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发现:火星洞穴及冰川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几乎每隔几年就探访一次火星,结果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越来越多火星曾存在水、至今还有水的证据,还发现火星大气存在不少的甲烷,使得人们对这个红色行星上是否存在生物的兴趣大大增加。因为,地球上95%的甲烷是由生命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2007年8月4日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于今年5月25日成功在火星极区着陆。由于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火星北极地区覆盖有大量的冰,所以美国制定了以寻找水为核心的火星探测战略,凤凰号就是这个战略的执行者。凤凰号有三大任务: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寻找水、致力探索火星生命,日后监控火星天气状况。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美国宇航局(NASA)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宣布,火星的近表面,甚至于表面就存在着液态水。事实上,火星研究者多年前就已经知道,火星上一定有水!因为在火星大气中早已探测到存在有水蒸气,在火星两极也发现有一定量的水冰。甚至于在火星的地下还有可能存在足够数量的冻结的水,它们融化之后,可以成为一个海洋。最近的发现,令人惊奇之处就在于:火星的近表面竟然就有液态水!  相似文献   

4.
雷达对火星次表层的探测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火星地貌及表面物质成分的研究表明火星上曾经存在地表水,而目前已探测到的火星上的水广泛存在于极区冰盖和次表层中。近十二年来,欧洲火星快车上搭载的火星次表层和电离层探测先进雷达和美国的火星勘测轨道器上搭载的浅表雷达已经开展了对火星次表层的探测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火星次表层记录着火星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历史信息。对火星次表层的探测和研究,可以为了解火星的物理特性和构造组成,探寻火星生命,研究火星的地质演化历史提供科学依据。综述目前利用雷达对火星次表层进行的探测和研究,介绍了雷达探测的原理与方法,总结了已取得的科学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火星探测雷达。  相似文献   

5.
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动力学的研究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火星的空间探测获得了许多有关火星极运动的重要资料,它与理论值的比较是检验火星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为改进火星岁差章动理论提供依据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有关火星的岁差和章动研究的进展,分别对刚体火星的章动序列、火星内部结构参数化模型的建立和火星自转的简正模作了描述,并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今年6~7月NASA的孪生机器人——火星探险漫游者A和B,将从地球出发,开始又一次寻求火星水的历程。明年1月它们将抵达火星表面两个具有液态水影响迹象的地点,开始为期90个火星日的地质学调查。它们被设计为每天最高行驶100米,相当于一位机械化的地质学家漫步在火旱的表面。摄像头装置在1.5米高的桅杆上,可以提供360度、立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21日在荷兰召开的火星快车科学讨论会上披露,在火易赤道附近发现了被一薄层火山灰覆盖的冻结海洋。构成海洋的水似乎起源干火星表面之下。水从一连串的称为Cerberus Fossae的裂缝释放出来,形成特大洪水,在那里聚集成一个大约800千米长,900千米宽,45米深的巨大水体。水冻结时漂冰结成冰筏  相似文献   

8.
一个多世纪来,公众常将红色星球——火星想象成外星人可能的家园。火星在很多方面与地球类似——都由岩石构成,都拥有大气层和天气系统。虽然其体积较地球小很多。直径大约6794千米。但火星上的一天却要比地球长40分钟,除此之外。倾斜的自转轴也让它拥有季节变化。美国宇航局经常说。探测地外行星要“跟着水走,发现生命”。随着近年火星探测器的新发现,其上述理念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9.
8月27日是60000年来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日子,然而火星上正在酝酿的尘暴 影响了地球上的观测者对火星的观测。 5月初,火星环球勘测者飞行器发回了在火星北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前,水手10号传回的火星的粒面单色图像向我们展示火星是一颗毫无生气、贫瘠而荒芜的行星。1997年9月12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火星环球勘测者进入环火星轨道,截止到2002年10月,已环绕火星飞行了将近9000圈,拍摄了大约10万张火星数字图像,基本上完成了绘制火星表面精细结构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天文爱好者》2008,(9):13-13
8月14日,美宇航局“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日前向地面发回一张前所未见的火星红色尘埃颗粒的照片,照片是用原子显微镜拍摄的,放大倍数是“凤凰”号光学显微镜的100倍。火星尘埃颗粒的直径约为1微米(即百万分之一米),是罩在火星表面尘埃物质的代表,给火星灰蒙蒙的表面披上了一层粉红色。  相似文献   

12.
今年 6月 2 2日 ,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令人吃惊 :来自NASA火星全球巡查飞船的最新观测结果表明 ,火星上的液态水就存在于表面附近。并且 ,有时候会流出到表面上来 ,形成的溪谷就象地球上短暂洪水所冲刷出来的一样。证据尽管不是“直接的” ,但是 ,却是令人不能不信服的。这一发现在6月 3 0日的世界著名刊物《科学》上发表。自 2 8年前美国水手 9号飞船在火星上发现水道和山谷流域地形以来 ,科学家认为 ,在几十亿年前火星上可能有过水。自那时以后 ,火星科学的研究焦点就集中在这么一个问题 :“水到哪里去了呢 ?”…  相似文献   

13.
三火星的观测目标 火星轨道位于地球之外,从地球上看火星相位角可达45°。冲前,火星的相位缺损,火面上的明暗线位于火星视面的西边;冲后,则在火星视面的东边。火星自西向东自转,倒像望远镜中的火星视面的西边(左)是火星周日运动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火星是人类重要的地外天体探测目标之一,对火星表面进行的探测和研究表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液态水,水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因此,在次表层寻找不同形式的水是目前火星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近17年来,欧洲火星快车(Mars Express)上搭载的火星次表层和电离层探测先进雷达(Mars Advanced Radar for Subsurface and Ionosphere Sounding,MARSIS)以及美国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MRO)上搭载的浅表层雷达(Shallow Subsurface Radar,SHARAD)开展了对火星次表层的大量探测。根据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获取的原始回波数据需要经过距离向处理、方位向处理、电离层校正等才能完成成像,从成像数据中提取科学信息,取得众多的科学成果。火星次表层探测雷达的数据处理技术在火星次表层探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综述目前利用雷达对火星次表层展开的探测与研究,介绍了火星次表层探测雷达数据处理技术,列举了取得的部分科学成果,并展望将要投入使用的火星次表层探测雷达。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开展了多项空间探测与科学观测活动,发射了月球探测器、木星探测器等,尤其是由于2011年有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所以进行了两次重要的火星探测器发射,但有喜有悲:携带了世界最先进火星车“好奇号”的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顺利升空,并奔向火星;而携带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1”的俄罗斯的“火卫一-土壤”探测器虽然发射成功,但由于探测器本身故障而无法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导致该任务失败。  相似文献   

16.
火星陨石顾名思义是来自火星的固体物质,是目前人类唯一获得的火星表面的岩石样品,是认识火星形成和演化的窗口。目前共发现火星陨石59块,4块属于降落型,55块属于发现型,而其中大部分发现于南极冰面和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火星陨石属于无球粒陨石,科学家根据其  相似文献   

17.
从零开始     
火星在黄道星座的星空背景上的位移是所有行星中最明显的,因此火星在黄道星座中的动态是了解行星动态最合适的也是最重要的首选观测对象。有一种用图解来预测火星动态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预测出今后任一日期火星将运行到哪一个黄道星座里。这个方法只要用两块三角板在一张火星动态预测图上推两次平行线就可以预测出火星今后某一天在黄道星座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火星全球勘测者和探路者陈丹1996年11月和12月美国相继发射了两艘火星探测器一一火星全球勘测者和火星探路者,前者于1997年9月,后者于1997年7月抵达火星。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的火星探测。自1976年美国的海盗1号和2号成功探测过火星之后,就再没有...  相似文献   

19.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也被认为是太阳系里各方面最像地球的行星。火星表面在远古时代曾有过大水,其自然条件也并不是太恶劣(想想地球上还有生活在火山口的厌氧喜硫磺的微生物呢)。按理说是完全有可能进化出生命的。但是,现在的火星。却完全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那么,火星在历史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一直是科学家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人类一直以来的火星探索。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搞清楚火星的生命之谜。自然,这样一个话题性的行星也会是太空类科幻片的常见题材。这次,就给大家推荐一部以火星探索为题材的经典影片——《火星任务》。  相似文献   

20.
火星,实在是一颗很有趣的天体,想必也是众多守望星空一族倾慕的对象。不过,想真正看清它的容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火星公转轨道的偏心率较大,它的视直径又较小(譬如比它的左邻右舍的金星、木星的视直径小,当然地球就别算作邻居了,因为我们的视点是在地球上),因此,火星其实是一颗小而难以观测的行星。不过,火星每隔一段时间会与我们近距离接触一次,即所谓的火星冲日,这可是我们观测火星的良辰吉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