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腾冲全新世火山区P波和S波速度及其比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个发生于观测台网区域上地壳内的地震,用P波到时定位,从TP~Ts-P图得出高V P/Vs值,显示了低速S波存在的信息。在资料有限情况下,假设震中距不变,反演震源 深度,发震时,VP和Vs,得出VP=5.90km/s,Vs=3.04km/s,VP/Vs=2.94。Vp比区域的同深度平均P波速度6.0km/s低1.7%,Vs 比按弹介质的S波速度=Vp/1.732低12.4%。这种低速结果符合富含液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用天然地震探测青藏高原中部地壳、上地幔结构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西藏南部的定日、嘎拉至青海铜铁山的天然地震探测剖面,实际路线长约2000km,布设了约110台便携地震仪,记录了数百次远震和近震事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资料处理与解释.依据SKS,PKS,ps等横波分裂特征计算的青藏高原中部上地幔的地震各向异性表明:研究区各构造单元内的地震各向异性有明显变化,发现上地幔各向异性快速波的偏振方向与造山带的走向不完全一致.在雅江缝合线、崩错-嘉黎、唐古拉山口、昆仑山口几条断裂带处南、北各向异性出现显著的差异,而金沙江缝合线和班公-怒江缝合线的南、北则没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变化.由P波走时残差,利用层析技术反演了400km深度内的速度图像,可以看出近地表100km范围内速度的不均匀变化与地表划分的构造单元很吻合,进一步佐证了青藏高原是由不同时期的微板块拼合而成的认识.在青藏高原中部150km深度以下发现了多处低速区.在金沙江缝合带下方约200km深度处有一长250km以上、延伸150km的低速体,推测可能是一地幔柱.利用PS转换波划分的界面,显示出青藏高原北部具有低速层和高速层交替出现的地壳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地幔剪切波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合成SH波理论地震图的方法,利用SS-S走时和SS波波形资料,研究了我国上地幔剪切波速度结构。初步结果表明,我国大陆上地幔可以分成两个独立不同的速度结构模型:一是青藏高原;另一是中国大陆东部。两部分均存在剪切波低速层,但埋藏深度不同,高原部分是100km,东部地区是60km,两部分的差异大约在350km以下趋于消失。在405km和660km深处存在剪切波的速度间断面。400km以下青藏高原和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剪切波的速度结构与北美洲、北大西洋西部、欧洲、阿尔卑斯带地区的结构一致,说明在这几个地区上地幔剪切波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在400km以下很小。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Pn波速度的横向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搜集整理了中国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Pn波到时资料,利用层析成像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及其各向异性的横向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Pn波的平均速度偏高,为8.09 km/s;构造上稳定的柴达木盆地下面,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较高,而构造上比较活跃的山西地堑地区波速则较低.1920年发生海原大地震的地区,上地幔顶部是P波速度偏低的地区.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是,与天山挤压带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偏低的情况不同,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现代挤压变形带地区,上地幔顶部是P波速度偏高的地区.鄂尔多斯地块下面,波速度不均一,存在高低速的变化.这与该地块四周皆有强地震活动、地块本身可能有整体的构造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卓钰如 《地震学报》1992,14(4):479-484
用多重反射 P 波的走时研究了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下部上地幔 P 波的速度结构的横向不均匀特征.其方法为用 WKBJ 法计算出70年代发生于中国大陆地区的7个大地震的 P波和 PP 波的理论地震图,而后求出其与观测波形的 PP 波减 P 波的走时残差.该残差值反映了震中至台站路径中点附近的上地幔速度结构.结果表明:位于苏联中亚地区的俄罗斯高原,图兰高原及西伯利亚高原西部地区下面的上地幔速度结构与加拿大地遁的情况相近;而中国西北部的褶皱带及苏联的中亚褶皱系统,哈萨克褶皱带下面的上地幔的 P 波速度较低.表明上地幔速度结构与地质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北京—丰镇及其邻区三分向宽角反射/折射DSS剖面(总长340.0km)所获信息和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充分识别、提取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多种S波折射、反射震相(波组).结合P波解释结果,计算了包括S波速度vS和泊松比μ在内的二维物性结构,并综合近垂直反射、地质及其它地球物理等资料,给出了该区内深部构造轮廊和相应的解释推断:该剖面的地壳厚度由东边顺义的35.0km左右向西呈增加之势,至丰镇以东为42.0km左右,壳内于延庆以东的下地壳和延庆至涿鹿间的中地壳以及天镇以西的上地壳内各存在一低速体;地壳中由东向西有一厚约5.0~9.0km的壳幔过渡带;大部分地区上、中地壳的μ值为0.25,下地壳的μ值一般为0.27,上地幔顶部的μ值为0.28.表明了该区上、中地壳整体呈脆性,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整体呈塑性的特征;延庆至涿鹿间,上地壳的低μ值,可能反映该处岩体裂隙(孔隙)发育且呈干燥充气状态,而中地壳的高μ值,则可能反映该处岩体充液(或呈部分熔融状);根据震相特点、μ值的横向变化特征,确定了该区数条深部断裂.地震大多发生在断裂附近,即μ值显著变化处,并集中于μ值较低一侧的脆性岩体中.  相似文献   

7.
沿乌鲁木齐-库尔勒350余公里长的测线上完成了穿越天山的地震转换波野外观测,得出天山造山带的深部构造剖面图和壳内P,S波速度结构模型.天山的结晶地壳可分为4层,各层的速度分别是:Vp值为5.9,6.3,6.6,6.9km/s;Vs值为3.2,3.5,3.7,3.9km/s。上地幔顶部的波速:Vp值为8.10km/s。Vs值为4.6km/s。天山地区的地壳厚度为42-56km,中天山最厚,达到50-56km。地壳中部存在低速透镜体。探测结果表明,天山大地构造可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3个区,其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各不相同。用颤动构造理论来解释天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较板块构造理论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沿乌鲁木齐-库尔勒350余公里长的测线上完成了穿越天山的地震转换波野外观测,得出天山造山带的深部构造剖面图和壳内P,S波速度结构模型.天山的结晶地壳可分为4层,各层的速度分别是:Vp值为5.9,6.3,6.6,6.9km/s;Vs值为3.2,3.5,3.7,3.9km/s。上地幔顶部的波速:Vp值为8.10km/s。Vs值为4.6km/s。天山地区的地壳厚度为42-56km,中天山最厚,达到50-56km。地壳中部存在低速透镜体。探测结果表明,天山大地构造可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3个区,其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各不相同。用颤动构造理论来解释天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较板块构造理论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使用阻尼最小二乘法进行震源参数和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的走时联合反演.所用资料为S波和P波到时差,并用人工地震资料的二维解释结果作为三维速度模型的特定约束条件.为建立初始模型,又利用天然地震构成了准二维剖面.在走时反演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几个地震事件的波形反演尝试,并对走时反演获得的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的局部进行了修正.以34°~42°N,94°~112°E作为研究区域,在该区域中收集了1986年以来大量地震的S波和P波到时差资料,7条人工地震二维速度剖面资料和2个数字化地震台的几个地震的三分向记录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处理,最后得出了0~25km深度不同截面的速度分布,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Pn波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黑龙江省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形记录中2158条Pn波到时数据,并结合1985~2008年的中国地震年报数据中提取的10641条Pn波到时数据,反演了中国东北地区(东经110°—136°、北纬35°—55°)的Pn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与现代构造运动有明显的关联: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低值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火山活动区域有很好的一致性;松辽盆地地区Pn波速度显然高于其周边区域。东北地区强震大都发生在Pn波的速度低速带或速度过渡带,反映出上地幔顶部的流变性对构造应力的传递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华南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拟合15°-30°内的长周期P波走时及波形资料,得到了华南地区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模型SC.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南地区的上地幔内无低速层存在,在405km和660km深度处仃一级间断面存在,速度跳跃分别为5.7%和4.6%.通过与欧洲西部上地幔模型K8,欧洲西北部上地幔模型S8和西藏地区上地幔模型QX8比较,我们发现各个构造区P波速度的过渡区是一致,但间断面的绝对深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95,自引:22,他引:95  
根据云南和四川地震台网174个台站记录的4625个区域地震初至P波和S波走时资料,并结合其它深部地球物理资料,确定了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在上地壳速度异常分布中,四川盆地为正异常,川西高原为负异常,龙门山断裂带为正、负异常的边界.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以及红河断裂等,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速度异常中仍显示出构造分界特征,说明它们可能穿透了莫霍界面.腾冲火山区和攀西构造带在50km深度上呈现负速度异常,与上地幔温度和物质组成的差异相联系.川滇地区地壳结构的总体特征是:地壳和上地幔的低平均速度,地壳厚度变化剧烈,地壳和(或)上地幔存在高导层、高热流值.这些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背景有关.川滇菱形块体在地壳内总体上为正常或正异常速度,而其边界的深大走滑断裂存在负速度异常,它有助于地壳块体沿断裂的侧向挤出.在主要的地震带上,中下地壳的负速度异常与地震活动性相关.多数强烈地震发生在具有正速度异常或正常速度分布的上中地壳深度上,而其下方则通常是负速度异常带.   相似文献   

13.
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南北缘地震层析成像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310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区域地震23600条P波到时数据,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直至110km深度处依然明显。2.地壳上部的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造山带隆起区显著高速;盆地及坳陷区明显低速。由速度鲜明对比勾勒出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界基本上位于扬子北缘主边断裂带上。3.中地壳的速度图像表明,造山带内部的一些低速区对应于一些大型推覆构造。4.40+0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反映了该区莫霍界面深度的起伏。大致以107°E为界,以东地区地壳厚度小于40km,以西地区大于40km,且呈现出往西地壳逐渐加厚的趋势。5.位于滦川、商县、丹凤的北秦岭构造带,上地幔顶部出现低速异常,异常速度值约为7.39-7.55km/s。结合地球物理测深的结果,可能是由下地壳、上地幔顶部的热过程所致。  相似文献   

14.
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南北缘地震层析成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310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区域地震23600条P波到时数据,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直至110km深度处依然明显。2.地壳上部的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造山带隆起区显著高速;盆地及坳陷区明显低速。由速度鲜明对比勾勒出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界基本上位于扬子北缘主边断裂带上。3.中地壳的速度图像表明,造山带内部的一些低速区对应于一些大型推覆构造。4.40+0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反映了该区莫霍界面深度的起伏。大致以107°E为界,以东地区地壳厚度小于40km,以西地区大于40km,且呈现出往西地壳逐渐加厚的趋势。5.位于滦川、商县、丹凤的北秦岭构造带,上地幔顶部出现低速异常,异常速度值约为7.39—7.55km/s。结合地球物理测深的结果,可能是由下地壳、上地幔顶部的热过程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区域地震和远震记录的走时残差,测定华北盆地中部和周围山区的三维弹性波速度结构。我们计算了1975年唐山地震的200个余震的P波和S波的走时残差,以及从1976年至1983年间北京台网记录的194个远震的P波走时残差。仅基于余震走时残差,我们完成了地壳和上地幔结构一维和三维的块状反演迭代。我们还基于远震走时残差以及把余震和远震走时残差相结合,完成了对地壳和上地幔的块状反演迭代。我们测定出华北盆地和周围山区的地壳平均厚度接近35km,然而华北盆地沿海岸部分的地壳厚度大约为32~33km。地壳上部大约20km的速度结构与地质露头完全相关,并且相似于表面地形的短波长(几十公里)特点。低地震速度的岩石在盆地之下而高地震速度的岩石存在于山区之下。地幔顶部,也许下地壳在内,好象是上地壳和地幔之间速度结构的过渡带。关于速度结构的相对高低趋势,地幔与地壳几乎完全相反,华北盆地下伏的大部分地幔物质具有比平均地震速度要高的速度,而西部山区之下物质的速度都低于平均速度。地幔速度结构与华北盆地的重力和地形的长波(成十到成百公里)特征显然相应。盆地之下的高速地幔物质或许说明了地幔过程与华北盆地无直接关系。我们推断,短波与长波速度特点之间的过渡带表明了岩石层与软流层无相互影响的范围。尤其是华北地块的岩石层相对软流层正在向东运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由Kyrgyzstan宽带台网(KNET)记录的P-SV转换震相来研究天山部和哈萨克地盾下方上地幔中的相变特征。在几个山脉前沿台站的记录中,来自天山下方410km间断面的P-SV震相比来自哈萨克地盾的早2s。因为哈萨克地盾台站的时间延迟是正常的,而且天山这一部位下方上地幔地震波的速度明显地低(大约比哈萨克地盾北边低4%),来自410km的较早转换波波至表明了这些间断面被拾升了大约20m。41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北缘地区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姚振兴 《中国地震》1991,7(2):37-46
本文利用长周期P波波形资料,通过拟合理论地震图的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东侧区和西侧区的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在这两个区域的上地幔结构中均存在P波低速层,且盖层的厚度较薄,在405km和670km深处均有P波速度的一级间断面。在670km深处这两个地区的速度结构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光滑约束技术在线性反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遗传算法的反演中则很难直接施加于模型参数,其原因是采用光滑处理后的模型参与迭代后,模型的多样性受到很强的压制,并在少量的迭代过程中使种群的各个模型趋向一致,从而得不到满足条件的最优解.本文给出了一种可用于遗传算法反演的间接光滑约束方法.该方法将遗传算法迭代过程中产生的模型经处理后得到的光滑模型,作为误差函数计算的输入模型.迭代过程仍采用原模型,避免了模型的多样性损失,在面波反演和接收函数反演的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利用该方法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瑞利波相速度资料进行了反演,揭示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区S波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壳S波速度较南部地区低;大多数路径在15~40km 深度范围内,存在12~25km 厚的地壳低速层;上地幔低速层位于100km 深度以下,厚度主要在40~80km 范围内变化,个别路径可达100km 以上.安多台以北、玛沁和玉树以西之间,在上地幔90~230km 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低速层,最低速度约4.2~ 4.3km/s.根据不同路径的S波速度结构和前人的资料,我们认为印度板块的俯冲可能以雅鲁藏布缝合带附近为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部及蒙古地区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建平  曾融生 《地震学报》1998,20(6):580-589
利用CDSN以及境外的数字地震台网观测的宽频带体波波形资料,采用体波波形反演方法,对中国北部及蒙古地区的上地幔平均P波速度结构以及部分地区的横向不均匀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上地幔盖层的P波速度较低(约7.8~8.0 km/s),平均盖层厚度约60 km,在410和665 km附近存在速度跳跃分别为0.29和0.55 km/s左右的速度间断面.准噶尔盆地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约7.7 km/s.上地幔盖层具有较高的速度梯度(平均速度梯度>0.005 5/s)和较大的厚度(90~100 km),在140 km深处P波速度可达8.2 km/s左右.贝加尔湖附近上地幔盖层的平均P波速度介于8.0~8.05 km/s之间,上地幔盖层厚度约30 km.   相似文献   

20.
华北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华北及邻区475个地震台站的区域地震走时资料,反演了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P波和S波速度结构。地震走时的计算用近似弯曲射线追踪方法,三维速度模型的反演用LSQR算法。用检测板方法对走时数据进行成像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反演模型在水平方向上以0.5°×0.5°的节点分布,垂直方向上以1km、10km、25km、42km、60km为节点作网格划分是合理的。研究区域内,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的华北块体与扬子块体有不同的速度异常特征:华北块体地壳速度结构复杂,而扬子块体则相对简单。华北块体地壳内存在较明显的低速异常,而扬子块体则正常或高速异常。自中新生代以来华北块体地壳经历挤压到伸展的强烈变形,而扬子块体相对稳定。华北块体的构造活动依然强烈,表现为频繁的地震活动。华北地块地壳速度结构的主要特征是:①主要构造带(如燕山构造带、太行山山前构造带、汾渭构造带、郯庐断裂带以及秦岭-大别构造带)位于地壳上地幔的低速或高低速过渡区内;②在唐山及附近地区25 km、42 km和60 km深处连续的低速异常,可能意味着上地幔热的物质上涌,到达上地壳的下部后停止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