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我国“以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加快地名立法进程,1996年,国家民政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似下简称(细则》),嗣后,各地依据《细则》,相继制定了本地的地名管理法规。截止目前,已有上海、哈尔滨、济南、广州四市出台了新的地名管理法规,并已开始实施。《济南市地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济南办法》)共6章24条,由山东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广州条例》)共6章31条,由广东省…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地名管理工作在各级民政部门的积极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强化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7年9月30日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首部地名地方性法规,《条例》明确了地名命名、更名的原则、范围、程序及审批权限,通过对地名的审批管理,规范地名的命  相似文献   

3.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侧,面积9418平方公里,人口357万,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本文结合江门我市实际,仅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革地名管理作一些探讨。 一、改革地名管理的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变单一的行政管理为行政、经济、法律的综合管理 江门市地名管理改革的目标,不是要削弱政府对地名的管理,而是要加强对城市地名的管理,是要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加强对地名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名管理服务的现状,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出发,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地名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地名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为目标,重点加强城镇地名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使地名工作更好地为国际国内经济文化活动和人们的交往交流服务。 一、健全完善地名管理法规和技术规范,理顺地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过去20多年,我们在地名管理研究方面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规和技术规范,为规范地名管理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地  相似文献   

5.
周祚 《中国地名》2012,(2):12-12
从2010年至今,广州新增地名超过7000个。走在广州的大街上,不时能看到让人惊喜的新地名,例如"广州塔"、"花城广场"、"广州城市原点"等。亚运会过后,这些地名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地标。"广州的地名真的是越来越国际化了。"2010年增600多个道路地名。据统计,广州全市一共有标准地名49565个。  相似文献   

6.
在地名管理规范化的进程中,地名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提及到一个词语:对地名或其要素内容的“确认”。事实上,确认已经成为地名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当在具体的确认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需要地名管理理论给予支持时,便需要对地名管理中的“确认”一词作出确切的界定和较完整的诠释。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始进行系统的地名工作,在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发现了大量的一地多名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综合运用地名考证、语言、民俗等研究成果,在同时指称同一个地理特征的多个名称当中确认一个。以后的沿海岛礁名称普查…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国家档案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档案局结合实际,制定并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明确验收组织、验收内容、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及有关要求。鉴于档案资料组成复杂、工作量大,各地普遍反映遇到难点疑点较多等问题,省地名普查办联合档案部门,组成工作组深入广州、东莞、中山等地调研,并以中山市为试点摸索经验,专题研究解决难点疑点问题,形成  相似文献   

8.
一、新建住宅区及商住楼的通名管理问题 广东地名管理已基本走上法制化轨道。但是,广东经济发展很快,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例如,新建住宅区及商住楼较多,伴随出现一大批多姿多彩、中西结合的地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中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个别照搬外国人名地名作为建筑物名称的,已被明令禁止。其中,大量存在的是通名用词不规范、名不副实的建筑物名和住宅区名。如新城、新村者无旧城、旧村与之相对,称广场者只有楼房并无广场,  相似文献   

9.
强化科学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郑英一、地名管理的发展趋势地名管理是以地名为对象,以行政管理为手段,以实现地名标准化为目的的专项系统工程。地名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地名命名与更名管理、地名档案资料管理、地名标准化工作、地名罗马字母拼写、地名标志和标准地名的推行...  相似文献   

10.
一、城镇地名标志设置的重要性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城镇对地名管理的强化也成为城镇科学化管理的组成部分。城镇地名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地名综合体。它具有类型多、数量大、使用频繁、变化频繁等特征。在城镇这个复杂的环境中,设置地名标志将方便人们的交往、生产和生活。同时,通过地名标志设置宣传了地名,提高了地名知名度,实现了地名标准化,具有层次性的布局,合理的地名标志使城镇地名摆脱了杂乱无章的混乱局面,使城镇地名管理与城镇发展相适应。城镇地名标志设置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城镇形象的影响上。城镇地…  相似文献   

11.
李倩菁  蔡晓梅 《热带地理》2015,35(6):814-821
通过质性研究方法,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以广州沙面岛为案例地,分析了沙面的空间生产过程。研究发现:1)沙面的空间实践根植于空间的历史和物质基础,同时空间实践受到大环境下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影响,与表征空间相互作用;2)沙面的权力阶层规划下的空间表征不仅以沙面历史以及阶段性的物质空间为基础,还以权力阶层的自身利益和文化认同为出发点,设计出属于各自的独特的社会空间;3)沙面的表征空间多表现为认同和反抗,不仅体现沙面空间内民众的自身利益和文化认同,同时也受到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10月21日,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化服务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由各级民政和地名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启动一年多来,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行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国已有8个省、129个地级单位和868个县级单位初步完成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工作。各地积极开展“数字地名建设与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地名信息化服务取得新的进展,涌现出一批新的示范城市。继沈阳、南京、重庆、长沙、广州、朝阳等又…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城市化建设的高潮!如何使地名管理卓有成效地为城市化服务,就此谈点管见。一、加强地名管理科学化,重在潜心研究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地名工作者提供学习、研究、借鉴的方便。我们特编辑出版《中国当代地名管理学研究》一书,反映与展示全国各地探索地名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动态和成果。科学化方面,如《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地名管理工作》、《丰宁的地名信息管理实现自动化》、《农村地名城市化管理势在必行》、《加强地名管理科学化法制化之浅见》、概现代地名管理》。《我国…  相似文献   

14.
继上海、哈尔滨、济南三市地名管理条例公布后,《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经广东省人大通过已经出台,这标志着我国地名立法进程在加快。为推广地名知识,使地名管理工作家喻户晓,促进我国地名法制建设,《中国地名》杂志社支持广东省地名学研究会、广州市地名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地名知多少一有奖征文,要求每篇文章在1000至2000字之间,文体可选择散文、游记、典故,题名以内容而定。征文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学生组的参赛作品需注明指导教师的单位、姓名。本次征文设立的奖项为:最佳指导教师奖五名,奖金1000元;成人组和学生组…  相似文献   

15.
地名信息     
《中国地名》2012,(1):61
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总结暨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建设会议召开2011年11月16日,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总结暨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建设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民政部副部长孙绍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广东省副省长刘昆致欢迎辞,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董华中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后半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名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中国地名委员会建立后,地名事业由基础性工作发展到行政性管理、法制化管理。地名理论研究也由探索性研究发展到初具地名学框架。首先通过地名普查和补查 ,摸清了我国地名情况 ,在普查基础上又进行了地名标准化工作,基本上清除了那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和极端庸俗的地名,同时在重要地名中清理了一地多名、一名多写、重名和用字不当等混乱现象,有了一个标准名称。我国重要地名基本实现了标…  相似文献   

17.
地名是人们对不同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对地名地域性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识记、运用地名,还能弘扬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整个国家的自然、人文地理因素进行分类,并举例展现我国各地区的地名地域文化。同时,根据这一地名命名原则,对山东省各市、县区的地名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并与广东省进行简单的比较,进一步反映出地名地域性在各地区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此外从政策、品牌、老地名、居民等层面提出了规范地名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工作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苏州市在加强地名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使地名服务更加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经济建设。一、开展了地名规范专项事务,最大化地实现了地名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工作根据省、市地名管理规定,苏州市在城区行政区划发生较大变化的新情况下,进一步强化地名管理,重点在地名命名程序、地名规范上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努力提升地名规范化、标准化的水平。前几年,由于吴县市撤市设区后,扩大了苏州新城区的范围。外围区域纳入城区管理后,…  相似文献   

19.
1977年以来,我国不论在地名学研究、地名普查、地名标准化和地名的单一罗马化、地名的行政管理和档案管理及地名的辞书编纂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么短的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出版这么多的地名图书,不能不提到王际相研究员。他在这20多年里不仅组织策划。领导了我国的地名普查、地名标准化。地名管理等工作,而且还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主编了多本专著。近日出版的《王际桐地名论稿》(1999年11月,社会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集结了他发表的44篇论文,反映了他在地名工作和地名研究中的主要成果和…  相似文献   

20.
地名分类管理是地名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地名学学者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地。名分类管理的含义、具体内容、意义等方面。总结前人的理解,地名分类管理,就是根据不同的管理目标,选择相应的量度指标体系,运用定性或定量的分类方法,将一定区域内的地名集合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级别,然后分类进行管理的过程。地名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分类地名标准化工作、分类地名命名更名工作、分类地名补查工作、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