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在2018年底全面建立河长制。2017年元旦,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发出"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的号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担当尽责,真抓实干,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2018年6月底前全部建立河长制,比中央  相似文献   

2.
正继"河长制"之后,"湖长制"又将全面推行,中国的河湖污染防治进入新阶段。2016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文件提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范围,也包括湖泊。2017年11月20日,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2018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6)
<正>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要素,河湖是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水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有效举措,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治本之策,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目前20多个省份明确今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总体看,全面推行河长制起步顺利、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7,(6)
<正>河长制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一直深受各界关注。水利部不久前召开新闻发布会,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鹰、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刘伟平、水资源司副司长石秋池介绍了中国水利建设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目前河长制的推广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2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8年底前在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一年多来,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湖长制体系逐步建立健全。近日,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介绍了全面建立湖长制的有关情况。全国已全面建立湖长制魏山忠宣布,目前,全国已全面建立湖长制,按时完成了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组织体系方面。在1.4万个湖泊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2.4万名,其中,85名省级领导担任最高层级湖长。此外,还设立村级湖长3.3万名。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7,(3)
<正>中办、国办不久前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到2018年底前,在中国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领导力和执行力,保护水资源。 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长江,它穿巴山蜀水、越云贵高原、过荆楚大地、入江南水乡,覆盖了11个省市、流域面积超过180余万平方公里,年入海水量约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总入海水量的1/3以上。对于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针对湖泊自身特点和突出问题,中央专门制定出台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湖泊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彰显了湖泊生态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深刻认识实施"湖长制"的特殊重要性,切实增强落实"湖长制"改革任务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岳尚华 《地球》2012,(12):80-81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以下简称"中央地勘基金")成立于2006年,是指中央财政在一般预算内安排的,针对国家确定的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用于前期勘查的专项资金以及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以折股形式上缴所形成的股权。中央地勘基金主要目标是引导和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缓解国家资源约束;建立地质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新机制,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9,(6):5-9
自然资源部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七项近期相关工作,要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按照《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本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落实方案,把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地球》2014,(1)
正中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相似文献   

11.
李金贵 《地球》2011,(5):72-74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把水利发展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重要位置,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2.
在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地震科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后指出,为适应当前地震灾害综合防御的需要,建立地震科学体系已提到日程上来。该体系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数学科学和系统科学6大类组成,并就地震科学体系中的地震预报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滨海湿地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中转站,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由于长期以来大规模围填海活动,滨海湿地大面积减少,自然岸线锐减,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损害。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围填海管控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2016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围填海管控办法》。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5,(2)
<正>2月1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中国地震救灾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3年,中国地震灾害救援取得巨大成就。中央地震应急资金在震后1~2天拨付到灾区,大大增强了地震救灾的能力;救灾物资走向标准化;建立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地震紧急救援队开始发挥作用。但在救援物资调度上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对1695年临汾大震进行的重要野外考察、综合研究的进展与成果。总结并讨论了大震的史料特点、主要灾害;介绍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的救灾应急、恢复重建的对策体系,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指出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础滑移隔震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基础滑移隔震体系等代模型自振特性的分析,就多自由度剪切型隔震结构振动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从而为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计算建立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玉艳 《地球》2019,(6):80-84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既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又关乎地球生态安全。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公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建立了中央、地方和遗产地三级管理机构和队伍,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规划、建设、管护、监测、执法等综合管理体系,有效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目前,我国已拥有53项世界遗产,其中自然遗产1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用于地震预报和地震对策的模型体系。本文简述了建立这一模型体系的必要性,给出了模型体系的设计思想,讨论了模型体系的結构、功能和组成以及建立模型体系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4,(1):6-6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