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GPS RTK(实时动态相对定位)是一项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GPS实时差分测量技术。RTK技术在相对平坦地区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实践检验,优势明显。在山区铁路测量中,GPS接收信号、主副站通信信号都由于地形限制产生了一定影响。测量实践中以南方测绘S82型RTK仪器应用为例,阐述单基站RTK在山区铁路工程测量方法,并对成果精度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
网络RTK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镇地籍测量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常规GPS结合传统测量技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进行静态控制测量无法获得控制点的实时坐标,单基站RTK测量作业距离受到限制。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证明:在进行城镇地籍测量中,采用CORS的网络RTK技术来进行城镇地籍测量各项精度指标都可以达到规范的要求,而且能够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城镇地籍测量的工作效率,完全可以代替常规仪器来进行城镇地籍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3.
单基站GPS差分系统在山区线路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TK技术的出现,使得野外实时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RTK测量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是常规测量所无法比拟的,RTK已经作为快速采集数据与定位的有效工具。本文比较分析了常规RTK系统和网络RTK的优缺点,并详细介绍了单基站GPS差分系统的特点,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其精度和有效距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RTK测量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是常规测量所无法比拟的,RTK已经作为快速采集数据与定位的有效工具,但在山区线路测量中仍受到许多限制,尤其是无线电传输距离的限制。详细介绍了基站GPS差分系统的特点,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其精度和有效距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GPS RTK技术在变更地籍测量中的具体应用,包括GPS RTK工作基本原理、基站的选址和建立、外业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内业的处理等,强调了在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以达到如何进一步提高地籍测量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相比较于常规RTK和多基站CORS及网络RTK,单基站CORS有其独特的优势。简述了单基站CORS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及其优点和不足。以单基站CORS在某市政公路改扩建工程测量中应用为例,给出其在道路1:500数字带状地形图绘制和道路放样的测量结果及精度分析。实际应用表明,单基站CORS RTK可明显提高作业效率,能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GPS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北斗二代的实施,GPS/BDS组合导航系统在各个行业领域和亚太地区各个国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国际海运事业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M)增加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星历电文并支持BDS载波相位差分应用使得北斗的地基增强系统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更加重要。本文介绍相对定位基本模型,单基站实时运态(RTK)与多基站RTK基本原理以及虚拟参考站(VRS)定位方法,通过采集GPS/BDS观测值,分析单基站RTK与多基站定位结果。结果表明,若流动站与基准站距离较短,多基站与单基站定位精度均能得到厘米级定位结果;在流动站与基准站距离较长时,GPS/BDS双频多基站RTK的定位精度能达到厘米级定位结果,可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RTK(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出现让GNSS在测量领域独领风骚,同时随着GPS接收机的更新换代支持多GNSS系统混合接收,联合计算,使得GNSS的应用效率和精度都有很大提高。目前,GPS RTK的动态解算精度已经达亚厘米级,能够运用在众多高精度测量及施工领域,如海底隧道沉管对接、高铁轨道测量等。但在高精度动态安装施工中,单台GPS RTK定位往往面临精度及可靠性问题。本文在海底沉箱对接GPS控制高程的施工中,就如何提高动态GPS高程精度及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台GPS观测相关性的特征来计算改进控制高程精度及可靠性的方法,以达到水下设备高精度安装对接的安全可靠高效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讨论在城市CORS边缘覆盖地区利用单基站RTK进行测区范围拓展的一般过程和遵循的原则,结合实例论述了利用CORS对单基站RTK测量成果进行点位检校与精度评定的具体过程,探讨了CORS点位测量与单基站RTK点位测量外符合精度随距离增加而变化的规律,相关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实时动态GPS(RTK)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 GPS)测量技术,它是GPS技术的一个新突破,RTK测量系统的开发成功,为GPS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但是RTK测量数据也经常由于诸多的原因导致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出现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RTK技术的原理及其方法,以及影响RTK测量的诸多因素(GPS系统、数据链、RTK系统、环境、观测方案)并对RTK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及其它特性作了具体的外业实验进行了检验。通过实验,得到了关于RTK技术测量的一些结论,并对结论进行了讨论,以及对于RTK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区域参考站网的网络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方法是实现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DS)高精度定位的主要手段。研究了一种长距离GPS/BDS双系统网络RTK方法,首先采用长距离参考站网GPS/BDS多频观测数据确定宽巷整周模糊度,利用引入大气误差参数的参数估计模型解算GPS/BDS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然后按照长距离参考站网观测误差特性的不同,分类处理参考站观测误差,利用误差内插法计算流动站观测误差,以改正流动站GPS/BDS双系统载波相位观测值的观测误差;最后使用流动站多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确定GPS/BD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并解算位置参数。使用长距离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网的实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长距离GPS/BDS参考站网实现流动站的厘米级定位。  相似文献   

12.
现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发展越来越快,在物探行业中也有很多应用。文章对其中RTK技术在物探行业中的应用做了介绍,分析了RTK技术在勘探工程中的优缺点,并结合大庆物探实际单基站应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文中主要结合南宁市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示范区项目实际,对该系统在南宁地区的时间可用性、RTK定位精度(包括加密站间之后效果)、空间可用性等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南宁市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满足全天候95%覆盖南宁市厘米级RTK定位精度要求,GPS+BDS组合较单GPS、单BDS在隐蔽环境下的RTK定位时间可用性得到明显提高,参考站点的加密也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时间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GPS技术的发展,CORS已经逐步成为矿区测绘生产的主要方法,目前基于单基站CORS的RTK作业半径已经扩大到40 km,能够快速实现事后差分和厘米级实时定位,完全满足矿区开采沉陷监测的要求。本文针对基于单机站CORS的RTK作业范围广、精度高、可全天候单机作业等特点,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单机站CORS在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Conventional RTK positioning is usable, but requires the use of a local base station. It is also restricted by the effects of the de-correlate atmospheric refraction on the GPS signal, which limits the use of the RTK positioning up to distances of 10–15 km from the reference station to the user. With a multiple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approach, precise RTK positioning capability may be extended for a much larger area. The Singapore Integrated Multiple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SIMRSN)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is purpose. Using an existing method termed linear combination method, the multiple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corrections are generated for the user on an epoch by epoch, satellite-by-satellite basis. A residual-based adaptive Kalman filter is proposed to improve network correction availability. The VRS concept is used to transmit corrections to the user for RTK positioning. Field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general performance of SIMRSN. The tests confirmed that RTK positioning within a multiple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can provide the user with better than 3 cm in horizontal position, the height accuracy is in the range of 1–7 cm, and the average TTF (Time To Fix) are 46 and 76 s during GLC station and LPR station tests, respectively. With this highly efficient survey technique, the user needs only to be equipped with a single GPS receiver. This reduces equipment and manpower cos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RTK positioning using a specially set up reference station. The multiple reference station framework also paves the way for various other applications beyond the traditional surveying profession. Electronic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16.
基于GPS技术的滑坡动态变形监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类滑坡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在滑坡体上布设了若干监测点,并用GPS单历元定位技术和RTK技术对该滑坡体进行了连续实时监测。通过对该滑坡从开始滑动至产生破坏全过程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将GPS监测结果与全站仪三维监测结果的对比,发现在观测条件较好和基线较短时,基于Track模块GPS单历元定位技术监测滑坡变形的平面精度在5mm左右,高程精度约为9mm;RTK定位技术的平面精度在11mm左右,高程精度约为17mm;而用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滤波后的精度还会更高。  相似文献   

17.
RTK差分技术在网约车计费系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以来,随着打车软件的流行,网络约车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活跃在全国各大城市。随之而来的网络约车软件定位不准、计程不准而导致的客户投诉也接踵而来。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网络约车计费检测方法,采用多模多频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和惯性导航组合定位技术,使用基准站+流动站的RTK差分GNSS接收机、惯导模块、高精度扼流圈导航天线及回放仪记录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信息,包括经纬度、乘车时间、速度等,通过计算得出汽车行驶里程。通过与司机手机计费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和组合导航定位的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定位失锁、轨迹不连续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