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进德  田磊 《城市地质》2010,5(3):28-31
本文论述了矿业城市的含义,阐述了我国矿业城市的概况,分析了矿业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对策。指出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应重点解决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防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两大方面的问题,逐步偿还矿山地质环境的历史欠账,杜绝再欠新帐。  相似文献   

2.
产业转型是资源存储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过程,对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分析了煤炭资源开发等传统产业的转型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闲置、浪费、滥用等现实问题,提出转变发展观念、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技术投入、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循环经济等对策建议,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并为国内矿业城市的未来规划与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吉林辽源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源市是我国典型的矿业城市,具有悠久的矿业开发历史,煤炭为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分布于市区,近50年来的开采遗留下大量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在资料收集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吉林辽源市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提出辽源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对策建议,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矿业城市社会发展特点基础上,从生存支撑能力、经济支撑能力、社会支撑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等方面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目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安徽省淮北市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该市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其经济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盆地聚集效应"与矿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依赖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如今陷入了困境,原因在于其发展模式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在矿产资源日益稀缺、竞争不断加剧的时代,仅仅依靠矿产资源求发展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模式.矿业城市应该构筑政策、环境、人才和市场等盆地,利用"盆地聚集效应",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完善产业结构,实现矿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鄂东南大冶矿区地质环境影响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矿业城市的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需要探索一套适合于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以指导矿业城市或重点矿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以鄂东南大冶矿区(即大冶市)为例,以遥感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由地质环境背景、已有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开采活动三方面组成的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自然状态下矿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和采矿状态下的矿区地质环境影响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大冶矿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较高易发区、较低易发区及低易发区分别占评价总面积的3.29%、12.55%、24.53%及59.62%;(2)采矿状态下,大冶矿区地质环境影响性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轻微区分别占评价总面积的13.63%、22.96%、33.95%及24.96%。评价结果可作为大冶矿区矿产开发规划和综合性地质环境治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永生 《河南地质》2008,(12):10-11
当前,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然而,资源型城市尤其是矿业资源型城市如何成功转型,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选择好转型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8.
矿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以攀枝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江  倪师军  徐争启 《矿床地质》2006,25(Z3):527-530
矿业活动在为国家的建设和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矿业活动对城市地质环境的扰动包括物理扰动和化学扰动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表现为减载或加载作用使矿区的稳定性降低,导致地球物理场和地下水动力场以及地质结构系统的变化,产生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环境问题。后者主要影响地球化学系统和生态系统,主要表现为水、土、气的污染及其生物效应。文章以西部典型矿业城市攀枝花市为例,探讨了矿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业充分发挥了基础产业的作用,已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矿产资源利用 是安徽省一批矿业城市如"钢都"(马鞍山市)、"铜都"(铜陵市)和"煤市"(淮南市、淮北市)等得以建设和发展的 物质基础.但同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一系列天然岩、水、土的环境地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即产生生态环境的负效应,给这些矿山城市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已造成的环境破坏、人员和经济损失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比较严重,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在局部地区引发了矛盾和纠纷.它既对当前的城市发展不利,又影响了未来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讨论安徽省矿山城市固体矿产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的类型、基本特征及成因,并初步提出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前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首要课题,也是矿业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论文根据辽宁省主要矿业城市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治理现状,分析因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危害,探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出矿业城市地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虽然人类对地质环境的改造远远超过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但是地质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地质环境,就是保护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说到底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攀枝花市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矿业城市,大规模的矿业开发给攀枝花市带来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环境污染严重,也引发多种地质灾害和相关的社会问题。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形势依然严峻,为此,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是基于城市雨洪管理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已被认为是破解水生态与城市发展失衡的最佳方式。在此背景下,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需转型发展,应围绕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目标及低影响设施建设可能面临的地质问题,开展相应的调查工作。本文在分析海绵城市建设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方向,并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为例,阐述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波  安守林  黄敬军 《江苏地质》2019,43(1):155-160
通过对徐州众多矿业废弃地治理示范工程的总结,提出不同矿业废弃地的典型治理模式。采空塌陷型矿业废弃地的治理模式有湿地公园建设、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富硒耕地开发和土地复垦整治;开山采石型矿业废弃地的治理模式有遗址公园建设、地质公园建设、文化遗迹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模式可为徐州矿业废弃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我国众多处于转型建设时期的矿业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爱知 《安徽地质》2005,15(4):313-315
在对现有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方针和主要措施,对建设生态矿业城市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23年8月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研究领域领军人物、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朱合华接受《上海国土资源》期刊的专访。朱院士围绕城市地质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表了深刻见解。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正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发展。在城市建设由地上向地下空间发展、注重品质和内涵的背景下,地质工作则应由“广”向“深”、由“有”向“优”发展。服务韧性城市和绿色低碳发展为城市地质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带来了机遇。城市地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定位应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数字化、标准化的地质信息和模型支撑和构建开放共享的地质数字化平台。“采集数据难”“提取信息难”“形成知识难”是城市地质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瓶颈。从地质信息的获取和使用过程入手,形成采集—传输—处理—表达—分析—服务的地质工程数字赋能范式是突破瓶颈的路径,新型的地质感知技术与装备、地质信息的智能提取、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交叉融合是城市地质数字化转型的突破方向。在这样背景下,上海地面沉降防治需要通过建设多视角、高密度的地面沉降监测体系,构建城市数字孪生模型和开展动态的仿真分析来实现数字化转型,进而继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攀枝花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枝花是一座典型的矿业城市,随着经济发展,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多种地质环境因素对该地区进行了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分析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区内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较好.地质环境差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各大采矿区,地质灾害较严重.文中除了论述评价要素的识别,重点讨论了评价模型的确立和基于GIS的分析方法,最后对评价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环境问题和人口、资源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之一。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也是所有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是矿业城市面临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远比其它城市为大。全国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中85%以上来自矿山开采,现有固体废矿渣积存高达60~70亿t,其中仅煤矸石有30  相似文献   

18.
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在重构矿业城市生态系统,提升矿业城市人居环境品质上作用关键。一方面,经过生态修复后的矿业废弃地是矿业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增量,另一方面,以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为导向的治理是破解当前矿业废弃地治理低效的有效途径。湖北省大冶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评价大冶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结合矿业废弃地空间分布,评价其生态潜力,进而提出生态型、生活型和生产型3种矿业废弃地再生的改造方式。研究结果表明:(1)大冶市生态基底良好,但是景观破碎化严重,连通性弱;(2)大部分矿业废弃地生态潜力较高,60%的矿业废弃地可以转化为绿色基础设施;(3)30%的矿业废弃地适合生态型改造、52%的适合生活型改造、18%的适合生产型改造。  相似文献   

19.
李兰 《西北地质》2003,36(C00):62-66
矿业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以辽宁抚顺煤田为例,概述了抚顺市地质环境背景,论述了矿业城市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了城矿台一城市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及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恢复的紧迫性,简要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诱发机理,提出了矿山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来地球科学越来越多地面向城市,城市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自然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地球化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是应用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研究城市土壤、沉积物、尘埃、地表水、地下水、生物、空气等介质中化学元素及同位素的分布、演化、环境作用及健康效应,重点解决城市地球化学环境质量变化的原理及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及人体健康效应。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传统工业城市、典型矿业城市及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城市地球化学概念出现之后短短的10余年时间内,很多国家开展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进展,并发展成为环境地球化学与城市环境的重要方向,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城市环境系统的地球化学填图、城市地球化学与环境污染研究、城市地球化学与生态风险研究、城市地球化学与人体健康研究、城市地球化学系统的调控与环境规划等领域是国际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热点和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