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GPS在GIS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李夕银 《测绘通报》2002,(5):23-24,28
GPS在GIS数据采集中的应用有较好的前景,结合国家1:5万数据库交通层差分GPS数据采集及国土资源调查中的一些经验,阐述GPS的作业模式选取,属性数据的获取和GPS与GIS的数据接口等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偏远的高原区域无CORS基站和无线基站覆盖,信号弱,实际定位能力完全依靠GPS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GIS辅助定位系统的终端技术设备,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移动GIS服务,主要包括行业基础服务数据层、基础GPS定位服务层、投影运算层、移动GIS交互采集层等模块,通过将移动终端GPS模块获得的定位数据和移动GIS模块中存储的未偏移的数据结合起来实现更高精度的定位。本文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校区对该方法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大大降低了移动终端GPS的定位误差,实现了对观测点的准确定位。借助该系统,可以提高野外人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及后期制作数据的精度,有效提高野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Object技术的森林扑火队行程轨迹回放功能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二次开发语言VB,并通过Arc/Info的组件ArcObject(AO)以及SQL数据库,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及时采集的点坐标数据进行海量存储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操作平台上实现轨迹的回放。使GPS和GIS实现更加灵活规范的系统化,突破了GIS平台的相对独立性的局限,实现面向对象的多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4.
徐卫东 《四川测绘》2006,29(4):190-190
GMS-2是拓普康公司2006年底最新推出的一款用于GIS数据采集的GPS 接收机,该产品内置数码相机和电子罗盘,可以将影像数据作为GIS属性进行采集.GMS-2可以接收GPS GLONASS双星系统的卫星信号,定位精度达到亚米级,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电信、电力、林业、环保、土地等行业.  相似文献   

5.
基于GPS测量数据的GIS数据库更新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土地利用GIS数据库更新中多源数据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使土地利用GIS数据库的更新更高效、科学、合理并且美观,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更新方式和土地利用数据更新的实际需求出发,以GPS测量数据为更新源,建立GPS测量数据的误差模型,借助地图匹配的算法思想,提出一种GPS/GIS数据融合匹配的方法,在GPS点误差范围内建立误差缓冲区,按照距离最近、走向最接近的原则,把GPS点与GIS数据进行融合匹配,参与GIS数据的拓扑重构,达到GIS数据库的局部区域的快速更新。实验结果证明,本算法能使GPS点匹配简便快捷,提升更新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3G技术的小型车辆监控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基于GIS/GPS/GSM的小型车辆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涉及的相关技术,通过小型车辆监控系统需求分析,确定采用基于3G技术的总体技术框架,设计GIS/GPS/GSM综合集成车辆动态监控模式,并讨论了GPS数据采集技术、系统通信网关技术和采用MapX实现车辆动态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7.
附有数据字典的Pathfinder Pro XR DGPS实现了地物点位信息与属性信息的同步采集,架构了GPS向GIS功能转换的桥梁。针对Pathfinder Pro XR DGPS在某市交通信息采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系统的组成、功能、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有利于系统的后续应用。  相似文献   

8.
GPS数据采集与MAPGIS数据转换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PGIS数据转换,为MAPGIS系统和其他GIS系统间架设了一道桥梁,实现了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转换,从而达到数据资源的共享。但MAPGIS的编辑系统只能调入输出它自己的标准格式文件。对于GPS采集的数据如何与MAPGIS进行数据转换成为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移动GI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GEOXT的出现正是符合这一发展趋势的产物。GEOXT这一款仪器将GPS与GIS结合在一起,利用GPS技术得出GIS的成果。文中在说明天宝GEOXT数据采集系统配置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总结了数据采集的3种模式:单机码相位测距、后差分改正和实时差分改正数据采集,并对数据采集的技术流程、点位精度、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不同采集时间间隔对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宇  马洪蛟 《现代测绘》2004,27(1):42-43
在近海、湖泊等水下地形的测量中,GPS与测深仪联用越来越广泛,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定位精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GPS的安装、采集数据的后处理等。本文从安装方式、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和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实时偏差修正等若干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1.
GPS、GI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GPS形变监测网的建立和观测方法,提出一种利用GPS数据计算监测点坐标的方法,实现了应用GIS科学地管理各种变形监测信息。  相似文献   

12.
发挥GPRS分组交换技术具有高速、实时、网络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利用车栽GPS实时快速定位与GIS直观地对地理数据跟踪显示的优势,实现移动体与管理中心之间实时在线及信息互传的智能化远程监控、调度和管理。本文设计和介绍了基于GPS,GPRS,GIS技术集成的车辆定位与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导航用电子地图的现势性,本文结合GPS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介绍了道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运用单机导航定位采集道路数据以及利用MapX控件对道路数据进行可视化编辑的关键技术,并以实例进行了试验。实现了满足导航精度的非专业性道路修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Ntrip协议以及基于该协议通过GPRS向VRS控制中心上传用户授权信息和概略位置并下载差分改正的信息的方法,通过串口模块将RTCM差分改正信息发送到GPS接收机从而实现差分,提高了GPS数据采集的精度。阐述了基于ArcGIS Mobile的移动GIS系统的开发与实现,对开发中的遇到的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基于GPS与GIS集成的车辆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GPS与GIS集成的车辆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探讨了导航系统中电子地图的空间数据组织 ,提出了GPS信号与GIS路网数据匹配、快速的邮路选择、最佳路径选择、地图随驾驶方向快速实时旋转技术及语音提示、语音识别技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移动式GIS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许捍卫 《测绘工程》2003,12(1):34-36
GIS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GIS平民化,而移动式GIS的快速发展使GIS能真正进入百姓生活。移动式GIS是GIS真正融入主流IT技术并与现代通信技术、GPS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移动式GIS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移动式GIS的应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精确农业的概念和特点,重点探讨了以GPS、RS、GI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测绘技术在精确农业中的应用,指出以现代测绘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农业能够收集土地利用现状、植被分布、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农作物的灾情分布、土壤肥力等多种信息,将信息技术与农艺、农机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并获取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浅析了GPS、GIS、以及GPS与GIS集成模式的基本知识,计论了基于GPS与GIS的动态武器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探讨了基于GPS与GIS的动态武器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利用七参数法进行WGS-84和BJ-54坐标转换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提供精确定位和数据更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各种"3S"技术中应用GPS采集坐标数据也日趋广泛,所以实现WGS-84和BJ-54坐标的转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介绍WGS-84和BJ-54坐标及其空间转换思想和模型,通过实际算例,探讨七参数转换方法、转换模型、转换精度以及基于VisualBasic语言的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20.
Mapping technologies have made considerable strides in recent decade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PS),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s, Web-based mapping service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have facilitated the collection, distribution, analysis, and ultimately interaction with geospatial information. In particular, portable GPS have altered how individuals participate in mapping. Individuals can use GPS to collect tracings of their personal interactions with the environment. These interactions can then be uploaded to one of many available Web-based mapping services. Once uploaded, the geospatial data can be mapped and shared among the broader community of users. Such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GI) exemplifies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an individual collecting, mapping, and sharing pers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challenges surrounding VGI. To help place these challenges in a broader context, specialized Web services and GPS technologies developed for the bicycling community will serve as example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VG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