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为什么要加强隐伏矿预测研究众所周知,目前我省矿产勘查工作仍是以已知的重要成矿区(带)为主要对象,而在这些研究和勘查工作程度较高的地区,找矿主体已由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向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转变,找矿工作也存在信息少、难度大、投资多、风险高等诸多不利因素。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加强隐伏矿的预测研究、实现找矿靶区快速定位,是提高找矿成效、减少投资风险、更好地适应矿产勘查中找矿主体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有机烃在预测隐伏金矿床中的应用及其成因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外许多热液矿床的成矿作用研究中都发现有烃类组分的存在,这一现象已越来越受到矿床学家的关注。有机质、有机烃与金属成矿作用之间存在着直接或者间接的成因关系。有机烃指标应用于金属矿产勘查和深部隐伏矿体的预测是一个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新的研究领域,其基础理论还不十分成熟。本文从有机烃预测隐伏金矿床的应用实例着手,归纳出金矿体上有机烃异常特征和模式,并对异常来源以及异常模式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有机烃异常特征和有机烃组分间相关特性能有效反映深部隐伏金矿体的赋存空间和成矿规模,为利用有机烃预测隐伏金矿寻求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东昆仑南坡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产有丰富的金、铜、铅、锌、钼等金属矿产,但在铜钴矿预测中仍存在一些关键科学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在详述了区域地层、侵入岩、变质岩、构造、矿产等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东昆仑南坡成矿带地质工作程度低、研究程度低、成矿预测的基础科学问题不清、矿产勘查项目所引用的基础资料与研究工作所引用的基础资料明显不一致和主要矿床类型及预测方向等主要科学技术问题,探讨了该成矿带铜钴矿产预测现状与预测思路,从而提出了青海东昆仑南坡成矿带开展铜钴矿预测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4.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均  陈守余 《贵金属地质》1998,7(4):293-301
随着矿产勘查重点从区域到局部的重大转变,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已成为当前成矿带和成矿预测学的前沿与热点。在简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针对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特点,指出(1)探索矿体就位机理、定位规律及其厘定与表征方法;(2)研究多源预测信息和深层次信息的胶儿提取与优化方法;(3)建立高精度矿体定位预测模型和组合预测方法体系是开展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应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矿产勘查重点从区域到局部的重大转变,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已成为当前成矿学和成矿预测学的前沿与热点.在简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针对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特点,指出(1)探索矿体就位机理、定位规律及其厘定与表征方法;(2)研究多源预测信息和深层次信息的有效提取与优化方法;(3)建立高精度矿体定位预测模型和组合预测方法体系是开展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应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颐 《矿产与地质》2006,20(6):590-593
地质勘查是一项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信息处理等多学科领域的系统创新工程。随着地表露头矿、浅部矿的减少,地质勘查的任务将更多地是寻找隐伏矿、深部矿及边远地区的矿产。文章旨在从勘查布局战略上和勘查技术方法的综述中,探讨深部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途径和最有效的方法技术集成,以达到降低找矿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大型隐伏矿床的发现历史为依据,系统地总结了隐伏矿勘查的经验与策略,并从矿产勘查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针对拟寻矿床的地质特征。抓住深部关键的地质因素,查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与它们的对应关系,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判据转化成找矿标志,是提高隐伏矿找矿效率的关键。成矿作用的分带现象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对于指导隐伏矿预测和矿床深部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直接信息是矿产勘查最可靠的信息。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并不是以学科划分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研究程度上两者可以转化。以直接信息为先导,实现从区域到局部的转变,使找矿迅速突破。必须充分重视各类方法的应用条件与前提。重视各种直接信息的挖掘与印证,加强各类方法的集成与综合。对于一个重要的成矿区(带)来说,随着地质研究与找矿工作的深入,需要不断地修订和调整勘查准则。矿产勘查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效益的投资,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实践.集调查与研究于一体。矿产勘查不以研究“水平”论高低,而以“成败”论英雄;要看勘查的实效,而非理论的高深;要看是否见矿,而非勘查过程的简繁。经验与理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与融合是通向矿产勘查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8.
以大型隐伏矿床的发现历史为依据,系统地总结了隐伏矿勘查的经验与策略,并从矿产勘查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针对拟寻矿床的地质特征。抓住深部关键的地质因素,查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与它们的对应关系,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判据转化成找矿标志,是提高隐伏矿找矿效率的关键。成矿作用的分带现象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对于指导隐伏矿预测和矿床深部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直接信息是矿产勘查最可靠的信息。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并不是以学科划分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研究程度上两者可以转化。以直接信息为先导,实现从区域到局部的转变,使找矿迅速突破。必须充分重视各类方法的应用条件与前提。重视各种直接信息的挖掘与印证,加强各类方法的集成与综合。对于一个重要的成矿区(带)来说,随着地质研究与找矿工作的深入,需要不断地修订和调整勘查准则。矿产勘查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效益的投资,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实践.集调查与研究于一体。矿产勘查不以研究“水平”论高低,而以“成败”论英雄;要看勘查的实效,而非理论的高深;要看是否见矿,而非勘查过程的简繁。经验与理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与融合是通向矿产勘查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9.
矿体定位预测的研究现状与趋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张均 《地球科学进展》1997,12(3):242-246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已随着找矿主体对象的转变成为国内外矿产勘查界普遍关注的前沿与热点之一。其有可能成为成矿理论研究与找矿勘查实践的“最佳接口”。开展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研究的主要趋向是探索矿体空间就位机理和定位规律及其厘定与表征方法,探索多源预测信息的有效提取与优化方法和探索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有效方法组合及最佳工作程式。  相似文献   

10.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7,36(2):515-518
正上期刊登了"矿产资源评价篇"第一节资源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的前3个部分,本期刊登第4、5部分。4在市场经济下矿产勘查的特点矿产资源的二重性规定了矿产勘查在市场经济中的特点。依据数十年工作以及参考国外矿产勘查的历史,大致可将矿产勘查归纳为如下4点。4.1高风险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矿产地质勘查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即使矿体出露地表,再高明的地矿工作者也很难估计到矿体在深部延伸的情况,何况勘查的大量矿产是隐伏矿,露头矿较少,并且主要依据地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矿产勘查实践的日益深入及找矿难度的增大,矿区大比例尺矿体定位预测已成为矿产勘查评价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甚低频电磁法(VLF-EM)作为一种浅层物探技术,具有仪器轻便、方法简单、经济高效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矿产勘查实践的检验,且勘查效果明显.简要叙述了甚低频电磁法及其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该方法对丰宁门营铜多金属浅地表隐伏一半隐伏矿体进行快速定位预测,建立了目标矿体的地质一地球物理模型;实践研究表明,在矿体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甚低频电磁法进行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数据采集,并应用磁倾角数据的Fraser滤波、线性滤波技术可以很好提取地球物理异常,揭示隐伏矿体的空间产状及延伸,为勘探工程的部署提供优选靶区.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地质噪声及外界电磁噪声的干扰,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的分析并对解译成果进行二维三维的表达和对比研究,是正确提取矿致异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综合找矿模型在甲基卡隐伏区稀有锂金属找矿中的 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锂金属是重要的战略新兴关键矿产之一。寻找超大型稀有锂金属隐伏矿是中国矿床学界的一大难题。甲基卡广为第四系覆盖,以往的找矿和勘查工作主要局限在南部"就脉找矿"。笔者通过对超大型X03锂矿床的找矿实践,建立了"岩浆-变形-变质-成矿"四位一体控矿要素和成矿模式,归纳总结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的内在关联,从远景区分析、找矿靶区圈定、矿床(矿)预测定位的层次与流程,建立的第四系掩盖区隐伏稀有锂金属的综合找矿模型,在指导稀有金属找矿中取得了快速突破,是一个典型的成功实例。建议继续加强该矿田花岗岩基的深部延伸及岩石组合特征、伟晶岩(矿)脉的形成富集规律等研究,注重隐伏花岗岩株(枝)与伟晶岩(矿)脉的找矿相连部位的找矿,开展深部锂等稀有金属的资源潜力预测。  相似文献   

13.
地质异常的奇异性度量与隐伏源致矿异常识别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成秋明 《地球科学》2011,36(2):307-316
以个旧锡多金属矿床为例,研究了致矿地质异常的非线性特征.从异常地质事件和成矿作用的奇异性出发,定量分析了地质异常的奇异性、不连续性、非平稳性、混沌性、自相似性、临界性等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局部奇异性分析原理和方法,论述了奇异性指数对隐伏源异常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奇异性分析方法在个旧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和隐伏源地球化学异常识别和圈定应用中是有效的.分析结果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隐伏源深度的影响,所圈定的局部地球化学异常不仅在个旧东区较好地对应了已发现的大型锡矿床的分布,而且在其他低缓地球化学异常区也圈定了多处局部异常,为进一步开展锡矿勘查提供了重要靶区.奇异性理论和方法有望为深部矿产预测、隐伏矿预测、覆盖区矿产预测等特殊环境开展矿产预测提供了新的实用性理论和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三维建模及定量预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开展成矿过程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获取可用于隐伏矿预测的参数,据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矿床学成矿过程研究和矿产勘查学综合信息找矿研究的隐伏矿双向预测评价方法和流程。结合甘肃以地南金矿探讨大比例尺隐伏矿体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三维定量预测、成矿过程数值模拟和双向预测评价的方法体系。采用三维定量预测理论和数值模拟双向预测的方法在示范区综合圈定7个预测靶区,在三维定量预测评价过程中分别采用证据权重和信息量的方法计算单元块体的找矿概率,在成矿过程数值模拟过程中分别利用块体的空隙压力值(pp值)和体积应变值(vsr值)圈定有利成矿部位。应用实例表明采用基于成矿过程数值模拟的隐伏矿双向预测方法开展深部隐伏矿的预测评价可有效降低矿产预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定位-定量-定概率”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斑岩铜矿的勘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池顺都 《地球科学》1995,20(2):149-155
在详细研究斑岩铜矿普查准则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矿化直接标志,矿化间接标志,矿化的有利地质前提和有利地质前提的间接标志4类,并以此与矿床产出的3种类型:地表矿、浅部矿和隐伏矿相联系,作为建立矿产勘查模式的基础,对矿产勘查技术手段区出专门测试型、综合调查型和探矿工程,指出了它们在建立矿产勘查模式中的不同作用。在针对不同产出类型建立斑岩铅矿矿田和矿床的矿产勘查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斑岩铜矿勘查模式。  相似文献   

16.
矿产勘查新理论与新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矿产勘查新理论和新方法层出不穷,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目前矿产勘查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并展望其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新的成矿理论,主要有地球化学障成矿、陨击成矿、地幔柱成矿、边缘成矿和海底成矿理论;新方法主要有预测沉积矿产的古地磁法、预测铅、铀矿稳定同位素法、气体测量法、预测卡林型金矿的顺磁共振法以及应用于寻找隐伏矿床的元素活态提取法和金属地震法等等。  相似文献   

17.
鉴于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的日益减少,矿产勘查向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的方向发展,刘光鼎(1995)院士大力倡导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寻找隐伏矿床,应用大地电磁法寻找隐伏矿体已取得显著成效。梁光河(2007)等在新疆哈密地区图拉尔根铜镍矿区开展MT探测,通过对所获异常的剖析,在该区发现厚大矿体。徐新学  相似文献   

18.
某些景观区隐伏金属矿地气法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采用液体捕集剂以来,经过试剂提纯、使用超净环境和捕集装置的改进,地气观测精度得到很大提高,不仅证实了隐伏矿上方地气金属元素异常存在,而且在实际找矿中获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通过介绍黄土覆盖和冲积平原区隐伏金属矿矿床上方地气元素分布特征,说明地气测量能够用于该类条件下隐伏矿勘查,可望为类似景观区矿产勘查提供有效地球化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瞬变电磁法原理、现状及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瞬变电磁法是近年来电法勘探领域发展较快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探测深部和隐伏矿的有效方法之一.对瞬变电磁法的原理、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从矿产勘查工作者的角度探讨了该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适用对象及条件、干扰因素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5P成矿预测与定量评价的系统勘查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提出, 人们越来越多地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和解决地学及其相关的问题, 系统勘查正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系统勘查是对矿产勘查过程中涉及到的种类繁多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有序排列的过程; 同时, 构建系统勘查数学模型以满足矿产勘查信息化发展的需要.5P成矿预测体系是对这一要求的良好体现.本文在充分分析了以往矿产勘查定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 指出了以往成矿预测与定量评价中对上级控矿因素的作用缺乏必要的考虑, 这有悖于系统勘查的完整性准则.事实上, 上级控矿因素不仅对下级控矿因素具有作用, 而且还会通过下级控矿因素对下级勘查目标具有作用或影响.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对上级控矿因素对下级勘查目标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给出了上级影响权重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 对以往成矿有利度函数进行了改进, 并以滇西北三江南段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矿产勘查为例, 构建了一个基于5P成矿预测体系的系统勘查数学模型, 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 对铜-钼-金找矿有利地段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明, 所圈定的预测靶区与已知的铜钼金矿化地段有较高的符合程度, 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