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防城港区地处我国海岸带西南端,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2.3℃,年平均降雨量2314.5毫米,年太阳总辐射,4128.4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1639.4小时,年总积温在8000℃以上,无霜期几乎达365天,具有得天独厚的雨量和光热资源。 (1)防城港区面向港澳和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进入南亚、印度洋乃至地中海、西欧各国最便捷的出海门户。由于地处  相似文献   

2.
利用DWSZ2型温度观测仪于2006年5月-2007年4月在陕北丘陵沟壑区的志丹县李家湾的气温观测资料,通过与县气象站的观测数据比较。结果显示:山地年平均气温略高于川地,呈现出冬暖夏凉的特点,冬季山地平均气温偏高1.6℃,夏季偏低1.4℃;山地增温效应提高了日最低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高出川地1.9℃,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变小,平均低于川地2.9℃;山地海拔增高降低了日最高气温,夏季最明显,平均最高气温山地低于川地2.2℃;山地春季终霜日提早,降低了果树花期冻害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四川省中西部和云南省北部山地针叶林林区的55个气象站点数据,分析了山地针叶林林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9—2014年,四川省中西部和云南省北部山地针叶林林区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约0.9℃,温度变化达0.168℃/10a,升温突变出现在2001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趋势更为显著,其气温变率达到了0.232℃/10a;四季气温均有所升高,其中冬季增温趋势最为明显,增温幅度达到了1.42℃;年降水变化无明显趋势,主要呈现年际和年代际震荡,未发生降水突变,春季降水增加而夏、秋两季降水减少,春季降水增量为3.95mm/10a。  相似文献   

4.
六盘水市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六盘水市1961—2004年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对六盘水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表明:六盘水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097℃/10 a、0.054℃/10 a、0.184℃/10 a;六盘水年平均气温比较明显的突变点出现在1992年;年平均最高气温突变点1963、2001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在1978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5.
化德地区气温变化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化德地区1953—2005年的气温资料,对化德地区气温变化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德地区53年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72℃/10a。从气温变化特征可看出:(1)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幅度高于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幅度;(2)冬季气温升高趋势最大,夏季增幅不明显;(3)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赤峰地区近50a气候变化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和多项式回归法,对赤峰地区1951—1990年12个气象台站的月、季、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序列进行连续性变化趋势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应用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法检验气温序列变化的不连续性,确定突变时间。结果表明:赤峰地区12个月的平均气温均有升温趋势,增温幅度从0.56℃/10a到0.15℃/10a,其中2月份最强。季节增温最显著的是冬季,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弱。年平均气温增温率是0.28℃/10a,1988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93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率是0.29℃/10a,1988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88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是0.26℃/10a,1993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93—1996年附近;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暖时间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引言潮州市位于广东省的东部。在饶平、大埔县、揭阳、汕头市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温度差异较大。北部山地温凉,年平均气温18.7~20.3℃,海拔600m以上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更低;中部丘陵温和,年平均气温20.4~21.3℃;南部平原温暖,年平均气温21.4℃,1月份最冷为13.3℃,7月份最热为28.3℃。潮州市40年来的温度变化,相对全球而言,仅是小范围的局部气候变化现象;从变化的时间尺度来讲,显然属于气候短期变化。本文以潮州市历年的温度资料,分析40年年平均气温、各季平均气温等变化,并谈谈温度变化对水稻…  相似文献   

8.
利用南极长城站1985—2014年所获取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其气温、风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城站年平均气温为-2.2℃,气候变化趋势率为0.079℃/10a,近30a长城站气温升高了0.24℃,秋季气温增速最大。年平均风速为7.3m/s,最多风向为ESE;大风天气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3d,冬季大风日数(13d)较其它季节多,春季平均风速(7.9m/s)较其它季节大,大风主要风向集中出现在N—W、S—E两个方向区间。降水主要以雪和雨夹雪为主;月平均降水量45.5mm,降水日数为25d,降水日数无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它三季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年降水量为546.5mm,年降水日数为296d,降水量变化趋势与以往结论相左,近30a长城站的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气候变化趋势率为41.8mm/10a。  相似文献   

9.
根据珠海站1962-2010年逐日地面气温观测数据与1979-2010年NCEP/NCAR R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珠海市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年和四季变化特征,探讨城市化对珠海气温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49年珠海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增温率分别为0.14℃/10a、0.22℃/10a、0.12℃/10a.城市化及土地利用类型改变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暖0.16℃/10a、0.10℃/10a、0.15℃/10a,对观测气温增暖的贡献分别为46.0%、27.6%、46.1%;四季变化中以冬季和春季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应用根河市1958—2016年的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根河市近59a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根河市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在-7.0~-2.0℃之间变化,从建站到1987年低于30a平均值(-3.5℃),从1988年开始绝大部分年份高于常年平均值,在1987年有气温突变。年极端最低气温在-49.6~-38.0℃之间变化,年极端最高气温在28.4~38.5℃之间变化;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升温速率冬季最大,达0.742℃/10a。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1—2010年青藏高原91个观测站以及全国320个观测站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青藏高原与全国气温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与全国年均气温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青藏高原与全国年平均气温均变暖趋势明显,其中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的线性趋势为0.228℃/10a,全国为0.226℃/10a,增温幅度略低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与全国年平均气温突变年基本一致,小波分析均具有3类尺度的周期变换规律,第一主周期均值均为28a,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周期变化显著性强于全国。  相似文献   

12.
利用清水河气象站1957—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清水河地区近57年来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及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年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线性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57年以来,清水河地区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降水量和蒸发量均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29℃/10a、0.39℃/10a、0.31℃/10a、6.4mm/10a和8.6mm/10a;日照时数则以-2.5h/10a的速度减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招远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5年气温观测资料,运用趋势滑动平均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招远气象站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5年招远气象站年平均气温以0.22℃/10a的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季节平均气温均以不同速率上升,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最为显著。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最显著。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年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速率远大于年平均最高气温。除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他季节均呈上升趋势,且冬季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平均最低气温的快速上升使得气温日较差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4.
塔城地区近45年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1960—2004年气温、降水、初终霜、日照等资料,分析塔城地区气候变化特点。通过分析发现:塔城地区年降水变化不显著;年平均气温以0.46℃/10a的速率变暖,其中冬季变暖最为突出;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60年代末分别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  相似文献   

15.
高占峰  李爽 《黑龙江气象》2012,29(3):7-8,11
通过对依安县气象站1961-2010年气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依安县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45℃/10 a﹚,四季气温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冬季变暖最明显﹙0.58℃/10 a﹚;年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0.73℃/10 a﹚远大于年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0.22℃/10 a﹚。以20世纪80年代末为界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  相似文献   

16.
包头市近50年气候变化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包头市1961—2010年的逐日气温、降水、风等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近50年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包头市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暖过程,全市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9~2.3℃,年平均最高气温升高1.3℃,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2.2~2.7℃,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持续上升,冬季变暖尤为明显。而降水量没有趋势性的年际变化,呈现出箱体内的震荡。  相似文献   

17.
利用估计温度变化趋势的线性回归方程及M-K检验方法,对陕西北部榆阳区1951—2012年年、季平均气温和最高(低)气温序列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近62a来榆阳区升温显著,年平均气温线性趋势率0.21℃/10a;榆阳区气温变化有两个特点,一是最低气温升高,二是冬季升温明显高于其它季节;M-K检验表明年平均气温在1993年发生突变,年平均最高气温突变发生远早于年平均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18.
分析1971—2012年德令哈市42a的气温、降水以及气温日较差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过去近40a德令哈市年平均气温以0.40℃/10a的速率上升,四季平均气温均为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升温最显著。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上升速率大于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可见年平均气温上升主要是平均最低气温上升引起的。且气温日较差为减小的趋势。年合计降水量以19.50mm/10a的速率增多,四季降水量均为增多趋势,其中夏季增多最明显。全年不同量级降水日数为增多趋势,其中以中小量降水增多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712010年西藏定日站的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的逐月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40a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定日县的年及各季节的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的线性倾向率为0.394℃/10a,冬季平均气温的升温幅度最大,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的升温幅度最小。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最高气温线性倾向率为0.372℃/10a;年平均最低气温线性倾向率为0.445℃/10a,最低气温的上升速率高于最高气温。不同时段的平均气温基本上在1997年之后上升趋势非常明显,最高、最低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温度的上升突变。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近60 a来在近对流层自由大气底部这一特定高度上河南省中岳嵩山气温变化特征,在对河南省登封气象站月平均气温数据均一化的基础上,采用该站均一化数据构建嵩山站月平均气温模拟模型,对1990—2002年缺测数据插补,建立中岳嵩山高山国家基准气候站1956—2017年时间序列连续的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对其进行气温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均一化处理对登封站月平均气温因台站迁移的非自然因素引起的非均一性取得了明显的校正效果。均一化后,1969—2017年登封站年平均气温由显著上升速率0.218℃/10 a增至0.310℃/10 a。利用独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总体上,嵩山站各月平均气温推算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和斜率分别为0.999和0.989(n=204,P < 0.01);1—12月各月模型验证检验参数的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958、均方根误差为11.7%、平均绝对偏差为0.3℃、平均偏差为0.1℃、拟合指数为0.973、模拟效率为0.900,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1956—2017年嵩山站年平均气温增温显著,其速率为0.223℃/10 a。四季之间,以春季增温速率最大,为0.350℃/10 a;冬季和秋季次之;夏季增温不显著。各月之间,以2月增温速率最大,达0.445℃/10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