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像各条战线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一样,地矿部在“六五”期间地质科技战线也取得了喜人的战果.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及财政部于五月召开“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总结表彰大会,并在三至十八日组织展览会向中央及全国人民汇报科技攻关成果.地矿部“六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九个课题参加了展出,这些课题是: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  相似文献   

2.
甘肃北山南带巨型韧性剪切带一条大型金矿成矿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的控制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我们在承担地矿部“九五”资源攻关课题(9502011—02项目)时,发现在甘肃北山南带存在一条巨型的韧性剪切带,它控制了小西弓金矿、金庙井金矿、金庙沟金矿、乌龙泉金矿以及十余处金矿化点。研究表明,这条巨型韧性剪切带是一条大型的金矿成矿带,为今后地质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
用螺杆钻进行受控定向钻探取得重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螺杆钻受控定向钻探配套器具与施工工艺”是地矿部“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8年度获科技成果一等奖.本文就几年来在固体矿床勘探中推广应用情况,以及有关技术、工艺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孙建 《探矿工程》1988,(5):43-45
李楼矿床矿体隐伏、产状陡,第四系厚度较大,斜孔施工困难。按常规直孔钻探地质效果差,成本高,使我队钻探生产陷入了被动境地。根据地矿部“六五”期间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定向钻探技术的研究”的安排,勘探技术研究所于1983年来该矿床结  相似文献   

5.
张瑞林 《西北地质》1995,16(1):43-48
“祁连山”国家攻关项目进展综述张瑞林(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祁连山及邻区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和预测研究”系隶属于“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紧缺矿产勘查与评价研究”(编号85-P01)的二级课题(地矿部系统...  相似文献   

6.
该科研项目属地矿部“七五”科技攻关16—01项目“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物探、化探应用和方法研究”所属二级课题的第Ⅲ课题,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完成.该成果已于1991年7月26~28日在北京由地矿部科学技术司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了会议评审验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课题组出色地完成了设计任务,成果报告是一份优秀的研究报告,在地质遥感信息成因机理的理论研究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解决1:5万区调中遥感填图的关键性技术和主要理论问题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广地矿部“七五”两个攻关课题16-01和16-02项目中有关1:5万区调填图新方法和遥感技术的新成果,加快1:5万区调填图速度,地矿部于1991年9月在贵阳市举办了“全国1:5万区调填图遥感技术培训班”,并在培训班的基础上,于9月23~25日召开了全国1:5万区调遥感技术经验交流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教师与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代表讲授并交流了部“七五”科技攻关第16-01项目中“1:5万区调中遥感方法技术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和经验,尤其是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七五”攻关项目研究中密切配合16-02项目所积累的1:5万区调中三大岩类填图的遥感解译标志和遥感填图方法,受到与会者与学员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1∶5万区调中地质填图方法研究”是地矿部“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该项目下设三个二级课题,即:花岗岩区1∶5万区调中单元一超单元填图方法研究;变质岩区1∶5万区调中构造—地层填图方法研究;沉积岩区1∶5万填图方法研究。三个子课题试点工作均将于今年结束,其中沉积岩区工作方法研究选择了安徽、陕西、贵州三省进行试点。现将贵州省“方法研究”评审会议主要成果和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9.
一“六五”期间的回顾“六五”期间,地矿部系统的地质找矿工作,继续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以地质一找矿为中心,在分析国民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的要求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了地质工作的部署和内部结构,使普查与勘探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趋合理,并且加强了基础地质工作与重要成矿远景区带的研究,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安排了为地方服务的项目和城市地质工作,进行了管理工作改革的探索,因而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1986年1月26日至2月1日由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和中国地质学院组织,聘请中国科学院、有色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教育委员会和地矿部等单位的同行专家,对“南岭地区有色、稀有金属矿床的控矿条件、成矿机理、分布规律及成矿预测的研究”报告进行了系统地讨论和评审。该项目属国家“六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其中包括五个二级研究专题和七十六个三级研究课题。由地矿部所属的三个研究所、两个院校和五个省局约400多位科技人员参加,经过四年多的奋战,提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砂金矿精选厂尾矿中金的品位普遍偏高,一般均在5g/t以上。尾矿无妥善的回收工艺处理,既不能回收利用,又不能抛弃,致使尾矿处于长期堆存,逐年增加,又不断流失,其回收问题急待解决。1986年我院磁流体分选技术研究组完成了“应用磁流体静力分选代替砂金精选中的混汞作业”项目(地矿部课题),并通过部级评审。为了使该项成果在生产中广泛应用,1988年7~10月我院与东工秦皇岛分院、武警黄金部  相似文献   

12.
“六五”期间,通过科委、经委和各有关部门组织的关于地质、资源方面的科技攻关项目的完成,使我国地质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同时在组织多学科、多工种,勘查—科研—教学三结合攻关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地矿部和中国地质学会已在1986年底先后召开了地旷部内以及全国各有关部门的  相似文献   

13.
《贵州金矿地质》专著系在贵州地矿局和成都地矿所联合组成的金矿研究组,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77—55—金—20的子课题《汞矿带中金矿赋存规律及找矿靶区研究》及地矿部项目《贵州南部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的基础上,补充贵州梵净山地区金矿资料,并参考已公开出版的有关论著编写而成的。 该著作根据贵州区域地质背景和金矿床的基本特征,全面总结了贵州金(汞、锑)矿的成矿条件和矿床时空分布与富集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提出成矿的三大要素——矿源、液源和热源,其中含矿热液来源是核心问题,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含矿热液是沉积岩中封存的同生水而不是地表水(大气水),地表水可以参与成矿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黄金地质工作在“七五”前三年已经落实的黄金储量是建国以来探明的单独金矿储量的总和,每年探明的黄金储量,是“六五”期间年平均探明储量的3倍。金矿科研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为进一步开展金矿地质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就以下几方面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刘二万 《城市地质》1996,8(2):35-36
地矿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综合配套试验在我队取得圆满成功地矿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综合配套试验主要包括中心取样钻探工艺、金刚石水力反循环连续取心钻探工艺及新型小口径岩心钻机和配套设备。此次试验是地矿部探矿界有史以来试验内容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在我队...  相似文献   

16.
“1:5万区调中遥感方法技术研究”是地矿部“七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第十六项第一子项——1:5万区调中遥感物化探应用和方法研究”中的第Ⅱ课题,该课题下设两个专题.这两个专题自1986年开展工作以来,进行了近4年的研究.分别于去冬今春提交了专题研究报告,1990年4月16~17日由项目主持单位地矿部勘查技术司和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聘请有关专家对这两项研究成果进行了评审.并一致通过验收.经过评委们反复讨论切磋和认真审查评议,一致认为上述两个专题,攻关目标明确、具体,技术思路正确、合理,研究内容针对性强,紧紧抓住了1:5万区调中遥感应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在方法、技术上有所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完县由水电部农水司、地矿部堤配工业公司和河北省科委联合主持召开了“增压机——潜孔锤打基岩水井工艺”鉴定会。评审了课题承担单位保定地区水利局、地矿部水文技术方法研究队和完县水利局提供的工  相似文献   

18.
陈志 《西北地质》1996,17(1):49-55
1:5万区调地质填图新方法介绍陈志(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地矿部为了及时充分地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满足改革开放的需要,在“七五”期间设立了“1:5万区调工作中填图方法研究”项目,并已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研究任务,现简要把该项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该科研项目属地矿部“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第10项“三江地区构造岩浆带的划分及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分布规律”所属的二级课题(86010-2号),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负责,课题负责人为莫宣学教授和路凤香教授,参加单位有四川省地矿局科研所、云南省地矿局三大队和区调大队。该项成果已于1990年7月由地矿部科学技术司组织通过了评审。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应用新理论与新思路系统地对  相似文献   

20.
小秦岭金矿床地球化学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前言小秦岭金矿近年来为国内各方所瞩目,她是我国中原地区主要脉金产地。据记载1450年间本区曾有“一起开硐三百余眼”的产金盛世,而后却湮没无闻。对金矿开展大规模的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还是近几年的事。自60年代至80年代,先后有地质、冶金等部门十多个单位的生产、科研、教学人员在本区作了许多基础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和不同专题的科研工作,无疑给后继工作奠定了基础。1980—1983年我们与河南地调一队协作完成了地矿部1980年下达的“小秦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富集规律的研究”项目,于1983年11月经专家评审,认为其“主要方面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本专辑是在该报告中矿床地球化学部分的基础上,并充实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撰写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