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秦皇岛市某人工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处的地貌单元以及岸边的植被、建筑决定着不同于其它海域尤其是陆地勘察的施工方法。通过秦皇岛市某人工岛海域勘察的工程实例总结出附近海域勘察的特点及施工要点,对于相似条件的海域工程勘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鄢芳 《海岸工程》2007,26(3):78-82
工程勘察质量主要以成果报告为表现形式,因而勘察成果审查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以及提高工程勘察成果报告编制的规范化水平是提高工程勘察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工程勘察质量、工程勘察成果报告的编制及工程勘察产品的认识方面,提出了对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岭澳核电站海域工程勘察为例,论述了核电站海域工程勘察工作的特点和它与常规海工项目的相同与不同点,包括勘察方案的设计,勘察阶段的划分,海上钻探的实施,原状试验和室内试验以及安全分析报告的编制以及勘察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深海路由勘察中深拖与AUV的技术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研究了深海路由勘察项目中使用的深拖作业系统、AUV作业系统和相关的作业技术难点,总结了测量级AUV的技术优势,并对国际深海测绘级AUV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现代深海勘察设备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AUV将逐渐取代走航式深拖成为深海工程勘察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的分析离岸人工岛群对周边海岸动力的影响,本文以龙口市人工岛为例,运用MIKE21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龙口离岸人工岛及附近海域的水动力模型和波浪模型,根据波浪的生成、成长和传播原理,针对最有可能形成较大波浪的W、WNW、NW三个方向,采用频率为0.5%(重现期为200a)的高潮位叠加频率为0.5%(重现期为200a)的W、WNW和NW向风作用下的波浪场和水动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高潮位条件下人工岛周边不同波向对应的有效波高和最大波高值,以及最大流速和流向数据,可为人工岛群的地坪标高确立和防浪建筑物的布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港珠澳大桥地处伶仃洋的湾口水域,东、西人工岛分别位于伶仃洋大濠深槽两侧。人工岛水域水深流急,潮流正面冲击人工岛,易造成人工岛海域水下地形发生大的变化与调整,最终形成以人工岛为中心的局部滩槽新格局。在大桥工程设计阶段,采用伶仃洋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人工岛建设后的伶仃洋水沙环境和水下地形冲淤进行了模拟计算。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人工岛对伶仃洋水域的水沙环境影响集中在人工岛上、下游各5 km水域内,人工岛呈冲刷趋势,岛体上下游形成以岛为中心的梭状淤积体。人工岛建设10年前后的水下地形冲淤变化结果表明,人工岛建设引起的海床冲淤变化趋势与数学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此为当初采用的数学模型预测效果提供了良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7.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工程勘察行业是海洋经济支持层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通过资质管理对海洋工程勘察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督,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现有的资质管理体系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矛盾。文章通过分析海洋工程勘察资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能为海洋工程勘察资质工作的管理和标准修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深水海域的工程开发、综合管理及权益维护,需要海底勘察装备技术先行;文章从水下声学定位、动力定位、海底浅层高分辨勘察、海底取样与测试等4个方面进行了海底勘察装备技术发展现状描述,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截止2002年1月,建设部、国家计委相继颁布了《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其中含海洋行业工程设计),《海洋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其中含海洋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建设部、人事部领导下的全国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也批准了启动注册海洋工程师筹备工作。这些工作的完成对促进我国海洋工程事业发展,规范海洋工程勘察设计市场行为,提高海洋工程勘察设计队伍素质和质量水平,为我国海洋工程勘察设计技术人员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管理体系已确立,海洋工程…  相似文献   

10.
任贵永  白玉  孟昭瑛 《海洋学报》1995,17(3):96-102
海上人工岛的地震载荷主要是地震惯性力和动水压力.本文根据人工岛结构与流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应用线性势流理论,用解析方法推导出地震作用下大尺度水下圆柱体的动水压力解析解,从而可求出圆形人工岛岛体表面上任意一点的动水压力、岛体分层单位高度上的动水压力、总动水压力以及岛体动水压力沿铅直方向和水平面上的分布,以满足人工岛结构计算和整体性能计算的需要.本文利用推导的公式和编制的程序对我国第一座浅海石油勘探开发人工岛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取得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离岸建设人工岛是围填海的重要方式之一。人工岛的建设势必改变工程区的水动力条件、泥沙输运格局与海岸演变状况。选取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减少工程建设对海岸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人工岛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以海南岛万宁日月湾人工岛建设为例,利用DELFT 3D模型系统,研究原场与不同平面布置方案后的波浪传播、波生流、泥沙输运与岸滩演变,探讨不同人工岛方案岛后形成连岛坝(Tombolo)或突出体(Salient)的可能性及泥沙淤积体积的大小,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研究表明,不同人工岛方案因为其大小、离岸距离及所处位置的差异,对岛后的波浪传播、波生流、泥沙输运与地形冲淤演变产生不同的影响。人工岛离岸距离越远、所处位置水深越大,人工岛在波峰线上的投影长度越短,形成连岛坝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1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下属厦门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完成的国电漳州核电厂工程水下地形测量项目,日前在厦门通过由华东电力设计院、珠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福建海洋研究所、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项目组所作的测量成果汇报后,按照核电厂工程海域观测工作大纲与质量保证大纲进行认真审议,  相似文献   

13.
江苏新月形人工岛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人工岛为世界许多沿海国家更为广泛的建设和利用.江苏沿海开发已经拉开序幕,并在南通洋口太阳沙建造了一座人工岛.人工岛对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和海洋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巨大的投资和浩大的工程,使许多地区对人工岛望而却步.通过积极探索新月形淤泥基人工岛建设,利用人工设施对于自然力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即通过对风浪等自然力和江苏沿海丰富的泥沙资源合理利用,既从真正意义上实施江苏人工岛的常规化建设,也为江苏沿海实践新海洋型工业理论,发展节约资源、综合开发和集约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连湾人工岛的建设预案,在人工岛多种长度及宽度的组合条件下,运用MIKE21 flow model模块进行人工岛建设前、后的海湾流场及污染物扩散运动模拟,探讨研究嵌入人工岛后海湾水体交换、污染物扩散及污染物存留率的变化规律,进而评价人工岛对海湾水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人工岛功能定位前提下,综合考虑人工岛和水环境的诸多因素,分别给出了可供规划参考的人工岛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5.
人工岛作为一种新兴的海岸工程, 它的建设所引起的岸滩冲淤和防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海南万宁市日月湾人工岛为例, 通过4期实测海滩剖面数据和多时相遥感影像, 分析了冬季波浪与人工岛联合作用对日月湾海滩冲淤变化的影响, 并结合海区波况, 探究了海滩冲淤变化机理。研究表明, 日月湾海区冬半年的平均有效波高与波浪周期明显强于夏半年, 且波浪强度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在人工岛建设前后变化幅度较小; 人工岛建设对海滩地貌变化有强烈影响, 海滩呈现出岛后淤积而两侧侵蚀的显著特征, 岛影区海滩不断淤积, 岸线向海淤进达200m, 甚至可能与人工岛相连形成连岛沙坝, 人工岛后两侧海滩侵蚀, 岸线向陆一侧蚀退最大距离达50m; 海滩在冬季波浪和人工岛共同影响下, 岸滩自北向南依次表现为稳定、侵蚀、淤积、相对稳定、略有侵蚀或淤积、侵蚀、淤积的冲淤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东郊椰林人工岛建设于砂质海岸外,对海岸线变化有非常大的影响。选取5景遥感影像,运用DSAS数字岸线分析系统分析人工岛建设前后岸线变化,同时利用SMC模拟系统分析人工岛建设前后水动力变化情况,用于分析研究泥沙运移趋势。结果表明人工岛建设后,该海岸西段人工岛与陆地之间海域波浪场明显减弱,而沿岸流则由人工岛建设前的自东向西,变为人工岛建设后后两股沿岸流在岛体后方相汇,利于此处泥沙堆积。通过岸线变化分析,人工岛建设之后西段岸线受人工岛的遮蔽由侵蚀转变为淤积,最大淤积速率可达70m/a,形成现在向海凸出沙嘴,最终将演化为连岛沙坝,东段岸线接受不到岛体的庇护则仍表现为侵蚀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象山檀头山海底电缆路由勘察中获得的地形测量、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探测、工程地质钻探等资料基础上,结合其他自然环境资料对路由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工程环境较适合海缆的铺设,海缆可铺设于勘察区的南部,登陆点附近基岩裸露区和砾石应进行清理、开挖和采取防护措施,海底和冲刷槽边坡稳定,檀头山附近水下浅滩地层中浅层气上冲至海底面以下最浅不足5m,对海底电缆影响不大,但要在开挖施工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探地雷达是利用超高频脉冲电磁波深测地下介质分布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由于其高效快捷、高分辨率等特征,在浅层与超浅层地质调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苏丹喀土穆炼油厂区勘察为例,介绍探地雷达在大面积场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本次勘察目的是详细查明厂区岩土层分布、进行基岩风化带的划分、查明场区构造破碎带发育状况。由于采用了地质雷达探测,钻孔数由原先的500多个孔减少到了63个,工期由原来的6个月缩短为1个半月,大大缩短了勘察周期,节省了勘察经费,尤其对涉外工程,大大降低了间接费用。  相似文献   

19.
龙口湾水动力特征及其对人工岛群建设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龙口湾及附近海域的水文实测资料,利用Mike21数学模型模拟了人工岛建设前后的潮流、波浪、纳潮量及水交换率等水动力特征,探讨了人工岛群建设对龙口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岛建设显著改变了龙口湾潮流场特征及水体运动路径,湾内受到人工岛的阻挡,流速普遍减小,局部区域潮流运动形式由往复流变为旋转流,流向变化较大,余流形成多个涡旋;湾外由于堤头挑流作用导致局部区域流速增大且余流流速增大,潮流运动形式未发生明显改变。受人工岛的掩蔽作用,人工岛及附近区域的波浪有效波高普遍减小。龙口湾潮位出现北部最大潮差变小、南部最大潮差增大的格局,壅水作用导致人工岛内部水道潮差变化明显。人工岛建设直接占据了龙口湾海域面积,导致其纳潮量明显减小,水交换率呈现南部和北部增大、人工岛北侧以及内部水道减小的特征,人工岛造成的水动力环境的改变是影响水交换率变化的主要原因。人工岛群建设导致龙口湾内的潮流、波浪、纳潮量以及水交换等水动力特征减弱,是引起龙口湾水动力条件变化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深测量和参量阵浅地层剖面测量相结合方法,从声学探测角度对海底抛石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结合渤海某人工岛抛石检测项目中应用实例,解释了抛石的厚度和分布情况.得出海底抛石厚度的分析应结合人工岛的侵蚀和淤积的分布情况判断,位于冲刷区的海底抛石厚度可以直接利用海底地形变化量判断,位于淤积区海底抛石厚度应为海底地形变化量减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