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事聚焦     
“徘徊者9号”撞击在月球阿耳芬斯环形山,传回5814幅电视图像(1965)(“徘徊者”是美国第一个探测月球计划,共发射9次,目的为硬着陆于月面,在着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C.惠更斯发现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1655)(土卫六有浓密的大气层,被认为很可能有生命存在。2005年11月6日,从1997年10月巧日发射的“卡西尼”探测器释放出的“惠更斯号”子探测器将降落在土发射第一个人造月球卫星—“月球10号”(1966,前苏联)。美国发射“先驱者11号”探测器(1973)。(它于1974年12月2日、1979年9月1日飞临木星、土星,现在正行进在飞出太阳系的征程上前苏联…  相似文献   

2.
“月球人”回到人间之后(续)张明昌年龄最大的“月球人”艾伦·谢泼德当年登月时已是48岁。最近他与另一宇航员合作撰写的《美国登月竞赛秘闻》书中说,加加林上天的消息震动了美国朝野,为此加快了宇航员的训练计划,20天后的5月12日,他满怀希望进入“水星”3...  相似文献   

3.
宇宙信息     
《天文爱好者》2008,(3):40-44
“神舟”7号进展顺利;“深度撞击”将搜寻系外行星;“信使”号发现水星“蜘蛛纹”;被“暗晕”环绕的水星环形山;“金星快车”发现金星云层下的气体成份;火星水太咸,早期生命难以存活。  相似文献   

4.
《天文爱好者》2008,(6):41-41
5月15日,“金星快车”首次在金星大气中发现羟基分子。羟基(Hydroxyl)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金星上的羟基分子被发现于金星的外层大气中,大约离金星表面100千米处。“金星快车”是通过羟基分子发出的红外辐射而发现它们的。金星高层大气中发射红外辐射的羟基分子带非常窄,只有10千米宽。通过观测金星大气的边缘,“金星快车”偶然发现了这条窄带。  相似文献   

5.
2013年最大的太空事件,非“玉兔”登陆月球莫属(本期杂志已有详细介绍)。而放眼全球,又有哪些值得在历史上留下的大事件?请随我们一起慢慢回味。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10日,美国航空航天局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17B发射台用德尔他-2火箭发射了一对名为“圣杯”的探月卫星,其全称是“月球重力恢复和内部实验室”(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GRAIL)月球探测卫星,它们将对月球进行详细的勘测,绘制精确的月球重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惊心动魄的挑战在金星之旅启程100天后,欧洲空间局(ESA)的“金星快车”探测器在太空成功进行了首次主发动机试验,这是该任务的关键一步。欧洲中部时间2006年2月17日凌晨,在距地4.7×10~7千米处运行的“金星快车”的发动机点火大约3秒。借助发动机燃烧,探测器速度变为3m/s。减慢速度是为了进入金星轨道。约1小时后,“金星快车”地面控制站通过欧  相似文献   

8.
“月球人”回到人间之后张明昌规模空前的“阿波罗”计划曾使前苏联在太空中的一切优势荡然无存,它的确实现了“把苏联人击败在月球上”的目标。“阿波罗”计划曾造就了24个“月球人”,27人次到“广寒宫”作客(表1、2)。如今他们中已有2人作古,其余亦都垂垂老...  相似文献   

9.
掩星驿站     
张学军 《天文爱好者》2012,(11):16-16,65
月掩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观测项目,在掩星之前或之后,被掩星都是在月球附近的。当你看到恒星逐渐接近月球的暗边缘且突然“消失”或恒星突然“出现”的一刹那,你会明显感觉到月球的运动。  相似文献   

10.
月球有“冰湖”吗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杂志报道,美国宇航局在1993年就制定了一项重返月球的计划,天文学家们试图建立月基天文台,使月球成为一个新的天文学基地,预计在2010年~2030年建成月球基地。1994年,美国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无人驾驶...  相似文献   

11.
掩星驿站     
月掩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观测项目,在掩星之前或之后,被掩星都是在月球附近的。当你看到恒星逐渐接近月球的暗边缘且突然“消失”或恒星突然“出现”的一刹那,你会明显感觉到月球的运动。观测小行星掩星需要观测者比较熟悉星空,  相似文献   

12.
实验原理: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地球唯一的伴侣。夜空中的明月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大的星球。月球是一颗布满环形山的岩石球,大小相当于地球的1/4。它绕地球转动,同时又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转动。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我们能看到月相的盈亏变化。月相的变化周期:从新月再到新月的时间被称为“朔望月”,约为29.5天。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对认识地球和月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掩”,顾名思义,遮盖,掩蔽。当两个天体与地球在同一个轨道平面排成一直线时,从地球上看去,发生了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掩蔽的现象。这现象被称为“掩星”现象。对于不同天体相互之间的遮掩,天文学上给出了不同的名称,例如:月球部分或全部挡住了太阳,称之为“日食”;地影部分或全部遮盖了月球,称之为“月食”;掩的天体的直径比被掩的天体小时,被称为“凌”,等等。水星、金星凌日;  相似文献   

14.
自 1 977年 4月 2 1日 ,美国把 35个人的部分骨灰送入离地 60 0千米的太空 ,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天葬”后 ,立即就有人想到 ,把人生的最后一站———葬礼搬到月球上去。同年 ,日本人就提出 ,在 30年内 ,他们将在月球的雨海中一个叫“虹湾”的地方 ,建立一个“月面灵园” ,那灵园的主要建筑是一座高约 30米的“圣塔” ,用来贮藏死者的遗体 ,这样他的子孙就可在遥望月球时舒发怀念先人的情愫。美国人却是说干就干 ,最近有一家“塞莱提斯公司”宣布 ,他们将在近期内租用一艘商业飞船 ,直飞月球举行破天荒的“月球葬礼”。据称 ,此飞船可接纳30…  相似文献   

15.
宇宙信息     
实拍“阿波罗”登月地点 美国宇航局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发送回了第一批它所拍摄的“阿波罗”登月地点照片。在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阿波罗”计划留在月球表面的登月舱底部支架以及在低角度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长长的影子。  相似文献   

16.
1999年7月31日,举世瞩目的“月球勘探者”无人飞船在完成了它的既定的多项任务后,又按照科学家的指示,轰轰烈烈地向月面一头撞去……从现在的资料看来,它这一击没有能激起期望中的水蒸汽,使得月球究竟是否有水的大问题重又蒙上了一层阴云,但它却实现了一位天文学家希望能在月面上安息的遗愿。这就是1994年彗木大相撞的风云人物———被人誉为“月球科学之父”的尤金·苏梅克。月球是人类最亲密的近邻,也是人类飞向太空的第一站。当年发现了天王星的英国大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在他84岁临终前,向牧师说,他最后的遗憾之事是没能亲眼见到月球的…  相似文献   

17.
2009年,美国继续领跑,在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尤其是成功进行了又一次哈勃望远镜修复、“开普勒”、“月球勘测轨道器”和“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等重要航天发射,但也经历了一次发射惨败。  相似文献   

18.
掩星驿站     
月掩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观测项目,在掩星之前或之后,被掩星都是在月球附近的。当你看到恒星逐渐接近月球的暗边缘且突然“消失”或恒星突然“出现”的一刹那,你会明显感觉到月球的运动。观测小行星掩星需要观测者比较熟悉星空,可以通过星图准确无误地找到被掩的恒星。  相似文献   

19.
掩星驿站     
月掩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观测项目,在掩星之前或之后,被掩星都是在月球附近的。当你看到恒星逐渐接近月球的暗边缘且突然“消失”或恒星突然“出现”的一刹那,你会明显感觉到月球的运动。观测小行星掩星需要观测者比较熟悉星空,可以通过星图准确无误地找到被掩的恒星。  相似文献   

20.
一句话新闻     
《天文爱好者》2008,(3):44-44
“王选星”获命名;嫦娥一号获月球极区图像;英国被双子星天文台拒之门外;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坠海深度远超预期;银河系厚度实为1.2万光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