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产制氢的配料量,从50年代后期一直沿用至今.在实际工作中这个配方有时产量会超过130的安全大气压,有时会出现保险片爆裂等不安全的情况,尤其是冬季常会造成结渣,给制氢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相似文献   

2.
拜城县冬季严寒,积雪的年际变化比较大,冬小麦常因越冬条件不佳,遭受冻害而死亡.在无积雪的年份,小麦死亡率可达10-30%.另外冬季降雪量小,对春季农田用水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这一情况,几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人工降雪试验工作.现将一次人工降雪试验工作简结如下: 一、1985年1月20日的天气形势(图略)和气象要  相似文献   

3.
拜城是阿克苏地区北部、天山南麓的一个东-西向的山间盆地,是阿克苏地区相对独立的气候区,属于中温带干旱型气候.拜城盆地冬季气温距平的频率分布明显偏离正态分布,在有稳定积雪年份,冬季严寒;积雪较少年则比较暖和.本文通过对冬季(元月)气温和积雪日数等因子的相关分析,指出盆地冬季严寒的形成过程,以及稳定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本文试图讨论冬季北疆沿天山人工增雪作业试验的水汽来源问题. 为弄清冬季北疆沿天山人工增雪的空中水汽来源,我们用天气学方法,对一些天气个例进行了分析.得知冬季北疆(包括北疆沿天山)空中水汽主要来自上游中、低纬度的海洋和陆面,包括里海、  相似文献   

5.
吴波 《气象学报》1985,43(2):221-229
本文通过冬季黑潮海域海温与亚洲中、南部环流各月参数相关计算和感热释放参数计算以及华北平原夏季旱涝的环流分析,指出: 1.冬季黑潮海温在海气相互作用中的重要一点是对春季亚洲副高起加强作用; 2.冬季黑潮海温感热释放直接影响春季副高脊线的连续演变,冬季海温—春季副高存在季度热效应; 3.春季亚洲副高系统的调整直接影响华北平原夏季旱涝,春季副高—夏季华北旱涝存在季度相关效应。最后给出了应用十年效果良好的夏季降水予报方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广元市气象台利用欧洲数值预报对冬季寒潮大风做出客观预报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软件开发原理,在广元地区的冬季灾害天气预警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东坡理塘地区近地层湍流通量与微气象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英  李跃清  赵兴炳 《气象学报》2009,67(3):417-425
简要介绍青藏高原东坡理塘大气综合观测站长期观测试验,并利用2006年1、7月资料分别代表该站冬季和夏季,初步分析和比较该地区冬、夏季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和湍流通最输送情况,得到了以下结论:(1)风、温、湿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冬季风速值平均大于夏季,风速极大值均出现在下午;冬季温度梯度早晚大,白天小,而夏季均较小;湿度梯度早晚大于白天.(2)中件条件下风速廓线对数关系表现为一条直线而非中件条件下略偏离对数关系,晚上均有逆温现象出现.在一定高度能观测到较弱的逆湿现象.(3)冬季以感热为主,潜热值较小,夏季以潜热为主,但感热也较大,且冬季通量值要远小于夏季;冬季动量通量平均大于夏季,二氧化碳通量远小于夏季;浅层(地面以下2和5 cm)土壤热通量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从土壤吸收热量,夜间则放出热量.(4)地面热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白天为强热源,夜间冷热源特征不明显.冬季和夏季全天平均表现为热源,但夏季强度远大于冬季,平均达到134 W/m2左右,冬季仪约35.3 W/m2.  相似文献   

8.
近17年滕州市暖冬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美玲  李兴  张会 《山东气象》2006,26(2):38-39
根据滕州市近17年冬季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滕州市近17年来冬季气温变化做了分析.分析表明:近17年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2月变暖趋势最为明显,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最大增温率均出现在2月.但与近30年相比,冬季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增温率变小,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关规定,给出了近几年冬季新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A文件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使地面观测人员和预审人员在冬季地面数据预审方面得到启发,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冬季气温、降水年代际异常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傅云燕  杨修群  沈伟 《气象科学》2013,33(2):178-183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江苏省冬季气温、降水资料,运用带通滤波、经验正交分解(EOF)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冬季气候年代际异常及同期气温与降水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冬季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具有很好的空间一致性,表现为全省整体偏暖(偏冷)和偏涝(偏旱)的趋势;冬季气候存在明显的年代际突变,时间在1980s中期前后,平均气温从偏冷时期向偏暖时期转换,降水由偏少期向偏多时期转换.通过冬季同期降水和气温的相关分析发现,降水和气温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而他们的年代际分量的正相关性更为显著,这与冬季大气环流场和海温场的年代际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EOF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出高原冬季积雪的突变现象,对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时空变化规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揭阳市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K突变检验等分析方法,对1960—2018年近59年的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来,揭阳市冬季的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 036 9、0. 036 7和0. 042 5℃/年,并且分别通过信度为0. 01、0. 05、0. 01的显著性检验。揭阳冬季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高于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也高于广东冬季平均气温倾向率,表明揭阳冬季气温对气候变暖和广东冬季气温上升有显著的贡献。20世纪60—80年代,揭阳市冬季平均气温处在相对冷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为暖冬; 1986年前后有一个升温的突变。  相似文献   

13.
提: 要:利用中国冬季逐日平均气温均方差作为气温季节内变率指标,分析其变化特征并探讨引起季节内变率异常的环流背景.结果 表明,中国冬季气温季节内变率总体呈减弱趋势,对气候增暖趋势响应明显,其年代际变化和东亚冬季风年代际转折时间相吻合.当气温季节内变率异常偏强时,冬季平均环流场上呈类似准正压结构,平流层极涡偏弱,对流层中...  相似文献   

14.
评估CMIP6年代际预测试验对季节平均SAT的预测技巧的结果表明:模式不能有效预测冬季和秋季SAT的年代际变率.IPSL-CM6A-LR和多模式集合平均对于春季SAT展现了预测技巧,其中对于变率的预测技巧好于振幅的结果.基于蒙古和我国华北地区的显著预测技巧,模式对于夏季SAT表现出最佳的预测水平.与外部强迫相比,模式对于SAT的预测技巧可能来自初始化.模式中的一个明显系统性误差值得注意,即模式中冬季SAT的变率可以持续到其他季节,而在观测中其他季节的SAT变化与冬季SAT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历史资料和实况资料,分析了2008年鹤壁冬季长时间低温多雪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冬季拉妮娜现象影响引起欧亚中高纬高空环流形势异常,为鹤壁出现冬季长时间低温多雪天气提供了气候背景.冬季欧亚中高纬高空西高东低的经向环流形势长时间稳定维持,西太平洋副高位置稳定偏西偏北,是鹤壁出现冬季长时间低温多雪天气的重要原因;地形对天气过程强度的影响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此外,拉尼娜事件发生使鹤壁易出现冷冬多雪天气现象,且拉尼娜峰值期往往与鹤壁冬季低温多雪时段同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东亚冬季气温的月际间变化十分显著,冬季不同月份或不同阶段之间极端冷暖事件的转折或交替频发.由于月际间变化常常被季节平均掩盖,东亚冬季气候预测面临众多的挑战.因此,亟需研究东亚冬季气温月际间变化的特征和机理,明确其可预测性和预测来源,进而研制考虑月际变化的东亚冬季气温的有效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本文回顾了过去5年对东亚冬季气温月际间变化的主要特征,物理过程,机制,可预测性和预测的研究进展,同时考虑了多个与气温相联系统的变化,包括冬季风,西伯利亚高压,平流层极涡.本文也进一步讨论了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地面温度测定的是地表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冬季有积雪时测定的是雪面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在观测工作中,发现冬季地温场有积雪时,14时观测地温有时会出现0 cm温度表读数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差值较大的现象.经反复观测,发现是由于地面温度表经过太阳直射,感应部分的积雪融化,与地面脱离,造成0 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均迅速上升.观测前30分钟巡视仪器时,因发现温度表下陷雪内,便重新埋放,使0 cm温度表感应部分与雪面重新接触,温度迅速下降,而地面最高温度表则不会下降,这就造成了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18.
李元平 《四川气象》1998,18(3):25-26
根据1986年-1995年十年间11、12、1月份的天气资料,对绵阳机场冬季的低能见度、低云、大风和积冰等天气现象统计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提高对冬季天气的预报水平。1引言冬季天气,不象夏季天气那般风云突变,它是比较稳定的。绵阳机场,影响飞行的冬季天气,主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近53a冬季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祺  缪启龙  赵彦厂 《干旱气象》2009,27(2):118-122,134
利用石家庄1955年1月至2008年4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石家庄冬季平均气温、寒冷日数、冷积温的变化特征以及冬季气温的突变和周期;研究了冬季变暖的背景下,石家庄冬季时间尺度的演变、冬季极端冷(暖)日的变化特征和严重冷(暖)冬的分布.结果表明:石家庄近53 a冬季气温明显上升,最低气温的上升对冬季增温的贡献较大,寒冷日数与冷积温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冬季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存在15 a和3 a左右的周期;近53 a冬季缩短了近4个候,主要体现在冬季结束时间的提前;冬季极端冷日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极端暖日日数年际变化加大;严重冷冬均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而严重暖冬均出现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四川盆地气象站点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四川盆地冬季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影响盆地冬季霾日数的气象条件,探讨了海温异常对冬季霾日数的可能影响,基于海温关键区建立冬季霾日数预测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冬季霾日数呈弱增加趋势;四川盆地三大城市群为冬季霾多发区;四川盆地冬季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