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和田玉     
新疆的和田玉以其质地优良、奇特珍贵而闻名中外.历史上有关和田玉的记载是很多的.西晋的《穆天子传》称,周穆王(公元前947~928年)曾西巡狩,登昆仑山,称此山“唯天下之良山,瑶玉之所在”.《隋书》中记载着“于阗国……出美玉”.明代名医李时珍记述道:“产玉之处亦多矣……独以于阗玉为贵”.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冗里软玉矿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冗里透闪石玉是近年贵州首次发现的高档软玉,软玉矿体产于基性岩与燧石灰岩的接触变质带上。矿石中的透闪石含量大于95%,具放射状纤维变晶结构、毛毡状变晶交织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玉石种类主要有白玉、青白玉及青玉,具弱油脂-油脂光泽,偶见蜡状光泽。矿体规模大、玉石品质佳,其成因与新疆和田玉及青海软玉不同,属于基性侵入岩与钙质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型矿床,是近年国内新发现的另一种成因类型的透闪石软玉矿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安徽霍山石英岩玉主要呈脉状产于大别岩群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燕山期二长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的脆性断裂构造中,由于产出规模小,矿体连续性差,在野外地质勘查中利用电法直接寻找石英岩玉脉具有较大困难。通过勘查石英岩玉脉赋存的硅化构造破碎带,间接了解石英岩玉脉的空间分布,可使电法勘探发挥最大效果。文章分析霍山石英岩玉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分布规律及其与围岩的电性差异,结合物探测试成果,认为利用电法勘探查明低阻硅化构造破碎带寻找高阻石英岩玉脉是一种较可行的地球物理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编的《地质辞典》(二)中,认为独山玉是“次生石英岩”.1983年出版的《翠钻珠宝》一书中,认为:“独山玉为一种蚀变辉长岩”.其实,这些论述都是错误的.1981年,笔者前往河南南阳独山玉石矿进行调查研究,对现正在进行开采玉石矿的坑道进行详细观察,并收集了原河南地质十二队的大量普查、勘探资料.笔者认为独山蚀变辉长岩并不是独山玉,独山玉是产于独山蚀变辉长岩体中的蚀变斜长岩.所谓独山玉是“次生石英岩”,更是显而易见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四方铜金矿产于新疆玛纳斯县清水河上游萨尔达拉含铂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岩体主要为暗绿色蛇纹石化斜辉辉橄岩,岩石化学成分多数为正常系列,少数为铝过饱和系列。岩体长9公里,宽140米,是一个向南倾斜的单斜岩墙。岩体侵入到泥盆系头苏泉组的黑灰色粉砂质板岩中。外接触带仅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宽,以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蛇纹石化为主,其次是碳酸岩化。内接触带有1米多宽,以蛇纹石化、透辉石化、透闪石化为主,个别地段有阳起石、透闪石软玉。  相似文献   

6.
新疆西准噶尔金矿属岩浆期后热液石英脉型金矿。从有利于找矿角度出发,根据含金石英脉所产出的条件不同,可划分为六种类型。其中以产于玄武岩中及产于中酸性侵入岩接触带附近的含金石英脉意义较大。中酸性侵入岩接触带附近及断裂破碎带是成矿最有利部位,因此是今后找矿的主要地段。而已知矿床的深部及其外围找矿的潜力极大,重要矿带上发现新矿床、寻找新类型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  相似文献   

7.
在艾丁克罗赛铜矿,存在4种铜矿化类型:产于岩株外接触带安山岩中的脉状铜矿化、产于岩株内接触带闪长岩中的星点状铜矿化、产于玄武质火山弹中的浸染状铜矿化、产于碳酸盐结核中的浸染状铜矿化. 这4种矿化类型在空间上与艾丁克罗赛闪长岩岩株关系密切,具有内在的成因联系,属于与火山-次火岩岩浆作用有关的铜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8.
张江 《地质找矿论丛》2011,26(4):373-377
文章阐述了新疆伽师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铜矿体产于古近系灰白色含岩屑钙质细砂岩中,呈与地层整合的板状、层状;矿体和上盘围岩由于岩性不同接触界线比较清楚,二者为正常沉积接触关系;矿体和下盘围岩接触界线清楚,矿层底部常见有砂、砾岩质含矿体,二者为连续沉积及部分冲刷沉积接触关系.矿床成因类型应属古近纪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9.
泥火山,顾名思义是一种似火山喷发,由喷发出的泥浆形成的地质体.泥火山只是喷水、喷气、喷泥之类,它从来不喷发岩浆,所以又被人称为“假火山”.全世界约有700多座泥火山.我国已知泥火山多为小型的泥火山(喷口直径小干10米者).台湾泥火山分布区有二十几个,其中正在活动的有十七个,六十四个活泥火山.喷泥温度可达28℃左右,气温约30℃.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边缘,如乌苏南部独山子一带,已知有一些零星的的泥火山分布.青海柴达木盆地边缘,大柴旦东部的塔塔林河上游地区,分布有泥火山和温泉.泉水中普这含硼较高  相似文献   

10.
刘俊贤 《矿产与地质》1993,7(4):286-287
辽宁岫岩县北瓦沟所产蛇纹石软玉称之为“岫玉”.岫玉是中国“古玉”的主要产地,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最大的玉石王——岫玉石就产于此,总重260.76吨,15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圈,是世界罕见的玉石之王.目前岫岩玉石矿供全国18个省市的上百个大、中、小型玉器厂用料,所生产的产品驰名中外.岫玉雕琢的工艺品有数十种,较有名的有“百鸟朝凤”、“华夏灵光塔薰、“岫玉龙舟”等大型工艺品外,还有大象、大佛、香炉、十二属相、玉佩、仕女、鸟兽、器皿、金鱼、玉戒、玉钗、玉镯、玉枕、耳环、烟咀、笔筒、玉石帘、健身球、花瓣、果实、蕾、山石、花卉和盆景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石墨是特殊地质作用的产物,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文章通过对中国石墨矿床分布特征、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的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了中国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目前石墨矿资源存在的问题。可将中国石墨矿床根据成因分为区域变质型、接触变质型和岩浆热液型3种类型。其中,以区域变质型最重要,其主要与区域变质作用密切相关,分布在古老地台周缘的元古代地层中,分布广、规模大;接触变质型主要分布在滨太平洋构造域活动大陆边缘活动带,与加里东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矿体分布在岩体外接触带,品位高但规模较小;岩浆热液型石墨矿并不常见,以产于碱性花岗岩中新疆苏吉泉石墨矿床最为典型。各种类型石墨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沉积地层中的有机质。  相似文献   

12.
本矿区位于宁芜中生代陆相火山岩断陷盆地北段东缘,小丹阳-方山深大断裂西侧,地形平坦,一片浮土覆盖,现已探明是一个中型的铁矿床.矿体产于沿其林山短轴背斜轴部侵入的闪长玢岩和黄马青组砂页岩的接触带中,控制埋深在50到550米之间.矿石类型有磁铁矿、赤铁矿和假象赤铁矿三种,并以后者为主.区内构造比较复杂,北北东向迭瓦式逆断层和近东西向正断层复合在一起.鉴于上述地质原因,本区重磁异常  相似文献   

13.
新疆托里萨I金矿床产于托里蛇纹岩套的超镁铁岩相内,与超镁铁岩的蚀变交代作用有关.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海底热泉活动有关,是一种新的金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4.
我队通过几年的地质工作,在浙江省首次探明了一个大型的金银矿床.该矿床位于浙江西南部,在江山一绍兴深断裂以南,东南沿海“海西地槽褶皱系”隆起的边缘.矿床产于前泥盆系变质岩中.已控制矿带沿走向长1800多米,其中1200米进行了详  相似文献   

15.
硅化木,又称树化石、木化石,无论它的内在品质多么优良,依然是“化石”身份,不能把优质硅化木称为“树化玉”。因为按照所谓“化”的含义,“树化玉”就只能解释为“玉”变成了“树”,或解释为“玉”具有了“树”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显然是不对的。再如,古生物化石也不能称为“古生物化玉”。所以将硅化木称“树化玉”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16.
新疆赛里克底地区的变质岩分布广泛,变质作用类型有区域低温动力变质、接触变质、动力(脆裂)变质,与多金属矿产关系紧密的是接触变质岩,它是该地区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湘东地区分布的二迭纪地层,分为两种类型,以北纬27°30’为大致界线,以北是早二迭世的茅口组,其上的龙潭组缺少“不含煤段”,称北型;以南是当冲组,其上的龙潭组有“不含煤段”地层,称南型。这是长期以来的一种主导看法。   相似文献   

18.
陕西勉、略、阳三角地带的钴矿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勉、略、阳三角地带的地质背景、钴矿类型、成矿规律。作者认为,依据赋矿岩石和成矿作用可把该区钴矿类型划分为产于超基性岩中的硫化钴镍矿床,产于基性岩中的硫化钴镍矿,产于闪长岩侵入体与变细碧岩接触带附近的铜钴矿,产于矽卡岩型磁铁矿体上盘和板岩烈隙中的钴矿脉。其中以第一种类型最主要,有望发展成大型钴矿床。在文章最后,作者分析总结了成矿规律,建议并提出了理想钴矿找矿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勉—略—阳三角地带的地质背景,依据赋矿岩石和矿床成因划分出7种铜矿成矿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成矿规律。作者认为该区主要的铜矿类型为产于细碧角斑岩建造中的多金属矿床、产于细碧角斑岩系所夹碳酸盐岩层中的铜矿、产于细碧岩或中酸性凝灰岩中的铜矿,以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接触带附近的铜矿。作者建议应把铜厂岩体—白雀寺岩体东部一带火山岩区作为理想铜矿找矿区。  相似文献   

20.
研究磁海地区铁矿床时,笔者在辉绿岩的接触带发现,磁海铁矿床矿带顶板的变质岩,既不同于一般所称的“热接触变质岩”,也不同于“区域变质岩”,而是在辉绿岩动力场和热力场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特殊的热动力构造带。这种由岩体侵入活动所形成的热动力构造带。对一些产于接触带的矿床可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现将其叙述如下,仅供同志们参考。一、热动力构造带及时代磁海矿区热动力构造带呈近东西向展布,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150—300米,延深超过500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