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理国情监测是为了获取自然与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地表变化信息,为政府、行业和公众提供地理国情信息服务,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点之一。本文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多期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确定监测内容与指标,并有针对性地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映该保护区的现状和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面向地理国情监测,以自然保护区监测为突破口,分析自然保护区监测内容,研究自然保护区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专题信息建模、多时态信息动态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以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构建保护区多层次、多尺度的基础空间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实现保护区动态监测系统,形成动态标注、动态漫游、动态矢量等多种动态表达方式。该系统的建立为自然保护区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所形成的监测内容、关键技术和动态表达方式对地理国情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理国情监测是获取国情国力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地理国情监测的实施将为生态河南建设提供动态、实时的自然、人文要素信息,林业、水资源监测信息以及环境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以及环保基础设施信息。本文着重研究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体系、生态省建设中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体系、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措施,并结合河南省地理国情监测试点项目对生态河南建设中的地理国情监测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地理国情监测的顺利实施,实现信息共享,需要全面分析和研究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建立完整统一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分类体系,使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分类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根据地理国情监测信息的范围、内容、特点以及与地理信息的密切联系,探讨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分类方法与分类基本要求,并依据线分类法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对地理国情监测信息进行分类,形成一个基于线分类法按属性与隶属关系划分的信息分类体系,并以地表覆盖为例说明分类的层次和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为依托,针对自然保护区监测监管领域,设计了地理国情监测自然保护区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功能,研究了服务平台构建的发布库建设、服务发布、展示应用等关键技术,为地理国情监测在自然保护区的应用提供了信息化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对要素信息编目的概念与原则进行介绍,探讨设计地理国情监测目录的框架。通过对编目内容与流程、监测范围、目录内容、要素整理、要素分类、要素属性、监测周期、目录组织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地理国情监测目录标准化的实现。目录标准化研究有利于使用者了解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内容和含义,对促进监测数据的分发、共享和应用,引领与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实现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理国情信息统计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内容,地理统计单元的划分直接决定着地理国情信息统计的精度。提出了采用基于GeoSOT网格模型生成的地理国情监测多级网格来统计地理国情信息的方法。以地理国情监测多级网格为地理国情信息的统计单元,能弥补以行政区划为统计单元的不足,更有效地表现区域内部地理国情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吕长广 《测绘通报》2012,(Z1):544-546
根据地理国情信息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将地理国情信息分为3个层级,根据不同的层级确定相应的监测责任主体,即地理国情监测、地理省情监测和地理市情监测,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形成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的有机整体。阐述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情况的基础性工作,是了解国情、把握国事、制定国策的重要战略性工作。本文面向北京城市特点,阐述地理国情监测目标、监测范围、监测内容,介绍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和监测成果,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服务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违法建筑治理、背街小巷整治、重大工程建设等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应用效果,取得了不错的社会经济效益,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及应用对其他城市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的现实背景和意义,依托地理国情普查和常态化监测,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求,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的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等,并开展了京津冀地区自然生态空间变化监测、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交通网络变化监测、重点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空间分布监测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监测研究,成果已经在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管理等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3S技术的自然保护区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然保护区监管需求,综合利用3S技术,通过遥感监测数据、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和天地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功能,研究了基于WEB端和移动端交互的监管核查和在线数据导入与核查关键技术,实现了自然保护区的监测管理、开发保护和在线核查。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时掌握保护区珍稀动物的分布、生长情况和数量信息,该文以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移动GIS和WebGIS技术构建会泽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高清遥感影像为数据支持,将ArcGIS Server地图缓存技术融入其中,通过移动GIS进行自然保护区巡护信息采集并上传到后台服务器,采用WebGIS技术在网络客户端实时对后台服务器数据进行下载更新,从而实现移动端和网络端的信息同步。应用效果表明这种移动化、网络化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模式,使自然保护区保护黑颈鹤及其越冬地的湿地生态环境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综合利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多时相遥感影像资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结合相关专题资料,利用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地理相关分析等方法,开展水源地水域、植被、居民点、道路、点污染源及防治设施5个方面的专题分析,研究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方法,为后续监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同时发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作用,为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数据挖掘及信息服务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地理国情、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的基本内容,详细地论述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开展荒漠与裸露地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基础数据整合及预处理、解译提取、基本统计分析及综合统计分析等方法。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恰库尔图镇为研究示范区,介绍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数据源,开展相关研究的情况,并展示部分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服务国家生态文件建设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以2007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所提供高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数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2015年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近8年来,受人为、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影响,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整体景观破碎度增强,形状更加规律化、简单化,景观分布聚集度变大,生态连通性增强,多样性减少。研究结果为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我国的国情国力的普查工作,是获取地理相关信息、掌握人文地理信息与社会活动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测绘生产对发展国家经济具有突出贡献的充分体现,对推进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保证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合理性、正确性、现势性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国情监测项目设计要求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重点要素及在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错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整理,确保地理国情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  相似文献   

17.
张晓清 《现代测绘》2011,34(1):55-57
基于元数据管理的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元数据管理理论进行系统开发,建立开放式的系统架构,形成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平台框架.该系统把元数据作为系统的核心数据内容,其最重要的技术特点是通过对元数据的自定义来实现数据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及其在地理国情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夏  李丹  刘小平 《测绘学报》2017,46(10):1598-1608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需要对所获取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以得到地理国情的时空分布模式、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形成地理国情信息和知识。地理国情监测生成的基础数据源,可用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城乡及城市群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的空间智能决策分析,但目前有效的模拟分析工具还比较缺乏。笔者提出的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理论框架,耦合了地理过程模拟预测和空间优化,为上述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和实用工具。为进一步方便与GIS进行无缝的链接,本文提出了基于ArcGIS插件的GeoSOS以方便进行高效的地理模拟分析。并以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研究为例,通过在地理国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发现。模拟结果显示,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广东省优化开发区域在2020年其土地开发强度将超出规定的约束指标,并发现各区域均存在大量城乡建设用地占用生态保护压力等级高和较高地块的现象,而基于土地开发强度和生态保护双重约束的城镇化扩张能够在满足约束指标的同时获得更紧凑的景观格局。表明GeoSOS及其ArcGIS插件可以成为地理国情信息分析的有利工具,并给出了今后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生态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服务于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信息管理与评价,设计开发了一套综合性的生态地理信息系统。描述了系统的实施方案和技术特色,重点强调了有关生态的专题属性集成,并提出了基于GIS地理处理建模的生态分析、评价和预测的模型驱动方案,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以及生态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持续的信息化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