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吴兴区是湖州市的建筑石料开发利用基地。历史上不合理的矿山开采造成了吴兴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相符合。为解决这一问题,吴兴区以实施“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四边三化”行动、“矿山复绿”行动为契机,2003年起采取规划引导、分步实施,因矿制宜、分类治理,工程示范、典型引路等措施,持续深入开展矿山生态治理,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矿区周边生态环境,有效利用矿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和规模的扩大,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安排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在众多的讨论中,关于“政府失灵”和强调环境治理走向市场化的观点颇受瞩目。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严峻现实,要求进行治理制度的创新,产权与市场机制就是其中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四边三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进展情况(一)全省“四边三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推进有力省厅“四边三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全省各地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制定方案,扎实推进。一是示范带动,在加大执行力上狠下功夫。杭州、宁波、湖州等地先后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交流总结,同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落实。二是加强宣传,在提升影响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2003年,省委省政府根据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立足省情,把握规律,作出了打造“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的重要战略决策。《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搞好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矿山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以及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以来,南召县全面推进"五个国土"建设,着力加强责任国土建设,破解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难题,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粗放式开采,南召县境内山体千疮百孔、粉尘污染严重、含水层被破坏、地质灾害多发等现象。南召县国土资源局经过调研发现,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多部门责任共担,形成由各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自然资源部认定的日照市653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为基础,分析了历史遗留矿山地域分布、开采矿种、土地利用现状、“三区三线”压占等现状概况,阐述了历史遗留矿山存在的地质安全隐患、地形地貌破坏、植被损毁等生态环境问题。在总结前期矿山生态修复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有待提升、面临资金约束瓶颈、治理模式单一、生态修复标准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历史遗留矿山现状概况,提出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持规划引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健全矿山生态修复地方标准体系、建立“全链条”动态监管机制、做好项目竣工验收等有关对策建议,为切实提高日照市历史遗留矿山治理成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山区丘陵面积占88%.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前些年,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富裕一方百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因开采煤炭等矿产资源引发的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采矿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成为济源市领导层的一个心结。为保护景区生态环境.近年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还全市人民一个绿水青山的济源。  相似文献   

9.
“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不仅是为云台山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更是为了保护好山区生态环境,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良心工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修武县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动员会上,县长刘小波的话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宁波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宁波”为契机,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全面落实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市222家需治理废弃矿山,已有82家完成治理,13家正在治理,两合计占到了总数的43.79%。其中,宁海县需治理废弃矿山治理率已达到100%。同时,严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严把采矿权审批关,切实落实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全市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正朝着“新帐不欠,老帐逐步还清”的目标迈进。我们做法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矿山损毁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辽宁是老工业区,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赋存铁、铅、锌、金、硼、铜、石灰石以及钠等稀有元素和大量的煤炭和泥炭资源,矿业生产一直是带动辽宁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产业,矿业经济发展繁荣必然带来矿山损毁、土地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随着矿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采矿区的土地损毁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治理矿山损毁土地和重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广西靖西锰矿新兴矿区福利矿段地质环境治理为实例,分析了该矿段开采造成的土地毁坏、边坡崩塌、水土流失等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现状,并因地制宜地制订了治理方案,通过回填采坑整平造地、土壤改造、边坡治理、水源保护、种树绿化、恢复道路等治理工程的实施,成功恢复了该矿段的生态环境,为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石灰石产业是常山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长期粗放式的发展给常山县带来了极大的生态环境破坏.自2014年起,常山县开始实施"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通过关停污染企业、矿山生态修复以及周边路渠治理等措施,消除原有地质灾害威胁,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通过"腾笼换鸟"资源重配,为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新企业进驻腾出发展空间,实...  相似文献   

14.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越来越严重的受到人类自己的破坏,地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损害等。 一、“温室效应” 来自太阳各种波长的辐射,一部分在到达地面之前被大气反射回外空间或者被大气吸收之后再辐射而返回外空间;一部  相似文献   

15.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山区丘陵面积占88%,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前些年,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富裕一方百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因开采煤炭等矿产资源引发的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采矿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成为济源市领导层的一个心结.为保护景区生态环境,近年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还全市人民一个绿水青山的济源.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的自然演变及人类利用历史提示人们:洞庭湖的水患与其说是自然地质作用的结果,不如说是人为地质作用的表现。对洞庭湖的治理要摒弃“人定胜天”的传统思想观念,不能一味强求制服它,而要顺应它,然后驯服它。要正确认识防洪大堤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实施湖泊生态与流域治理相结合的战略。湿地环境保护与恢复是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是湖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2005,(12):52-52
国家林业局近日宣布,中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情况出现了自1999年来的双逆转,各占国土面积的27.46%和18.12%,生态建设状况己由“治理小于破坏阶段”进入了“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焦作市中站区针对辖区内矿产资源开采中长期存在的无证采矿、越层越界开采、乱采滥挖等影响安全生产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采矿行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集中治理活动,并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矿业秩序得到了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9.
2018年12月22日~23日,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支持、绿色矿山推进委员会主办的2018全国矿山生态修复高峰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会长汪民参加会议。会议指出,我国矿业发展对推动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粗放式发展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地面塌陷、占用和损坏耕地、植被和地貌景观遭到破坏等问题仍较突出;矿山环境治理社会资金投入少;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和综合治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体系和市场机制等,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浙江国土资源》2014,(2):25-25
日前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获悉.2014年到2016年,该省将以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三线三边”为突破口。全面改善矿区环境,构建“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长效机制。据该省国土资源厅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