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2017,(12)
<正>中国正处于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型的过程中,海洋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又是海洋治理的重要一环,是当下海洋治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国家海洋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湾长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海南省海口市、河北省秦皇岛市、山东省胶州湾、江苏省连云港市和浙江省试点实行湾(滩)长制。实行"湾长制"是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创新形式,更是落实"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环保工作中创下宁夏环保史上诸多"第一":第一个在全国以省级党委、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意见;第一个在全国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第一个在西北地区实现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银川市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石嘴山市甩掉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帽子……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系统理论是流域水系统科学在城市尺度的拓展,为解决城市化引起的人水关系失衡和突出水问题(内涝、黑臭和水污染、生态退化等)提供了新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现有城市水系统相关研究大多关注水循环单一过程,对水循环及其伴生的物质循环、水生态以及人文等过程互馈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本文以流域水系统科学和水循环理论为基础,发展了城市水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技术体系;以城市多种下垫面条件下时变增益降雨-径流模型为核心,耦合自然-社会水循环及其伴生的水环境、水生态等过程和多尺度海绵措施的影响,研发了城市水系统5.0模型,实现了源头降雨-径流-面源污染负荷、排水管网系统水量水质转输、末端调蓄和净化、社会经济水循环、水系统评估和调控等五大关键模拟功能,成果已在武汉市开展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城市水系统应以城市及其联系的河湖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自然-人工侧支水循环和外江调蓄等耦合,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海绵措施对水量-水质-水生态等过程的调控机制.研发的城市水系统5.0模型很好地模拟了城区降雨-径流过程、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社会经济发展特征指标等.与实测数据对比,所有降雨-径流场次的相关系数和纳什效率系数分别处于优秀和良...  相似文献   

4.
袁立明 《地球》2013,(10):70-73
正9月17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了2013年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明确了财政补贴支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具体政策。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新政策终于"落地"。新一轮补贴终于到位,"空窗"九个月之久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得以续接。本次补贴政策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预计节能汽车的补贴政策有望在后续出台。此次国家优先选择京津冀、长三  相似文献   

5.
金磊 《华南地震》1993,13(1):65-70
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一个综合了社会、心理、地理、工程、功能、生态等学科在内的复杂系统工程,是人双重属性(自然与社会)的一个载体.面对现状及21世纪我国城市建设的挑战,本文认为不仅应研究优美的景观、平衡的生态、高效的功能及无障碍特性,还必须提高一个现代化城市抗御灾害的综合能力。“国际减灾十年”全球统一行动应同环境治理一样,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城市垃圾发展现状及其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城市垃圾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的讨论,认为垃圾不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灾害污染源,指出了现阶段开展拉圾调查和相关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城市垃圾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几方面,其直接后果是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破坏动植物生长和危害人类生存。为防止垃圾污染、保护生态地质环境,提出了治理城市垃圾的有关对策和建议,如选择代表性城市进行垃圾调查、登记注册垃圾堆放场所并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5,(6)
<正>当又一轮投资热情点燃地方政府的"造城热情"的时候,国土资源部已经开始紧张准备为各地方政府划定、确定"城市开发边界",以避免城市边界无序蔓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给生态和社会治理带来的巨大压力。5月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在发布会上表示,要争取为全国600多个城市划定开发边界。按照国务院对此项工作的分工,"城市开发  相似文献   

8.
薄景山    王玉婷    薄涛  陈亚男 《世界地震工程》2022,38(3):090-100
城市的安全稳定、美丽宜居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城市发展的美好追求。韧性城市理念的孕育和产生是城市在漫长发展的历史中,逐步产生和形成的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途径和全新理念,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当前有关韧性城市的研究成果;追溯了韧性城市理念的起源;全面地总结了不同学者和有关国际组织关于韧性城市定义和内涵的研究成果,给出了韧性城市新的定义;总结并归纳了韧性城市的主要特征、评价指标及方法;评述了韧性城市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开展韧性城乡建设的建议。本文的工作对从事韧性城市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具有参考价值,对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及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急剧扩张加速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发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热岛效应等各种生态问题.摸清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将Landsat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城市功能设施POI等多源数据融合,首先基于RSEI模型实现重庆市主城区2000-2017年生态环境质量、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评价,并分析二者间联系;其次基于核密度估计法探索研究区功能设施分布现状,并在地理探测器支持下,精细化探索城市功能设施聚集情况对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年来,重庆市主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优良等级面积占比分别减少6.05%、3.20%,而中、较差、差等级占比分别增加6.08%、2.99%、0.17%,变差区域与城市扩张区域相符,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效应明显.②城市功能分布现状呈"多中心、多组团"模式:渝中、观音桥等中心组团为商务、行政、居住区;北碚、沙坪坝组团为科教文化区;观音桥—人和、两路、西永、界石等组团为交通、仓储物流区;大渡口、唐家沱、西彭、茶园、鱼嘴组团为主要工业区;自然、人文景点及城市公园为主要绿地区.③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对各类功能设施聚集情况响应不一,NDVI和LST较敏感,NDBSI和Wet不敏感;工企、交通设施聚集区NDVI低,LST高,不利影响显著;绿地设施聚集区NDVI高、LST低,有利影响明显;商务、行政、居住设施聚集区NDVI、LST处于中间,影响相对小.  相似文献   

10.
李金贵 《地球》2014,(6):84-87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的软实力城市生态环境是由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系统交织组成,具有显隐性、整体性、开放性、人缘性和极限性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盛一日,从而引发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热潮。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7,(7)
<正>第十二届新世纪北京生态论坛6月8日在北京召开,由北京生态学学会主办,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简称"北京园科院")承办,主题为"城市生态与宜居环境建设"。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王效科、清华大学杨军教授、北京园科院院长李延明和教授级高工李新宇等专家作了精彩的报告。《地球》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城市的飞速发展,产生了诸如热岛效应、城市生物多样性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及景观破碎化、水体污染、洪涝、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缓解土地资源紧张、解决"城市病"的重要途径,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城市下方地质体"透明化".受施工场地、安全等因素的制约,传统地质填图调查方法难以获取城市地下精细结构信息,地球物理方法具有无损探测的特点,已成为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精细地质结构探测的主要技术手段.然而地球物理方法种类较多,不同方法应用前提、范围和效果差别较大,为给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探测选择适合的地球物理方法,本文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分析了微重力、高密度电法、浅层反射地震、面波勘探、探地雷达等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中的应用效果和适用前提.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方法探测深度、分辨率及其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探测的适用阶段,并对未来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技术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75年的MSS影像、1990年、1999年和2002年的TM影像,结合其它相关图件,以遥感和GIS手段对乌鲁木齐用地扩展的数量、土地利用结构、景观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乌鲁木齐市不同时期城市扩展的规模、强度、空间分异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49~1965年和1975~1990年间城市扩展速度较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扩展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城市扩展模式在各个阶段存在明显差异,1949~1965年表现为以老城区为中心和分散组团跨越式扩展模式,1965~1975年城市扩展一度停滞,1975~1990年城市扩展主要以老城区为中心呈组团式发展,同时沿交通线发展趋势明显,城市扩展表现为"南北带状为主、东西轴线为辅"的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多核心,多触角"发展阶段,城市网络体系发展更加完善;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是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在城市扩展过程中交通用地、居住用地、独立工矿点用地及园地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6,(8)
正7月7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召开贵州遵义安页1井页岩气、油气调查重大突破研讨会。贵州遵义安页1井页岩气、油气调查重大突破是"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和南方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项目"取得的成果,该项目是在财政部的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要求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12)
<正>11月8日至10日,由清华大学与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华南理工大学和南京大学协办的"第二届中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技术研讨会暨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其主要讨论议题是推动排放清单技术在空气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推进中国环境监管专业化和精细化。自2015年起,环保部已经开展了两批城市的源清单编制试点工作,并发布了多项源排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人口密集、财富集中的区域,也是需要采取特别抗震设防措施的重点地区。地震小区划是精细划分城市抗震设防单元的重要技术途径,可以帮助摸清城市所面临的潜在地震灾害风险,并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抗震设防要求。1986—2022年6月,中国共完成城市地震小区划项目369个,地震小区划总面积22856.6km2,涉及61.3%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33%的设区的市和地(州、盟)驻地城市以及14.1%的县(市、区、旗)所在城市。本文利用文献调研和统计学方法,系统总结了中国城市地震小区划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推进地震小区划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不久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7版)》(以下简称2017版《技术大纲》)。为使各方更好地了解《通知》和2017版《技术大纲》出台背景和重点内容,加快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近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8.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开展风险治理和隐患排查的重要手段,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工程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综合考虑震源破裂过程、地震动传播路径、场地条件、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等因素,构建城市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体系;以嘉兴市为研究示范区,基于设定地震和多概率地震危险性水平开展城市群体建筑结构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及震害模拟,构建城市建筑群地震灾害可视化分析平台。该项研究旨在探索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有效方法,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区抗御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项目系联合国在上世纪末为减轻地震灾害所实施的规模宏大,影响甚远的国际性研究项目,其宗旨是为了提高社会公众防灾意识,有效地减轻城市地区的地震灾害。这一历时2年的项目在有限的经费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结合自贡市开展这个项目的实践。综合介绍和总结了该项目的情况及经验。  相似文献   

20.
滕玲 《地球》2019,(7):46-50
首钢始建于1919年,到2019年已有整整100年。前不久,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行动计划(2019年~2021年)》(简称"行动计划")。冬奥、文化、生态、国际要素等,将成为新首钢未来转型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