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云嫣  刘全海  冉慧敏 《测绘科学》2016,41(10):100-105
针对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中海量时空数据的管理和可视化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时空索引建立及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时空索引机制将时间、空间与专题属性作为同等重要的维度,兼顾了三者的查询效率,实现对时空数据的快速有效提取。时空数据可视化表达方法提出了时间轴动画、多时态对比、对象状态回溯等可视化方式,实现时空数据的动态交互式表达。该方法在"智慧常州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中进行了实现,证明这种时空数据组织管理方法可较高效地实现数据的检索调度,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基于此的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亦具备较佳的时空对象动态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与人员流动情况密切相关,越是人口稠密、人员流动性强的地区,其疫情大规模暴发的风险越大。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各地市卫健委公布的疫情数据和百度慧眼迁徙数据,使用时空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进行了回顾,探讨了江苏省COVID-19疫情发生的时空规律,在此基础上发现病例较多城市的特点为人口基数大、人员流动性大;疫区人口迁徙和疫情扩散强相关;建议进行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时追踪疫情发生、传播的路径和趋势,精准挖掘高危人群的活动轨迹,做到精准社区防控。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数字孪生地球的起源、概念、构建和发展,重点探讨了北斗、高分、数字孪生与数字地球的融合. 基于通信和计算机等共性信息基础设施,将数字孪生地球的构建分为6个步骤:全链可信时空、全息精准映射、实时泛在感知、多模数据融合、单体时空智慧和全域共智共治. 针对时空大数据从采集到应用都具有分布式特点,提出了利用“北斗+区块链”技术解决业务协作中的信任问题. 指出了高分实现虚实地球间的全息镜像,北斗作为高分产品传递时空基准,实现了虚实地球间的精准映射;另外,北斗和高分也是实现时空态势感知的主要技术. 针对海量时空大数据对数据操作和融合带来的挑战,指出了北斗网格位置码是更有效的数据组织模式. 介绍了利用时空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AI)和模拟仿真,可为规划、设计和决策提供最优方案. 分析了单体智慧的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指出了数字孪生地球是跨界融合各种异构单体智慧,实现全域共智共治的时空底座.   相似文献   

4.
时空大数据是空间信息领域近年来研究和建设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嘉兴市在时空大数据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唯一关联标识载体的信息空间化和融合关联方法,并在"智慧嘉兴"时空信息云平台(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当前海洋温度场数据在数据和模型共享与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Web Service技术,提出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将海洋温度数据与应用模型封装为web服务的方式,实现多源海洋温度场数据时空过程可视化应用的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多源海洋温度数据动态集成与远程可视化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的构建,为用户提供海洋温度数据的透明的Web应用,实现了基于网络对多源海洋温度场数据的集成与交互式时空过程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效机制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龙妹  刘仁义  刘南 《遥感学报》2005,9(6):634-639
地理特征对象是时空数据组织的基本单元,而事件是导致时空数据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分析、借鉴前人的时空数据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事件驱动的特征对象数据存储与管理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和事件双效机制的TG IS时空数据模型。同时结合土地利用的时空数据特点,设计了基于该模型的时空数据的快速索引机制和时空数据库。实际运行表明基于该模型的TG IS系统设计方案能高效、快速、全面地实现时空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杰  张戬 《现代测绘》2017,(3):31-34
随着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等能力不断提升,在数据挖掘领域,基于大数据的时空信息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正是当前研究的热门问题。步入"互联网+"时代后,从巨大体量的时空大数据中挖掘出潜藏的有价值的信息具有重大意义。加之时空数据处理更为复杂,日趋繁重的时空数据处理任务急需寻找有效时空数据挖掘方法。据此,从数据挖掘中的时空数据挖掘模式的分析和展示角度出发,探讨时空数据挖掘的几种模式,包括时空频繁模式、时空关联模式、时空共现模式、时空分类、时空聚类、时空异常模式检测等,分析这些时空数据挖掘模式目前发展状况,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符合认知规律的时空轨迹融合与路网生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唐炉亮  刘章  杨雪  阚子涵  李清泉  董坤 《测绘学报》2015,44(11):1271-1276
以行驶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出租车GPS时空轨迹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符合"感知—认知—经验"认知规律3层次的轨迹融合与路网生成方法,提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时空轨迹融合模型,实现了从GPS时空轨迹中对符合认知规律需求的路网信息的获取,并以武汉市出租车GPS轨迹为试验,实现了对武汉市出租车时空轨迹的融合与武汉市路网数据的生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时空数据存储与查询问题,传统方法存在硬件成本高,存储效率低等缺点。通过对MapReduce模型和Hadoop框架等云计算核心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的时空数据存储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MapReduce的时空数据查询并行化框架。该框架通过对时空数据的并行操作,使其适用于海量时空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丁燕杰 《北京测绘》2021,35(10):1240-1244
以石景山区为例,充分挖掘数据内涵,提出了三维的时空数据整合和融合方法.基于三维框架形成了多源时空一张图,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及深度应用,实现城市时空历史动态演变,建成全区统一的二、三维一体化的综合分析平台,统一了全区地理信息资源服务标准,提供了自然资源业务的"三维管理视图",满足了管理部门对时空数据的应用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时空大数据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该文较全面地分析了目前大数据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提出"时空大数据"的概念,并认为时空大数据就是时空数据与大数据的融合,并从大数据与时空大数据的背景、特征、本质和类型,分析了时空大数据带来的科学范式、时空信息传输和认知模型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对时空大数据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不动产登记工作是对以往分散在各个部门登记工作的集中整合,不动产权籍数据的采集、使用及存储,展现出特有的"多规性"和"多源性"。为了满足不动产权籍管理的需要,就要求通过不动产权籍调查所建立的不动产权籍数据库实现"多规多源"数据快速、安全、有效的存储并实时更新。据此,在对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的"多规多源"数据特征及对时空数据更新模型比较分析基础上,为保持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对"多规多源"数据进行整合存储的技术方法及基于基态修正的时空数据更新模型,并在连云港市不动产权籍管理系统建设中得到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地理实体时空数据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多维数据维度一体化的地理实体时空数据超曲面预测问题,重点研究了时空超曲面输入数据中异构的空间数据及非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及过程,并探讨了基于时空超曲面的河流水质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构建基础时空信息底板,是实现智慧城市内部多源、异构、海量数据间的关联与融合,保障各类智慧应用正常运转,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前提.文中提出"地楼房权人"多层次城市实体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并实现"地楼房权人"实体建库、城市多源信息关联融合的业务框架,并通过应用展望,从教育学位配置和医疗资源管理等方面举例说明基于"地楼房权人"实体模型的多源信息关联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通过构建"地楼房权人"等城市实体数据,并基于此关联集成各类城市数据,最终形成面向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基础时空信息底板,将为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5.
阳洁  刘启亮  冯天琪  邓敏 《测绘学报》2023,(10):1760-1771
时空数据插值是时空数据分析的一项基础性任务,其核心问题在于建模时空自相关结构。当时空数据非平稳、分布稀疏时,现有方法难以准确建模时空自相关结构,直接影响了插值的精度与可靠性。本文基于空间域复合变量理论,采用几何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策略对时空自相关结构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杨赤中滤波的时空数据插值方法。该方法首先耦合杨赤中滤波与时空积和模型,建立定量描述时空自相关结构的时空基本变化函数;然后,基于时空基本变化函数,构建满足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准则的时空数据插值模型。采用模拟数据、2000—2009年我国大陆区域年平均气温与2014年5月—2015年4月北京市日均PM2.5浓度时空数据集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时空插值精度明显优于当前的3种代表性时空插值方法,且不需要时空平稳性假设,可以更好地适应分布稀疏的时空数据集。  相似文献   

16.
徐红 《中国测绘》2022,(2):8-11
地理信息应用进入无处不在的全空间时代 疫情防控监测离不开精准、动态的空间位置信息,精准的空间位置将人、人群与环境紧密地关联在一起.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周成虎带领研发团队与广州地理研究所合作,共同研发的"广东省疫情防控可视化辅助决策系统",就是利用时空大数据和位置信息助力疫情防控;研发团队还与中山大学合作,利用现...  相似文献   

17.
刘建波  马勇  武易天  陈甫 《遥感学报》2016,20(5):1038-1049
针对遥感图像的"时空矛盾",评述了当前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方法即遥感时空信息融合的方法,包括基于变化模型的融合、基于重建模型的融合以及基于学习模型的融合。通过分析各个模型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每种模型方法的优劣,特别重点介绍了影响较大的自适应时空融合方法的理论以及对其的改进算法。同时本文总结了当前时空融合模型在长时间序列模拟以及大区域数据集生成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的效果,以及分析了影响时空融合结果的主要因素。最后基于这些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今后时空融合模型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PostgreSQL在时空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时空数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用PostgreSQL作为平台来进行时空数据的管理。从PostgreSQL自身的特点出发,并结合"香港18个地区区议会选举"的例子,分析、探讨如何在PostgreSQL的环境中实现对时空数据的有效管理。在此基础上对时空数据的合理组织进行研究,为时空数据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遥感数据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上相互制约,单一的卫星传感器不能获得既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又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数据,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技术是目前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此介绍了国内外在遥感数据时空融合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通过对当前主流融合模型构建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将时空融合模型分为基于变换的模型和基于像元重构的模型,并且进一步将基于像元重构的模型分为了基于线性混合模型和时空自适应融合模型2类,分别介绍了各类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时空融合模型的发展趋势从数据、应用和尺度3个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时空数据可视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可视分析模型(VAM)和交互协同模型(ICM)组成的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模型,将可视分析过程划分为数据变换、数据分析、可视映射和可视绘制4个过程;以可视分析过程中的参数作为协同主题,利用观察者模式,实现关联视图在交互过程中的协同一致;设计了Web环境下,基于"图数协同"和"图图协同"交互模式的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架构;构建了犯罪时空数据可视分析原型系统,并利用系统分析了福州市扒窃案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涉案价值较高的扒窃案进行了犯罪模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