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GIS中的地理信息综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桥  毛锋  吴纪桃 《遥感学报》1998,2(2):155-160
GIS中地理信息综合功能的研究和开发是当的GIS技术进步与应用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新挑战。首先研究了GIS中地理信息综合功能的意义、基本内容及其实现途径,然后介绍了作者所提出的基于分形分析的自动综合算法和实例,最后分析了GIS地理信息综合功能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学信息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地学信息图谱是信息时代,针对地学研究长期以来定位于"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层次上,提出的将复杂地学问题简单化表达的一种全数字化方法,为地学认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文章对这一概念的提出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对10年来在该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有待拓展的新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研究脉络,随着案例研究的充实,其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将会得到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学信息图谱图形与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与检索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地学信息图谱图形与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与检索的实现方法,同时以福建某区域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为例,在VB、MS Access的环境中,利用GIS组件Mapobjects开发系统,实现了信息图谱图形与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与检索的新方法。该工作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其他地学图谱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学信息源和信息现势性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耀国 《东北测绘》2002,25(3):20-21
在介绍了GIS及其空间对象的地学信息表述之后,讨论地学信息源的构成,强调对工程测量信息的重视,充分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竣工测量成果和其它工程测量信息,以保证GIS地学信息的现势性。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数字化测绘软件。  相似文献   

5.
陈媛媛  翟亮 《测绘科学》2007,32(2):78-80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制图学的迅速发展,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通过研究三维动态地学信息图谱系统,探索如何把三维动态可视化技术应用到地学信息图谱中,并且从理论、系统框架和实现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的特殊性,提出了县级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余姚市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为依托,利用GIS技术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并对该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实例证明,这是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遥感地学分析的时空维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陈述彭 《遥感学报》1997,1(3):161-171
由于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开放性,遥感信息的地学分析具有模糊和多解特点,遥感信息源的获取能力有了飞跃的进步,而成象机理研究和地学处理过程相对滞后,该文法试探讨遥感地学分析中所涉及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的临界值与时/空转换问题。并侧重对快速反应,痕迹分析,历史再现与加入信息网络的讨论,从而提出了有关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集成规模生产流水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学信息图谱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齐清文 《测绘科学》2004,29(6):15-23
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已经从科学概念和定义、模式的研究,发展到对功能、作用等深层次问题的挖掘,以及向实际应用阶段迈进。本文首先介绍本研究组在地学信息图谱方向上的探索性研究总体思路,进而阐述相关领域的图谱对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新启示意义,概述了我们在该方向上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理论热点问题,并对地学信息图谱中的几个关键因子(尺度性因子、层次性因子、抽象度因子等)进行了透彻分析。在方法和技术进展部分,阐述了我们在地学信息图谱的自动/半自动归纳和提炼方法和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地学信息图谱参数设计、地学基本单元的三维表达与虚拟重组等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们开发的地学信息图谱基础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成果。最后,对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中国多尺度水系网络信息图谱、中国综合自然景观信息图谱等实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9.
胡鹏 《地图》1995,(1):21-22
关于“地图概念”的讨论胡鹏信息革命的大冲击,以及对贫困落后、环境恶化的战争,使地图科学正处在激烈变革的时代。“什么是地图”是整个地图科学的基点。经典的定义与70年代的定义框架已为各种天体地图及数字地图所突破。ICA专门工作组的erd和wetri最近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个在I2S101图像处理系统上开发的用于地质勘查的多源地学信息图像综合处理软 件包。应用该软件包可对地质、遥感、物探、化探、地理以及其它以不同方式记录的地学信息进 行处理,完成图像的配准和镶嵌、特征提取、空间运算和逻辑运算以及综合处理等工作。这一软 件包为进行地质填图、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乃至环境监测提供了一整套有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杨杰  杨敏华 《测绘工程》2012,21(2):54-56
目前,信息熵理论被广泛用于地图信息含量的量测,但对于地图综合的信息量分析评价的研究还不多。介绍信息熵理论及地图综合中的几何信息熵概念,并将其运用到面状要素的地图综合信息量量测中。在实例分析中,通过将不同地类分类,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地类在地图综合中信息量的变化,说明用几何信息熵表征面状要素在地图综合中的信息量是可行的。并在之后进一步提出几何信息熵的加权理论,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Obtaining usefu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rom the flood of user-generated geographic content (UGGC) data is of significant interest, but comes with challenges in an age of crowdsourcing.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adopt Maslow’s model of human needs to frame UGGC. Synthesizing across literature about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participatory GIS, we presen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haracterizing collection of UGGC. The framework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levels that include perspectives about motivations, participatory methods, and participants. We also articulate four levels of participants (stakeholders, core-engaged participants, semi-core-engaged participants, and engaged citizens) together with four work principles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Finally, a case study describes an example we use to evaluate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ts suitability in design of a UGGC system. We conclude by reflecting on how and why this framework offers a valuable perspective for deriving usefu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offe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述了本体在地理信息服务中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了目前没有将本体充分应用于空间信息智能化服务的现状。论文在研究了空间信息服务传输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空间信息服务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所涉及的信息转换过程,并提出了针对各个过程建立相应本体来进行信息转换的思想,进而为空间信息的智能化服务探索一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从物联网的根本目的出发,利用压缩方法和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研究了物联网中节点实时信息的精简和分析技术,并以计算机网络中的节点计算机的监视数据为例进行了实验分析,为物联网中节点数据的精简和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M的洪涝灾害信息提取与损失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洪涝灾害遥感研究的辅助信息源可以提供两类信息,一是地面点的高程和所处地形部位以及与邻域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背景数据,二是研究区高程-面积关系、高程-容积关系及面积-容积关系等基本关系信息。利用这些背景数据和基本关系信息,结合洪水期遥感图像的解译,可以获取洪水淹没范围、淹没区积水量、水深、淹没历时以及作物受灾程度等灾情信息。本文阐述了这种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llenges for cartographers is to be able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appearing in maps in a simple manner to users. The commonest strategy to do so consists in displaying visual information in a hierarchical way, that is, making it some elements to appear as being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s. Nevertheless,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people also pay attention to configurational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about relationships among elements appearing in a map, to retrieve hierarchical information of it. This is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I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metric and configurational information in enabling people to retrieve hierarchical information from maps. The main problem consisted in identifying ‘the main street’ of different layouts whose paths were sometimes widened to make them appear more important. The main findings show that people retrieved hierarchical information by paying attention to a combination of metric and configurational factors.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that cartographers face is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in a way that is simple to understand for everyone. The most frequent strategy for this is to display the information in a hierarchical way; that is, by exaggerating the size or width of specific elements and thus assigning them a greater degree of importance. Nevertheless,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when reading maps, people also read configurational information. This is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I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metric and configurational information in enabling people to retrieve hierarchical information from maps. For this, a set of exercises wa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where people were asked to identify the main street of different specially designed layouts. The main findings show that people retrieved hierarchical information by paying attention to a combination of metric and configuration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7.
刘勇  李成名  印洁 《测绘科学》2010,35(5):74-76
分析地理信息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语义web服务和地理信息服务集成研究进展,讨论了基于语义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的概念、特征,提出了一个基于语义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框架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早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课题,世界范围内的灾害研究机构数量众多,但在减灾机构综合信息表达方面存在不易搜索和难以查询的问题。利用可视化技术在信息表达方面的巨大优势,针对国际减灾机构信息的特点,从研究范围与研究灾种类型2个角度,进行了机构对象的符号设计研究,并结合C#与ArcGIS Engine构建了国际减灾机构信息可视化系统,将有关国际减灾机构的非直观的文本信息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图像形式,以提高国际减灾机构信息的易读性和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地图上等高线信息度量的层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敏  樊子德  邓敏  徐震 《测绘学报》2012,41(5):777-783
地图信息定量度量是地图学研究一个基础问题,亦是评价地图设计、地图综合、制图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以等高线地图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认知的等高线信息的层次度量方法。首先,分析了现有基于Shannon 信息论的地图信息度量方法。然后解析了地图等高线信息的产生原理,并将等高线信息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单条等高线信息度量层次(即元素层次)、基本地貌单元邻接等高线信息度量层次(即邻域层次)、全局地图等高线信息度量层次(即整体层次)。在此基础上,依据空间信息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分别建立了各层次信息定量度量方法。最后,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本文所提的等高线信息定量度量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余旭  郭海军  孔爱婷 《测绘工程》2013,(6):14-17,21
分别从地理信息共享管理、标准和技术3个方面对地理信息共享的研究现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提出要实现有效且高效的地理信息共享,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地理信息共享环境的结论,并对地理信息共享的研究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