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陈伟 《地下水》2015,(1):132-133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针对沙滩水库坝址的选择进行论述。首先阐述工程区域以及水库地质条件,对于坝址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库首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渗漏问题,通过上下坝址代表坝型适宜性及技术经济相关比较和分析,最终选择上坝址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2.
沈辉  罗先启  郑安兴 《岩土力学》2014,35(5):1455-1460
坝址区复杂的地质条件与岩体力学环境变化,直接影响坝肩岩体抗滑稳定及拱坝的安全。我国西南乌东德超高拱坝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坝体载荷后,区域内地层岩性、断层构造、岩溶系统、拱座内不连续裂隙等自然地质条件,成为影响坝肩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基于可研阶段地质勘探数据、二维地质剖面和工程设计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多种软件协同作业,建立自然地质条件和工程对象的几何模型。构建适用于地应力反演分析,坝体载荷、工程开挖等因素影响下坝肩稳定性分析的三维精细有限元计算模型。该三维模型最大程度地模拟了工程岩体复杂结构,为高拱坝坝肩岩体稳定性综合分析提供良好的基础。计算结果表明:河谷两侧近地表地应力带及河床深部地应力区应力水平与实际量测值接近。坝肩槽开挖完成后,右岸拱肩槽800 m高程附近位移值最大达到12.9 mm。两岸9个可能滑动楔块在不同荷载组合条件下有一定差异,整体上左岸坝肩稳定性强于右岸。组合地震荷载作用下,所有楔块安全系数均大幅下降,但仍具有一定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锦屏拱坝坝肩加固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屏一级高拱坝最大坝高305 m,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高拱坝,其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断层、蚀变岩脉、层间挤压带、节理裂隙及深部裂缝等各类软弱结构面,坝与地基的整体稳定问题突出。为使坝体达到良好的受力状态,满足拱座的抗滑稳定与变形稳定等要求,工程上采取了大量的加固措施,主要有左坝肩垫座、左右坝肩混凝土网格洞塞置换、刻槽置换、传力洞等。加固处理后,坝肩的整体稳定性以及坝肩坝基的加固效果如何是工程上关心的重要问题。采用两个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分别开展了锦屏一级高拱坝在地基未加固和加固两个方案下的坝肩稳定综合法破坏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个方案下坝与地基的变形分布特性、坝肩坝基失稳的破坏机制和整体稳定安全度。结果表明:坝肩坝基加固处理后,坝体及左、右两岸坝肩变位的对称性得到明显改善,变位量值减小;在相同的超载倍数下,加固方案下两坝肩开裂破坏的范围减小,破坏程度减轻,坝肩破坏失稳的超载系数增大,超载能力得到提高;未加固方案拱坝整体稳定综合法试验安全系数为4.7 ~ 5.0,加固方案下安全系数为5.2 ~ 6.0,安全度得到明显提高。综合分析认为,锦屏拱坝采用以坝肩垫座、混凝土网格置换洞塞、刻槽置换、传力洞等为主的加固方案对坝肩坝基起到了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
双河拱坝区主要工程地质特征与灌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河拱坝坝址区岩体松动,本文在描述坝工程地质特征基础上,对该工程的灌浆设计作了总结,实践证明:灌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在重力式拦挡坝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前部为混凝土实体,同时后部设置钢管支撑体系的钢-混凝土组合式新型拦挡坝。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和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重力坝与新型坝进行了泥石流浆体空库过流条件下的对比分析,证实了新型坝具有更加优越的承载性能,并以水利水电工程拱坝体型设计中的柔度系数作为一项重要参数,从杆件截面规格和支撑间距两个方面优化了支撑体系,给出了新型坝的结构方案及其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建议以流动状态稳定后的浆体动压力作为结构设计中的荷载工况之一;柔度系数超过15的重力坝从力学上属于平面应变问题;新型坝适用于迎流面坡比为1:0.3且柔度系数大于8.5的重力式低坝以及柔度系数大于10.0的重力式中坝,在该条件下,相比于重力坝,新型坝的极限承载力增长了10%~20%。  相似文献   

6.
蓄水条件下,坝址局部渗压异常是常见的基础问题之一,其成因是复杂的。本文从研究区具体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出发,采用综合分析法,探讨了坝后观3孔渗压异常的成因,并对拟采取的渗控方案作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湖南镇大坝右坝肩渗压异常及渗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蓄水条件下,坝址局部渗压异常是常见的基础问题之一,其成因是复杂的。本文从研究区具体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出发,采用综合分析法,探讨了坝后观3孔渗压异常的成因,并对拟采取的渗控方案作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雅砻江锦屏高陡岸坡稳定性及建高拱坝适宜性的论证为例,提出了地质环境条件—岩体力学环境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岩体工程结构的系统动态平衡分析途径,为锦屏Ⅰ级水电站高拱坝工程和具有类似地质环境与岩体力学环境条件的其它高拱坝工程的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2017,(2):507-516
高拱坝工程基础地质及地形条件的不对称是威胁拱坝安全的重要问题。以白鹤滩高拱坝作为工程实例,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重点研究基础不对称的高拱坝应力、变形及破坏模式的特点。针对初始方案和改进后方案分别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弹塑性有限元超载计算。对比分析两方案坝体变形、坝肩应力分布、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等的不同,并结合试验现象,分析和评价针对基础不对称性的改进措施的加固效果及加固机制。结果表明:体形不对称性设计及基础加固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坝体变形对称性、坝肩应力状态和传力效果,并提高拱坝-地基系统的整体稳定性。白鹤滩拱坝不对称性问题的研究对深入高拱坝设计优化和工程加固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鹤滩水电站拱坝推力对坝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高拱坝,坝肩的变形及稳定性对拱坝的受力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考虑拱坝与坝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降低三维有限元建模的难度和更好地模拟坝肩复杂的地质构造,分别建立坝肩和拱坝的有限元模型,采用试算迭代的方法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运用卸荷岩体力学理论的方法分析坝肩岩体开挖卸荷后,在拱坝推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情况。结果表明,考虑拱坝推力后坝肩槽上、下游边坡位移变化不大,变幅在1 cm左右;拱坝推力对拱端边坡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在推力作用下,边坡向坡内有一定的变形。  相似文献   

11.
江坪河水库坝址地段具有建高坝的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但是,库首右岸发育梅坪-曲溪河间地块,其上广布岩溶强烈发育的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深渗漏问题是该坝址方案能否成立的关键,本文研究了河间地块上岩溶及岩溶地下水系统发育规律,运用物深手段,综合地质及水文资料,探讨了河间地块上地下水位分布特点,认为该河间地块上存在地下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的地下分水岭,不存在岩溶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2.
喜河水电站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重力坝对地基岩体的抗剪强度有较高的要求。前期勘查成果表明喜河水电站坝址区存在较多的缓倾角结构面,缓倾角结构面的存在是影响坝基抗滑稳定的关键,因此要对坝基作出抗滑稳定性评价。首先要研究坝址区缓倾角结构面的分布规律及连通情况,通过对坝址区缓倾角结构面的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合理的坝基岩体的综合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13.
一、大口径岩心钻探目的八○年初我院在澜沧江中游河段漫湾水电站的选坝勘测中,鉴于坝址地质条件复杂,岩石硬脆,采用常规口径钻探岩心采取率低,特别是对坝基缓倾角结构面发育程度和主要结构面产状及破碎物质情况的了解和取样均不能达到预期地质目的。为可靠的论证坝  相似文献   

14.
金沙江中游上江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建高坝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上江坝址为金沙江中游龙头水库的比选坝址之一,坝址河床覆盖层最厚达206.2 m,在深厚覆盖层上修建最低249 m级的高土石坝,大坝规模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前沿水平,筑坝技术难度大。通过测绘、钻探、物探、物理力学测试等工作揭示:(1)河床覆盖层由漂卵石、低液限粘土、砾卵石、碎块石、砂砾石等组成;(2)河床覆盖层中各粗粒土强度相对较高,低液限粘土强度较低,为坝基一条连续完整的相对软弱带;(3)坝址位于龙蟠断陷盆地内,主要受新构造垂直差异运动的影响,河床接受金沙江上游及坡体上物质堆积,逐渐形成了现今的深厚覆盖层。初步研究本坝址在河床覆盖层上建高土石坝是可行的,但需要对坝基采取工程处理措施。探讨了不同建坝方案所引发的工程地质问题,为筑坝技术研究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国昌 《云南地质》2004,23(2):259-265
通过对保山市隆阳区长岭岗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右附坝坝址地形、地层、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勘察评价和分析,获得斜坡稳定性的可靠数值。明确提出斜坡在荷载条件下产生失稳的可能性和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雷朝磊  张硕 《地下水》2013,(3):162-164,171
某拟建水库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为了优选拟建坝址,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库区水文等务件,考虑施工条件与筑坝工作量。对拟选上、下两个坝址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下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大坝的稳定问题不突出,边坡稳定性较好,渗漏不严重,相对不透水层埋深较下坝址略小,开挖工程量亦较少。故推荐下坝址为该水库坝址。  相似文献   

17.
尾矿坝运行期间,坝体和坝基渗水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确定坝基渗透量,并对坝基渗漏进行处理尤为重要。以甲玛沟尾矿坝为例,该尾矿坝位于高寒冻土区,采用"中线法"修筑,依据坝址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体的渗透特性,针对坝基渗透量、渗透变形类型、临界水力比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坝基渗透进行定量评价,进而提出相应的渗透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详细阐述了阿克坝址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对坝址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坝基坝肩稳定性、岸坡稳定性、河床渗漏、覆盖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指出坝址区处于稳定区内,没有发现水平或缓倾角的软弱结构面;坝段属中等切割的高山区,外动力地质现象规模较小,对工程影响不大;基岩属中等-弱透水,坝基、坝肩基岩不存在大的渗漏问题.但坝段覆盖层为砂砾石和砂层,且厚度大,因砂砾石层属强透水带,故应做好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高拱坝坝址区地质构造复杂,两岸坝肩岩体内存在断层、煌斑岩脉、层间挤压带、深部裂隙等各类软弱结构面等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利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采用强度储备与超载相结合的综合法试验方法,研究了坝体和坝肩从加荷到破坏的整个过程,试验中充分考虑了影响坝肩坝基稳定的各种因素,既考虑拱坝上游超载情况,同时还重点模拟两坝肩岩体中软弱结构面强度弱化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得了坝肩坝基的变形及分布特征、失稳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拱坝整体稳定安全度约为4.7~4.9,拱坝的基础处理效果较好,并针对坝肩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固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沈蓉  张辉  李琦  关学伟  李仕胜  廖建军 《岩土力学》2006,27(Z2):701-704
小湾水电站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岩性主要有黑云花岗片麻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两种。由于小湾水电站坝高为292 m,为世界级高拱坝,因此我们在小湾进行了高正应力条件下的岩体抗剪强度试验(最大正应力13 MPa)。通过对不同岩性及不同岩体质量条件下的岩体抗剪强度(含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抗剪)的试验研究,为设计提供了小湾坝址区符合工程特性的岩体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