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南义马谭庄组和义马组的孢粉组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陆相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地层的划分,是一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多年来,上三叠统和下侏罗统发现了许多化石,对两系的划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的孢粉,目前仍报道的很少。笔者对河南义马地区的两个钻孔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孢粉分析工作(2001孔和804孔),通过研究,总结了两个明显不同的孢粉组合:上三叠统谭庄组Punctatisporites-Apiculatisporis-Chordosporites组合和中一下侏罗统义马组的Cythid-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石千峰组很少发现化石。笔者1987年在河南义马地区石千峰组中段发现了大量的硅化木,其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实乃罕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义马组(Jyi)的各种沉积特征,结合垂直层序,对其沉积环境进行了剖析,认为义马组由下往上可分为三段:下部砾岩段主要是一套冲积扇体系沉积;中部砂岩段主要是一套湖滨三角洲体系沉积;上部泥岩段主要是一套湖泊体系沉积。此外,还详细讨论了沉积环境对义马组主要可采煤层2_3煤和2_1煤煤厚和煤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士  李国胜 《地质论评》1989,35(4):374-382
本文通过对义马石千峰组的岩性,原始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地球化学数据等进行的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该组中段为湿热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沉积,上段为干旱一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微咸化湖泊沉积。其中大量的硅化木、植物茎化石和炭质包体的发现,对恢复古地理和古气候提供了有益的第一性资料。  相似文献   

5.
江苏煤田地质公司四队章仁保一家,长期热心于煤田古生物的采集与研究。近年来,在义马煤田煤系中发掘了大量植物化石,特别是一些植物的生殖器官标本实属罕见。其子章伯乐(志刚)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指导与合作下,已将一部分研究成果联名发表。《河南义马中侏罗世两种银杏目的雌性生殖器官》、《Sewardiodendron laxum Florin(杉科)在河南义马中侏罗统的发现》分别刊于科学通报1988(3)与1989(8),《中国河南中侏罗世具胚珠器  相似文献   

6.
沈树忠  曾勇 《现代地质》1994,8(4):413-419
本文从植物群总体特点入手,结合沉积环境分析和化石埋藏特征对义马组下含煤段植物的古生态进行了研究.根据植物群的生活习性和生境不同,将本区下含煤段植物群划分出二个植物群落──湿地植物群落和低地植物群落,并通过对植物群的组成成分、叶相进行分析和复合分异度、均衡度计算,认为本区植物群当时是一种生活于暧温带──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植物群.  相似文献   

7.
豫西济源-义马盆地浊流沉积中的痕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吴贤涛 《沉积学报》1985,3(3):23-31
前言 尽管非海相浊流沉积在现代及古代的湖泊中都很常见,分布也广,但地质文献中有关非海相浊流沉积中痕迹化石保存完美的例子却了了无几。豫西济源-义马盆地非海相浊流沉积,剖面完整,侧向连续,是研究中生代非海相复理石的良好场所。(图1)  相似文献   

8.
河南义马和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几种成煤植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德长  张秀仪 《现代地质》1993,7(3):261-265,T004
本文用木材解剖法对河南义马和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低煤级的丝炭的木材进行了研究。丝炭的材料具有鉴定属种的价值。其中有些重要材料是不能从矿化木获得的,如交叉场纹孔的类型,射线细胞径向壁有无纹孔,韧皮部有无厚壁组织(纤维或石细胞),筛域的资料;如果是苏铁类,树干的角质层材料等。通过研究建立了一个新属,两个新种和一个未定种,并统计了它们在各地煤层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义马煤田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属于内陆山间盆地型沉积。煤田内出露地层有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系。其中侏罗系中、下统义马组为主要含煤岩系,共含煤六层,其中以2—3煤层厚度最大,全区普遍可采。2—1煤层为2—3煤层的一个分叉,区内大面积分布,普遍可采。其它煤层局部地段发育,局部可采。本文讨论煤厚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即指2—3煤层及2—1煤层而言。   相似文献   

10.
豫西义马组的时代及杨树庄组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义马组是豫西地区中生代重要的含煤地层。其地质时代长期存在争议,有早侏罗世、早—中侏罗世和中侏罗世之说,多数人认为属于早侏罗世或早—中侏罗世。我们根据生物群特征定为中侏罗世。杨树庄组是我们最近在济源地区建立的一个中侏罗世的地层单位,以往一直被包括在早侏罗世鞍腰组之中。  相似文献   

11.
义马煤盆地的演化及赋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支期华北古大陆板块与杨子古大陆板块碰撞对接,使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质演化发生重大转折。华北南部由此结束了统一的沉积格局,进入彼此分隔的内陆盆地发展阶段。随着燕山期沿东秦岭古板块对接带发生的大规模 A 型俯冲和逆冲推覆,在其北侧华北板块南缘,于挤压隆起的背景上形成若千个受控于先成断裂格架的含煤和含油气内陆断陷盆地,豫西义马煤盆地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了河南省义马县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的大型兽脚类恐龙足印。该足印虽然与发现于下—中侏罗统的张北足印类似,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从而命名为该属的一新种:徐氏张北足印(新足迹种):Changpeipus xuianainchnosp. nov.。它具有以下特征:足印的长度与宽度的比率约为1.9,第Ⅱ趾长度稍短于第Ⅳ趾的长度;第Ⅱ和第Ⅲ趾之间的夹角约为25°;第Ⅲ和第Ⅳ趾之间的夹角约为32°,足印的后部具有蹠骨所留下的印痕。徐氏张北足印的发现,不仅为我国中侏罗世恐龙足印增加了新的成员,而且为将来在该地区中侏罗世的地层中发现大型兽脚类恐龙骨骼化石提供确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南义马中生代含煤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义马地区位于河南洛阳市与三门峡市之间。以义马市为中心,东起新安,西至渑池,南自洛宁,北到黄河的广大地区内,广泛分布有中生代含煤地层,而在义马、渑池一带出露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量勘探试验资料和供水勘察成果,结合本人多年工作实践,从地质构造,岩性,含水层埋藏条件,含水介质特征及地貌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总结了河南义马单元奥寒武系岩溶地下水的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曹窑东井27080工作面突然发生大型奥灰滞后突水,最大涌水量达到1693m^3/h,通过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曹窑东井及相邻西部四矿大部分区域已处于“突水危险区”。为避免奥灰突水灾害再次发生,提出了“以防为主”的预防奥灰突水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步骤,以探索深部煤炭开采的防治水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运用高压压汞、液氮吸附及渗透率测试等实验,利用极差、突进系数、变异系数等参数,表征煤系页岩孔渗特征及孔隙层间非均质性,分析孔隙层间非均质性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河南义马地区上、下石盒子组泥页岩微孔与小孔较为发育,山西组大孔较为发育,分别提供了气体吸附附着面积和储存运移空间;上石盒子组孔容与孔径相对偏差最小,孔隙分布均匀,山西组比表面积相对偏差最小,表面积分布均匀;随围压增大,渗透率不断降低,且满足负指数相关关系;渗透率级差、突进系数和变异系数显示下石盒子组渗透率非均质性较弱,山西组渗透率非均质性很弱,更易于压裂开发。非均质性宏观上主要受沉积物质组成和构造改造作用影响,微观上受成岩演化影响。  相似文献   

17.
豫西义马地区中-上三叠统发现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柱状构造、枕状构造、负载构造和卷曲层理构造,它们大多保存在河流沉积的上部及湖泊三角洲沉积中.通过形态学、遗迹学及镜下薄片分析表明,这些软沉积物变形与沉积物液化有关,其中河-湖相快速沉积为沉积物液化创造了条件,古地震活动是它们形成的主要触发因素.对比该地区中三叠统油房...  相似文献   

18.
义马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是河南省境内唯一可采的中生代煤田,位置特殊。为了揭示其中侏罗世阿林期-巴柔期的沉积相及其古地理演化特征,运用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等方法,以义马盆地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为例,进行地层划分及沉积相和古地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侏罗世含煤岩系属阿林期-巴柔期,该时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等4种沉积相。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成煤期为节点,定量恢复了阿林期-巴柔期的古地理特征,从成煤期前到成煤期后,各优势古地理单元变化明显,具有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的变化规律,整体上是一个退积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CSAMT 法在辽西康杖子区深部探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泽新 《地质与勘探》2009,45(5):600-605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具有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在深部找矿勘探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肖家营子铜钼矿床是辽西地区一个大型矽卡岩型金属矿床,大部分矿体是隐伏矿体,矿区外围的康杖子区与本区有相似的成矿地质环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体与围岩电性差异明显,通过应用CSAMT,矿体具有低电阻特点,根据成果推断解释,对深部有利成矿部位进行了钻探验证,取得了理想的探矿效果,在矿区外围取得第二深度空间找矿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