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生产及质检是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的重要环节,数据量和涉及面都较大。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生产及质检系统依据相关技术规定,基于C#开发,运行平台为.NET Framework。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样本数据库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对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的内业编辑与整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理国情普查是全面获取地表覆盖和基本地理国情的重要工作,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针对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制作一套完整的符号库和作业方案进行分析,便于内业解译时各种数据以所见即所得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提高内业数据采集和编辑工作效率的同时,更有利于外业调查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专题资料的分析处理是地理国情普查工序中十分重要的前期工作,该工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成果质量与工作效率。本文从地理国情普查专题资料的分析、处理、整合、利用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其解决办法,希望能对相关的生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在朝阳地区地理国情普查任务中,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生产内业的主要流程及技术方法。结合实际作业对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相关精度要求、采集原则和标准以及编辑的技术手段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提出了采编过程中影响成果精度的关键问题处理办法,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EPS软件进行地理国情要素内业编辑存在的部分缺点,在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数据批量处理中引入ArcGIS相关工具,可有效提高作图效率并保障成果质量。以苏州工业园区国情普查项目为例,就ArcGIS中空间关联工具应用于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处理及修复的技术流程做了详细论述,为类似数据处理项目作业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博 《东北测绘》2014,(6):188-189,194
地理国情外业调查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是保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外业调查是对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和解译的地表覆盖分类成果以及内业无法定性的类型、边界和属性进行实地调查,同时采集遥感影像样本数据,为最终形成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和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进一步核准地理国情普查各类成果内容的正确性,形成符合统一时点要求的普查成果,为下一步地理国情普查本底数据库、统计分析提供可靠数据,为今后开展常态化监测提供详实的监测数据基础。以丰县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为例,充分运用高分辨率传感器、POS无控制点测量和移动测量等遥感技术手段,通过航天、航空、地面一体化的对地观测形成了多源多尺度的影像数据。内业充分利用普查阶段收集的解译样本辅助内业解译,确实无法识别的区域则通过收集的其他专题资料明确已经发生变更的区域。再采用内外业一体化调查技术,内业预判、外业调查、补绘调绘的方法实施地理国情普查。在内业高精度遥感影像判读基础上,快速采集和编辑调查数据,既保证了普查成果的客观可靠,又保证了成果精度的精确统一。  相似文献   

8.
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GIS、GPS、RS等先进技术,充分利用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其他行业相关专题信息,通过多源影像内业解译、外业调查、信息提取、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获取反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全部资料。资料的利用和分析是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将在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进度及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地理国情普查元数据内业编辑整理阶段,需要对轨迹整理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在Arc GIS环境中,本文探索出了一套质量好、精度高、效率高、实际操作性强的轨迹整理方法,利用追踪获取轨迹方法整理的外业调查元数据达到了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出发,探讨了总体培训、内业培训、外业培训、成果统计分析培训、质量检查培训等几个关键节点的培训。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成果数据的质量,关系到国土、规划、建设、水利、交通、环保、公安、园林、防灾减灾等政府各个部门对数据应用的效果和科学决策的准确性,做好几个关键节点的培训工作,有利于普查数据质量的提高。对顺利完成地理国情普查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丽凤 《测绘通报》2019,(2):157-160
针对国有勘测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行业特点,在分析勘测生产管理信息化与勘测专业发展信息化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时代勘测设计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探讨了以勘测数据为核心,通过对勘测生产手段、生产流程、数据标准、成果管理等内容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勘测生产的现代化、勘测成果的专题化、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数据提供的网络化、信息共享的集成化、服务流程的规范化、业务财务一体化、成果应用智慧化的勘测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依托勘测技术的发展发挥勘测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勘测数据作为"智慧大厦"根基的优势,借由其衍生出来的海量数据及物联网数据、BIM信息数据和城市运维数据相结合的信息管理需求所面对的巨大市场机遇实现勘测设计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相似文献   

12.
In underground environments, survey elements such as survey points and observations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to define legal boundaries. These elements are also used to connect underground legal spaces to a geodetic survey network. Due to the issues of current 2D approaches for managing underground cadastral data, prominent 3D data models have been extended to support underground land administration.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mostly focused on defining underground legal spaces and boundaries, with less emphasis on survey elements.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tend CityGML to support underground cadastral survey data. The proposed extension is based on the survey elements elicited from underground cadastral plans, which is then implemented for an underground case study area in Melbourne, Australia. This extension integrates underground survey data with legal and physical data in a 3D digital environment and provides an improved representation of survey elements, facilitating the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of underground cadastral survey data.  相似文献   

13.
利用动态遥感技术监测太原市土地变更情况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应用动态遥感技术对太原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进行了监测研究,通过对单一遥感数据、多源遥感数据组合、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等监测精度的分析,实现了在不同环境下利用不同遥感数据源完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核查变更调查的目的;实现了遥感监测与详查变更调查数据的衔接; 确立了遥感数据在动态变化监测与调查中的可用性,监测变化图斑与详查图斑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调查数据是国土管理的基础数据之一,日常变更频繁,变化复杂多样。本文通过对土地调查工作和土地调查数据的分析,针对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要求,建立了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物的土地调查数据更新模型,较好地表达了土地调查数据的更新过程,并利用示例对更新模型进行说明和检验,从而实现对土地调查数据库准确有效地更新。  相似文献   

15.
Cadastral survey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fining legal boundaries of land and property. The current practice for recording cadastral survey data mainly relies on 2D digital or analog documents. This practice is efficient for simple land parcels but can be challenged in complex building developments. To address the issues stemmed from 2D methods of representing cadastral survey data, 3D spatial information model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viable solution for managing cadastral survey data.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enables colsslaborative 3D management of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buildings. There have been extensive studie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BIM and 3D cadaster. Most of these studies focus on managing legal information, such as ownership boundaries and attributes, in BIM-based environments. However, there is limited investigation on how survey- ing measurements can be mapped into BIM. In this study,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the cadastral survey data into the BIM environment includes identifying cadastral survey requirements, using BIM entities relevant to cadastral survey data, enrichment of a BIM proto- type,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ototype. 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e storage of cadastral survey data such as survey marks and traverse lines in the BIM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he further enrichment of BIM with incorporating data elements related to cadastral surveying practices. It is confirmed that current BIM-based tools provide restricted capabilities for explicit management and visualiza- tion of cadastral survey data. This limitation can be addressed in the future enhancements of BIM in terms of supporting important elements for cadastral survey data.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土地调查数据分发管理系统分析研究,以实现高效应用多源海量数据、合理分析、有序分发、精准对接、快速开展工作,辅助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快速准确开展,并提供有力的系统支撑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基于DOTNET2005 C#设计与实现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包括控制测量数据计算,水准测量数据计算,多种方式交会测量数据计算,坐标换算、多种方式放样数据计算,分幅图号计算等.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把数字地质调查方式提升到地质调查过程智能化方式,本文以云计算、云GIS和Hadoop生态体系为基础,针对地质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交换传输、三维建模、信息泛在服务和业务管理过程的环节,指出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建设是智能地质调查的核心内容,提出了天地空一体化的地质调查智能空间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成功验证和示范。  相似文献   

19.
过江隧道测图包括1∶500陆上地形测量和隧道穿越的水下地形测量。陆上地形测量采用GPS RTK或全站仪全野外数据采集,水下地形测量采用GPS RTK配合测深仪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本文以珠海市十字门过江隧道工程为背景,介绍了过江隧道1∶500地形图成图方法,特别是水下地形测量的方法和应用,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流程,得到符合精度要求的十字门过江隧道测绘成果数据,可为GPS RTK配合测深仪的无人船在水下地形地貌测绘、航道测量、水下地质勘探等领域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草地资源调查中盖度具有较为直接的代表性,目前对盖度的调查以人工实地调查为主。针对大区域的实地调查投入大、周期长等问题,本文以Landsat 8、ASTER GDEM影像、地理国情普查中草地图斑及134个实地样地调查数据的盖度数据为数据源,通过提取坡度数据、选取74个实地样点盖度调查数据及优化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建立相关模型,对研究区的草地资源的盖度进行反演,形成全域草地盖度灰度值图斑分布图。对60个实地调查的样地盖度与反演盖度进行误差分析,最终显示反演盖度与实地盖度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