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11,(8):73-73
一次路边天文活动时.一校外大叔过来问了我很多无语的问题。 我说,我们学会有组织野外观测,他似乎颇感兴趣,说:管吃管住不?我无语。等我说到入会费十元时,他就说:我不报名了。你告诉我你们去什么地方,我自己去不就行了?我再度无语。  相似文献   

2.
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到各地出差。飞机上漫长的时间,我都要一个人度过。不过我很乐于与人交流,因此常跟邻座的乘客相谈甚欢。职业往往是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我作为天文学家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我遇到的每个人对此都很感兴趣。不过,当我不想和邻座的人聊天的时候(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也有一个“秘诀”,而且屡试不爽:我会告诉他们我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3.
重新翻开几个月前采访麦克霍尔兹先生的访问记录,我思索了很久,却依然不知该如何下笔。直到我发现了本文题记中麦克霍尔兹先生所说的那句话,我的内心才得以在顷刻间释然,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所直苦苦寻找的,能概括一个彗星猎手整个天文人生的话。诚然这其中的确充满着微妙的情感变化,但是我撰写本文的目的却从未改变过,那便是向我的读者展现一个我所能了解的最为真实的麦克霍尔兹——一个北半球目视寻彗的传奇。  相似文献   

4.
詹想 《天文爱好者》2014,(11):54-59
我相信,许多天爱都会用Photoshop(下文简称PS)对星空照片进行后期处理。所以,当Adobe公司推出另一款强大的软件——Lightroom(下文简称Lr)时,大部分天爱可能没有太关注一一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我觉得PS已经足够强大,也足够方便了。直到我的一位玩摄影出身的天爱朋友把它强力推荐给我,我才发现这个软件的魅力。很快,我的后期处理就离不开它了。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我与天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和天文奥赛“一见如故”。没有功利的束缚,让我深沉地爱上了这个比赛。在去年整整一年里,我都醉心于天文奥赛,经历了从国内竞赛到IOAN(国际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系列比赛。宁夏固原的国赛让我踏出了广东,并且首次面对了众多的天文爱好者们。而后的IOAA则让我放眼世界,认识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更收获了一份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从未想到,我可以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风采。虽然没有十分优秀的成绩,但在一次次的天文历程中,我长大了!  相似文献   

6.
《天文爱好者》2008,(1):74-75
我跟月亮有缘,我的英文名Phebe便有月亮和月亮女神的意思。十年前的月全食让我爱上了天文,我的望远镜观测得最多的也是月亮……所以,当看到“金秋览月”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充满了使命感,立马报名参加,是第三个在天文在线报名的人哟。  相似文献   

7.
七月二十二日,宜昌,日全食。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因为2008年日全食我无缘观赏,而今年我不愿再错过。于是我兴奋地加入了我校的日食观测队,迫不及待地奔赴长江流域观测。  相似文献   

8.
大家好,我是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你可以叫我@月球车玉兔。我来自中国,4个小时后将和嫦娥三号一起飞向月球。我长得有点普通,但能探测和考察月球,会收集、分析样品。希望接下来几个月,能和大家分享太空的样子。其实我有点紧张……希望这次能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9.
2002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躺在河南洛阳附近的山里,仰望星空,试图捕捉英仙座流星雨迷人的身影。身旁同行的记者忍不住问我:“三年时间,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我当时回答说.“不要用‘坚持’这个词,一说坚持就好像我忍受了多大痛苦似的。其实我喜欢仰望星空,就好像画家喜欢颜料、球迷喜欢足球一样自然而然,这是我自己真心喜欢。”  相似文献   

10.
追着太阳跑     
自从上小学后,我一直喜欢历史、考古、古生物及地理,而2009年寒假去北京天文馆的一次参观又勾起了我对天文奥秘的兴趣。爸爸为了鼓励我,不仅买了许多诸如《星空》、《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恒星与行星》、《日全食》等书籍,指导我在网上查询天文知识,还带着我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望远镜。镜头是买的,镜筒使用塑料水管做成。整个望远镜可以随意组装拆卸。这使我明白了望远镜的原理及结构。全家还多次到十三陵神路观星,让我认识了许多星座。  相似文献   

11.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在北京拍摄了1997年3月9日的日偏食。照片拿到学校,同学都抢着看,有的同学还管我借底片冲洗留念。而我却一直不满足,那个时候我就在天文书上看到了今年7月22日长江流域日全食的预告,并暗自下定决心目睹这次日全食。去年8月1日,由于考试的原因,我又错过了一次我国西北部的日全食,更加坚定了我亲身观测长江日全食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苏晨 《天文爱好者》2014,(10):77-79
今年八月份,接到好友汪伟玲的电话,说她和她朋友在内蒙古赤峰市热水塘镇建立了一家星空酒店,特邀我和其他几个朋友一同前去参观。星空酒店?听了这个消息我非常惊讶,这种酒店在我印象里只有国外有,很少听说国内有这样的主题酒店,至少我没有见过。带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我与国家天文台邱鹏和纪录片摄像师张岭一行三人出发了。  相似文献   

13.
有一段日子没给你写信,现在好吗?昨天参加国际天文年中国站宣传活动,说起7月要去上海看日全食,我就想起你了,很是惦记你的红烧鸡翅,你说那是你的拿手好菜。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急切地想告诉你,昨晚我所看到的壮丽夜空。我想,这世界上除了你,没有什么能比昨晚的星空更能让我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暑假常去乡下,那里空气清新,没有灯光干扰,一到夜里就繁星满天,引起我对天空的幻想。从此,我便对天文感兴趣了。 上小学时,我经常晚上出来看星星。那时,我没有星图,更不知天上星星叫什么名字,但我常描星,一天天观测,我发现星星东升西落,每天都提前一点升起。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的八月,在延庆游玩,我偶然间目睹了那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我惊叹、我欢呼,把一切都抛在了脑后,接受这洗礼。  相似文献   

16.
《天文爱好者》2009,(3):83-83
我是一名因公致残退休人员,轮椅上的天文爱好者。由于不能独立行动,全凭他人照料。生活难度很大,一言难尽。而《天爱》杂志及天文爱好却成为了我的生活及生命支柱之一。在诸多杂志涨价后,我便放弃不再订阅,而《天爱》杂志却是我惟一保留的刊物。  相似文献   

17.
我眼中的天文圆顶有点儿不食人间烟火。尤其是理工附中的天文圆顶,始终高高在上,静静伫立,离地那么远,离天那么近。我仰慕她,因为,她就像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位单枪匹马的小天文爱好者 ,今年 1 8岁。以前 ,重要天象来临总使我十分兴奋但又不知所措 ,因为我没有好的观天指导 ,1 994年彗木相撞之后这种感觉越发明显了。 1 998年 ,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宝坻一中之后我认识了《天文爱好者》 ,在图书馆老师的热心帮助下 ,我借阅了 1 997年合订本 ,从此眼界大开 ,对天文的兴趣也越发浓厚了 ,一幅幅精采的天文照片吸引着了我。我更爱天文观测了。于是每到睛夜我便拿好星图找星星 ,认星座。现在 ,我可毫不费力的认出 30几个星座 ,找出几十颗亮星。对天文的爱好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 ,我还在学生会也担当…  相似文献   

19.
初次观测     
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初次观测才是一张真正的入场券。我的初次观测则令我难忘。 我自从去年开始就一直仰望苍穹,但是只觉得不叫观测,因为当时我连一张星图也没有。后来王坤特别了解我的心情,给我寄来了一张七至八月的星图,我拿到以后,像块宝似的。入夏以来,我们这里正值雨季,对  相似文献   

20.
也许是我童年时 ,家乡的小城还缺少现代化的缘故吧 ,没有灯光的干扰 ,没有电视的喧闹 ,每到夜晚 ,璀璨的群星就深深吸引着我 ,它们成为我最亲密的伙伴 ,仿佛近在咫尺一般。至今回想起来 ,仍让我心驰神往 ,多少次梦中的我又回到了那片星空下 ,尽情地欣赏着波澜壮阔的星河。小学时我就对星星产生了兴趣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 ,对天文的爱好到现在已快 2 0年了 ,从未间断。上中小学时周围没有人给我天文指导 ,《天文爱好者》杂志便成为我的启蒙老师 ,在父母对我“独特”爱好的大力支持下 ,我买了星图 ,还自制了小望远镜 ,它们陪我度过了不知多少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