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2.
《地图》1986,(2)
地形模型是一种较为直观、形象地表示实地地形的立体地图,它是表达和传播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制作地形模型的历史源远流长。传说在夏代时,曾铸有九鼎,每个鼎上都铸有国名、山川、草木、禽兽等。如果这种传说属实的话,那么可以说九鼎就是一种原始的地形模型。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秦始皇的墓室中,曾塑造  相似文献   

3.
在百科全书和一些专业词典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对“地图学”这一词汇的释义“地图学”是关于地图制作的科学、艺术和技术,而地图是描绘地球表面的作品;“地图学”是大地测量科学的一部分。属于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和地理学学科范畴:“地图学”是对地表景观各要素的图形表示,给观图者一个地表的视觉景观……  相似文献   

4.
凌申 《地图》1993,(1):61-63
宋代是我国地图学发展史上的大发展时期。由于发展生产、便利交通、巩固边防等的需要,朝廷对地图的绘制颇为重视。其时绘制的著名地图有“淳化天下图”、“九域图”、“十八路州军图”、“十八路图”、“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天下州县图”及“华夷图”、“禹迹图”、“地理图”等,一般学术著作中多见这些图的介绍。而宋本《历代地理指掌图》因研究资料缺乏,其在地图学等方面的价值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文中略作介绍,祁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地图》1986,(2)
平江图是我国最大的碑刻地图,现存苏州博物馆。碑高277厘米,宽142厘米。该图于公元1229年由郡守李寿朋主持刻绘,比例尺约三千分之一。地图突出表示了城垣、街坊、衙院、寺观、殿堂等建筑。采用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表示方法,形象易读,是我国地图学和建筑艺术的珍品,世界地图学历史宝库中的一件瑰宝。  相似文献   

6.
徐青  孙群  武丽丽  马超 《测绘通报》2016,(3):142-145
地图学实习是地图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各相关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地图学实习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总结传统地图学实习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一张图"的地图学实习新模式。在该模式中,实习内容紧密围绕地图制图实践展开,课程内容源于一张地图的由来,最后也归结于一张地图的完成。实践证明,对地图学实习教学的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实习质量,对于加强学生的制图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建伟  张荣 《测绘学报》1993,22(4):299-303
现代地图学空间活跃,发展迅速,并在我国科技领域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一门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在分析现代地图学发展特点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对现代地图学及其学科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现代地图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对我国现代地图学发展及建立学科体系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谈遥感影像对地图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图概念、地图制作和地图学理论3个方面介绍了影像图对地图学带来的影响,介绍了从地图学角度研究影像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部分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学活动的哲学三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及工具要素。地图学实验研究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科学活动的方式之一,也应该具有以上基本属性。其中,主体要素是制图者和用图者,客体要素是地图,工具要素是各种地图学认知实验方法。文章从哲学角度对地图学实验研究科学活动三要素进行解析,介绍了问卷调查、眼动实验、出声思维等目前常用的各种地图学认知实验方法,并对眼动实验在地图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0.
明末世界地图珍品《两仪玄览图》黄锡之(苏州大学)《两仪玄览图》系我国明末世界地图之珍品,现保存在辽宁省博物馆,近年曾被首次公开展出,颇受国内外地图学家的注目和称道。我国首先采用西方绘制技法、中文注释的世界地图,初创于明代后期,是由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  相似文献   

11.
王家耀  武芳  闫浩文 《测绘学报》2022,51(6):829-842
当前,地图学同其他科学(如地理学)一样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在地图学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潮”或“观点”,地图学是否被边缘化了?地图学应该向何处去?这是测绘地理信息学界和业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简要梳理了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回顾了地图学史上的三次崛起,不忘过去才能继往开来,回顾地图学的历史是为了让地图学更好地走向未来;其次,从地图学学科体系、地图设计的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智能地图制图综合及多尺度级联更新、地图的社会影响力、地图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当代地图学的发展成就;然后,强调了地图哲学思维对地图学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侧重分析了人工智能推动地图学发展、时空大数据可视化及可视化设计的研究重点等;最后,分析认为,地图学必将沿着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整体化方向快速发展,地图学再度崛起是时代之大势。  相似文献   

12.
CH951039试论地图哲学/丁建伟(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地图/《地图》编辑部.—1994,(2).—6~10 对地图哲学的概念、地图哲学在整个地图学中的地位、地图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地图哲学的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探讨,试图从探讨中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从哲学的角度初步讨论了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地图学的分期、地图学的方法论以及地图学争论的哲学意义等问题。图3参9 地图制图学  相似文献   

13.
万邦 《地图》1999,(4):40-41
传说中伏羲时代已有规、矩,大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和表木等测量工具。大禹还“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最早制作了“九州之域”的地理模型。“九鼎之图”即是后来流传过的《山海图》,可惜到晋代就失传了。远古传说时期关于地图测绘缺少史料,实物地图迄今尚无考古发现。直到周、秦时期,测绘职官与地图在信史上才有正式记载,可又过于简略。比如《诗经》中有:“堕山乔岳,允犹翁河”,郑玄笺注说:‘忧,图也,…··借信案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世本·作篇》中记载有“史皇作图”;《周礼》记有与地图有关的‘大司…  相似文献   

14.
胡邦波 《地图》1990,(1):44-45
计里画方是在地图上按一定的比例关系绘成方格网,并以此来控制地图上各要素的方位和距离的一种制图方法。这种我国古代地图学传统的制图方法,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禹迹图》,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绘制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地图学的结构与体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忠性 《地图》1993,(2):8-10
本文先对地图学的结构作了说明,指出地图学的结构应分为3个层次: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技术方法。进而阐明地图学的体系有理论地图学与应用地图学之分,它们各包含若干子学科,并说明它们各自的涵意。  相似文献   

16.
新书介绍     
《测绘通报》2013,(1):21+24+109
《地图学寻迹--高俊院士文集》内容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教授高俊先生多年致力于地图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地图学寻迹--高俊院士文集》一书大致上按照工作阶段和不同主题,反映了高俊院士各时期在地图学基础研究、发展和应用等方面的观点和成果,也从侧面见证了我国60多年来地图学的发展历程。本书选编了一些未曾公开发表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陈雄 《地图》2000,(2):50-51
石刻<平江图>在我国地图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现存最精详的宋代城市地图,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现珍藏在苏州碑刻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地理专业地图学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地理专业地图学教学的改革黄克龙,孙在宏(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210024)我国高校地理专业地图学教学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在于:①地理学的发展对地理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地图学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②计算机技术在地理学、特别在地图学领域中广泛应用;遥...  相似文献   

19.
1、行星地图学利用地图显示太阳系星体信息的方法由来已久,最早的月球图可追溯到公元1603年。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摄影技术的应用和地面望远镜制图技术的发展,制作了水星图、木星图和火星图。20世纪后10年,太空飞行器和航天飞机的应用,使行星地图学获得了海量相关信  相似文献   

20.
地图学系列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研制地图学系列多媒体软件的必要性,介绍《漫步地图学》多媒体电子教材、电子教学样图集和读图评图系统的研制特点和方法,着重分析《漫步地图学》多媒体电子教材的页面设计特点,最后阐述地图学系列多媒体电子教学软件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