圈规划,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对于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和生态环境对城镇化进程形成的约束作用具有积累性和长期性。针对基于历史数据分析中未考虑到的滞后性问题,以黄河流域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兰西、关中平原、中原、山东半岛和晋中等7个城市群为基本研究单元,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9年黄河流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建立ARIMA-BP组合模型来预测2020~2025年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部分城市群出现波动,耦合协调特征由轻度失调、濒临失调转为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对未来6年耦合协调度预测发现,7个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未来皆表现出上升趋势,但不同城市群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城市群在2025年依旧未能突破轻度协调达到更加理想的耦合协调阶段。未来应不断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竞争力,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次级中小城市成长壮大,并且要格外关注呼包鄂榆城市群、晋中城市群依靠资源发展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污染防治问题,加强宁夏沿黄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补齐流域发展短板,早日实现流域城市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群已经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新兴时空大数据在城市/城市群建设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大数据挖掘技术与融合分析技术将成为未来研究城市群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总结归纳了时空大数据在城市群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常见城市群时空大数据类型、获取方法和分析技术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基于资源调查和多源时空数据分析的城市/城市群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时空大数据及其技术在城市群建设与管理中的主要研究展开归类分析,认为目前时空大数据在城市群建设与管理应用领域主要涉及5大方向:城市群空间界定与发展监测、交通网络监测、关联性分析与功能布局评价、产业协同分析和环境监测与评估。最后,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时空大数据在城市群建设与管理应用中的发展瓶颈,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并对未来研究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臭氧(O3)污染逐渐受到重视。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截至2017年3月底,国务院共先后批复了6个国家级城市群,并提出要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另外,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5类7档。为了研究中国O3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O3污染与城市群之间的关系,利用地理探测器(Geographical detector)和演化树模型对2014年6月到2017年5月共36个月的O3监测数据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中国O3污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17年迅速增长,O3已成为仅次于PM2.5的第二大污染因子,且与PM2.5在时间上呈“交错污染”的态势;O3污染超标城市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群区域,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相对突出;O3和PM2.5均不超标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群中人口规模大的城市O3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200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原崛起,提出发展中原城市群的构想。几年来,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原城市群的框架逐步形成,其总体框架可概括为"一极两圈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山东半岛城市群作为我国11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以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设区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关系模型,计算8个城市的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度,并根据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分级标准,把1994年和2013年8个城市的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关系进行分等定级评价。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较弱,呈现出土地快速扩张态势。8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表现为土地快速扩张,其中2个城市表现为土地显著扩张,3个城市表现为土地明显扩张;人地基本协调的仅有3个,协调性空间分异明显。针对8个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间不同类型的协调度,提出发展建议,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PM2.5污染逐渐呈现出城区高、郊区低的颗粒物岛(UPI)现象.通过对6个处于不同城市发展阶段的典型城市群,即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波士华)、五大湖和圣地亚哥-旧金山(圣圣),中国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研究UPI影响与2000―2015年美国、中国城市群发展过程中PM2.5的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撑和保障。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交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等项目落实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耕地,同时大量违法违规行为也侵蚀了大量耕地,京津冀地区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京津冀地区耕地保护工作需要直面和防范上述问题,坚持和落实三个"并重"理念。  相似文献   

13.
正焦作市是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一员,是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重点推动转型城市,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明显加快,该市建设用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每年用地量在700公顷左右,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矛盾突出,土地"瓶颈"问题明显。焦作市国土资源局从确保耕地红线稳定、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高度出发,紧  相似文献   

14.
正历时3年,由国家发改委会同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14部门编制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下称《规划》),于3月16日亮相。这部由中央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城镇化规划,全文3万多字,8篇31章,是新型城镇化转型之路的风向标。"一条主线、四大任务、五项改革。"3月19日,六部委解读《规划》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如是总结。一条主线,即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  相似文献   

15.
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外延粗放扩张式的快速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城市群作为推进后城镇化发展阶段的主体形态,其智慧化建设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但智慧城市群建设如果缺乏理论指导,会陷入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本文力图通过对城市的“智慧”和城市群的空间概念体系的本质认知,构建“互联互通、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为“一联三生”)体系下的智慧城市群理论框架。结果表明:① 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群的建设需要“命运共同体”的灵魂引领。在对心理学领域“智慧”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自主调节”的智慧城市灵魂。自主调节包括实时的智慧感知、智慧评估和智慧优化;② “一联三生”构成城市群空间概念体系,包含“一联”和“三生”等4个主题内容;③ 实现“一联三生”的智慧感知、智慧评估和智慧优化是智慧城市群构建的核心内容。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实际,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的建设目标与内容,并探讨了地理空间信息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为我国智慧城市群的框架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随着2008年奥运会发展机遇和国务院对北京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准,首都城市建设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征用农村土地也增多。在土地征收管理中,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在征地中构建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既保障了国家建设用地需要,又保护了农民的合法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1月初,涉及机器人、电力、金融等行业的20个央企项目集中落户天津,总投资1217亿元,拉开了2017年京津冀地区密切合作的序幕。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地区努力推动更加有序的要素流动、更加优化的资源配置,让协同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提出"四化两型"发展战略,大手笔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之年.国土资源工作面临保发展、保红线、保民生的多重压力和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天津关键词:协同发展污染防治高效推动京津冀重点领域协同。推动津冀港口合作,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共同推进渤海污染协同治理。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打造雄安新区高效便捷的出海通道。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实行最严格的围填海和岸线开发管控,落实"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陆海污染防治,大幅降低陆源污染入海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完善公共  相似文献   

20.
"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前沿热点,是在北京市"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发展形势,提出了从基础测绘到数字城市,再到智慧城市的"智慧空间信息服务"的建设思路;论述了北京市基础测绘工作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保障作用;总结了北京"数字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数字城市"是"智慧空间信息服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北京"空间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思路,并对其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