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榄的生长发育与温、光、水等气候因子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温度因子往往成为黄榄产量高低,以及品质优劣的限制因子.本文根据新丰地区多年气候资料,全面分析气候因子与黄榄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茶树生长的气候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目前茶叶总产量已占全国的17%,是我国主要产茶区.近几年来福建茶叶产量和品质发生了波动,与近几年福建气候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茶树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及福建种茶气候条件的要求及福建种茶气候特征,从气候上分析近年来福建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原因,为福建茶叶的高产优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3.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是我国江南重要水果之一。浙江是全国有名的枇杷产区,主要分布在余杭、黄岩、德清、象山、绍兴、兰溪、江山、丽水等地。1991年栽培面积已达13万多亩,产量3.5万吨。浙江枇杷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气候条件适宜。枇杷适应性强,营养成分丰富,既可绿化环境,又可增加收入,象黄岩的红砂枇杷(洛阳青)、余杭的塘栖枇杷、江山的面桶坞枇杷果大汁多,甜酸适度,风味鲜美,远销外省各地,经济收入可观,大有发展前途。现就我省发展枇杷的气候条件及措施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茶树生长的气候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惠  岳辉英 《广西气象》2005,26(A01):16-18
福建省目前茶叶总产量已占全国的17%,是我国主要产茶区。近几年来福建茶叶产量和品质发生了波动,与近几年福建气候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茶树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及福建种茶气候条件的要求及福建种茶气候特征,从气候上分析近年来福建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原因,为福建茶叶的高产优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5.
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珍稀水果 ,每年春末夏初成熟。枇杷果实外形美观 ,质地柔软多汁 ,味道鲜美 ,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始兴县种植枇杷已有多年 ,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根据枇杷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结合我县的气候特征 ,试分析影响枇杷产量的气象因子。1 始兴县发展枇杷的气候适应性1 .1 温 度枇杷具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特性。年平均气温在 1 2℃以上能正常生长 ,花期在 - 6℃以下 ,花蕾在 - 5℃以下 ,幼果在 - 3℃以下将严重受冻害 ,而且 ,持续时间越长 ,受冻害越严重 ,可见 ,低温 ( <0℃ )或霜冰冻是枇杷生…  相似文献   

6.
林屿村地处本县东南沿海农村。自1985年种植612亩枇杷,1987年开始有收获,1990年曾收250吨,1991年以后大幅度减产,1995年基本无收。根据调查分析,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冻害,但树势差是重要方面。结合枇杷的生理特点,我们对气候对枇杷产量的影响及防冻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11—12月份气温直接影响枇杷的花期。气温高、花期提前且缩短;气温低、花期推迟且延长。尤以12月的气温影响明显,月气温的交界温度在7.5~8.0℃,从而可预测幼果在2月上旬的受冻程度及当年枇杷丰歉。降雨、日照影响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2003年异常气候对清徐葡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关键,以光照、温度和降水三要素为主。利用清徐地面气象资料,根据葡萄各生育阶段对气候资源的需求特点,比照该时期年内的实际气候状况,着重分析年度内气候异常与葡萄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减缓气候对葡萄生产的不利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珍稀水果,每年春末夏初成熟.枇杷果实外形美观,质地柔软多汁,味道鲜美,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始兴县种植枇杷已有多年,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根据枇杷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结合我县的气候特征,试分析影响枇杷产量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9.
气候条件对金丝小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连起  邢同怠  赵明云 《气象》1998,24(8):57-57
为探索气候条件对金丝小枣主要生长期的影响,以及造成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的原因,从气候角度对枣树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枣树开花坐果期间的空气相对湿度是关系坐果率的主导因子;果实生长期间的连阴雨易引起病害,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坐果率、保证产量和品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晚稻不同播植期气候条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晚稻生产的主要问题是播植期的季节安排、品种搭配与气候条件不协调,在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常受低温冷害危害,造成产量年际之间的波动。1978—1982年我们开展了晚稻不同播植期气候条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经过5年的试验,基本得出了不同播植期晚稻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研究作物产量变异与气候要素波动的关系,定量地估算作物各发育时期气候要素波动的产量效应,分析评价作物与气候资源的适应性,统计学分析是一个重要工具,获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采用Fisher的回归积分、逐步回归等相关回归分析以及统计假设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河北栾城县夏谷产量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以及当  相似文献   

12.
晚稻不同播植期气候条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晚稻生产的主要问题是播植期的季节安排、品种搭配与气候条件不协调,在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常受低温冷害危害,造成产量年际之间的波动。1978-1982年我们开展了晚稻不同播植期气候条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经过5年的实验,基本得出了不同播植期晚稻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高士秀 《气象》1980,6(1):31-32
生产实践表明,上海地区棉花产量高而不稳,与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竟哪几个关键生育期的哪些不利气候因素,对棉花的产量影响最大,这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主要运用多年棉花亩产量的资料,结合近几年有关棉花农业气象试验和考查资料,从分析各个生育期多种不利气候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着手,抓住其中与棉花产量关系最密切的梅雨、伏早、秋雨三个重要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是我省河西地区的主要商品粮。常年播种面积450万亩,占全省春麦总播种面积的45%左右,因此它的丰欠事关大局。本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河西三种麦区气候要素变动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产量的气候原因、关键期及主导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区气候——产量模型,并进行气候种植区划。河西不同类型麦区气候差异很大。沿沙漠区幼穗分化期及灌浆期高温、干热风是影  相似文献   

15.
春季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设计春季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指标,为开展生产于春季的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提供技术支撑。针对茶叶质量指标形成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运用农业气象技术确定茶叶原材料茶树芽叶生长期的气象条件与茶树芽叶质量、颜色、滋味的关系,设计乌牛早茶树、龙井43茶树、鸠坑茶树在春季生产的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指标,将龙井茶叶的原材料茶树芽叶生长期的气候品质分为特优、优、良好和一般4级,开展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气象部门作为与茶叶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无关的第三者,开展的茶叶气候品质认证容易为茶叶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提高茶叶生产企业信誉度和产品知名度,有助于引导消费者选购其满意的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水域气候及三峡水库可能的气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之光 《气象》1985,11(12):24-28
作者有机会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东海沿岸的水域气候,得出了一些结果。基于三峡地区不仅与长江中下游地域相连,而且除了秋季阴雨较多之外,两者主要气候特点十分相近,均属我国亚热带湿润气候,从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估计了三峡水库建成后可能的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17.
武都引种油橄榄气候生态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橄榄引种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油橄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及当地种植油橄榄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和限制因素 ,认为武都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油橄榄生长 ,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昭平茶叶气候条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昭平、钟山和贺州三地的雨量、湿度、气温等自然气候条件对比分析得知,昭平县具有雨雾天气多,冬暖夏凉、春季气温回暖早等气候特点,是昭平县茶叶产量与品质均比周边县市高且优的主要原因,并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昭平茶叶产业。  相似文献   

19.
段桂云 《干旱气象》2002,20(1):30-32
棉花是酒泉地区主要支柱经济作物之一 ,近年来为繁荣地方经济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 ,划分棉花最佳种植区 ,充分发挥棉花在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 ,振兴地方经济是很重要的。1 棉花生态气候分析  根据 1 981~ 2 0 0 1年酒泉地区棉花产量 ,应用正交多项式求取气候产量 ,并与敦煌、安西、金塔等气象站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 ,发现该区棉花生育后期的气候条件对产量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一是 8月下旬至停止生长期 ,与≥ 1 0℃的积温呈正相关 …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冬小麦动态产量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分析河南省冬小麦生态生理特征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等方法分别构建了温度、降水及日照时数适宜度函数。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最终产量的形成与生态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个或几个因子对冬小麦生长的正负效应可能被其他因子加强或减弱。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平均法建立了河南省冬小麦温度、降水及日照时数的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以反应多因子对产量的协同影响效应。以此建立了3月上旬、4月上旬及5月上旬的动态产量预报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模型能够反映小麦产量与气候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可在实际预报业务中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