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国际原子时的概念、实现方法、性能要求,总结了主要的地方原子时系统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中、美、俄等国家原子时系统特点,统计分析了各地方时频系统在国际原子时计算中的权重比例,分析了国际原子时与UTC、GPST、BDT等其他时间系统的关系,为原子时的系统实现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使用反距离加权平均法、多项式法、Shepard法以及克里金法分别对我国不同地形区域的重力异常数据进行插值,并得到每一种插值方法的最佳参数;当分辨率一定时,插值方法最优参数的选取是唯一的,与地形无关;当采用不同分辨率计算时,Shepard方法的拟合因子选取1、多项式的计算阶数选取2阶、克里金方法采用球状模型时得到的插值精度最佳,这几个参数的选取与已知数据的分辨率无关。  相似文献   

3.
在CORS系统实现短消息自动报警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索,找到一种在CORS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发送短消息给管理人员,实现CORS系统的实时、主动监控的方法。实现方法为:在管理中心安装邮件服务器软件,并设置新邮件到达短消息通知;在CORS系统软件上设置故障时邮件报警;在外部基准站的UPS设置电源故障时邮件报警。系统故障时,向管理员发送邮件和短消息。  相似文献   

4.
根据断裂线在地表曲面中的数学性质,将断裂线分为硬断裂线和软断裂线,处理软断裂线时采用修改采样点权值的方法,处理硬断裂线时采用直接划分两侧采样点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思路简单、容易实现,计算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在归纳现有遥感地表温度降尺度方法的基础上, 选取3种代表性方法: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Pixel Block Intensity Modulation (PBIM)和Linear Spectral Mixture Model (LSMM)方法进行实验比较, 并建立了一种纹理相似性度量指标CO-RMSE (Co-Occurrence Root Mean Square Error)。结果表明:(1)NDVI方法受季节影响最严重, 不适于春、冬季, 其次为PBIM方法;(2)LSMM方法受分辨率限制最大, 低分辨率时丢失大量纹理信息, NDVI方法在较高分辨率时优于PBIM方法, 较低分辨率时则相反;(3)3种方法的适用区域分别为植被与裸土像元并存区域, 山区和反照率变化较大区域, 以及类别间温差较大区域;(4)NDVI方法操作最简单, LSMM方法最复杂。分析认为, 尺度因子是决定方法性能的关键, 应根据季节、分辨率、地表覆盖、应用目的和操作性等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6.
曹庆安  冷鹏  何原荣 《北京测绘》2023,(9):1237-1242
针对光学森林冠层间隙率提取方法受天气影响较大的不足,本文基于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出一种立体体元模型方法进行森林冠层提取,并采用点云投影、半球成像两种常用方法与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体元大小提取的间隙率结果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体元大小越大时,提取的间隙率结果越小;当与点云投影、DHP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时,随着体元增大,本文方法提取结果与两种方法提取结果相关性也逐渐增高,当天顶角为0°~80°、10°~65°时,相关系数在0.91以上,表明本文方法可用于森林冠层间隙率提取。  相似文献   

7.
基于栅格化思想的矢量电子地图几何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检测不同版本矢量电子地图的变化时,通常采用要素遍历、坐标比较的方法,这种方法计算速度慢、效率较低。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栅格化思想的矢量电子地图几何变化统计比较检测方法(SCAG),即利用矢量电子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时构造的统计数据对点、线、面等形状地物的几何变化进行变化统计分析和要素快速检测,其计算量比遍历的方法显著减少,效率提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SCAG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多系统组合有利于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的精度及可靠性,然而对于载波差分定位由于模糊度维数的陡增、观测噪声、大气残余误差等原因用传统的Lambda方法很难得到所有模糊度的固定解,采用部分模糊度方法固定最优的模糊度子集则相对容易。总结了现有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并用实测数据分析了BDS/GPS组合动态定位时部分模糊度固定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部分模糊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模糊度固定时的成功率及Ratio值,并且可以缩短RTK定位时的初始化时间,加快坐标的收敛速度,提高组合系统动态定位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已有的一些判断原则进行分析,提出当河流长度占优势时以长度为主、连通性为辅;当长度相差不大时,以连通性为主的判断原则。通过该方法判断中国各地区主要河流河源的结果与科学考察结果一致。该方法对河流河源的实地考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地球同步静止卫星的观测数据,通过批处理方法及EM算法分别加以处理。利用偏度、峰度正态性检验方法对批处理方法所得的残差进行正态性检验,鑫诺卫星观测数据中不仅含有偶然误差,还存在系统误差等,批处理方法在处理含有系统误差的观测数据时所得的结果不可靠。相对于批处理方法,利用随机游动模型描述系统误差,基于数字滤波方法的EM算法在处理含有系统误差数据时具有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提高数据处理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利用GPS时间信息进行控制系统高精度校时的方法。该方法以GPS接收机发送的秒脉冲为基准, 同时接收GPS整秒广播时间完成控制系统自主校时, 可使控制系统的校时精度优于0.1 ms, 满足卫星对高精度时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低空摄影测量无人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应用。利用无人机进行低空摄影测量时,获取成果快、生产周期短、运作成本低并且可操作性强。同时,无人机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小、在摄影时无遮挡现象、适用于小范围区域的摄影测量需要。本文针对试验区域,设计了两种航迹规划方法,并通过使用低空摄影测量无人机进行飞行验证,比较了两种航迹规划方法的优劣,为今后无人机完成摄影测量任务提供了航路规划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B码构成与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B码时统典型应用实例,针对B码应用中常见的无法跨年和闰秒、B码中断与恢复时存在时间错误、受扰时间跳变、交流B码幅度与调制比受限等问题,提出了B码版本切换与软件跨年及闰秒、强制守时、解码容错、交流B码数控幅度与调制比等解决方法。工程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可有效解决B码应用中遇到的对应问题,有效提高了B码时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动态非等时距GM(1,1)模型的建模原理、建模过程以及精度评定方法,阐明了动态非等时距GM(1,1)模型中维度选择、残差改正的问题,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实例进行分析,将动态非等时距残差GM(1,1)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得出动态非等时距残差GM(1,1)模型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具有很高预测精度的结论,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适用于高层建筑沉降监测.  相似文献   

15.
地理要素编码在GIS数据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GIS中地理要素的分类、编码组织是系统信息可视化及空间分析的基础,提出一种利用地理要素编码为中介,实现不同系统间地理数据转换的方法,提供方法应用流程,解决GIS系统间数据共享时因系统数据组织差异、难以实现不同系统间地理信息符号化表示及空间分析应用的问题,实现数据转换与共享时地理数据重分类、分层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16.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测量法(GNSS-IR)能够利用直/反射卫星信号间的干涉信息分析提取土壤湿度、海面高度等有效信息。针对传统线性回归方法在土壤湿度反演过程中出现的拟合模型随异常观测值偏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稳健回归方法降低异常值权重,以达到减小或抵消异常观测数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为验证模型的适用范围,本文在稳健回归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星融合试验,有效提高了土壤湿度反演精度。结果表明,与传统线性回归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单颗卫星时RMSE和MAE平均降低8.38%和8.91%,在两颗卫星时RMSE和MAE平均降低15.18%和16.42%,在三颗卫星时RMSE和MAE平均降低21.00%和22.97%,在四颗卫星时RMSE和MAE平均降低26.25%和28.71%。  相似文献   

17.
日本3·11特大地震的GPS震时和震后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PPP软件,利用位于日本及周边国家的IGS跟踪站和国家海洋局GPS业务观测站数据,提取2011年3月11日日本里氏9.0级特大地震的震时、震后地表震动信息和水汽信息。首先采用动态PPP方法得到GPS站点的震时水平运动轨迹、震时三维坐标时间序列以及站点上空大气可降水量的动态变化;然后采用静态PPP方法得到GPS站点震前和震后的单天解坐标。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了GPS站点的震时地表三维形变过程和震后地表永久性形变,验证了日本震后灾区的降雪过程,为GPS技术用于地震监测和灾害预警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泛概念树在进行正态云综合时出现雾化现象以及使用极大判定法进行遥感图像分类时缺乏类别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泛概念层次构建的改进算法,并基于改进的泛概念层次构建算法进行遥感图像分类。对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实验,并与常用的最大似然、最小距离、马式距离等方法进行遥感图像分类的对比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拟合三维空间直线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健总体最小二乘的三维空间直线拟合新方法。该方法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为基础,通过删除点到拟合直线距离过大的观测点来抵抗粗差的影响,获得空间直线参数的稳健估计值。试验表明,当观测数据中不含有误差时,加权最小二乘法、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法和本文方法的参数估计值高度一致;当观测数据包含粗差时,本方法的参数估计值明显更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20.
重力局部地形改正是重力归算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算法多采用贴合地表的近似平面或球面,在其上的有限区域内积分计算。为了比较不同算法之间的差异,文中引入高精度地形模型,分别采用平面积分方法、平面FFT方法和球面积分方法计算西部典型山区局部重力地形改正值,并比较其结果。平面积分方法与平面FFT方法计算结果相近;近区地形起伏较大时,球面积分方法计算结果与前两者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对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计算重力局部地形改正时的计算方法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