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机构改革赋予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目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并利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动态监测,定期获取项目范围内现势性高分辨率影像、天地一体全景、无人机视频等数据,形成监测成果,全面反映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效果和进展程度,以期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的自然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调查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个统一、六项职责”的前提和基础。第三次国土调查(简称“三调”)数据详细地记录了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现状、自然资源变化等情况,可以为自然资源调查提供优良的数据基础。因此,本文以“三调”数据为基础,结合原自然资源管理各部门提供的专题资料,进行自然资源要素分类与编码、自然资源要素提取等自然资源调查的分析与探索,并以黑龙江省宁安市为例进行试验分析,旨在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的自然资源调查提供参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产卫星影像的自然资源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萍 《测绘通报》2020,(11):28-32
准确及时地掌握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变化状况,是自然资源管理重点关注的问题。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宏观、综合、动态、快速的特点,能够应用于自然资源领域开展目标识别、信息采集与处理、分析与评估等工作,可作为自然资源监测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土地、矿产、海洋”等重要自然资源要素为动态监测研究目标,基于多源多时相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各类审批、规划专题资料数据,开展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入挖掘国产卫星影像资源潜力,实现自然资源精细遥感监测服务模式是切实可行与高效的。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相关问题雏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我国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七部委联合印发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为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与工作部署等提供了明确指导。通过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发现,尚存在已有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难以满足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分类要求、怎样基于各部门业已形成的已有资料高效合理划清"四个边界"等技术难点。考虑自然资源的形态主要依托于土地登记这一客观事实,本文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为基础,以服务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为目的,兼顾各行业管理需求,采用二级分类体系,将自然资源划分为6个一级类和22个二级类;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基础,选择性地利用其他相关资料,基于1:2000…DOM开展必要的室内遥感解译和外业调查核实,可全面划清包括自然资源分布的基本自然状况、权属界线以及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生态保护、用途管制等各类自然资源的"四个边界"。本文针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或方案,对全面铺开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不断深入,传统审计方法在面对自然资源等较大空间范围内对象时的弊端日益显现:人工翻阅资料、图件费时费力,实地核查时无法精准确定疑问地块位置,审计人员无法将自然资源还原到原始状态来确认审计事项。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将不同时间点、大区域范围内的信息进行宏观掌控,整合出大数据,提取出审计疑点,从而将自然资源审计从翻阅资料、询问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大幅度提升审计发现问题的精确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深度学习样本制作技术稀缺以及样本复用性差等问题,本文围绕自然资源督察业务、测绘生产项目等需求,面向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型,基于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已有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资料,对水体、林地、推填土等典型自然资源要素,开展了遥感影像处理、样本数据制作、质量控制、成果入库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面向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样本库建设技术体系,有效促进了样本数据的统一管理、重复利用和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自然资源“一张图”的大背景下,很多城市地质矿产信息化建设程度不足,导致在“一张图”建设体系中,缺乏地质矿产方面的内容。本文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地质矿产信息化管理进行了需求分析,构建了地质矿产数据库,搭建了地质矿产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地质矿产成果展示管理、地质灾害管理、压覆重要矿产分析以及地质矿山资料管理等功能,并将平台接入“一张图”建设体系,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业务办理提供服务,对深入自然资源融合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8年10月,自然资源部研究印发了《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生态环境调查和对人口、经济、社会等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三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国际科学前沿(“两深”)研究的重要手段。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内涵,结合《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任务布局,提出了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相关任务建议。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稀土被誉为是工业的"味精",是不可再生产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是稀土被誉为是工业的"味精",是不可再生产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是稀土被誉为是工业的"味精",是不可再生产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稀土被誉为是工业的"味精"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是重要的国家资产之一,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是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国际上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方面有一些相对成熟的值得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需要建立在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登记、用途管制、资产核算等综合性的制度基础之上;需要建立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通用规则;需要根据资源类型构建多元化的自然资源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出租、出售、资源股份、国家经营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式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余启义 《北京测绘》2021,35(7):932-936
为了更好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和信息化,各地新组建的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面临着数据、业务以及平台融合的新挑战.以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业务研究为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构建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搭建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审批业务"受理—审批"一体化管理、空间信息管理以及平台对接集成等功能,对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1.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获取 统筹国内外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获取能力,获取满足要求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包括航空航天光学遥感数据、SAR数据、机载LiDAR数据等,为开展重要地理国情信息普查、重要地理国情信息全国性监测和典型地理国情信息监测提供数据. 2.重要地理国情信息普查 整合、分析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专业部门数据,开展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地理界线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普查.形成重要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构建统一时点、标准一致的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基于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进行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统计分析与汇总,为重要地理国情信息全国性监测和典型地理国情信息监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格林纳达自然与环境资源为研究对象,搜集大量相关原始资料,并利用GI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编辑。建立有效的分类编码规则,将所有空间要素按照矢量和栅格形式编辑入库,最终建立一个信息完整的格林纳达专属自然资源与环境数据库,方便了信息查询和统计。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ArcScene对格林纳达的降雨、地形等基础数据展开可视化分析,所得结果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总则 1.1 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科技委员会是根据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1997年12月10日208号令“关于组建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科技委员会”组建的。 1.2 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科技委员会是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的常设咨询机构,组建这一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研究、再生产、利用、保护及生态安全保障领域实行国家政策而对各项  相似文献   

15.
遥感影像档案作为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可为自然资源监管监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等提供关键决策依据。本文针对当前遥感影像档案多来源、多介质、多尺度、多规格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遥感影像管理方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并构建了“空间+时间+形态+属性”的时空多维管理体系,实现了对遥感影像档案的科学高效管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GIS、GPS、RS等先进技术,充分利用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其他行业相关专题信息,通过多源影像内业解译、外业调查、信息提取、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获取反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全部资料。资料的利用和分析是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将在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进度及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掌握耕地、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各类自然资源范围内土地利用状况,是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战略,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和推进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措施。结合三调的前沿技术,提出了相关建议,有利于成果的共享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同时获取难度大幅降低。在遥感数据日益普及的今天,利用影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感兴趣目标进行自动提取已经成为目前遥感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建筑物作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人工地物,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通过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建筑物自动提取已经成为建筑物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而建筑物信息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城市的扩张与发展、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城市规划、城市热岛效应、人口估计与预测、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确权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概念和内涵的研究,从行政监测、航天监测、航空监测、地表监测、地下矿产监测、水资源监测、海洋监测等角度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监测研究及工作实践的方法和手段;并对科学界定自然资源内涵与分类及监测目录、国家自然资源监测网络整合与建设、自然资源监测时空框架构建等主要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遥感”是遥感原理与方法在自然资源监测等行业需求中的具体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国务院自然资源机构改革,使得自然资源监测行业面临极大的需求革新,从而对“环境遥感”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高校相关课程教学经验,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3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监测行业需求革新下的“环境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特点与方式。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环境遥感专业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