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库车盆地古近纪—新近纪时期具有巨厚的蒸发岩沉积,古近纪时期岩盐沉积的最大厚度达1 447.5 m,新近纪时期岩盐沉积的厚度有所减小,岩盐层最大厚度402 m。库车盆地在古近纪—新近纪时期沉积沉降中心也有所改变,从盆地西部的拜城凹陷转移到东部的康村—阳霞地区。库车盆地东西部蒸发岩岩体特征的差异,对此地区油气藏规模造成一定影响。初步判断库车盆地西部蒸发岩有可能比东部蒸发岩盐下形成的油气藏量较大。盆地中蒸发岩沉积中心的迁移对钾盐沉积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5年在新疆库车盆地发现富钾盐泉水,进一步为库车盆地地下钾盐找矿提供了线索。为探讨地下卤水成因,结合渤海湾盆地总结了受断裂活动控制发育的古盐湖底辟构造的盐湖沉积改造模式。控制盐体改造的断裂带及后期发育的断裂系为地下卤水的沟通和混合提供了空间和通道,从而影响地下卤水的矿化度和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库车盆地富钾盐泉水的水体来源主要为当地大气降水,而钾的物质来源与古盐湖析盐后期浓缩卤水或地下固体钾盐的溶解有关;渤海湾盆地地层水则继承了古盐湖沉积卤水,后期经受水—岩反应、浅层水体掺杂等改造作用,最终形成矿化度分布具有极大差异性的地层水。沉积盐体的“古拗今隆”决定着钾盐的沉积、分异变形改造和保存,隆起盐体的次级拗陷及陡坡一侧是高矿化度卤水储存及钾盐矿物沉积的有利部位,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2015年在新疆库车盆地发现高钾盐泉水,进一步为库车盆地地下钾盐找矿提供了线索。为探讨地下卤水成因,结合渤海湾盆地总结了受断裂活动控制发育的古盐湖底辟构造的盐湖沉积改造模式。控制盐体改造的断裂带及后期发育的断裂系为地下卤水的沟通和混合提供了空间和通道,从而影响地下卤水的矿化度和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库车盆地高钾盐泉水的水体来源主要为当地大气降水,而钾的物质来源与古盐湖析盐后期浓缩卤水或地下固体钾盐的溶解有关;渤海湾盆地地层水则继承了古盐湖沉积卤水,后期接受水岩反应、浅层水体掺杂等改造作用,最终形成矿化度分布具有极大差异性的地层水。沉积盐体的“古凹今隆”决定着钾盐的沉积、分异变形改造和保存,隆起盐体的次级凹陷及陡坡一侧是高矿化度卤水储存及钾盐矿物沉积的有利部位,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Croundwater Evolu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Fragile Ecology …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马金珠  Ju  Q 《中国沙漠》2000,20(2):145-149
塔里木盆地南缘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以第三系弱透水层为隔水底板构成良好的储水场所含水层厚200~900m,主要由冲洪积卵砾石、砂砾石和细砂组成。地下水位埋深由山前倾斜平原的50~100m逐渐过渡为细土平原的1~3m,矿化度相应地由1~3g.L^-1变化到3~5g.L^-1。大部分地下水由地表径流和渠系、田间灌溉水入渗转化而成,约占地下水补给总量的94%以上。人类历史时期,气候地下水演变中依旧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坎儿井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进行自流灌溉的一种暗渠。它曾广泛分布于新疆的天山南北坡,昆仑山北坡和帕米尔高原下的许多地区,在陕西和甘肃也有少量分布;目前主要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尤以吐鲁番盆地最为集中,约占全疆坎儿井总数的60~70%。此外,南疆的库车、皮山和北疆的奇台、木垒等地也有为数不多的坎儿井。  相似文献   

6.
古钾盐成矿条件和塔里木盆地找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已发现的钾盐矿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找新的大型钾盐矿床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塔里木盆地西部,在地史时期接受多次海侵,且盆地内广泛出露岩盐矿,是一有利的成矿区。古盐湖演化的最后阶段,浓度程度高的卤水汇聚到盆地的次级拗陷中,最后形成钾盐矿床,所以确定盐湖演化阶段盆地的次级拗陷位置对寻找钾盐矿至关重要。在详细查阅和消化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近的野外考察认识和室内样品分析的数据,确立库车盆地的拜城—轮台地区和莎车盆地的喀什—和田、乌恰—阿克陶地区为找矿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恰县恰克马克地区构造上处于塔里木板块之麦兹-阔克塔勒晚古生代陆缘盆地内,属塔里木板块北缘隆起铜、铅锌、铁、钒、钛、锡、磷成矿带。文中结合实践对新疆乌恰县恰克马克一带铜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展开探讨,旨在对区内铜金多金属矿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北山—阿拉善地区行政区划隶属阿拉善盟,西与甘肃省、北与蒙古国毗邻。从大地构造单元看,跨越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阿拉  相似文献   

9.
依据科学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等级分类体系和解译标志.通过对三期塔里木灌区土壤盐渍化信息数据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了该区土壤盐渍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活动促进了盐渍化的发展;塔里木灌区土壤盐渍化主要分布于盆地的北部和西部,危害重点地区是喀什、叶尔羌河流域等地.并由老灌区向新灌区、中重度向轻度...  相似文献   

10.
《水经注》塔里木盆地“南河”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守春 《地理研究》1987,6(4):36-41
本文认为《水经注》记述的塔里木盆地的“南河”并非虚构。南河并非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西向东流动,也不是盆地南缘诸绿洲地下水溢出的泉水河。“南河”是对几个并不一定直接相通连的河段的概括称谓。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春季沙尘暴频次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红军  杨兴华  赵勇  王敏仲  霍文 《中国沙漠》2012,32(4):1077-1081
使用1961-2009年春季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塔里木盆地37个气象站沙尘暴频次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盆地春季沙尘暴频次与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近40 a,在500 hPa高度场上,两者在巴黎盆地和蒙古国中西部存在显著负相关,在乌拉尔河附近存在正相关,蒙古国中西部500 hPa高度场在升高,而乌拉尔地区的在降低,两地间经向环流的减小引起盆地沙尘暴减少。②塔里木盆地春季沙尘暴频次突变与显著负相关区蒙古国西部500 hPa高度场突变相联系,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是相反的,盆地沙尘暴频次突变出现在1985年,500 hPa位势高度突变提前于沙尘暴频次突变,出现在1980年和1984年。③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春季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蒙古国西部气旋和东欧平原反气旋增强的环流形势配置是塔里木盆地沙尘暴多值年的典型背景。  相似文献   

12.
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哈萨克斯坦——准格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间的缝合带(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NHT),同时位于塔里木——华北板块、塔里木微板块、艾尔宾晚古生代残余盆地以北,该构造单元内侵入岩极为发育,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各地质单元变形、变质强烈。属阿吾拉勒——伊什基里克Cu、Au、Ag、Pb、Zn、Fe成矿带。本文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进一步对找矿标志进行了研究,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滇西思茅盆地位于澜沧江断裂带和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之间,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在构造上处于冈瓦纳与欧亚两大构造域的过渡地带,其形成发展与古特提斯的演化、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和俯冲消亡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对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的沉积物分析表明,滇西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物源为盆地西侧的澜沧江造山带。结合构造背景,认为盆地的形成经历了碰撞后裂谷阶段、陆内坳陷阶段、复合型前陆盆地阶段和走滑拉分盆地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四川盆地实测气象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CDC全球气温距平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盆地降水空间异常分布主要呈东西振荡特征,近46 a来,盆西降水显著减少,盆东降水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青藏高原夏季风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界和脊线指数与盆地夏季降水的相关场表现为盆西和盆东反号分布,表明高原夏季风和西太副高可能是盆地降水东西振荡分布的重要原因。通过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回归分析发现,盆地降水变化趋势的区域差异,特别是盆西地区的暖干化可能是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荒漠化气候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李新 《干旱区地理》1996,19(1):53-57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30多年来气候和天气现象和变化变表明80 年代以后浮尘天气日数明显增加。绿洲外部地表土壤荒漠化趋势加重是影响气候和大气透明度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气候作用不会导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向北扩展。  相似文献   

16.
岱海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属于温带草原粟钙土地带。岱海盆地是一个西南西一东北东向的陷落盆地,南北山地海拔达1700—1900米。北山狭而陡峻,南山宽而平缓(见图1)。盆地内部自山麓向岱海,依次为洪积-冲积平原和冲积-湖积平原。盆地基底为前震旦纪花岗片麻岩,盆地东部和南部有第三纪晚期到第四  相似文献   

17.
岱海盆地的水文化学地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岱海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属于温带草原粟钙土地带。岱海盆地是一个西南西一东北东向的陷落盆地,南北山地海拔达1700—1900米。北山狭而陡峻,南山宽而平缓(见图1)。盆地内部自山麓向岱海,依次为洪积-冲积平原和冲积-湖积平原。盆地基底为前震旦纪花岗片麻岩,盆地东部和南部有第三纪晚期到第四  相似文献   

18.
青海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晚期第三纪以来巨大隆起——青藏山原之东北部。本区东与陇西黄土高原为邻,西与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毗连,是祁连、昆仑两大山系接坏地带,地貌上总的特点是北西西向的块断山脉与断陷盆地相间。由于晚近强烈的正向振荡运动,  相似文献   

19.
青海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晚期第三纪以来巨大隆起——青藏山原之东北部。本区东与陇西黄土高原为邻,西与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毗连,是祁连、昆仑两大山系接坏地带,地貌上总的特点是北西西向的块断山脉与断陷盆地相间。由于晚近强烈的正向振荡运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新疆克里雅河为重点研究,分析了塔里木盆地的环境变迁及其与人类文明兴衰的相关关系,并展示了未来的环境变化。盆地和沙漠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起息息相关,第四纪的三次冰期和间冰期的发生,决定了高原和盆地环境变化的序列。其中,中更新世的高原隆升对现代地貌和环境有决定性意义,使沙漠和黄土形成,气候环境总体向旱化方向发展;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或划分出早、中,晚三个不同的干湿期变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变化与塔里木盆地古丝绸南路文明兴衰紧密相连;近代人类正面临沙漠化扩展,气候变暖的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