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艺 《探矿工程》2007,34(10):21-21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期刊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水平的窗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据统计,科技创新知识的的信息源70%以上来自科技期刊,有的学科领域则高达90%以上,同时科技期刊也是创新知识扩散与传播的主渠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管志炜 《江西地质》2000,14(3):237-240
本文论述了科技创新及其重要性,指出地勘行业目前科技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认识误区。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加快创新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逐步形成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勘察设计行业在北京圆满地举办了科技创新大会,交流和展示了全行业"十一五"期间的科技成果,对提高行业科技创新的观念、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今天召开的管理创新大会,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以来,铀矿找矿难度不断加大与铀资源量需求持续上升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抓住铀成矿理论研究这一天然铀产业链的源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开展了以中国铀成矿理论集成和创新为导向的地质科技管理方式创新与实践,依托铀资源勘查技术与地质工艺创新科技平台,组建了以总指挥和总地质师——"两总"为主控,以资深老专家为核心,中青年骨干和辅助人员为外围的环形科研团队;通过创新地质科技管理方式,实施组织管控扁平化,赋予了科研团队更多的创新自主权;通过实施环境赋能、激励赋能和文化赋能,强化目标任务考核,建立"物质—薪酬,精神—知识传承"的双重激励机制,营造了百花齐放、鼓励创新、容许失败的学术氛围,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展原始理论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成果宣传、出版专著,实现了成果沉淀和经典流传。经多年勘查实践,为我国铀矿大基地和重点勘查区铀资源扩大突破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实施背景、主要做法、实施效果三方面论述了该项管理创新成果,旨在为同行开展科技管理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拟定于2014年12月上旬在京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完成新一届的换届工作。同期,还将召开以"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将选举产生中设协新一届领导机构。相关专家、学者将就国家有关科技形势、政策措施、节能减排战略实施以及科技创新重点和方向等作主旨报告和演讲,并举办"绿色建筑与设计创新"、"基础设施与轨道交通"、"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技术创新与转型发展"等专题论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缤纷夏日,万物繁茂。6月15日上午,值2011全国工程设计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之际,全国工程设计科技创新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展会以"创新设计,低碳发展"为主题,在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诞辰前夕举办,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立新 《地质论评》2019,65(1):6501149-6501150
正新一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建局方略,强力推进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工作,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和核心装备研发,支撑解决资源环境重大问题取得突破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在地质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关键节点,我们需要认真谋划新时代地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是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深空对地观测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针对我国自主对地观测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卫星业务应用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从对地观测数据体系构建、应用系统建设、自然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体系创新,以及新型对地观测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工作与部署,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果。这些成果提高了我国深空对地综合观测能力,提升了基础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的定量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勘察设计企业的现状和科技创新角度,分析勘察设计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科技创新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科技创新在项目、选题、组织形式、体制、人才、管理等方面应考虑和注意的结合点,初步探讨如何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地位,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12月4日,两个与科技创新有关的全国性会议——第二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不约而同在京举办.在12月凛冽的寒风中,科技创新再次成为了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关注的“热词”。  相似文献   

11.
2011全国工程设计科技创新大会今天在北京开幕了,与这次会议同时举办的还有科技创新技术与产品展览会以及勘察设计行业庆祝建党90周年的文艺演出,这是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全行业  相似文献   

12.
论找矿突破中的科技引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江  丰成友 《地质通报》2013,32(4):533-537
从当前找矿工作的难度和需求、科技引领找矿突破的重要性、科技创新在实现找矿突破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科技引领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创新科技引领找矿突破工作机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找矿突破工作的科技引领作用,以期对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企业要发展,科技要先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站在科技领域的制高点,向科技要市场,向科技要效益,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必须关注的核心。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洛阳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注重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管理,带动企业发展,善于抓住机遇,勇于探索,积极开拓,走出了一条依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召开以“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旨在交流和探讨在我国经济建设转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如何推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科技进步,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助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对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和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以来致力于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企业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获得“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带头人”称号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5.
《地质学刊》2009,33(2):F0003-F000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对扩大内需保增长和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提供科技支持,2009年5月16日,夏呜厅长和姜建军司长分别代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在南京签订共同推进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与对外合作意向书。  相似文献   

16.
8月4日下午,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共同推进河南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与对外合作意向书签字仪式在郑州举行。仪式由副厅长郭公民主持。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启生出席仪式并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相似文献   

17.
依靠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破解“两难”,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高,为提升国土资源保障与监管能力,服务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勘察设计》2001,(1):83-86
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新经济时代设计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当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革命风起云涌,世界的经济体系更加依赖于人类的知识和智慧.近年来,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规模的强大浪潮,成为一切文明、进步的源泉.在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巨大作用已被证实.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现有的知识资源与物质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期刊对理工高校由应试教育转向创新教育的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理工高校应努力办好学校出版的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谈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特别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用"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对推进我国技术进步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