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段雯娟 《地球》2015,(2):21-24
<正>也许你会感到讽刺:中国的"太阳能之城"保定,居然成为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在环保部近日出炉的2014年空气质量报告中,保定在74个全国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位列倒数第一。有"太阳能之城"、"中国电谷"、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等美誉的河北保定,成了国内外瞩目的焦点。保定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光伏生产基地。早在2006年,保定市就提出"中国电谷"发展战略。目前,保定打造的"中国电谷"拥有相关企业170多家,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快速城市化,但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问题对城市宜居性构成挑战。为降低碳排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部于2012年正式启动"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工程,通过分批试点城市采取一系列全方位措施,提升公交出行服务品质,鼓励全民公交出行。目前"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已有14个城市通过验收工作,获得"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荣誉,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端,是重要轻工、港口和旅游城市,按1976年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被定为基本地震烈度七度,1978年被列为全国38个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1979年又被定为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试点城市之一。同年,成立了烟台市抗震防灾委员会,组织制定了《烟台市城市抗震防灾工作纲要》,在此基础上又编制了“烟台市城市抗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2013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人们在深受PM2.5其害的同时,认识了这个字"霾"。接着,一个叫"雾霾"的热词迅速在全国疯传。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会场内外,无处不见雾霾治理的讨论。"你认为雾霾天怎么治?"几乎已经成为每位代表委员都会被问及的问题,空气污染治理已成为中国全民热议的最大内政之一。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11)
正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无车日"最早是由法国发起的,其宗旨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了解汽车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危害,鼓励人们在市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或步行。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就在1998年9月22日自愿发起在当天弃用私家车,成为了法国第一个"市内无车日"。后来,法国首创的无车日在2000年2月被欧盟纳入环保政策框架内,9月22日亦因而成为"欧洲无车日"、"国际无车日",此后,这一活动迅速扩展到全球。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被称为"自行车上的城市",自行车的数量比居民的数量还多。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7,(12)
<正>11月8日至10日,由清华大学与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华南理工大学和南京大学协办的"第二届中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技术研讨会暨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其主要讨论议题是推动排放清单技术在空气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推进中国环境监管专业化和精细化。自2015年起,环保部已经开展了两批城市的源清单编制试点工作,并发布了多项源排  相似文献   

7.
段雯娟 《地球》2015,(3):63-66
<正>绿色环保正成为城市发展的代名词,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中的绿色战斗机,也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产物。当前,在我国低碳减排和治理雾霾力度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越发光明。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中国汽车行业今后5年发展的重中之重,并提出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要达到百万辆的目标。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政策支撑以及正在陆续扩大的汽车限购城市范围,都在各个层面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助推器。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  相似文献   

8.
正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一大热点和难题。今年6月17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新监测显示,自2000年以来,每5年监测一次,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已实现连续3个监测期缩减。然而,全国仍有4亿多人口在遭受着风沙的危害。荒漠化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国家沙漠公园建设的根本目的。从2014年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正式挂牌"中国国家沙  相似文献   

9.
蓝颖春 《地球》2015,(3):16-19
<正>"山西煤老板"在过去几年的老百姓印象中,似乎被当成一个特殊群体。在中国,他们曾一度被全国各大媒体关注:2005年,11位煤炭商人被列入胡润能源富豪榜,其中9位来自山西。他们"招摇"、"奢华"的传闻在媒体上屡见不鲜。然而,随着煤炭产业结束10年黄金发展期,煤炭企业的光景开始日益下滑。2012年,煤炭市场风云突变,4号主焦煤的价格从每吨1800元掉到了每吨500多元,5号原煤的价格也由每吨600元降至每吨260元。2014年春节过后,煤炭市场行情更不乐观,焦炭每吨跌至1000元左右,而在2013年6~7月,  相似文献   

10.
正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更智能化、更信息化的城市建设理念,是目前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是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人口膨胀等"城市病"的关键。6月20日,2018第十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智慧城市大会以"智慧城市2.0:智慧发展,智能未来"为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6,(5)
正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在当前的中国,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城市众多,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同的城市创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6,(3)
正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城市如北京城、苏州城等,从城市的选址、城市的结构涵盖了建筑、地景和规划的统一整体。可以说,这些城市正是中国建筑体系的特色和精华所在。"正如吴先生所言,中国自从四千多年前夏朝开始出现城市型居民点以来,人们在选择自然环境进行规划建设时,就开始注意与自然的结合、协调,将人居环境建设合理地组织到自然环境中去。  相似文献   

13.
刘焕启 《地球》2013,(2):24-27
正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北京市环保局也表示,计划在春节前,首先开始实时发布包括PM10在内三项常规污染物的每小时浓度,并同时公布PM2.5的研究性监测数据,供市民参考。这也被称为"PM2.5新政"。2013年1月11日至15日,就在"PM2.5新政"实施伊始,一场席卷  相似文献   

14.
滕玲 《地球》2016,(4):58-60
正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这是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对黑臭水体治理提出的明确要求。城镇区域的黑臭水体是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不仅给民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今年2月以来,随着全国各城市黑臭水名单的公布,各地已经基本摸清黑臭水体的"底细"。接下来提上议程的,就是黑臭水体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2月27日,2018中国蓝天观察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蓝天行动2.0:共识路径洞察"为主题,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来自学界、政府、媒体、NGO等机构的代表共同探讨中国城市如何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这也意味着,"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圆满收官后,新一轮蓝天行动仍将持续开展。2.0版本蓝天行动的开展路径以及如何  相似文献   

16.
唐佳洁 《地球》2013,(8):104-106
正坐在城市的高处往下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耳边时不时传来汽车的喇叭声,让人在这燥热的季节里好不烦躁。定睛细看,只见一辆"娇小玲珑"的自行车灵活地穿梭于小汽车大卡车之间,看似自得其乐实则夹缝求存。如蚂蚁般卑微而又顽强,仿佛现代人生活的缩影,明明走在康庄大道上,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路。曾几何时,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大街小巷的自行车往来穿梭、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5,(11)
<正>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于10月15日发布《2015年一至三季度中国367座城市PM2.5浓度排名》指出,367座城市中,仍有近八成城市空气未达标,参考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建议中国政府应通过在"十三五"规划中制定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政策来留住蓝天。据悉,绿色和平组织分析的数据来自中国环境保护部门的网上信息平台,将所有国控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点每小时的PM2.5数值作为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18.
<正>据201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本刊继续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荣获2014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19.
段雯娟 《地球》2015,(4):31-35
近些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然而,要解决"城中看海"的问题,却不仅仅是管道扩容这么简单。1月15日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到,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正>据201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本刊继续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荣获2014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