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各地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陆续完成,地理国情监测与更新已进入常态化。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数据源,具有数据量大、范围广、影像类型多等特点,基于影像匹配等技术,使用PixelGrid-GEO光学卫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可快速批量地制作遥感卫星影像,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北京拓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完成浙江省地理国情监测历史遥感影像项目的验收工作后,2014年2月又完成了江苏省地理国情监测历史遥感影像项目。成果包含了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多期珍贵中高分历史遥感影像。目前陕西省地理国情监测历史遥感影像项目也在收尾验收中,象征着历史遥感影像应用于地理国情监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主要基础影像是航空摄影遥感影像,但是卫星遥感影像在本次地理国情普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作为无法获得航空摄影遥感影像地区的基础影像补充,并将成为地理国情普查时点核查数据更新和修正的主要数据源影像。中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用于时点核查时快速发现变化地类,并用于评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准确度。卫星遥感将是未来实现持续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红林 《东北测绘》2014,(6):134-136,139
在山西省地理国情普查实验区朔州市资源3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中,需要使用多种软件处理遥感影像数据。本研究结合多种处理流程和技术方法,通过对处理后的影像数据分析比较,找到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的最佳途径,重点分析了卫星遥感影像的纠正方法,为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提高多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效率和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理国情普查和1∶50000动态更新等国家指令性项目的开展,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遥感影像图像文件的数据读写就显得更为必要和急切。本文以TIFF,IMG为例,就几种常见遥感影像格式及其读写做以说明,以便大家在影像读取、裁切等操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耿晴  曾浩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3):156-158,164
为了提升遥感影像质量,增强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地理国情监测能力,采用基于云层因素的天气模型,分析了云覆盖对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影响.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选取湖北省境内近年的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资料,重点分析了云覆盖对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受云覆盖的影响相对较小,高分二号和资源三...  相似文献   

7.
摘要:高分辨率影像作为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数据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World.View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在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对制作地理国情监测作业底图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基于WorldView-2的遥感影像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莹  王环  方圆 《东北测绘》2014,(6):165-167,170
对于国家新推出的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卫星遥感数据作为其基础数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目视解译的结果。本文主要对WorldView-2影像进行分析,并对其整个预处理的流程进行分析整理。最终表明,WorldView-2影像可采取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影像融合-数据正射纠正的技术路线对整个影像进行预处理,为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的影像数据预处理提供了参考及依据,为后续的目视解译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卫星遥感影像已经广泛应用于测绘领域,覆盖范围广、重叠度小、排列方式杂乱无章等特点,给影像纠正带来了新的课题。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主要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生产,特别在西部地区存在控制资料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等特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一体化测图系统PixelGrid软件突破了大范围区域稀少或无地面控制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的关键技术,但是对于不同卫星影像、不同区域纠正精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本文针对地理国情普查试生产某区域采用稀少控制进行遥感影像区域网纠正进行多方案试验论证和精度分析,对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曹爱民 《东北测绘》2014,(6):127-130
主要结合地理国情普查项目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使用集群影像系统,针对“宁夏地理国情普查卫星影像DOM制作”项目,提出利用CIPS进行数据生产的流程、方法,对生产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数据获取手段有了长足的进步。测绘部门在生产中也展开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地表覆盖等信息。本论文以易康软件作为卫星遥感影像地物提取的平台,研究如何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生成地表覆盖分类图,以达到测绘部门在生产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Remote sensing mapping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surveying and mapping.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implement the project of Mapping Western China(MWC),a technical mapping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In this project,many problems have been solved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uch as block adjustment with scarce control points,large-scale aerial/satellite image mapping,and intelligent interpretation of multi-source images.Several softwares were developed,e.g.PixelGrid for aerial/satellite image mapping in a large area,FeatureStation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source data in the complex terrain areas,and an airborne multi-band and multi-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ric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SAR mapping.For the first time,full coverage of 1∶50,000 topographic data of China's land territory has been produced,which means the geospatial framework of digital China is basically completed.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other key national plans and projects(i.e.national geographic conditions monitoring and national remote sensing map-ping),the focus has changed from MWC to national dynamic mapping.Accordingly,a dynamic mapp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The data acquisition capability has developed from a single source to multiple sources and multiple modalities.The mapping capability has developed into dynamic mapping,and the capability for database updat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on.The national geographic condition monitoring creates a multi-scale index system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various needs.A multi-level and multi-dimensional technical system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 and decision-making service is develope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ynamic monitoring to information service.In this paper,we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mapping in China with respect to data acquisition,map production,and information servic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motiv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ory and method for remote sensing mapping,technical and equipment in the smart mapping era,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perceiving,analyzing,mining,and applying geographic data,and to promote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相似文献   

13.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不仅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阳光责任政府建设,也可以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空间化、科学化。本文以塔里木河流域地表覆盖变化监测试点项目为例,从监测影像的选取、监测内容的确定、专题资料的收集与利用和监测技术流程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监测项目的实施思路,可为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地表覆盖分类成果的分类精度检查特殊性,提出了一套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辅助成果质量检查的技术路线,并结合工程实践开展了成果检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路线能有效检查出成果中存在的漏更新、误更新等典型问题,有效提高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可为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中地表覆盖分类成果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和低空遥感等多平台多传感器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层次遥感影像数据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廉价,使其在电力工程的前期选址选线、可行性研究、施工图等设计过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针对大多数电力工程主要采用AutoCAD平台而丢失了遥感影像的地理信息(图像的地理坐标,分辨率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实现AutoCAD平台对遥感影像带地理参考插入,并以插件的形式实现与系统平台的对接,实现了将遥感影像引入到现有基于AuotoCAD电力工程设计平台之中,简化制图流程,提高设计水平,达到一个平台即能完成所有操作的目的,并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可靠与高效。  相似文献   

16.
主要针对2018年辽宁省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影像数据源的获取及全色整景影像制作过程作以明确概述,实例验证整景纠正影像适用监测任务区内新增或已变化图斑要素进行内业解析判读与外业调查以及带来的直观性与便捷性。将整景影像用于国情图斑变化核查,极大程度上确保地表覆盖和国情要素成果在时间精度、逻辑一致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表征质量等方面均符合国情监测阶段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影像融合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土资源部启动的全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卫星影像,从中提取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基于作者近几年从事该项目研究与应用的实际,分别以SPOT系列数据、TM数据及QuickBird等中、高分辨率数据作为试验数据,进行影像不同融合算法试验,旨在研究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在动态监测项目中的应用,并对融合结果进行定性、定量两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适合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监控视频中动态目标的精准定位与跟踪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已成为监控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视频动态目标检测仅依赖图像特征数据,忽略了与地理坐标系精准匹配,特别是对于多个摄像机覆盖的区域,拍摄的角度不同,投影后形成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也不同,因此,难以满足智能监控在复杂的地理场景中全方位时空信息感知。本文提出一种多摄像头协同的视频监控图像与地理空间数据互映射模型构建方法来获取动态目标的轮廓和地理位置等时空信息,首先建立监控图像信息与地理空间数据的互映射关系,将观测角度不同、尺度不同和空间分辨率的监控图像置于同一坐标系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合Canny算子与背景减法来检测目标的边缘信息;然后采用质心偏移算法还原目标在该场景的实际位置,从而实现多角度下连续跟踪,提升地理场景的时空理解力和分析力,提高动态目标的精准定位与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