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大梁子富锗铅锌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是四川-云南-贵州(川滇黔)铅锌矿集区大型矿床之一,其矿石储量4.5 Mt,Pb+Zn平均品位10%~12%,矿体主要以筒状、脉状赋存于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富有机质破碎带“黑色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震旦系灯影组的白云岩。矿区断裂十分发育,主要发育NWW向断裂、NW向断裂和NE向断裂。通过详细分析各组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厘清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断裂活动特征及构造动力学特征。成矿前,该矿区受近N-S向挤压应力作用,形成NWW向逆断层;成矿期,受古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和碰撞造山作用,研究区构造应力场转变为NW-SE向挤压应力,形成矿区的NWW向张扭性断层、NW向扭张性断层和NE向逆断层;成矿后,区域构造应力场转变为近EW向,形成NWW向、NW向和NE向的破矿断裂。NWW向断裂是矿区的主控断裂,是流体运移的通道;NW向断裂是NWW向断层的主要配套断裂,是流体混合和矿体就位的空间,NWW向断裂和NW向断裂组成的负花状构造是大梁子富锗铅锌矿床最具特色的控矿构造样式。来自深部的富金属离子的流体与来自寒武系富有机质地层的还原型流体在NWW向断裂和NW向断裂控制的张裂空间的混合,是该床的主要成矿机制。矿区南部和西部类似的构造样式区是下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江苏溧水卧龙山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龙山锶矿床是江苏省溧水盆地内新发现的热液充填型锶矿床,目前控制规模为中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卧龙山锶矿床矿体的赋存位置及产状均严格受NW向断裂构造的控制;矿石自然类型以致密块状矿石为主,矿石结构以自形板片状为主,矿石构造以块状、角砾状和网脉状为主;围岩蚀变表现为中低温热液蚀变特征,且沿矿区NW向断裂呈线状分布。根据矿物的世代和穿插关系,将锶矿化划分为天青石-黄铁矿阶段、天青石阶段和方解石-天青石阶段。查明了矿区NW向构造是主要控矿因素,亦是主要找矿标志,而NE向构造是破矿构造。提出了矿区NW向构造是区域主干断裂右行扭动所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而NE向构造是区域主干断裂左行扭动所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认为矿区锶矿化发生在主干断裂右行扭动之后,左行扭动之前,并赋存在右行扭动派生的NW向断裂构造中。因此,溧水盆地锶矿勘查重点(找矿方向)应沿着开太-白马山主干断裂开展,找寻其右行扭动派生的NW向构造。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三河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和井下地质调研、 勘查资料综合分析、 构造地质测量、矿石和蚀变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等,对矿区主要的构造类型、产状特征、脉体和蚀变的类型及矿化与断裂构造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矿体主要呈脉状-网脉状产于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中.根据矿区断裂-脉体类型-蚀变的关系可...  相似文献   

4.
陈冲 《地质与勘探》2017,53(1):87-96
义敦岛弧中段夏塞地区发育多个由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大、中型岩浆热液脉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具有极其相似的地质背景,形成于相同的断裂构造体系。本文选取夏塞银铅锌矿床进行控矿断裂特征调查、断裂构造序次和成矿应力场分析及矿体定位机制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热液矿床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控矿断裂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1)矿区NNW向控矿断裂具有多期活动且成矿阶段断裂性质为左行正断层;(2)矿体定位于德格-乡城断裂和德莱-定曲断裂(Ⅰ)的次级断裂(Ⅱ)所派生的NNW向更次级的结构面(Ⅲ)中;(3)矿区NNW向断裂控制着矿化局部富集空间、矿脉展布型式及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5.
根据泰宁何宝山金矿区的控矿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何宝山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3组。北东向的断裂为导矿构造,南北向断裂为控矿构造。控矿断裂为2组近南北向的断裂裂隙群,具有明显的剪性特征,控制了金矿化蚀变带及金矿体的空间展布。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为成矿后期的,对南北向的控矿断裂构造具有破坏作用。金矿化蚀变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内,明显受断裂控制。而金矿化程度与蚀变强弱、断裂的规模、破碎程度有直接相关。结合地质类比法,通过构造分析法及矿区地质条件、矿化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矿区F3断裂及弧形的拐弯处、F2-4断裂深部为矿体产出有利部位,矿区北部在断裂构造收敛部位、帚状构造砥柱边缘为寻找矿体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新疆哈密红石铜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石铜矿是一个新近发现并勘查的超大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铜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区构造特征、控矿构造形式的研究,阐述了红石铜矿的控矿构造主要表现为:矿区的EW-NWW向、SN向断裂是控岩(火山岩)控矿构造;断裂构造类型、活动方式控制着矿脉(体)形态、矿石组构;成矿期后构造叠加改造强烈,NE-NEE向断裂构造是破矿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为成矿前期近SN向挤压,主成矿期为NNE向,成矿期后变为近SN向。  相似文献   

7.
天宇铜镍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之中天山地块东南缘,铜镍矿床主要受康古尔断裂和雅满苏断裂控制。矿区及外围主要出露中元古界的一套中、深变质岩系,次为上古生界一套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以北东东向为特征,白虎关复背斜是区内一级褶皱构造,砂泉子断裂(雅满苏断裂在区内的部分)是区内一级断裂构造;片麻岩及变形花岗岩中各种片麻状与眼球状构造非常发育,反映遭受了区域性韧性变形。详细的地表地质与坑道调查显示,矿区内以断裂构造为特征,主要有北东向断裂和近南北(北北东)向断裂,其中一部分北东向断裂控制含镍矿超基性岩体的侵位和展布,继而控制镍矿体的分布;近南北(北北东)向断裂主要为成矿后断裂,对含矿超基性岩体及镍矿起左行断错和破坏作用。但是在天宇镍矿区断错有限,主矿体比较完整,没有被明显断错。在1350 m采矿中段镍矿体的突然尖灭不是南北向断裂断错造成的,而是含矿超基性岩体内镍矿化不均匀的自然尖灭结果。此研究成果对于东天山地区乃至国内同类型铜镍矿床的构造控矿作用分析、矿山采矿工程部署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甘肃新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忠 《矿产与地质》2010,24(3):204-209
新金厂金矿床含矿层位为下二叠统哲斯群下岩组火山岩段,主要岩性为玄武岩、英安岩。矿床中共有49条矿体,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透镜状;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金强氧化矿石。矿床控矿因素为构造、围岩、以及围岩蚀变,其中断裂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它控制了矿体的展布范围和具体特征。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矿源层的存在、相互配套的断裂控矿系统、发育良好的围岩蚀变,因而形成了具有较高工业价值的矿床。总结出找矿模式为:围岩(矿源层)+断裂+蚀变,指出了区带、矿区及外围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清水塘矿田断裂构造与矿液致裂成矿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中清水塘矿四定位于断裂带中。从矿脉形态、矿化类型和形式、矿液组分、矿化多阶段性等方面,论述了断裂控矿作用与矿液致裂成矿特点。地洼期构造岩浆活动,伴随矿液的充填压裂,形成矿田内主要矿脉、矿脉中心部位出现条带致密块状矿石,矿脉两端为网脉、细脉、分枝脉、脉的旁侧发育着羽列脉,在矿脉中常见有中石构造,可拼接角砾状矿石和断裂桥构造。显示出控矿断裂经历了从韧性到脆性递进变形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哈尔楚鲁图银-多金属矿床为例,阐述了甚低频电磁法(VLF-EM)在覆盖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及隐伏矿体找矿预测中的应用。VLF-EM测量和地质解释成果表明:矿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NWW、NNW及NE三个方向。其中,NNW和NWW向断裂为主要含矿构造,二者构成菱形网格状或雁列式控矿构造基本格局,断裂交汇地段为形成较大矿体的有利地段;NE向断裂未见工业矿体产出,对矿体起到错断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肃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地区,其成矿作用与断裂构造活动及中性岩脉的侵位关系密切,但成矿前期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开展早子沟金矿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研究,可为分析矿床成矿机制、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指导。早子沟金矿区主要发育4组不同方向的控矿断裂,根据断裂的相互切割关系推测,NW向断裂形成最早,SN向和NE向断裂次之,近EW向断裂形成最晚。矿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金矿化及其展布特征显示,NE向断裂控制的矿体成矿早,矿体规模最大;受近EW向断裂控制的矿体发育两期矿化,矿化强度高。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及断裂构造活动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分析,认为区域性的夏河–合作断裂构造带控制了早子沟金矿床的产出,早子沟矿区内不同方向的次级断裂多期次的活动叠加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推测早子沟金矿床两阶段的断裂活动控制了两阶段的金矿化作用,从而建立了早子沟金矿控矿构造的形成与演化模式。认为矿区下一步勘查工作重点应放在NE向断裂深部和近EW向断裂控制的缓倾斜矿体,尤其是近EW向断裂与其他控矿断裂交汇部位,是寻找叠加矿化富矿段的有利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2.
青山-横塘矿区铅锌矿床控矿断裂特征及找矿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  曾德红 《贵州地质》2000,17(1):46-51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海西期经历了北西向水城断陷的发育演化,沉积了巨厚的泥盆系、古炭系地层,形成区域内主要的矿化层位。青山-横塘矿区位于威水铅锌成矿带之水城中部矿田,区内构造发育,成矿条件有利,产出了青山、横塘等中小型矿床,从矿区内控矿断裂的同生活动特征分析,断陷盆地内NW 断裂的同生活动控制了矿带,活动较强烈地段控制了矿区,NE向断裂的同生活动控制了矿床。  相似文献   

13.
善堂庵地区处在控制相山铀矿田富大矿床产出的邹家山-石洞断裂的北东向延伸端,区内主要发育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东西向断裂是控岩、控矿构造(早期控岩、晚期控矿);北东向断裂产状较陡,深切基底,成矿期活动强烈,常常与之前的东西向构造复合,深部流体和含矿热液沿其上升,形成较好的铀矿化。善堂庵地区铀矿化主要受花岗斑岩体及北东向巴泉-善堂庵断裂、邹家-布水断裂控制,区内多期、多序次构造发育,热液活动强烈,斑岩体广泛分布,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周缘地区发育大量走滑断裂,变形特征复杂,由于地震资料质量限制,断裂活动时间划分不一,形成机理不明。以莫索湾凸起西缘征沙村地区走滑断裂为研究对象,对征沙村地区走滑断裂的几何学形态及运动学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征沙村走滑断裂分层差异变形,主要分为3层。深构造层二叠系发育近SN向和近WE向两组走滑断裂,WE向断裂近SN左行错断,剖面以负花状构造样式为主。中构造层三叠系—侏罗系八道湾组仅发育近WE向断裂,平面上形成马尾状、平形状以及叠接状构造样式,剖面表现正花状构造样式。浅构造层侏罗系三工河组断裂走向为近WE向,平面上呈线性展布,剖面以挠曲变形为主。3构造层断裂叠合发育,形成直立线状、Y形以及花状构造样式,其中近SN向断裂发生右行走滑,近WE向断裂发生左行走滑。将征沙村断裂演化期次分为3期:晚二叠世准噶尔地块逆时针旋转,形成近SN向走滑断裂,表现为负花状构造;早侏罗世天山NE—SW向挤压应力形成近WE向走滑断裂,表现为正花状构造;晚侏罗世极少数近WE向断裂继承发育。  相似文献   

15.
1矿区地质概况小炮弹沟地区位于前中生代古亚洲构造域和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域重叠部位。该区发育的NE-NNE向断裂构造主要为中生代以来燕山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侵入接触构造系统对矿体有明显控制作用(陈良等,2009)。且小炮弹沟地区燕山期侵入岩体极为发育,和围岩地层形成一系列接触带构造,导致围岩地层产生大量的  相似文献   

16.
有色金属铜、铅、锌及贵金属金、银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金属材料,其用途十分广泛,有广阔的市场。祁门县蒋村铜多金属矿是皖南近年来皖南找矿的成果之一。蒋村矿区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兰田组灰岩及断裂构造等关系密切,是在区内近东西向断裂破碎带形成后,花岗闪长岩岩浆沿此断裂带侵入形成矽卡岩,含矿热液沿断裂通道上升,通过渗透交代和充填作用形成脉状矿体和角砾型矿体。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蒋村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的分析,总结区域上寻找该类型矿的找矿标志,为皖南地区进一步的找矿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桐溪金矿田矿区构造形迹特征的调查研究,及构造对该矿田矿体产出状态分布规律的制约作用分析,并以构造、蚀变、矿化演变的同步性解析为基础,推断NE向构造为矿区的主要导矿、容矿构造,NW向断裂为主要的容矿构造。结合矿石的化学成分及其稳定同位素的测试分析等,提出了桐溪金矿田经历了新元古代物源建造期、加里东前造山期和最终在印支-燕山期岩浆侵入期过程中成矿物质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的多阶段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龙头山金矿的主要矿体受火山机构构造、断裂构造和雏形断裂构造三种成矿构造控制。火山机构构造控制了产于火山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的火山岩型金矿,该类金矿以Ⅸ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围绕火山机构引起的塌陷式断裂产出,矿体的形态和品位变化受火山机构构造发育程度的影响;断裂构造控制了产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型金矿,以Ⅰ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沿NW向断裂分布,其产状与断裂一致,向SE方向侧伏明显;雏形断裂控制了矿区南部含金富矿体的就位,表现为矿区花岗斑岩南部的富矿体沿近EW向断续展布。矿体的形成与定位都离不开这三种控矿构造,因此在靠近火山机构一定范围内,向SE方向的深部及在已知富矿体的东西两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福建政和上山岗金银矿位于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东侧的东坑火山盆地中,为受断裂控制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通过对矿区地质构造的研究,认为矿区断裂发育,主要有NE向、NW向、近EW向和近SN向4组,均为控岩-控矿构造,为矿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其中,NE向和近SN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和容矿构造,NW向和近EW向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构造,常切割破坏矿体。金银矿体(脉)的产出严格受火山盆地中的断裂控制,与赋矿围岩的具体岩性关系不明显;矿体(脉)的大小与所在断裂的规模密切相关。矿区外围及深部与主干断裂平行的次级断裂可作为矿区进一步找矿的有利构造。  相似文献   

20.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新甘交界的哈密地区,是北山地区最为重要的金矿田之一,其大地构造背景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交汇部位东北缘的北山裂谷;断裂构造是矿田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文章对矿田内主要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和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带为矿田内的主干断裂,该断裂的逆冲破碎带为210金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控制了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发育,由逆冲剪切产生的叠瓦式逆断层不含矿,而近SN向缓倾斜构造控制了210金矿床石英脉型矿化的发育:由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逆冲作用在金窝子岩体内形成的近SN向高角度追踪张性断裂控制了金窝子金矿床石英脉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成矿元素的分布;在对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区的控矿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