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微量元素肥料及稀土肥料应用现状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文光 《江西地质》2001,15(3):210-215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达16种以上。其中B、Cu、Mo、Zn、Mn、Fe等微量元素及镧系元素(稀土)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强农作物抗逆性能、提高农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研究开发微肥与稀土微肥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含多种微量元素及稀土的矿肥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肥料及稀土肥料应用现状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光 《化工矿产地质》2000,22(2):91-96,98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达 16种以上。其中B、Cu、Mo、Zn、Mn、Fe等微量元素及镧系元素 (稀土 )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逆性能、提高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研究开发微肥与稀土微肥的同时 ,对含多种微量元素及稀土的矿肥的研究与开发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连续测定干灰化法处理的南丰蜜桔叶片样品中Ca,Mg,Co,Ni,Cu,Zn,Mn,Fe等八种中微量元素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方法连续测定植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具有准确度高、操作简易、设备使用费用低等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品质南丰蜜桔叶片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差异,测定结果可用于指导桔农对微肥的施用.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元素中,品质差的南丰蜜桔叶片中严重缺乏Ca,Mg两无素,因此,建议桔农追施硫酸钙和硫酸镁.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在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上的试验应用成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1991年在河南许昌产烟区进行了喷施微量元素Cu、Mn、Zn、Mo和B等以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的试验。喷施微肥后烟草产量明显提高,平均增产为27.6%,最高达57.7%;品质明显提高,上等烟增加最高达4.68%,中等烟增加最高达12.3%,下等烟减少比例最高达17.06%,烟叶成分中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增加,有害成分总氮和气的含量下降。这项技术如加以推广,其经济意义将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典型石漠化区不同种植年限桃树下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石漠化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果树根系表层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选择桂林市恭城县大岭山村同一农户的不同种植年限桃树(2 a、10 a、20 a)各5棵,以撂荒地(0 a)作为对照,对土壤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硼的全量及有效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探讨理化性质与微量元素有效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除全铁的变异系数小于10%,铜、锰、锌、硼的全量及有效态均为中等变异;(2)土壤铁、铜、锌、硼全量种植0~2 a间均增加(P<0.05),种植2~10 a则下降(P<0.05),种植10~20 a间铁元素随年限增加而下降(P<0.05),其余研究元素全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3)有效铁、锌、硼在种植0~10 a先增加(P<0.05),种植10~20 a均有明显下降趋势,有效锰在0~20 a间趋势则与其他元素相反,并且与全量锰保持一致性,因此种植10 a是果树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的转折点;(4)不同种植年限果树根系土壤性质的改变(pH值、有机质、全磷的变化)是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内在原因,而人为活动如施加有机肥是外在原因。在种植10 a后,应重视微肥的施加。   相似文献   

6.
区域化探资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上的应用成果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1991年,利用冀东地区已有1:20万区域化探资料,进行了在农业中的开发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区内微量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缺乏区,开展了增施微量元素Zn、Mn、Mo、B和Co肥料提高水稻、玉米、花生和苹果产量的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增施微肥后,水稻、玉米、花生产量提高,平均增产10%以上,亩增收入平均40元以上,苹果增产30%以上,亩增收入大于1000元,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是明显的。这项成果如在整个冀东地区推广,其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7.
浙江“萧山萝卜干”肉质鲜美、产量高、抗逆性强,易于种植和加工。这些优良品质除了与品种有关外,还与其产地的土壤地质和地球化学背景密切相关。与浙江平原土壤元素平均值对比,产地的MgO、B、P、CaO、Mn含量较高,N、K、Mo、Fe、Zn含量较低;从该区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有效态分析结果来看,碱解氮、Fe、Mn、Cu含量丰富,速效磷、有机质和Zn含量一般。由于产地土壤成熟度不高,加上该区复种指数高等问题,造成土壤N、K流失和B、Mo缺乏,影响和制约了萝卜产量和质量。建议及时追加微肥和有机肥,做到科学养地。  相似文献   

8.
在砀山酥梨微肥"酥梨宝"优质增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酥梨宝"微肥配方的适当调整,重新配制出葡萄微肥"双增灵",在我省著名的葡萄产地萧县龙山和淮北市大庄两地,同时进行酿酒和鲜食品种的优质丰产试验.叶面肥试验表明:鲜食品种巨峰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增加1.97%,增幅达15%,总糖平均增加0.78%,增幅6%,维生素C平均增加1.259mg/100g,增幅达18%;酿酒品种白羽总糖平均增加0.59%,增幅5%,维生素C平均增加0.33mg/100g,增幅5%,产量平均提高5.07kg/株,增幅高达26.5%.同时,试验的葡萄果实中,对人体十分有益的硒(4~24倍)、锌(约1倍)元素含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兖州矿区山西组 3煤层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兖州矿区山西组3煤层21个样品中全硫、硫化物硫、有机硫和具有环境意义的微量元素Cu、Pb、Zn、As、U、Th含量的测试,分析了微量元素在研究区煤层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及主要形成原因,并发现煤层中所选的微量元素、硫化物琉及全硫在煤层顶、底或煤层夹矸样品中含量相对较高。微量元素与硫化物硫、全硫的相关系数表明,所研究的微量元素与硫化物硫和全硫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研究区3煤层中全硫的含量取决于硫化物硫的含量。同时还研究了原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灰产率的关系,并将研究区微量元素同世界和中国同类煤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煤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煤炭开采、运输、洗选、淋溶(滤)、燃烧等其它加工利用过程中,煤中的微量元素要发生迁移、析出,并入侵到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中,最终影响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煤中微量元素十分重要,是因为它们与环境问题、动、植物及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在研究微量元素时必须考虑微量元素的性质及毒性,它们主要依靠其含量、种类、存在形式、pH值、氧化-还原条件及其它因素。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煤中微量元素的发现、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成因机理及微量元素的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历史、现状,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指出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加强微量元素环境学方面的研究是今后煤中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锆石是地质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副矿物,其分布广泛、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记录了结晶时的年龄、温度、氧逸度以及O-Hf-Si-Zr-Li等多元同位素和微量元素信息,被广泛运用于地球科学的研究中。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在获取锆石年龄的同时也获取了大量锆石微量元素数据,这些数据的积累推动着研究者对锆石微量元素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如发现锆石微量元素组成受锆石本身的晶格特点主导,符合晶格应变模型和类质同象替代机制;发现锆石微量元素组成受到熔体成分演化影响,锆石结晶时的熔体微量元素组成往往不等同于全岩;发现锆石内部的微量元素不均一特征(矿物包裹体、热点、蜕晶化作用等)可能会严重影响锆石的微量元素组成,继而建立了"干净锆石"的判别指标和筛选机制。此外,锆石微量元素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者们不断尝试通过各类锆石微量元素指标、图解、分配系数,识别母岩浆物理化学性质、反演母岩浆组成,大大推动了锆石微量元素在示踪岩浆源区和岩浆过程中的应用。然而,由于锆石微量元素组成受控于多种因素,使得锆石微量元素在实际应用当中常常面临着多解性问题、重叠问题和分配系数的选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锆石微量元素应用研究的可靠性。未来的锆石微量元素研究将不满足于使用传统的低维指标和图解以及分配系数,而将在充分吸收传统方法精华的基础上,从海量数据与更高的维度中寻找元素之间相关性,基于热力学定律揭示新原理,基于更高空间分辨率揭示动力学因素的影响,从数据驱动和理论驱动的全新视角下深入揭示隐藏在锆石微量元素中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是近代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在地球化学的传统分支学科——元素地球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基于下述三方面背景:首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的许多重要化学元素多属微量元素,如Li、Rb、Cs、Be、Sc、RE、U、Th、Zr、Hf、Nb、Ta等。因此,以研究这些具有重要工业意义而又量微的微量元素在自然界分布规律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则应运而生。初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微量元素在各种岩石和矿物中的分布规律。著名地球化学家戈尔德施密特关于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规则的系统论文《定量地球化学基础》、《岩石和矿物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原理》;戈尔德施密特和费尔斯曼分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方法应用于近地表油气化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微量元素应用于近地表油气化探的基本原理、微量元素观测方法的分类、指标的示油气意义,及其在油气藏勘探方面应用研究的进展,指出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谱图油气评价技术是在引进俄罗斯地电化学油气勘探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的一项含油气性及油气属性评价预测新技术。试验研究表明,油区内外土样电化学提取微量元素Ti、V、Cr、Mn、Co、Ni、Cu、Zn的ICP质谱特征存在特征差异。利用微量元素谱图特征在五谷城和姬塬地区进行了油气评价和有利目标预测。地电化学微量元素谱图相关系数异常与微量元素浓度异常及烃类异常有较好的配置关系,与自然电位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确定的有效砂体储层相对应。2001及2002年在五谷城和姬塬地区微量元素谱图油气评价预测的有利区内及附近钻获油流,证实了微量元素谱图油气评价在长庆岩性油藏勘探中的作用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综述了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稀土赋存形态、稀土生物有效性、稀土在土壤环境中的分布规律、迁移方式及其影响因子。讨论了稀土微肥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效应,并探讨了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稀土生物有效性方法学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16.
池红杏 《地下水》2011,(6):136-138
以洛川苹果园与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和土壤剖面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差异显著。苹果园表层土壤中Mn、Zn、Cu、As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农田,微量元素的分异类型在苹果园和农田土壤中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苹果园与农田土壤剖面中,各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因元素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17.
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在对兖州矿区煤中微量元素成因分析及总结前人结论的基础上,将煤中微量元素富集因素划分为原生、次生和后生三个阶段,分别对每一个阶段影响微量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煤在形成的过程中影响微量元素迁移、富集的因素很多,植物生长的种类、生长中水化学条件、泥炭沼泽形成中大气、海水的入侵、煤在煤化过程中岩浆热液的作用、煤与顶、底板岩石的物质交换作用等都影响着煤中微量元素富集。因此,煤中微量元素的形成、聚集是煤在形成的各个时期、各种地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由安徽省地矿局下达,安徽地勘局325队承担的“砀山酥梨微肥优质增糖研究”,历经8年实验,于去年12月28日,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科所、安徽土肥总站、安徽农业推广站、安徽农科院土肥所、安大园艺系、淮北市科委、安徽地勘  相似文献   

19.
微量元素是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一个很活跃的领域。对岩矿中微量元素测定的要求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日益提高。与此相适应,岩矿中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也呈现一个蓬勃的局面。为了交流岩矿中微量元素分析的经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矿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4月10—13日在南京召开了微量元素分析交流会。88个单位11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金蟾山金矿矿区地球化学原生晕的统计分析、微量元素异常等值线图分析、不同类型岩石统计及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认为矿区各微量元素均满足正态分布,最佳微量元素指示元素为Au,Cu,Hg,Bi;重要微量元素指示元素为Pb,Ag,As;Zn,W,Mo,Mn也可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金矿脉的综合轴向分带序列为:Mo-Cu-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