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篇报道用于铷锶同位素年代测量的小柱分析流程。方法是在我们1972年草酸淋洗流程的基础上建立的。同时参考W.康普斯敦教授1977年介绍的小交换柱铷锶化学流程。样品提取方式、交换柱分离条件和操作步骤,是根据自己的实验确定的。流程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用于同位素测年的自生伊利石分离纯化流程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彦  陈文  杨慧宁 《地球学报》2003,24(6):622-626
沉积岩中自生矿物与碎屑矿物的分离问题是制约沉积岩定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浙江和川西地区的粘土矿物为例,介绍了沉积岩中自生伊利石与碎屑矿物的一般分离过程,具体包括悬浮液的制备过程、高速离心机的条件实验和8个样品的分级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分级参数,并对分级后的各级别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随着粒度的减小,各种杂质的含量都在逐渐减少,在小于0.2μm的粒级中,已检测不出石英、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等杂质的存在,其中有3个产品的成岩混层含量达到100%,说明本次实验的分离纯化流程是比较成功的。综合考虑粒度和自生伊利石的纯度,一般情况下,以0.1~0.2μg粒级的产品用于Ar-Ar和K-Ar测年较合适。但在实际进行年龄分析时,一定要先进行XRD和透射电镜分析,只有确定其成岩混层I/S的含量近100%(至少在95%以上)及混层中S的含量小于25%时,才可用于Ar—Ar和K—Ar年龄测定。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流程分离制取干酪根质量影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成亮 《云南地质》2000,19(4):383-393
选择三个不同时代地层岩性的样,分别用五种不同的方法流程实验分离制取干酪根,对各流程制取的干酪根样应用元素分析测定碳、氢、氧元素含量,显微镜下鉴定类型和红外光谱分析官能团结构及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流程Ⅱ~3和Ⅱ~5为分离制取干酪根的最佳流程。同时对在制取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解析电解原理的分析确定设备的工作环境和需要控制的技术参数。根据解析电解的工艺流程确定设备的主要功能和结构。对设备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使设备具有多项功能满足载金碳解析电解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海相化学碳酸盐沉积中的铅同位素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铅同位素在沉积学和古海洋地质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碳酸盐的含铅量甚微 ,给铅的化学分离、富集和同位素质谱分析带来困难 ,制约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本实验经过反复、深入探索 ,合理地制定了碳酸盐铅同位素样品制备的实验流程。通过对 2 2件灰岩、白云岩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测定 ,表明该实验流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超基性岩中铬尖晶石分离方法比较成熟,且效果较好,但有的分离流程较长。我们根据样品实际情况简化了流程。本文只将磁铁矿化强烈的铬尖晶石分离方法作一简要介绍。铬尖晶石磁铁矿化现象非常普遍,在我省一些矿床中,无论副生铬尖晶石还是造矿铬尖晶石常具不同程度的磁铁矿化现象,有的矿化程度很深,磁铁矿沿裂隙深入铬尖晶石内部进行  相似文献   

7.
咸水环境下沉积物中镭的解吸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底沉积物向上覆水体扩散的镭是海洋水体中镭同位素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研究沉积物中镭同位素的解吸和扩散特点,进行了不同盐度和不同粒度条件下224Ra和226Ra解吸的模拟实验,并通过多个时间段的沉积物培养实验获取224Ra和226Ra的扩散通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体盐度增大,沉积物中224Ra、226Ra的解吸量随之增加,在盐度为25时,解吸量基本达到最大值;在同一咸水环境条件下,4个粒级(2000~1000μm、1000~500μm、500~250μm、250~125μm)的沉积物的224Ra、226Ra解吸量比较接近,粒级2000μm的224Ra、226Ra解吸量略高于上述4个粒级,而粒级125μm的224Ra、226Ra解吸量远大于上述5个粒级;胶州湾沉积物中224Ra和226Ra的平均扩散通量分别为0.85 Bq·m–2·d–1和0.022 Bq·m–2·d–1。  相似文献   

8.
青海高寒湖沼景观区是风成沙沉降区,由于风成沙的干扰,水系沉积物-0目的粒级段多数元素异常大幅度降低,甚至消失.研究表明,风成沙扰动层的元素分维呈现突变特征.根据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优势粒级混合扰动特征,计算了粒级因素系数,试验结果说明粒级因素系数可以较好地描述风成沙混入量特征.用突变理论的折叠突变势函数公式,计算了组分扰动因素系数,计算结果与扫面试验结果非常吻合.高寒湖沼景观区域化探采样介质以-4(或-10)~+40目为宜.  相似文献   

9.
依据Stokes颗粒沉降原理将黄河利津水文站和汊河清八站的表层沉积物分别提取为<2μm,2~4μm,4~8μm,8~16μm,16~32μm和32~63μm的6个粒级,采用ICP-MS法对各个粒级沉积物的15个稀土元素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黄河沉积物两个样品REE含量随粒度增大的变化趋势有细微差别,但总体随粒度大小呈"高—低—高"的不对称马鞍型分布,其中最高REE含量和最低REE含量分别位于<4μm的粘土粒级和4~16μm细粉砂粒级中; 各粒级沉积物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REE的配分模式一致,呈平缓的右倾型,相对富集轻稀土,明显的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对各个粒级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及体视镜下观测,石英含量随粒级增大而增加, 长石在8~16μm中含量最高,在16~32μm中,碳酸岩含量最高,随着粒级增大,重矿物含量逐渐增加,黄河沉积物REE随粒度的变化特征与粘土矿物对其吸附及流域碎屑沉积物不同粒级的矿物成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安徽北淮阳沙坪沟钼矿区水系沉积物粒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安徽省北淮阳沙坪沟超大型钼矿区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粒级试验,基于沙坪沟钼矿区分散流长度试验研究,对不同粒级(截取粒级和细粒级)水系沉积物粒级占比、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含量衰减特征。通过总结不同粒级水系沉积物的构成特征,认为在北淮阳地区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适宜采用截取粒级的采样方法,为该地区开展1∶50 000化探普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断裂多期活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断层多期活动的客观存在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述了断层多期活动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对断裂多期活动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矿产勘查模型的建立原则——以个旧锡多金属成矿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矿规律研究和系统分析基础上建立矿产勘查模型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勘查对象的查明程度的差别。根据“方法—目标—成果”构式的不同划分勘查类型,根据矿化类型及矿床产出位置的不同划分亚类型。建模过程中要进行成矿标志分析和方案对比。  相似文献   

13.
陈村水电站坝基丙凝加强帷幕的防渗时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丙凝是一种曾流行过的化灌材料,形成帷幕体的防渗时效如何过去还很少有报道和研究。本文以陈村水电站为例,根据多年的观测资料、现场调查及室内测试等成果,经过综合分析,指出第7-17坝段丙凝加强帷幕的总体防渗减压效果是显著的且较稳定的。但局部的防渗效果是在衰减。今后,对这种异常部位应加强观测,以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天山北麓水资源供需情况分析,预测今后10年,该地区将出现严重缺水。建议各地区应合理调配地表水,充分开发利用地下水,并采取有效的工农业节水措施,以保障该区国民经济发展的用水需要。  相似文献   

15.
冻融作用对土工程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冻融过程中土结构受冷生作用的影响,可导致土的工程性质发生变化。在冻土地区进行路堑开挖、新消边坡的加固和路基修建时,由于新近暴露的土受到冻融风化作用,在相关的变形和稳定性分析中,选择土性参数时必须考虑土工程性质的变化。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试验仪器和研究方法、冻融作用下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变化及其机理等几个方面,对土的工程性质受冻融循环影响而改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列出了典型的研究成果。文献研究表明,土经过冻融后,渗透性会增大;松散土和密实土的密度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原状超固结土的结构性受到破坏,因而三轴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受到削弱,一维压缩试验中表现为前期固结压力降低;强度的变化则有诸多不同的试验结果。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并根据作者的相关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谢良珍 《地球学报》1988,10(1):149-157
本文以系统工程原理将《中国古地理图集》编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根据《图集》编制各阶段的工作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按系统论构成了“《图集》编制系统图”。又将《图集》作为古地理信息的载体和通道,叙述了《图集》系统内古地理信息传输的过程和特点,最后简述了为实现《图集》系统的各项目标、达到古地理信息传输目的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重力勘探地形改正最大半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力勘探地形改正半径偏小,会降低资料的可信度;地形改正半径过大,则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通过地形改正数学物理模型的建立,提出了地形改正最大半径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8.
裂隙岩体水力特征数值模拟试验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流量等效和渗透作用力变形效果等效互不包容;不同级别结构面体系难以用连续介质方法处理,同级别结构面体系在工程作用力变化范围内,可由其静态水力特征推演动态特征;工程岩体结构面间充分连通的假设过于粗糙,常规试验手段获取的量值倾向于局部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弹性波频谱分析对比法检测浆砌片石挡墙质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世航 《物探与化探》2002,26(3):236-239
大量的浆砌片石挡墙需要做快速质量检测,作者比较了弹性波速、瑞利面波和弹性波频谱分析3种方法后,认为后者分辨率高,方法简单,并做了几百个点的实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岩石在形成时和形成后所经历的任何热力学事件都应在其内部留下痕迹,如何寻找和发现这些遗迹是地质学界长期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电子显微技术(TEM)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最直观的方法之一。最近几年,大量的TEM研究结果证实,各类变质岩中的石榴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深入研究其变形程度和变形特征,对于揭示岩石所经历的变质变形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通过观测位错密度,可定性推算岩石曾经历的古差异应力,为拟定区域构造演化模式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