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理空间信息》2015,(5):84-85
在对WebGIS、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和国内外旅游服务的发展情况进行探讨的前提下,以济南市为例,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超图公司的iServer Java 6R、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10开发了基于WebGIS的济南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信息服务是旅游服务中的重要因素,传统旅游服务中的动信息服务方式存在信息获取滞后、更新缓慢等情况。本文基于位置服务概念建立了一种主动式的移动旅游服务模型,该模型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前者以手机应用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功能支持,后者则为客户端提供基础数据和计算支持。该系统运用地理围栏技术为用户提供主动式的景点信息提醒功能。最后以清华大学旅游服务为例,展示了该应用的原型系统用户界面和运行效果,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主动式信息通知。  相似文献   

3.
建设基于Web GI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是促进和推广GIS在旅游产业中应用的有效方法。根据牡丹江市旅游业发展实际和我国可使用的在线电子地图现状,从方便用户出发,设计并构建了基于天地图的牡丹江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空间数据库和GIS的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本文对该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该系统的搭建为建设牡丹江市旅游服务平台、发展牡丹江市旅游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百姓出行旅游提供了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4.
旅游地图是一种直接为旅游服务的专门地图,因此,它的服务对象及其内容相当明确,其服务对象是旅游工作者和广大旅游者,其内容主要是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及各种旅游服务设施。从目前所见到的旅游地图来看,其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旅游地图册(如中国旅游地图册)、铁路沿线图(如京广铁路沿线图)、区域旅游图(如关中交通、古迹一览图,苏州无锡宜兴旅游地图)、  相似文献   

5.
"天地图·永定"是永定区统一、权威、标准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本文利用"天地图·永定"提供的丰富的数据服务和二次开发接口,开发了永定旅游地图服务网,实现了永定旅游服务和"天地图"的融合,为游客提供便捷、丰富的旅游服务,对永定区的旅游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You”时代的到来更彰显了信息化在社会各行业和生活领域的重要性.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起着支柱性作用,并逐渐融合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信息化的快速普及将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步入国际化的规范竞争行列.而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数据管理、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为旅游服务提供了技术手段.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apInf07.8与ArcView3.3,在Visual Basic6.0编程环境中利用组件MapObjects2.3完成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信息系统(TGIS)的初步设计.根据系统设计的原则、目标和功能结构,文章通过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TGIS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了TGIS的地图控制、查询分析、信息管理和旅游服务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7.
地质公园的信息化建设对地质遗迹监测、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地质遗迹分类管理、旅游导览、科普宣传等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建设了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信息管理系统,以数据管理层、业务处理层、应用与可视化层的三层架构进行了系统整体设计与数据库构建,涵盖地质遗迹管理、旅游服务、档案资料管理和用户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综合数据管理、动态目录生成、智能解说和路线模拟导览等关键技术,为公园信息化管理与辅助决策支持提供了解决方案.该系统的建设为地质遗迹信息管理、旅游与科学考察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旅游服务信息不全面,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将旅游产品与搭载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结合,基于LBS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从平台设计的框架结构,进一步分析了平台实现的可行性,指出了LBS技术在旅游业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旅游+"的提出为智慧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针对现有的旅游服务主动感知性差、位置推送不准等问题,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结合GIS、LBS、Unity 3D、WebAR、VoIp等技术,设计了基于电子地图的景区大数据平台;重点介绍了平台的总体架构、模块设计、业务流程和关键技术,并详细阐述了景区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数字景区虚拟旅游系统、旅游大数据分析系统等具体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借助GIS、LBS、移动互联以及二维码等先进技术,探讨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移动旅游服务新模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了移动旅游信息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实时地图、导游导览以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信息服务。实践证明,该系统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应用,提升了游客体验的便捷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旅游地图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增红  陈毓芬 《测绘科学》2008,33(1):232-234,158
旅游网络地图是在万维网上制作、浏览和使用的旅游电子地图。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对旅游网络地图的需求增加。为满足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及旅游者对旅游网络地图的迫切需求,笔者对旅游网络地图与旅游地图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河南省旅游地图网站是本项研究的实验平台,嵌入其中的河南省旅游网络地图的设计是该网站研究的特色与重点,各项其他研究也都是围绕该旅游网络地图展开。本文在研究了旅游地图网站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河南省旅游地图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进一步证明了所提出设计原则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并详细介绍了河南省旅游地图网站设计与实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旅游网络地图的研究对网络地图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缺乏基于地图学和旅游学的旅游网络地图研究,旅游网络地图的发展受到影响。首先探讨了旅游网络地图的概念及特点,然后对大量旅游网站进行了旅游网络地图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旅游网络地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旅游网络地图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旅游网络地图及其研究内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网络地图的研究对网络地图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缺乏基于地图学和旅游学的旅游网络地图研究,旅游网络地图的发展受到影响.首先探讨了旅游网络地图的概念及特点,然后对大量旅游网站进行了旅游网络地图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旅游网络地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旅游网络地图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遥感在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旅游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调查是当前紧迫的工作任务。遥感在旅游资源调查中能起重要作用,有助于加快调查速度、提高调查质量,并能为旅游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以北京旅游区、山西运城旅游景区、西安骊山旅游景点的调查为例,具体地说明遥感在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数字东莞三维旅游在线系统的建模技术分析、数据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展示需求分析等研究,以及系统总体设计和特色亮点研究,实现了基于在线B/S端的三维旅游在线系统,为东莞市城市形象展示和旅游景点宣传提供了便利的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用户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地图逐渐成为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专题地图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这里对城市旅游地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与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用户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设计系统,并提供了系统研究内容、系统功能,最后给出了具体实践,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与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被世界上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正在健康飞速地发展。本文是以唐山市区的主要旅游景点为例,采用C#语言与Arc Engine组件式开发,研究并实现了基于GIS的旅游住宿餐饮信息系统,通过本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为游客的出行游玩带来便捷,还能促进唐山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8.
海南是我国的旅游大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已经成为海南省的发展战略。为了推进海南旅游信息化的建设,介绍了运用WebGIS对海南省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的过程,并重点介绍了其关键技术、系统基本架构及系统功能。该系统根据将旅游体验、服务、统计和管理紧密结合的思路与方法,能够面向游客、旅游企业及旅游管理部门多用户提供旅游信息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9.
传统旅游信息系统注重旅游信息的查询以及决策和管理,很少有自主发布信息的、个性化的、注重自主享受旅游和回顾评价旅游过程的信息系统出现。为此,本文以C#语言为基础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的方法,设计和实现了一个自主旅游信息系统原型,详细剖析了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流程,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初步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的要求,为宣传“智慧旅游”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movement is essential for tourist behavior studies since the characteristics underpin how the tourist industry management selects strategies for attraction planning to commercial product development. However, conventional tourism research methods are not either scalable or cost-efficient to discover underlying movement patterns due to the massive datasets. With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ocial media platforms provide big data sets generated by millions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ll of which can be harvested cost efficien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graph-based method to detect tourist movement patterns from Twitter data. First, collected tweets with geo-tags are cleaned to filter those not published by tourists. Second, a DBSCAN-based clustering method is adapted to construct tourist graphs consisting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 vertices and edges. Third, network analytical methods (e.g. betweenness centrality, Markov clustering algorithm) are applied to detect tourist movement patterns, including popular attractions, centric attractions, and popular tour routes. New York C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selected to demonstrate the ut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The detected tourist movement patterns assist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activities whose mission is tour product planning,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oth shopping and accommodation cen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