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中遥感解译工作量大、解译难度高,解译工作人员不可能逐一实地核实每一个图斑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库辅助作业人员解译的思路,以国情普查遥感解译样本数据库的建立为例,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标志库,方便遥感解译人员进行准确解译。  相似文献   

2.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包括地面照片和遥感影像实例,是制作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的基础资料。文中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中遥感影像解译样本的采集、整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利用GEOWAY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软件完成遥感影像解译样本的采集、整理,实现了解译样本的一体化生产流程,并与传统的纸质调绘、PDA数字调绘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证明解译样本的一体化生产流程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李博 《东北测绘》2014,(6):188-189,194
地理国情外业调查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是保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外业调查是对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和解译的地表覆盖分类成果以及内业无法定性的类型、边界和属性进行实地调查,同时采集遥感影像样本数据,为最终形成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和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遥感影像作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重要的采集依据,关系着整个国情普查成果的质量。本文通过在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中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的实际经验对采集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是查清我国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建立普查成果数据库,为开展常态化的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正确理解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设计和作业指导书,以及国情普查的内容与指标,进行外业核查与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工作,为最终形成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是辅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重要参考资料.对在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生产实践中解译样本拍摄时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对解译样本进行研究能够大幅度提高内业影像判读的准确性,从而降低外业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因其较高的精确性和时效性已成为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手段。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调查工程,起着为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的作用。遥感影像解译是整个普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而且工作量巨大。目前,地理国情普查的遥感影像解译环节主要采用人工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解译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一种面向对象分类的遥感影像自动解译方法,通过东莞市TM影像实验,总结该方法的解译特点,并介绍其在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有松  张继贤  罗伏军  党宇 《测绘科学》2019,44(12):162-167
针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如遥感影像解译样本缺少典型性、地面照片拍摄不符合技术规程、影像实例数据结构异常等系统性质量问题,以及解译样本采集中存在操作不规范、样本采集主观影响较大等主观性质量问题,该文分析了影响遥感影像解译样本质量的关键生产要素、环节与原因等,提出了全过程的生产质量控制方法,给出了提高遥感影像解译样本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该研究提出的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新需求,以解决质量问题为导向的生产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提升遥感影像解译样本质量,并为今后相关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目的是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地理国情普查中的样本数据为普查成果的质量提供明确的依据,并可对今后普查成果更新进行对比,减少成果更新的工作量。通过醴陵测区的实际作业情况,结合地理国情普查的技术要求,设计符合样本技术要求的样本点影像处理软件,提高了遥感解译样本生产的工作效率,确保样本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是进行地理国情普查的底图数据,如何在高分辨率影像上准确地解译地理信息数据对测绘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地表覆盖林地分类中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合林、疏林、绿化林地、人工幼林、稀疏灌丛等林地信息的人工解译方法和技巧,通过遥感影像纹理特征的判别为以后同类地表分类的解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理国情普查是摸清我国国情、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GIS技术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以及特有的空间分析能力使其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rcGIS软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ArcGIS软件在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采集、遥感解译样本制作和元数据制作方面的应用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以后更广泛地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WorldView-2的遥感影像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莹  王环  方圆 《东北测绘》2014,(6):165-167,170
对于国家新推出的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卫星遥感数据作为其基础数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目视解译的结果。本文主要对WorldView-2影像进行分析,并对其整个预处理的流程进行分析整理。最终表明,WorldView-2影像可采取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影像融合-数据正射纠正的技术路线对整个影像进行预处理,为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的影像数据预处理提供了参考及依据,为后续的目视解译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地理国情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这项重大的地理国情普查、自然地理信息与国力调查,可以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掌握我国地理国情基本要素、自然地表覆盖、生态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分析空间分布、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本文结合朝阳市地理国情普查阐述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底图制作、外业调查与核查、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制作。  相似文献   

14.
浅析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分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海芹 《东北测绘》2014,(6):118-121
为确保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普查内容分类体系有一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本文先后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分类的原则和采用的三级分类与编码体系,讨论了不同门类普查数据的表示方法,提出了基于决策树思想的一级类可靠判译方法,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该分类体系与其他已有体系的异同,可为深入理解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然资源要素解译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最基础、投入工作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工作,存在可解译类别少、要素边界不准不全、类别属性可靠性不高等诸多挑战。本文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应用场景出发,首先从要素解译到场景要素耦合的解译范式、数据驱动到知识驱动的解译方法、人工目视到人机协同的解译手段3个方面阐述了自然资源要素自动解译的研究进展;然后探讨了6个重点研究方向及其研究内容,包括场景要素耦合解译、知识驱动语义理解、人机协同智能解译、内外一体与三维环境解译、关键参数精准计算与定量反演,以及高可信质量控制与真实性验证;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自然资源要素智能解译研究提供思路,推动解决困扰遥感影像自动解译方法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应用中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志刚  赵喜春 《东北测绘》2014,(6):195-197,200
以鄂伦春自治旗测区的数据成果为例,介绍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的检查方法,包括对地面照片、遥感影像实例的人工检查,以及使用Python编制程序提取地面照片的EXIF信息,对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中的属性信息进行自动对比检查,提高了质量检查效率及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以农村为重点,调查方法主要是人工内业判读加外业核实,不仅效率低,而且造成经济负担。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解译技术也日趋成熟,本文以尖扎县遥感影像为例,用最大似然法分类技术,对土地利用现状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用遥感技术从基础图像制作、岩性及水系等专题信息提取、岩层产状判定、构造解译及力学性质分析等多个方面对基岩山区地下水进行勘查研究,最终在重点工作区圈定3个富水靶区,并结合野外勘查对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利用遥感技术在基岩山区进行地下水勘查,能够为快速、有效地寻找地下水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减少基岩山区地下水勘查中的盲目性,对改变基岩山区严重缺水状况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学之  张禹  周博飞 《东北测绘》2014,(6):26-28,31
FeatureStation和eCognition都是用来对卫星影像进行自动解译分析处理的软件,在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二者的解译思路不尽相同。众所周知,自动解译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人工解译的工作量,因此,自动解译软件的选择是否恰当,应用场合是否合适是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FeatureStation和eCognition的利弊,用实验数据说明二者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