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永嘉县山势陡峻,地质环境复杂,尤其在丰水期地质灾害频发。区内发育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等。在先期资料收集分析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基本查明了永嘉县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确认区内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与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气象、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有关。其中,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是其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天(水)宝(鸡)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工程线路所经过的是多断裂带、岩性较差、多地质灾害且处高地震烈度的不良地质区域,公路工程可能遭受滑坡、泥石流、崩塌、黄土湿陷等地质灾害威胁,同时工程开挖形成的一些边坡其稳定性较差,有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地质灾害主要对居民、公路、农田等构成危害,但现状评估无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点.对区内地质灾害在采取必要的预防和防治措施条件下,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地质环境的保护,能够保证道路工程的稳定性和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黔东北地区是一个地质环境复杂的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属于贵州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为了深入研究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孕灾地质环境规律,以黔东北地区沿河县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孕灾地质条件实地调查成果资料,结合历年地质灾害数据,详细阐述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分布的总体特征,总结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深入分析各类孕灾因子对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内孕灾地质条件,进一步将研究区划分为三大孕灾地质条件区,为减轻地质灾害风险、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受月平均降雨量影响十分显著;空间分布情况受地层岩性特征影响较大;区内地质灾害主要孕灾地质条件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等,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为外部诱发因素;区内易滑地层主要为中志留统秀山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奥陶统大湾组等;易崩地层主要为下奥陶统大湾组、下志留统雷家屯组、中二叠统茅口组;不同灾种的斜坡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滑坡主要发育于凹型和折线型斜坡,崩塌则多发育于凸型斜坡;研究区内地表水系与地质灾害发生具有一定关联性,区内乌江流域水系沿线200m范围内发生地质灾害数量占...  相似文献   

4.
开阳磷矿区被称为地质灾害的博物馆,区内地质灾害灾种齐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广泛分布,山体崩塌是区内分布最广的地质灾害之一。文章通过对开阳磷矿区山体崩塌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采矿活动的调查和分析,得出开阳磷矿区山体崩塌地质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区内的特殊地形地貌及断裂构造,地下磷矿开采是主要诱因;统计了各矿段崩塌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危害对象;选取区内典型崩塌体,利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定性分析崩塌体的稳定性,分析得出崩塌体是不稳定的;提出了采用井下充填采矿,遏制区内崩塌的进一步发展,并结合生态移民工程、锚固与防护工程、切割爆破清除危岩体等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旭 《吉林地质》2020,39(1):87-91
浑江区水系发育,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地层发育较齐全。区内地质灾害种类齐全,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类型、降水、植被、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区域上看,地质灾害点分布不均匀,中北部明显多于西南部。在地质灾害成因上,大部分地质灾害点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区内的所有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基本上是由人为修路切坡及采石、开采煤炭资源、修建住宅等工程引发的;泥石流的形成与人为耕种、毁林开荒等工程活动有较密切关系。纵观全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分布特征,不难发现,在该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地质灾害点就越多。本文重点在说明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阐述其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忻府区地处山西省中北部地区,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对人民生命财产及重要设施造成严重损失。通过实际资料,详细论述了忻府区的地质灾害现状,初步分析了忻府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4)
库车县位于天山南麓,全县46.67%的面积为山地地形,复杂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使得地质灾害广泛发育,严重威胁着区内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本文在广泛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和野外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有了全面了解。研究结果表明:该县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4种类型,共分布有138处,以崩塌和泥石流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同时结合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等条件,对该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进而为库车县地质灾害的区域防治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铜陵地区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岩溶塌陷,采空区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对矿山生产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分析,对区内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论述了区内地震、地面变形、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地方病等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分析了它们发生和发展的地质环境背景。包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对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发展趋势、地面变形等问题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主要地质灾害采取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阳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地质灾害发育严重,全县各类地质灾害点459处,其中滑坡287处、崩塌139处,不稳定斜坡13处、地面塌陷12处、泥石流8处,发育特征呈集中分布,北边集中分布在沪蓉西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沿线,南边主要分布隔河岩库区两岸。区内地质灾害发育影响因素为地质环境条件和气象、水文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其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规模分布起控制作用,即内动力因素;气象、水文及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育的诱因,即外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崂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引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在对区内地质灾害点全面调查、排查和勘测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编制出崂山区典型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为该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蔡生来 《安徽地质》2021,31(3):265-269
本文以安徽省怀宁县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孕灾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怀宁县以往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之上,进行总结性分析研究,阐述了崩塌、滑坡孕灾地质条件和泥石流孕灾地质条件的基本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认为,不同地质条件对地质灾害的控制方式和影响程度不同,区内崩塌、滑坡孕灾地质条件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地形地貌、易崩易滑地层、致塌致滑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风化程度和大气降水等七类,泥石流孕灾条件为局部特殊汇水地形地貌条件、山坡中下部松散堆积物物源条件和持续大暴雨带来的水源条件等三类.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后期怀宁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同行在孕灾地质条件调查和研究方面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绥中县发育有不稳定斜坡(潜在危岩体崩塌、滑塌)、泥石流和海水入侵等三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的分布在时间、空间上都有一定的规律,主要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类的工程活动等因素有关。通过对该县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境内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与地质环境固有条件密不可分,是地质灾害的先决基础条件,人类工程活动是加剧和诱发地质灾害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川藏公路然乌-鲁朗段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而地质灾害的发生受当地的地质、气候、水文、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地质条件是控制因素。研究区位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北缘,是地质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属于冈底斯、雅鲁藏布和喜马拉雅三个构造单元。区内构造的形成经历了3个时期7个阶段。川藏公路然乌-鲁朗段的地层属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区中的拉萨-波密分区,第四纪冰碛发育。由于强烈的地质构造活动,区内断层、褶皱等构造发育,许多断裂仍在活动,尤其是嘉黎断裂。由于地质灾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并受地质条件控制,因此区内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9,(6)
在阐述广东省某市地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详细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区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岩土体类型等地质灾害发育的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的类型。并分析总结了地质灾害的规模、分布和发育特征,对区内主要地质灾害—滑坡、崩塌的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与统计。以期能够对该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孜州的特殊地质构造、气候条件以及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导致区内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主要地质环境问题集中表现在斜坡稳定性差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物理地质作用明显。降雨是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区内地质灾害多发生在5~9月份,具有与大雨或暴雨期吻合或滞后2~3d的特征。地质灾害在平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分布规律,具体划分出Ⅰ、Ⅱ、Ⅳ、Ⅳ等4种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育区。对甘孜州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针对区内不同的地质灾害,相应采取多种不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藏中南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的地质背景、地貌环境、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对该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南木林县地处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的缝合带—雅鲁藏布断裂之北侧、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南缘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地带,以SN向挤压和EW向扩张作用的断裂构造,对区内地形地貌的形成影响较大,同时,破碎的岩石也为区内泥石流灾害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人为因素为土地沙漠化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尹先娥  常智胜 《贵州地质》2016,33(2):113-116,131
水城县位于贵州省西部乌蒙山区,区内山高坡陡谷深,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易发。本文以水城县重点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成果为依据,从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两大方面对地质灾害孕育背景及引发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近年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灾害隐患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水城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是客观存在的,地灾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降低外在因素对灾害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0,(3)
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是促进贵州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工程,在查明区内地质环境条件、道路沿线及周边影响范围内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特征、形成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可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两种级区,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总长145 588. 8 m,对工程建设的危害程度大;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总长299. 45 m,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新罗区是福建省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县区之一。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采空区地面塌陷六种。其中滑坡、岩溶地面塌陷是区内地质灾害的最主要类型,灾害呈现点多、面广、规模小、稳定性差的特点。野外调查表明,新罗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新罗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分析研究表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等因素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础因素;降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动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