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熊鹰  张清敏 《测绘科学》2013,38(3):93-95
本文以ArcGIS软件的空间网络分析模块为主要技术手段,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主要指标,对不同阶段湖南省区域的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进行定量测度与分析。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省可达性水平由长株潭地区为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之势,可达性值变化率呈多级格局,可为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铁作为一种便捷交通方式,在广州市立体交通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可达性变化的分析研究对于市民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极重要意义。文中以已开通和规划中的广州地铁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和VBA编程功能,通过计算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对广州地铁网络的可达性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可达性水平高的地区集中在人口密度高、地铁网络密集的中心城区,有明显沿着线路指向换乘站点的特点,并呈现向外围扩张和降低趋势;未来的地铁网络建设使得可达性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而中心城区的可达性水平仍高于外围地区,但差距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赣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收集处理研究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网络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和相关统计算法,计算出道路密度、道路服务指数2个可达性指标,通过指标模型结果对赣州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的可达性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赣州市城区道路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城市建成区之间的可达性呈现相对不均衡,中心城区之间道路密度仍具有提高空间,章贡区的可达性程度最高,与南康区具有连接成片的趋势,赣县区的可达性最低.研究结果对赣州市城区道路网络的优化和未来建设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GIS技术,以河南省镇平县为例,在评价交通网络可达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可达性的三个因素:是否与高等级干线公路邻接;在区域中的地理位置居中还是偏远;所在区域道路网络的整体连通性。在这些因素指引下所作的路网调整,明显改善了交通网络的可达性,优化了城镇节点的交通区位。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地铁网络为研究对象,使用ArcGIS软件并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分析了广州地铁网络的可达性。结果表明,高可达性地区集中在老城区,并圈层式向外围扩张,呈现出多级格局。在可达性较高的区域中,还呈现出指向换乘站的特点。研究还发现,可达性较高的地铁站点均位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集区域。而可达性较低的站点全部位于缺少换乘点,且人口密度相对低的南沙区。  相似文献   

6.
陈少沛  李勇  庄大昌  张慧霞 《测绘科学》2018,(3):123-130,147
针对广州地铁网络的可达性空间特征及产生的区域响应,该文基于图及可达性测度模型,结合GIS技术,探讨其时空发育状况、拓扑结构、可达性演变与区域差异特征。结果显示,广州地铁网络与商住区的空间扩张过程在时空上吻合;广州地铁网络逐步演化为回路网络,但拓扑结构存在不足;时间可达性重心从政治中心向商业中心转移,可达性从商业中心向四周区域辐射,并随距离逐渐衰弱;可达性空间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换乘站点对所在区域的可达性作用显著;潜力可达性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双中心特征,且在空间分异上与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相呼应。通过对广州地铁网络进行可达性演化和空间特征分析,既为交通可达性研究提供实践经验,也为地铁网络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GIS网络和空间分析技术为基础,运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北京市城六区医疗服务的可达性进行了研究;综合比较了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两种出行方式下的就医可达性结果,并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为相关部门设施规划和资源分配提供了重要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就医可达性分布不均衡,呈从中心向外降低的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公路交通网络建设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作为指标进行空间插值,对黑龙江省市域交通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的交通可达性以哈尔滨市、大庆市、绥化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外逐渐降低,其中,哈尔滨市与大庆市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下降幅度较大,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最大。不同市域的经济发展与人口总数也影响着市域的交通可达性,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交通网络的合理拓建。  相似文献   

9.
基于武汉市实际的公路交通网,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和可达性模型,参考武汉市公路网结构,定量分析了武汉旅游景点的可达性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景点分布空间上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武汉市旅游景区可达性呈现由中心向周边递减的圈层分布;区域内景点平均通行时间在0.723 8~3.003 5 h之间,景点可达性系数极差为1.766 6;受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公路网结构及景点知名度的影响,旅游景区可达性空间格局不平衡分布较显著。最后,提出武汉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养老机构可达性研究尺度过大影响区域可达性评价问题,该文以成都市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将成都市2020年常住人口格网化,运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成都市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级测算,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养老机构供需空间格局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成都市养老机构可达性整体较好,但圈层差异明显。中心圈层可达高,边缘圈层农村山地区域可达性较差;可达性与老年人口Moran’s指数为0.331,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养老机构基础配置合理。  相似文献   

11.
刘娜  广晓平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3):68-71,81
针对青岛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建设不完善的问题,研究了该区域路网的综合可达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基于GIS平台,建立了青岛市中心城区路网模型;选取最小阻抗(时间和距离)、交叉口服务指数、路网密度和路网连通度作为关键评价指标,分别从路网距离关系、路网结构合理性、路网密度和路网发育程度4个方面分析了该区域的路网可达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青岛市中心城区路网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路网以多中心多圈层形式分布,整体可达性良好;西南区域路网密度低,南部外围区域机动性差,南部地区可达性较差,应不断加强该地区的基础设施与路网建设。  相似文献   

12.
着眼于低频浮动车轨迹数据,对地图匹配问题进行了抽象,并分析了影响匹配结果的几何约束与拓扑约束。针对GPS采样的低频性和城市路网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路网拓扑约束下的增量型地图匹配算法(topology-constrained incremental matching algorithm,TIM)。选取北京市浮动车的GPS样例轨迹数据进行匹配,结果表明,该匹配算法在不同复杂程度的城市路网下均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Recent advances in network sc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GI) have created new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the topological analysis of road networks. The degree correlation of road networks is rarely studied. This study applied four measures, including the average degree of nearest neighbor, correlation profile, Newman's assortativity coefficient, and Litvak–Hofstad's assortativity coefficient, to measure the degree correlations of road networks represented as dual graphs of strokes, axial lines, and named roads. After investigating 100 road networks worldwide obtained from OpenStreetMap, it has been found that road networks are mostly disassortative or uncorrelated in stroke and named road representations, but assortative when represented as axial lines. Inconsistency in different measures persists regardless of method of representation; therefore, qualitative dichotomy or trichotomy is insufficient to describe the actual connection pattern in road networks. A taxonomy of road network assortativity is proposed. Two of the proposed disassortative typ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absence of a grid pattern and are less robust than the typical disassortative type.  相似文献   

14.
从网络分析法的角度对武汉市水系网络、道路网络、绿地网络及其复合网络构成的景观生态网络格局进行分析。根据总体景观生态网络格局特征、分区统计景观生态网络格局特征、分等级统计景观生态网络格局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道路网络和绿地网络的α指数、β指数、γ指数都明显好于水系网络,相比较而言,三网复合网络都有比独立网络更好的连接度,分区统计结果显示,主城区复合网络的三项指标均处于最高,网络连通度最好,分等级统计结果显示,等级道路网络的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均高于全部道路网络,等级水系和等级绿地网络的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均低于全部水系和全部绿地网络。  相似文献   

15.
道路网络自动综合是地图综合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引入对偶拓扑理论建立了城市道路网络的对偶拓扑结构,并将道路的重要性表达为路网中所有道路的重要度贡献的总和,进而提出了一种道路网络自动综合方法。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为合理地选取路网中相对重要的道路,所选路网保持了原始路网的整体形态及拓扑连通。  相似文献   

16.
道路网络通达性是区域交通体系建设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本文以GIS为技术手段,通过重力度量模型、道路加权和密度模型计算得出经济联系指数和道路加权核密度指数,并构建综合通达性指数来分析湖北省县域道路网络综合通达性及其空间特征分布。结果表明:(1)湖北省103个县经济联系指数以武汉市主城区最高;(2)道路加权核密度指数以武汉市东西湖区最高;(3)道路网络综合通达性最高的5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硚口区、汉阳区、江岸区、江汉区、东西湖区。本文填补了目前国内省级交通网络通达性方面的研究空白,为湖北省道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布局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付仲良  翁宝凤  胡玉龙 《测绘学报》2016,45(9):1115-1121
针对当前常用示意性地图生成方法中往往存在简化程度不够、未考虑长度信息以及时间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stroke构造、移位一体化的道路网示意化方法。该方法在对道路网进行stroke划分构造的同时,直接对其进行渐进式的移位示意化及拓扑检查。同时本文还提出利用相似分形维数来定量比较并验证不同示意化方法的有效性。试验表明,本算法在考虑原始线形的基础上,示意化过程简单,时间效率较高,减少了拓扑冲突问题,保证了拓扑一致性及路网的均衡分布,具有较好的清晰度和认知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VGI数据中检测更新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神经网络自动匹配算法。通过选取路段的距离、方向、形状和长度4个空间特征的相似度作为衡量路段是否匹配的指标。考虑到4个空间特征指标对匹配的影响力不同,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中的隐含层对基函数引入粒度拉伸因子,使径向对称的RBF顾及各向异性。同时对输出层在线性加权求和函数的基础上引入sigmoid函数,使计算结果(路段的匹配度值)归一化。该算法对数据质量较差的VGI路网具有很好的匹配能力,与BP神经网络相比,RBF神经网络在地图匹配中具有更好的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顾及结构和几何特征的道路网自动选取方法。综合考虑道路的度中心性、集聚系数和路划的几何长度等道路选取影响因素,提出一种道路重要性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很好地保持选取道路网的整体与局部结构、拓扑结构以及路网连通性。基于该方法,由大比例尺地图选取出的小比例尺地图与相应标准比例尺地图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表明该方法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