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天津纬度站于1962、1963年继续用180毫米天顶仪进行纬度变化的观测。两年来,在506个晴夜中共得7076个纬度值。本文列出了对这些观测结果的初步整理分析,给出了所用星对的赤纬改正、纬度的月平均值、津站二年间的纬度变化及周年非极性变化。对观测结果的精度作了初步的估计,并给出了用奥尔洛夫法计算的地极坐标。  相似文献   

2.
天津纬度站于1958年夏安装了一架口径180毫米,焦距2340毫米的目视天顶仪.仪器位于北纬39°8′纬线上.1959年1月开始了正式的纬度观测.三年内,在702个晴夜中共得10203个纬度值.本文利用这些观测,定出了所用星对的赤纬改正,求出津站三年间的纬度变化以及周年非极性变化,并利用纬度变化结果按奥洛夫法对地极坐标作出了试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1.本文从一种测纬用星星表所列440颗测纬用星的赤纬改正值中,发现誤值大于或等于003的有21颗星;其中誤达1″的有5颗星。根据核算结果,将有关数据详列于表1,并探讨了致誤原因五种。 2.由星表取第五和第六观测纲要的每组星的赤纬改正值和1935—1940年、1955—1960年纬度观测所得相应的赤纬改正量此较,认为似有系统差Δδ_α存在。  相似文献   

4.
纬度观测的实际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纬度地方非极项(简称地方项)的性质,通过对同一测站上两台仪器纬度观测值差的分析,说明纬度观测实际精度远低于内部符合精度。并指出地方项主要成分是观测室异常折射等因素造成的观测误差,而板块运动、垂线变化等地球物理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5.
1963年用天津纬度站ZTL—180天顶仪作TD星表测定的同时,还对一批天顶星进行单星测纬工作。对这批资料处理给出赤纬改正和星表。其基本方法简述如下: 从Fk_4星表中选出167个纬度星对作“定标星对”,给出“定标星对的平滑纬度曲线”,从曲线上取平滑纬度值Φ_i为参考系统。各被测星(天顶星)纬度与Φ之差为赤纬改正。用这种“相对测定”法在同一部仪器上所得定标星对和被测星的纬度值中有同样的极和非极的纬度变化成份,因而被测星赤纬改正中的各种误差将会大大减弱。天顶星瞬间纬度公式完全可沿用星对瞬纬公式,只蒙气差一项不同。是用蒙气差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测定方法的绝对性以及观测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面,对绝对测定观测点纬度的卯酉——子午交替观测方法和传统子午观测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在原理上卯酉——子午交替观测法测定的纬度值是绝对的,而传统的拱极星上、下中天法不是真正绝对的;前者的误差来源比后者少,容易消除,从而能取得更精确的纬度采用值。  相似文献   

7.
用文献[7]所述三种赤纬改正量同时修正五个纬度站于1955—1960年的观测,重新计算平纬(?)_m、纬度变化Δ(?)和瞬极坐标 x、y.用奥尔洛夫式和取六年均值法计算平纬,连同不修正任何赤纬的结果列于表1、2、3和图1.由不同赤纬改正所得平纬曲线几乎是平行的.从实践上并从理论上知存在着(1)、(2)和(6)三个关系式.共用六站(包括天津站)的资料再次计算极移,得图2.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2000 - 2049 年行星天象的第二部分,包括外行星纬度最南、最北的时刻及纬度,外行星过升、降交点的时刻;金星、火星赤纬最南、最北的时刻及赤纬和其它外行星经过赤道时刻及赤纬最南、最北的时刻及赤纬;行星之间相合,行星与恒星相合的时刻、赤纬差及它们与太阳的距角( 冥王星除外) 。  相似文献   

9.
1.本文根据1955—1960年六年期间苏、美、日、意的五个国际纬度站78021个纬度观测值所综合的993个组均值,用连锁法推算现用各星组的赤纬改正量.然后加入津站1959—1961年的观测,用六站86211个纬度观测所综合的1101个组均值,重新再推算一次.各种结果见表7.同组各值几乎完全一致,最大仅相差0″.002.2.将用连锁法得值Δδ_3~(1))和用解方程法得值Δδ_4~(2))及用子午环所测的Δδ_1~(3))进行比较,得表5和图2、3、4.知每星组赤纬改正量因方法不同而大异.次法得值总较首法为大,几为一常数,平均+0″.128;后法得值夏大,平均较首法大0″.285,较次法大0″.156.这些差异,将对各站的平纬带来同样巨大的影响,应予以应有的注意.3.考究组间差在“晚—子夜”和“子夜—晨”情况下的差值,有如表2B 及图1的末图所示的“夜中差”,在连锁法的结果中并无赤纬改正量的年间差表现(结果见表3B).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对脉冲星的周期变率P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对每一脉冲星的脉冲周期和周期变率都存在影响,因此,在把地球上所测量的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归算到太阳系质心时,必须考虑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的影响。(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对脉冲星的周期影响不大,但对周期变率的影响必须引起注意,特别是对于P较小的脉冲星,这种影响甚至可大于本体的周期变化。(3)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对脉冲星周期变率影响的数值,取决于脉冲星的赤纬和观测台站的纬度;赤纬越大,纬度越高,其值越小。(4)在上、下中天观测,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对脉冲星的周期变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CSAO和VSNIIFTRI1993年秋正式签订了将陕台PHAI搬去伊尔库次克进行国际合作观测、研究的协议.为了执行此项合作协议,首先对仪器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工作在Z=45°的等高圈上;同时编制了适合于伊尔库次克纬度和新天顶距的观测纲要,全纲要共包括12个星组,含668星次。其中FKS基本星为324星次;FKS扩展星和补编星为344星次;两次过等高圈的有203颗星,一次过等高圈的有262颗星,极限星等为9.5m.恒星的赤纬分布在+8.9°~+74.4°之间,赤纬跨度达65.5°,在此赤纬带内可以消除赤其测定中的盲区.  相似文献   

12.
利用ILS第Ⅵ纲要和第Ⅶ纲要43对共同星对1955—1977年的观测资料,将观测资料归算到这些共同星对的均匀系统,求得主章动常数的黄经分量为6850,交角分量为9212。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推导了在用卯酉—子午交替观测绝对测定的方位差和瞬时纬度值中,纬度近周日变化项影响的表达式。在方位差测定值中,有与这种变化幅度等量级的影响,而在瞬时纬度测定值中,其影响超过观测平均时刻的这种变化的量值,以致可以从这种观测本身测定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津站天顶仪测得的1971—1980年纬度变化结果,分析了纬度的长期变化、非极性变化,估计了纬度变化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观测角     
12月3日水星西大距今年水星共有3次酉大距(4月16日、8月14日和12月3日),以12月3日这次大距对观测最为有利。这是因为水星的赤纬高于太阳的赤纬,水星在日出时地平高度较高,利于观测。对于北京(地理纬度40°N)纬度的地区来说,日出时(北京时间7时04分),水星的地平高度近于20°,方位角为东偏南约40°。而水星升出地平的时刻为北京时间5时37分。晨光始的时刻为6时34分。日出前可见水星的时间较久。地理纬度越高,可见条件越好,地理纬度越低,日出前可见水星时间越短。12月14日双子座流星雨极盛12月7日~18日双子座流星雨出现,14日…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在利用卯酉圈观测方法绝对测定观测点瞬时纬度的过程中,仪器定向误差、周日光行差和大气折射的高次项对所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仪器定向误差的高次项影响在可观测天顶距范围内都是比较大的,必须在结果中加以改正。而周日光行差和大气折射的影响一般不大,在精度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7.
天象观测     
天象观测天象观测一九九八年三月天象月初,太阳的视赤纬为-7°44′.7;月末,太阳的视赤纬为+3°59′4。本月太阳由宝瓶座运行至双鱼座。6日2时57分惊蛰,太阳的黄经为345°。21日3时55分春分,太阳的黄经为0°。月亮过远地点、近地点的时间分...  相似文献   

18.
一、纬度变化的科学意义和主要外国队伍纬度变化的科学意义正如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 A.A.米啥伊洛夫所说“其目的在研究地球自转极点的复杂移动.这对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均有好处;同时因为地球极点决定了地面经纬度座标网的位置,对于天文和测地也很重要”.此外,大量的长期的纬度联测还可提供非极变化的研究资料.在需要较高精度情况下,地球上任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利用武昌时辰站1975—1980年六年纬度观测资料,分析了Z项对地极坐标的影响,提出今后计算地极坐标时,应尽量采用靠近观测年份的Z项表达式。并对相应于t_(23)及t_(12)时间求得的地极坐标进行了比较,认为今后在处理长期资料时,采用中间内插(即t_(12))计算地极坐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天津纬度站位于我国天津市西郊暂庄,1956年冬开始筹建,1958年春建成并安装仪器.天顶仪室的位置在选址时虽曾作过初步堪测,然精确的测定由我们在1958年3—4月间进行.观测使用的仪器为邦贝尔77262号子午仪和拉丁7302号天文表.子午仪物镜的口径为50毫米,焦距450毫米,挂水准分划值为2″.07.塔尔谷特水准分划值为1″.05.仪器备有接触测微器和目视测微器,目视测微器螺旋周值为114″.02.仪器安放在天顶仪室外距天顶仪墩子向正西7.86公尺处的砖墩子上.观测由一个观测员进行.经度测定采用一般测时站用子午仪测时的方法来测定钟表改正量,即由一组(8—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