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土壤氡异常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连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地之一。为提取地表弱矿化信息,建立直接找矿标志,在盆地内实施面积型土壤氡及其子体测量,通过剖面、平面叠合铀矿化信息分析,建立了砂岩型铀矿土壤氡异常模型:即土壤氡气异常往往位于铀矿体上游一侧,异常值高达15 000 Bq/m3以上,矿体上方大多为氡气背景值,而矿体下游一侧多为氡的偏高晕。此模型揭示二连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指明了进一步铀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杨镜明  张霖  王成 《铀矿地质》2008,24(3):164-169
放射性统计涨落和随机干扰是影响放射性测量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对砂岩型铀矿在地表的放射性弱信息具有干扰甚至淹没的严重影响.本文采用小波多分辨分析氡气测量数据,消除统计涨落等噪声干扰,提取氡气测量反映深部砂岩型铀矿化信息,为应用地面氡气瞬时测量方法圈定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利地段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伽马能谱测量是一种寻找铀矿的直接方法,但是产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的砂岩型铀矿,由于其矿化品位较低,埋藏深,伽马能谱测量结果具有强度低、变化平稳,无明显的放射性异常信息,常规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单元素分布趋势分析和单元素比值)难以识别。在此情况下,选择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的U、Th、K元素参数进行组合,同时给出了多元素组合参数的数学模型、选择目的及其地质意义,增强和提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关的伽马能谱数据的微弱信息,利用数理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逻辑回归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从铀源和铀的活化迁移富集系数方面给出了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概率。试验证明与常规方法相比,采用多元素组合参数对十红滩、阿右旗已知地区的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数据进行微弱信息增强和提取,砂岩型铀矿找矿的微弱信息得到明显增强。因此,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数据的多元素组合参数增强微弱信息,作为预测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利区的有效方法,对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王伟 《地质与勘探》2019,55(5):1241-1249
砂岩型铀矿是我国目前铀矿勘查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北方中新生代盆地有寻找砂岩型铀矿的广阔前景。由于其埋深大、上覆沉积泥岩层较厚,常规物化探方法在该类型铀矿的应用效果不佳。本文在二连盆地巴音杭盖地区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和土壤氡气测量,在重点异常地段进行了CSAMT正反演和土壤氡气抽气试验,然后对推测的砂体和土壤氡气异常部位进行钻孔揭露,结果表明砂体厚度和位置与CSAMT推测对应的较为一致,并发现了好的铀矿化线索。该方法为该地区下一步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对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开展地球物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处理温家梁地区土壤氡放射性活度浓度测量数据,划分出土壤氡放射性活度浓度异常范围,在测区内重点成矿预测区圈定了2条EW向土壤氡放射性活度浓度异常带:边家渠—徐家梁—先锋3队—温家湾—皮匠壕和农胜4队—色连3队异常带。证明区域土壤氡放射性活度浓度测量可实现快速评价北方中新生代盆地寻找砂岩型铀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利用无人机平台开展铀矿勘查航空γ能谱异常检查工作,开发了超低空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技术。采用自主研制的仪器设备和校准方法,开展了铀矿异常检查测量和数据处理,较详细地查明了铀矿异常形态、规模和幅度等重要信息。通过与有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结果的比对,发现利用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设备开展超低空测量,得到的结果与地面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测量效率远高于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超低空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有望替代现有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在草原、沙漠等超低空适飞区开展铀矿异常查证工作。  相似文献   

7.
氡及其子体测量在东胜砂岩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砂岩型铀矿地区氡及其子体的测量及对异常形成机理的分析, 进一步研究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东胜地区实测资料表明了氡及其子体低值异常对应成矿相对有利的地段, 说明了解释方法的有效性, 为充分发挥攻深能力强的氡及其子体方法在铀矿找矿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花岗岩地区放射性测量受岩性、构造、后生蚀变、铀矿化等影响,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放射性异常晕圈,如何识别深部铀矿产生的矿致异常,采用了氡子体积累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法和坑内伽马能谱测量,数据经过后期氡浓度和铀含量比值处理,放射性异常特征反映了深部铀矿化信息,钻探验证在矿致异常反映控矿构造倾向一侧见到工业铀矿体.  相似文献   

9.
在铀矿航空γ能谱测量和地面放射性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铀矿异常进行地表揭露和钻探工程验证,发现了芒和特铀矿床。铀矿床类型为湖沼相砂岩型沉积矿床,含铀矿岩石为古近系粉砂岩,铀矿化具有放射性强度较弱、铀含量较高和矿化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深入分析铀矿放射性强度弱的原因,采用放射性测量结合化学样品分析的方法,能够提高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伽玛能谱测量参数相关问题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介绍了该测量方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认为目前适当开展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加强航放资料的开发利用,发挥能谱测量方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作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氡气测量在下庄铀矿田扩大矿床范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氡气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其在下庄花岗岩型铀矿田上已知矿段的测量结果,来说明氡气测量是寻找深部隐伏铀矿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长约70 km引水工程洞线上进行的地面伽马能谱测量、陆地伽马剂量率测量、土壤氡浓度测量、岩石表面氡析出率测量以及钻孔岩芯样品的放射性元素U、Ra、Th、K含量分析的综合放射性地质调查,并对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区引水沿线地质体放射性核素当量含量平均值为:U 1.56×10-6,Th 14.12×10-6,K 2.16×10-2;钻孔岩芯放射性元素分析含量平均值为:U 32.34 Bq/kg,Ra 35.68 Bq/kg,Th 35.29 Bq/kg,K 865.65 Bq/kg。陆地伽马剂量率为90.42 nGy/h;土壤氡浓度平均值为4 272.1 Bq/m3;岩石表面析出率平均值为4.01×10-2 Bq/m2·s。根据测量结果,利用内照射和外照射辐射剂量计算了对施工人员造成的辐照剂量为0.759 mSv,低于国家对公众的剂量限值1 mSv/a,表明引水工程输水隧洞的施工在安全辐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在纳米比亚欢乐谷南部地区开展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方法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氡异常能够较好地反映隐伏钙结岩型铀矿化信息,而且铀矿体上方土壤中的氡浓度随深度增大的变化率要明显大于无矿地段,前者为后者的5~16倍。在测区的西南部圈定了一处面积约为5km2的氡异常,经地质探槽揭露,伽马能谱当量U含量高达500×10-6,并在探槽内发现了次生铀矿物,推断此处氡异常是由钙结岩型铀矿化引起的,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γ射线低能谱测量在地质调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介绍野外地面γ射线谱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针对低能γ射线谱的特点,结合地质调查项目,在金矿勘查工作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并以特例的形式,给出一个测点的实测γ射线谱曲线图、一条测线的综合剖面图和一个工作区的平面结果图,结果表明,低能γ射线谱能够在覆土覆盖的泥质片岩中较好地区分出含矿有利层位一炭质片岩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5.
在广东珠海地区采用便携式半导体测氡仪进行了大比例尺土壤氡浓度调查,测点数469个,面积大于100km2。珠海地区地下0.6 m处的平均土壤氡浓度为55.94±58.54 kBq/m3,其中在珠海斗门的第四纪沉积物地区、沉积物和风化花岗岩混合地区,以及风化花岗岩地区的土壤氡浓度分别是7.14±8.75,37.64±25.92和151.25±196.23 kBq/m3。高氡潜势区主要分布在黑云母花岗岩、风化花岗岩地区和新的工业开发区,且表现出与当地岩性密切相关。城市化和工业化改变了原有的天然辐射背景。珠海市区的平均土壤氡浓度分别为广州、泉州和晋江市平均值的8.3倍和15倍。研究结果表明:珠海是一个氡潜势较高的区域,需要进一步开展辐射防护目的的氡测量。  相似文献   

16.
陈华英 《物探与化探》2009,33(2):186-189
通过泉州市、晋江市土壤中氡气测量,取得约465 km2土壤氡气环境调查成果,从结果来看,泉州市区和晋江市区土壤中氡气浓度普遍较低;市郊主要为山地,土壤中氡气浓度普遍较高;从土壤中氡气浓度水平的分布来看,土壤中氡气浓度水平主要与地质背景有关,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钾长浅粒岩及黑云片岩风化土壤中氡气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地质背景来源土壤。  相似文献   

17.
我国核地球物理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业勋 《物探与化探》2002,26(4):247-249
结合我国50年代以来核地球物理方法和仪器的发展历程,概况了航空、地面、测井、测氡、热释光及人工放射性方法在寻找放射性矿产、油气藏及环境辐射评价方面的应用和最新进展,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就氡的迁移机制、土壤热释光的应用、天然伽马辐射背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简要介绍“七五”期间航空γ能谱测量油气普查生产试验概况之后,即利用实测的大比例尺、面积性航空γ能谱测量资料,对我国东部五个已知产油区中62个油气田的航空γ能谱油气异常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探讨已知油气田与放射性场间的相关性和已知油气田的放射性元素分布组合规律,并以此为前提,结合双河油田等几个已知油气放射性异常的讨论,就航空γ能谱测量油气普查生产试验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氦气的天然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之  高伟  江浩  庄原 《物探与化探》2009,33(2):154-156
氦气具有的不易液化、稳定性好、扩散性强等特点,使它既能在天然气藏中富集,又能垂向运移至地表。氦有大气氦、壳源氦和幔源氦3种来源。3He主要来源于地幔;4He主要来源于地壳,通常以R/Ra来表示氦的来源。氦气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地质意义:地表氦气浓度异常有一定油气指示意义;氦气的同位素分布特征值(R/Ra)还具有指示油气构造环境、指示断裂带及旁证CO2气藏的成因等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点论述氧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在气田上方和周边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氧气异常在气田上有两种异常特征,即环带晕和环中顶部晕。而环带晕一般情况下多出现在单产层气田,环中顶部晕多出现在多产层气田。以麻种场气田、自16井等气田的氧气异常特征,全面介绍氧气在不同类型气田上的指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