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根据赋矿的长英质岩石中的主要造岩矿物(长石、黑云母、锆石)和锡矿床的矿石矿物(锡石、黑钨矿、电气石、毒砂、磁黄铁矿)的特征,讨论了赋矿岩石和矿床的成因。认为:赋矿岩石是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斑纹状混合岩——混合花岗岩;而矿床应属于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有关的高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西盟大黑山锡矿床成矿作用和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显示出多期、多阶段性。开始,沉积了厚度大,分布广的矿源层,锡呈分散状态;随着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产生交代作用,锡和碱性介质形成络合物,开始溶解、运移、富集。混合岩化中,由钾质活动演化到钠质活动时期,在混合伟晶岩中形成颗粒粗大的锡石;到了气成热溶阶段,介质变为酸性,锡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就富集成矿。根据这一初步的认识,认为该锡矿的成因类型是花岗岩化气成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围岩与热液所发生的的置换作用称为交代作用,顾名思义碱交代作用就是钾、钠碱金属性化学物质参与交代作用。碱金属(钾、钠)带进热液蚀变岩称为碱交代岩。所以碱交代作用主要是以热液作用为主体,对金属元素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成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诠释了热液作用是成矿物质富集的驱动力。碱交代岩是竹山下铀矿床主要的蚀变类型之一。通过对竹山下碱交代型铀矿床的钻孔20-1碱交代岩进行野外踏勘采集样品、室内岩相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确定了竹山下地区碱交代作用对铀矿床的实质为钾交代作用,碱交代作用使得富铀岩石中的惰性铀成为活性铀,从而被活化迁移,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4.
云南文山麻栗坡新寨锡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尼 《云南地质》2008,27(2):229-234
早加里东期拗陷区沉积形成矿源层,晚加里东一印支期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使锡质初步富集,后期热液叠加淬取使成矿元素得以重新活化转移到热液中,成为含矿热液(矿浆),运移到适当部位聚集形成工业锡矿体。  相似文献   

5.
宁静 《国外铀金地质》2000,17(2):139-147
乌克兰地盾钠交代岩中的钠矿床产生于约1800Ma之前的古地台初始活化过程中,形成于不同成分的围岩中:在东部克里沃罗日铁矿盆地的铁镁岩石中是角闪片岩、含铁石英岩、铁矿石。在中部基洛夫格勒地区为铝硅酸盐岩石-角闪石黑云母片麻岩、混合岩和花岗岩。岩石成分的差异导致在统一的热液交代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组分的交代岩(在铁镁岩石中形成霓石钠长岩)和铀矿石。详细的研究和区域矿物学编图可将钠交代岩中的矿床矿石分为  相似文献   

6.
小秦岭金矿田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与金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秦岭金矿田变质岩是由表壳岩经过区域变质、深部重熔、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典型特征是低钾富钠,具有太古宙TTG岩石特点.Au元素在太华群岩层、岩石中分布不均匀、多重母体分布是造成现今太华群金丰度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Au元素在太华群地层和侵入于其中的花岗质岩石遭受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曾经历了非均一化作用并产生早期活化转移,在一些部位贫化,在一些部位富集,富集部位就可能形成矿床.硫、铅同位素的对比研究,证实了成矿物质来源于该套古老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著名的河把燕山金矿带西段发现了钾化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床产于混合源变质-交代型的(石英)二长岩体内微斜长石交代岩的破碎带中,以及岩体附迁的变质岩内,为-新的矿床类型,它是该区深大断裂带自大古代至燕山期反复多次活动对金的活化、迁移和富集的产物,特别是海西期沿构造带的局部性混合岩化作用、期后热液沿各级构造裂隙的交代作用,促进金的富集,局部形成混合岩化中温热液矿床。本文介绍了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和对成因的认识,最后指出了进一步寻找金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滇西云龙锡矿床处于马来西亚锡矿带北延段,澜沧江、怒江与温泉断裂夹持的三角地带。含锡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崇出群(Pzch)的一套混合岩化岩石。主要锡矿体均赋存于断裂发育、层间滑动带及硅化、电气石化强烈的碎裂混合花岗岩内,呈脉状、似层状“盲矿“隐伏于地表之下20—150米深处。常见共生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锡石等硫化矿物,很多地质学者认为该矿床属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栗木矿田三个黄牛花岗岩型钨锡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黄牛花岗岩型钨锡矿床与栗木复式岩体的第二阶段花岗岩有关,研究表明,三个黄牛隐伏花岗岩属超酸性过铝富碱一类岩石。矿体赋存于隐伏岩体浅部。矿石矿物黑钨矿、白钨矿、锡石主要以浸染状、细脉状及团块状产出,与钨锡成矿有关的交代作用有钠长石化、云英岩化以及晚期中低温热液蚀变作用,显示钨锡具有多阶段成矿,矿化延续时间长的特点。研究指出,在隐伏岩体岩沟凹陷内相对突起的部位继续寻找花岗岩型钨锡矿床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云南牟定戌街1101铀矿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中南段,是我国西南地区产于元古界变质岩中的铀矿之一。通过对矿化区岩石及矿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铀矿的形成条件,揭示了铀成矿规律。研究发现:①牟定戌街地区铀矿化赋存于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二云母石英片岩等变质混合岩中,主要铀矿物为晶质铀矿、钛铀矿及次生铀矿,含铀矿物有榍石、锆石,硫化物丰富,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赤铁矿化、碱交代等;②牟定1101铀矿化地区混合岩化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③研究区混合岩形成于1 056 Ma左右,铀矿形成于845 Ma左右,为新元古代产物;④牟定1101地区铀成矿受构造、岩性控制,与混合岩化作用、构造热液活动及碱交代作用关系密切,属热液成因铀矿。  相似文献   

11.
The Shilu iron ore deposit is one of the highly economically important rich iron deposits in China.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geological field studies, ore composition, and fluid inclusion research, it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that the genesis of this iron deposit is from marine volcanic sedimentary deposition, followed by regional metamorphism and later hydrothermal fluid replacement. The temperatures of regional metamorphism range from 465° to 536°C, while those of later hydrothermal replacement range from 344° to 396°C. The later hydrothermal fluids seem related to the migmatization of Zhan Xian granite which occurs near the Shilu iron ore deposit. Due to the hydrothermal replacement, the original marine volcanic deposits were replaced and the ore became rich and concentrated.  相似文献   

12.
老柞山金矿田由几个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组成,矿体多为脉状,多赋存在古元古界兴东群大马河组夕卡岩层内,主要为夕卡岩型浸染状金矿石,次为角砾岩型浸染状。分早晚2期成矿:早期为元古宙混合岩化热液,基本特点为富As亏S,高温,形成混合岩化热液型金矿体;晚期为燕山期再生岩浆热液叠加在早期矿体之上,使早期矿体变富。NE向断裂控制金矿床,NW及NWW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体。矿床成因为后期热液叠加的混合岩化交代夕卡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广东长埔锡矿床的成矿特征及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埔锡矿床受地层层位控制,构造定位,并经历了两次矿化,与晚侏罗世火山作用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而与莲花山断裂动力热变质作用密切相关.下侏罗统金鸡群是一富含锡建造,除含有吸附状态的锡外,还含有古砂锡石及含锡的同生沉积物,并且矿区外围存在一个明显的锡丰度降低场,因此金鸡群是重要的矿源层.铅、硫同位素组成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成矿水介质以变质水为主,并有大气降水参与.  相似文献   

14.
张松林 《福建地质》2010,29(4):289-295
长兴金矿床主要产于长兴岩体钾长混合花岗岩及其外接触带交溪组变质岩中,矿体受断裂(裂隙带)控制,呈透镜状、不规则脉状分布,综合分析认为交溪组变质岩为初始矿源层,加里东期混合岩化使金在有利构造部位形成初步富集,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构造-岩浆热液叠加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床,其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辽宁王家崴子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崴子金矿床赋存于辽南古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中。矿床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天空表明,成矿元素和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盖县组地层和岩浆水分别是主要的矿源层和成矿流体;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金的多次富集;成矿主要集中于燕山期。王家崴子金矿床是具有多来源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湖南西部钨锑金矿床赋存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之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受到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具有明显的地层层位效应。区域变质和动力变形过程中,大规模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促使矿源层中的Au活化迁移,连同SiO2,K等活性组分和岩石中的H2O一起形成含金动力变质热液,当其进入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剥离构造带、张扭性断裂带时,形成充填交代型含金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研究表明,矿床具有特定的元素共生组合,矿脉(体)沿倾向延伸大且普遍具有侧伏成矿现象,沿控矿构造方向侵入的长英质脉岩带与成矿有一定的联系;载金的硫(砷)化物以富集轻硫同位素为特点,氧化-还原反应是金成矿的主要化学机制等特征性成矿标志。矿床广泛发育中低温热液蚀变,黄铁矿、毒砂矿物和As元素是找金的标型矿物和指示元素。矿床成因主要属于受韧-脆性脆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7.
大乌淀石墨矿是近年来在狼山—白云鄂博裂谷带内新发现的超大型石墨矿床,矿体赋存于白云鄂博岩群尖山岩组一段。文章在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等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其成矿模式。研究表明:大乌淀石墨矿含矿岩性,主要为各类红柱石石墨片岩;碳质来源为生物有机碳;矿床成因为经区域浅变质后又叠加接触变质的多成因层控矿床。大乌淀石墨矿的成矿作用可概括为原生碳沉积富集,无定型碳热变质转变为石墨核晶;碳硅有机热液交代石墨核晶形成鳞片状石墨的成矿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海阳市龙口- 土堆金矿床是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的重要典型矿床之一。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一个微凸起,以NE向断裂面为界。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体受控于NE走向、SE倾的左行压扭性断裂构造,并在构造的引张和产状变化部位形成厚大矿体;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间集中在119±10Ma。成矿热液中硫源可能与脉岩来自同一或类似源区,在上升成矿过程中又萃取了围岩荆山群中的硫及成矿物质。胶莱盆地东北缘金成矿带成矿流体相似,均为岩浆水混合大气水。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的CO2- NaCl- H2O体系。成矿期次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变质作用矿床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申保 《地学前缘》1999,6(2):231-232
近代矿床学研究已初步摆脱经典和相对立的内生及外生作用矿床的研究范围,走向一个以整体地质环境为背景,以各种地质作用相互联系为基础的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从矿床的源区和源岩出发,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下特别是与挥发组分的参与相结合,追溯其矿床的形成过程。变质作用矿床是一类中间型的矿床,属于近源迁移型。在原有地壳中含矿建造和矿源层的基础上,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它的后期混合岩作用过程,并通过变质作用传导体制的不同阶段中出现的流体的参与,形成一系列由前变质矿床直至混合岩化期后矿床。文中对影响变质作用矿床的控制因素及其地位作了扼要的叙述,进行了变质作用分类的探讨,并从其传导体制中出现的热流及其形成环境上,与岩浆型花岗岩期后热液型进行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吉南老岭成矿带荒沟山、板庙子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东南部老岭成矿带中较具规模的荒沟山、板庙子金矿床为代表,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对比,认为区内太古界表壳岩、晚元古界老岭群为主要矿源层,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为主要控矿构造,空间上金矿体的分布与岩浆岩关系不密切。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认为金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热液环境,深部流体、岩浆热液及大气降水作为成矿流体共同参与了成矿作用,以大气降水为主,构成大气降水—深源热液循环成矿系统。老岭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良好的找矿远景,区内金矿的分布主要与大型断裂带相关联的珍珠门组大理岩上部不整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