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质量,本文以辽宁省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实践为依托,对地理国情监测时期与地理国情普查时期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同时对影响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与总结。参考地理国情监测的相关技术设计与规范,结合笔者参与的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案,为今后地理国情监测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明确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抽样过程、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给出了地表覆盖类、地理国情类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样本质量评定指标和批质量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检查验收中人工检查任务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评价的关键技术;并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人工检查质量评定自动化、质量评价接口模型构建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实现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检查验收以及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是国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地理国情、人文地理国情、经济地理国情的普查和监测等内容。总结中国第一次中国地理国情普查和重点专题国情监测的成果,提出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新需求,并重点探讨了地理国情的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表达创新。建议在国情内容中增加地面沉降和形变、地表透水性、人文和社会经济信息;在技术创新方面,提出自然地理国情监测要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成果,通过行业共享和转换获得人文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国情,通过众源数据验证各类地理国情的现势性,基于对地观测传感网开展地理国情更新。在地理国情的成果表达方面,提出地理国情的分类需要上升到本体、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可用于一体化表达国情数据、地理国情普查的统计成果和监测模型要面向用户需求发布通用指数。对地理国情的服务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质量是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根本,直接影响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可靠性。提升质检人员能力,加强监测成果主要质量元素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监测成果质量满足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要求的根本保障。本文介绍了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和办法,可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建库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工作内容,可以有效地推动地理国情统计分析工作及地理国情监测各项业务的开展。本文在分析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建库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的结构,以厦门为例,开发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试点普查成果的建库和集中管理,为福建省后续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建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释义,对监测成果质量的重要性分析,结合2016年、2017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检验过程中的具体案例、问题的分析,阐述在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及元数据成果实际生产中频发性、关键性的问题及其原因,总结归纳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控制方法,为进入常态化阶段的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控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成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数据分类指标体系的异同,以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数据服务城市规划总体修编为主要目标,构建了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数据与城市总体规划数据转换的知识库,基于ArcGIS研制了相关转换插件,实现了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成果向面向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数据的转换,为地理国情监测普查成果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理国情普查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普查数据的质量水平关系到地理国情监测的工作成效。因此,作为地理国情普查底图的DOM成果的几何精度和影像质量是影响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常态化推进,需要对监测的源头、方法、过程和成果进行监督管理,以保障监测成果的公正性,提高地理国情监测的权威性。本文在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基础上,从工作保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管理体系框架,旨在指导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以2017年和2018年湖北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验收工作中形成的包含了地表覆盖与国情要素错误的"监测成果错误数据集"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和ArcPy对数据进行要素提取、整合,对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中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质量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评价了成果总体质量变化趋势,为对持续性地...  相似文献   

12.
史文中  陈鹏飞  张效康 《测绘学报》2017,46(10):1620-1626
可靠性是地理国情监测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本文依据空间数据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地理国情监测可靠性。回顾与分析了可靠性理论,定义了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可靠性的范畴;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可靠性研究框架以及相应的可靠性评估内容、指标以及流程;介绍了理论成果应用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总体可靠性评估;最后展望了地理空间数据可靠性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地理国情监测是全面了解国情、把握国事、制定国策的基础性工作。基于2018年度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结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生产实际,探讨了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成果的质量控制方法,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典型质量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为常态化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周天祥 《东北测绘》2012,(3):221-223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果资料积累、技术基础和人才梯队,但是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国情监测体系还需要科技创新和实践探索。目前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已取得的基础测绘成果及其与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方面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地理国情监测的重点和难点,创新思维,勇于探索,破解难题,为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的深入开展和推广应用,社会各界对地理国情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从需求分析、技术路线、平台设计与实现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安徽省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发布平台的建设情况。发布平台基于开源框架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建设,面向每年持续更新的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提供了界面化动态配置功能,首次建立了全省地理国情数据资源服务体系,为地理国情信息共享、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面向典型地理国情监测,提出了监测信息提取处理、分析发布的技术流程方案;从监测数据源分析、监测信息整合提取、监测信息统计与分析、监测信息管理、监测成果制作、监测成果发布展示6个方面研究了典型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分析发布技术框架建设。针对城市发展变化监测专题,以重庆市万州区为实验区,搭建了典型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分析发布集成平台,验证了该技术框架的可行性,为典型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理国情普查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首要任务,其成果作为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依据。本文在简要介绍地理国情普查背景和成果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宏观决策、减灾防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构想。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基础上,武汉市开展了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本文结合武汉市国情监测项目实施过程,对地理国情监测方案的流程框架进行了阐述,针对重要技术难点进行了探讨,为将来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以保证其按时、快速、高效地完成。  相似文献   

19.
张文龙  潘星 《测绘》2019,(2):81-85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在图集设计思路、地图编制方法等方面的探索,总结出了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制图表达的基本流程,并以地图形式直观地展示地理省情监测成果。探索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图集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尤其是动态信息的制图表达方案,为开展地理国情、省情监测等综合地图图集的设计、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近几年福建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实践出发,分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中关键性与频发性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建议,为基础性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