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志宏 《地理教学》2004,(11):25-26
一些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往往采用二轮复习的方法。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去粗取精、知识重组、归纳综合、专题归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以专题的形式把地理学科繁杂的内容条理化、规律化,针对性很强,也促进考生掌握应试技艺,增强分析判断题意和快速形成解题方法的能力,加强对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因此,高考第二轮复习是高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认为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应主要从下面八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县各学校一般都是按照三个轮次安排地理复习,二轮复习是在一轮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的巩固性整理和升华性提炼学科精髓的高级学习阶段。经过二轮复习使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知识的有效迁移,使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更加适应高考。因此,如何搞好二轮复习,对于提高高考成绩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般来说,为适应高考要求,高三地理的复习一般分为一轮复习(单元复习)、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等阶段。一轮复习的目的主要是掌握一些基本地理原理、分布和规律,对高中地理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掌握。但是通过第一阶段的单元复习,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不少地理知识仍然在环节上有掌握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应该依据高考考试说明,立足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4.
单永 《地理教学》2012,(20):24-27
一、对传统三轮复习设计的反思传统高三地理三轮复习一般设计如下:一轮——基础复习,时间从9月初到次年1月底,其主要目标是梳理基础考点,夯实双基。很多学校基本上是教师围绕教材讲重点、难点、疑点,学生以听、练、背为主,常见形式有看书自学、梳理知识、记忆消化、精做习题等,以有效达到同步训练、运用巩固的效果。二轮——专题复习,时间从次年2月到4月,其主要目标是查缺补漏、完善体系、重组知识、训练培  相似文献   

5.
徐晶晶 《地理教学》2014,(19):29-31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知识点掌握的"精、细、透"提升到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准确地掌握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科学地应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并且外化成答题技巧。高三二轮区域地理的复习难度较大,一是区域的广延性,区域地理涵盖的知识点众多,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二是区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郭芳英 《地理教学》2012,(10):36-38
高考备考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就是变换角度,通过归纳、迁移,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在专题复习过程中,应突出地理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更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效率、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及教研的体会,我认为主要把握好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李茵瑜 《地理教学》2021,(10):61-64,11
"一境到底"情境式专题复习是指以一个区域为单元,在充分挖掘区域特征之后设计而成的情境式专题复习课.此类型复习课在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框架和提高学生获得感.本文以龙羊峡为例介绍"一境到底"情境式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高三二轮复习重视知识的传授,以机械化"题海"战术为学习手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不足,难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考试.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从深度调查确定单元主题,到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探索,再到深度反思,通过双向教学反馈,提供可以借鉴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单元教学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张蕾 《地理教学》2022,(9):58-62
传统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常以专题、微专题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以机械化的“题海”战术为复习手段,这使得学生在解决真实复杂情境问题时的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本文以两道高考真题为例,通过精选适合“再情境化”的母题、整合母题“再情境化”素材、重构层进性的主题式问题链和构建知识体系等环节,阐释试题情境“再情境化”在高三地理主题式复习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提供教学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黄先辉 《地理教学》2011,(18):36-37,49
地理专题复习在高考总复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对专题复习教学效果的期望值很高。在复习教学实践中也可见一斑,例如专题复习教学所占时间长(甚至有的教师压缩一轮复习时间,尽量保证专题复习时间),教师花的精力特别多。但在实际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地理专题复习效果却是不尽人意,甚至事与愿违。当然,专题复习教学效率低下的事实也同样困扰着我。为此,我在平时教学实践中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相对应地作一些教学改进。  相似文献   

11.
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途径。本文结合“地球水体和运动”具体内容,例谈在一轮复习中单元设计的优势、单元设计的一般思路以及基于单元设计理念进行一轮复习教学时要注意的关键环节,旨在探索单元设计理念下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新路径,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李军杰 《地理教学》2012,(24):37-39
提高高三地理复习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高中地理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观察目前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堂教学内容对高一内容的简单重复;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虚化;课堂教学方法传统,气氛沉闷;缺乏地理思维养成和地理能力训练的要求。笔者以一堂高三一轮复习课为例,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目标达成反馈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尝试探讨了基于地理思维与能力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课堂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熊万英 《地理教学》2013,(22):28-30,46
正图形语言是地理教育中的特色语言,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把握好地理图形语言是教好学好地理的捷径,也是形成地理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必修1的有些内容对许多学生来说抽象而难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把以文字为主的地理知识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或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文图转换,对于学生的掌握和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高三二轮复习中"正午太阳高度"为例,谈一谈如何通过运用图形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分布变化规律的掌握,既  相似文献   

14.
第一轮复习课时,多数老师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梳理教材知识结构,整节课滔滔不绝地讲,多为一人唱主角,事无巨细地复习课本。练习题也多为陈题,无新意。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思维障碍等问题,教师掌握不透,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复习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5.
徐兆兰 《地理教学》2010,(24):14-15,40
高三地理基础复习课(一轮复习课)是高中学段至关重要的课型,对于全面落实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高等学校输送优秀人才有着特殊的作用。规范化的基础复习课可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将新授课上的知识经验调整转化为具有个性特质的“意义建构”,从而为后续的专题复习课“强化学生地理创新意识、提高地理应用能力”作好坚实的铺垫。同时,科学地设计好基础复习课的教学行为,也能有效促进同一班级内学生地理学业成绩的均衡发展,从根本上控制两级分化的现象,形成优质高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认知冲突是认知发展过程中,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之间的冲突或矛盾,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不一致而暂时心理失衡的一种认知状态。在一轮复习中,很多学生囿于经验的认知,常会在试题或者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陷入迷茫和混乱的状态。究其原因,大多是真实情境中的认知冲突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本文以“三角洲堆积地貌”为例,通过深入和切换课堂情境,诱发一系列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经验—个体—集体”的认知冲突过程中,实现一轮复习的深度学习与知识建构,以期在一轮备考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理高考二轮复习中存在的基础知识复习缺失或低效、能力提升不明显等问题,根据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的内在和外在趋势,尝试性地提出了"概念图与题组复合运用复习样式",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师生各绘概念图、编创概念图化题组、解题思路概念图外显、题组讲评概念图化"等四个环节的实践程式,并举例加以说明。这四个环节构成的实践程式,实现了概念图与题组的复合运用,两者复合运用的复习样式既避免了学生陷入题海,防止做题带来的知识的碎片化,又避免了单一梳理基础知识的单调与枯燥,实现基础夯实和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 上海高三地理没有具体规定使用什么教材,根据高考考试要求,补充了1997年6月第二次出版的《地理》(三年级文科班)教材中的区域地理内容。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较紧,在学习区域地理时,  相似文献   

19.
汪清 《地理教学》2011,(23):19+7-19,7
在设计气候专题时,教师应该打破第一轮复习中知识和技能固有结构的束缚,以一种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复习。教师要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让学生重视气候知识系统的梳理和知识结构的构建,总结气候分布规律,分析气候要素的时空联系,多角度比较异同,归纳特征,从而强化学生知识重组意识和思维线索的形成,并将学生已经具备的气候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气候知识的应用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0.
区域地理知识,既有基础性的特征,又有综合性的特点。区域地理的复习,应本着从区域出发,最后再回到区域的原则进行。从区域出发是指在高中地理复习之前先安排复习区域地理,即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为主的内容;回到区域主要是因为区域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任何一个区域都是由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要只机械地重复初中地理知识,而应重视对旧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建立知识框架与体系,并把相应的区域地理知识巩固在地图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